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首先分析了有限责任制下公司经营风险在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分配机制, 指出股东有限责任制本身并不存在对债权人不公平的制度缺陷, 进而从法理和实务两个层面论证提出对当今中国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的根本有效途径不在于过早确立和实施公司法人格否定制度, 而在于强化落实现行《公司法》, 规范公司设立和运作, 使股东有限责任制真正到位, 以此夯实公司承担债务责任的物质基础, 并强化公司债权人对投资风险的防范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2.
试论公司法中的公司人格独立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限责任制作为公司人格独立的标志,因为其对公司、公司成员和社会的有益和有效作用已成为现代各国公司法所承认。无限责任制作为公司人格独立的保障和补充,因为其对公司债权人和公司法律制度的重要作用已被许多国家的判例法所确定。我国公司法应在积极完善有限责任制的前提下以立法的方式规定公司人格独立的保障———人格独立否认制。  相似文献   

3.
股东债权人能否逆向揭开公司面纱,让公司对股东的债务承担清偿责任,我国新《公司法》对此语焉不详。其实,允许逆向揭开公司面纱,不仅符合现代法律公平正义之价值追求,也完全合乎公司法人格否认之法理,实为巩固公司法人制度所必需;但立法上应设置更为严格的条件,实践中要严格控制适用范围,非经法院判决,不得逆向揭开,以防滥用。  相似文献   

4.
公司最低资本限额法律意义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最低注册资本为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一项主要内容 ,其法律意义有待理论上予以探讨。文章从最低资本限额作为我国公司设立条件的法律规定入手 ,从公司经营以及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两个方面分析最低资本限额规定对公司法人格的意义。虽然其制度价值极为有限 ,但现行法却通过股东出资形式的限制强化了最低资本限额对股东自由的约束效果。尽管从比较法角度难以对最低资本限额制度的取舍遽作定论 ,但总的取向应是弱化直至取消此类规定。我国公司法即使保留该规定 ,也应通过公司法修改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5.
公司的人格性及其成员责任的有限性,实现了公司与股东责任的分离和公司的独立财产责任,从而使其成为现代社会中最为典型和高效的企业形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公司法人制度本身却无法对股东形成一种有效的约束和监督,也就无法杜绝股东因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而滥用公司法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的现象。公司法人格否认正是为克服上述缺陷而设计的一种制度,它充分体现了诚实信用、权利不得滥用和公序良俗的法律价值和理念。当然,公司法人格否认理论并非对公司法人格的彻底否认,而只是对公司法人制度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股东权行使规则的经济逻辑——一个契约理论的分析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公司契约理论为理论工具,对股东权行使规则进行契约解释,揭示出公司法规则背后的法律经济学含义。股东权行使规则的经济逻辑在于通过效率安排,节省公司参与者的交易成本。这从法律经济学上证明了公司法规定的股东权行使规则的正当性。为了使公司法成为一部富有效率、促进股东价值的法律,我国立法应该正确地反映股东权行使规则的经济逻辑。  相似文献   

7.
正义是法律的终极价值,也是公司法的终极价值目标。正义价值要求公司法在促进公司效率的提高和大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妥切保护中小股东权益。而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实现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前提。当下,我国公司法应该更加重视公平,不仅要把公平置于信仰层次,而且要更多地把公平和效率同样地置于操作层面。要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切实维护中小股东权益以实现社会正义。  相似文献   

8.
一人公司及公司担保制度深刻镌印着公司法发展的时代印迹,所诱导性地引发的一人公司为股东担保问题需要深入探究。遵循"风险研究范式",基于一人公司为股东担保的利益不当流失风险,应将一人公司为股东担保纳入法律规制视野,而现行公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却存在"立法漏涧",最终需要通过建立合理的法律制度,限制或减少一人公司为股东担保所引发的风险,实现公司法上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9.
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是在承认公司具有法人资格的前提下,为实现法律所追求的公平、正义,法院在不全面否定公司存在的同时,就特定事实认为公司法人资格不发生法律效力,从而追究个别支配股东的责任,主要适用于利用公司规避法律或逃避债务等情形。随着滥用公司法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侵害债权人权益现象在我国出现,应考虑在特定条件下适用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  相似文献   

