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我国新《公司法》规定,上市设立独立董事,但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这是我国第一次从法律的高度对独立董事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但是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存在很多问题.笔者将从独立董事的概念、其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我国新《公司法》引进了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该制度强化了股东对董事等公司经营管理人员的内部监督和制衡,对维护公司及股东利益具有积极意义。日本的股东代表制度是大陆法系的典型代表,本文通过对日本股东代表诉讼制中的新修订和有关具体制度进行评析,为我国建立和完善这一制度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国务院《关于200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出:国企改革在2005年要“以建立健全国有大型公司董事会为重点,抓紧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独立董事和派出监事会制度。”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的关键是形成真正有权威、负责任、独立于经理层、有能力的合格的董事会。对此,国资委负责人最近提出,要选聘一批“专职董事或独立董事”人选供国有大型企业股东大会确定为公司董事会成员。 是,专职董事或独立董事应具备什么样的任职资格?应该从哪里选聘专职董事或独亩瞢喜?廊访焦样培羔专职瞢喜卉轴寺董事?  相似文献   

4.
李庆言先生认为,外部董事可以利用其自身的行业知识背景以及不在公司内部担任管理职务的相对独立性,在提升董事会决策能力、避免决策风险以及对经营层进行绩效考核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公司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公司的规模不断扩大,公司控制股东违反诚信义务的现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控制股东通过持有公司多数股份获得对公司经营决策的强大影响力并以此来实现、扩大自己的利益,有时这种利益是与公司利益及其他中小股东的利益相悖的。如何防止控制股东滥用其控制权,成为公司治理与公司法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为此进行了一些探讨,期望能对此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个人投资者为追求一种有限责任的利益,推动了一人公司的发展,与此同时,一人公司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由于股东的单一性,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平衡难以保持,给债权人利益带来了损害的风险。立足《公司法》,从出资制度,治理结构,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分析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全面深化改革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的重大战略部署,国际、国内形势步入"新常态",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国有企业作为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一个缩影,国企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和突破口,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实验田和先锋队.外部董事制度作为国企改革路径的一个制度创新,对我国的国企改革乃至全面深化改革发挥着"牛鼻子"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越来越受到关注。股利政策作为现代公司财务活动的三大核心内容之一,是公司筹资和投资活动的逻辑延续,它既关系到股东的现实利益,又关系到公司的未来发展。因此,全文在对股利政策理论的介绍和股利政策基本类型进行阐述的基础上,重点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现状、选择股利政策应该考虑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从不同角度提出促使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政策理性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刘晓明 《人才开发》2008,(11):47-48
一、热点概述 某咨询公司于2008年5月28日发布《2007年中国企业家价值报告》,其中披露的上市公司高管年薪受到各大媒体的关注。2007年金融业的高管薪酬在各岗位上(包括最高年薪、董事长年薪、总经理年薪、财务总监年薪、董秘年薪、独立董事津贴)均拔得头魁,最高年薪指上市公司中所有员工中最高年薪的数额,其不一定为董事长或总经理年薪。2007年上市公司高管最高年薪前10名中,有6名为金融企业,前5名中清一色为金融企业。  相似文献   

10.
随着薪酬委员会在美英等发达国家公司普遍设立,薪酬委员会制度已成为西方公司治理机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薪酬委员会制度是否有效,在理论研究上目前尚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不过西方薪酬委员会在公司治理中的成功实践也表明,薪酬委员会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对于我国公司治理实践特别是上市公司的治理,仍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在对待法人解散的法律适用认识不一,导致各地司法实践标准不统一,严重损害了股东合法利益,对企业法人制度造成了极大地破坏。2008年5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47次会议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该司法解释中对备受争议的解散公司诉讼的适用前提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为建立一个健康、有序的企业法人退出机制、保护公司股东的合法权益、统一执法尺度等具有深刻的司法实践指导意义。当然,法院受理股东请求解散公司诉讼案件,除要审查是否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的规定,还需从股东据以提起解散公司诉讼的事由、股东的资格,以及是否满足前提条件等方面进行考虑。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我国的企业管理、财务管理等都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是企业在不同经济形势下生存发展的重要手段。近几年来,中国的很多本土企业在海内外成功上市,完善内部控制框架体系,适应境内外资本市场监管的客观需要,满足公司实现现代企业治理的要求,是所有上市公司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内部会计控制是公司内部控制的核心,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本文结合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原理,从建立分层次的会计控制体系,完善权利制衡机制以及内部检查与考核等方面探讨了内部会计控制在公司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4.
一、公司治理的概念与意义 公司治理是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概念.很难用简单的术语来表达。但从公司治理这一问题的产生与发展来看.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去理解。 狭义的公司治理,是指所有者,主要是股东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即通过一种制度安排,来合理地配置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关系。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有效的内部控制是制度得以顺利贯彻的前提。强化内部控制环境可以促进单位制度的健立健全及有效遵循,使内部控制有良好执行环境。良好的控制环境有利于公平正义,和谐共荣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
海外华人 财智资源雄厚 目前全世界约有5700万海外华人,其中亚洲约5300万左右。1994年美国《福布斯》杂志称,在亚洲十大证券市场的前1000家上市公司中,华商股东占517家,他们约掌握着5410亿美元的资本。1995年5月对1000家东亚上市大公司的分析表明