10.
试论公司法基本制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公司法基本制度是指公司法规定的并体现公司法内在机理的重大制度,是公司法律形态得以存续并反映公司法律形态特色的制度安排。其具体种类包括:公司人格和所有权制度、股东和股权制度、公司资本制度。  相似文献   

11.
公司法人格否认是指公司控制股东滥用公司法人格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公司债权人或者其他代表公共利益的主体要求法院责令滥用公司法人格的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一种法律制度。其主要适用于公司资本显著不足、利用公司法律人格逃避法定或者约定义务以及公司人格形骸化等情形。在程序上,公司法人格否认的适用必须依赖于司法程序,由法官根据个案的具体情况,依据利益衡量来具体认定。  相似文献   

12.
论虚假出资股东对公司债权人的民事责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股东有限责任是现代公司法律制度的基本内涵之一。但在公司设立时如果存在股东虚假出资的,就要区分虚假出资是否导致公司设立无效的不同情况,来判断股东(发起人)是否需要对公司债权人承担责任以及责任的范围。公司设立时出资不足、但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的,股东对公司债权人的民事责任与公司与债权人的民事责任是一种不真正连带责任。  相似文献   

13.
从新《公司法》修订看股东与债权人利益的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东有限责任是《公司法》上基石性的制度。该制度降低了股东的投资风险,同时加大了债权人债权不能实现的风险,因此,《公司法》需通过相应制度实现股东和债权人利益的平衡。2005年10月,我国通过了《公司法》修正案,文章比较了《公司法》修订前后的变化,指出修正案一方面将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着眼点由关注资本信用转移至更具实质意义的资产信用,并引入了揭开公司面纱理论;另一方面取消或放松了原《公司法》对股东投资的过多限制,这不仅可以鼓励股东投资设立公司,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使债权人利益的保护也得到了更切实的保障。文章通过法理学分析指出,修正案实现了股东和债权人利益更好的平衡,使法律更接近于公平正义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4.
论证券民事责任与股东诉讼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证券民事责任与股东诉讼方式在维护股东利益和上市公司信用中具有特殊的功能 ,可以弥补行政责任和政府监管的不足。股东诉讼是股东实现权利救济的方式 ,根据不同标准 ,可以分为股东直接诉讼和派生诉讼 ,以及股东单独诉讼、共同诉讼与代表人诉讼。本文在全面梳理的基础上 ,结合公司法、证券法和民事诉讼法的相关条款 ,跨跃和融合了实体法与程序法两大不同的法域 ,着重分析了股东派生诉讼与代表人诉讼 ,并评点了一些不妥当的看法 ,提出了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一人公司股东有限责任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5年《公司法》确立了一人公司制度。一人公司股东的有限责任具有法定性:一人公司股东在公司法上承担有限责任需要具备公司法所规定的规范前提,一人公司股东在司法中享受有限责任,需要依法完成举证责任。  相似文献   

16.
德国不同形式的公司分别由《商法典》、《有限责任公司法》以及《股份法》这三个法律调整 ;依照德国的公司立法 ,德国公司的组织形式主要有普通合伙公司、有限合伙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及国有股份公司。了解德国公司制度的法律基础和具体的组织形式 ,对进一步推动我国公司制度的发展应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受传统经济体制影响,中国《公司法》对小股东权益的保护一直有所欠缺。对大股东与小股东的概念进行界定,概括中国小股东权益受侵害的表现,借鉴国外公司法的有益经验,提出完善中国小股东权益保护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公司社会责任是指公司违反保护公司利益相关者利益和生态环境以及有效利用资源义务时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公司社会责任的正当性源自公司的营利性和社会性本质特征;我国公司法率先规定了公司社会责任意义重大,但还需进一步修改完善。  相似文献   

19.
公司债权人保护制度的失灵与衡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公司合同理论的视角,分析了公司合同链的不完备性及公司有限责任制度的特性,指出了传统的民法与普通法不能对公司债权人利益起到有效地保护作用;论述和阐述了为保护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应通过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在特定情况下破除公司"面纱"可以缝合民法与普通法对公司债权人保护所造成的漏洞;并得出,借助于原则性规定及列举式的规制将会有效地梳理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条件,将会对保护公司债权人利益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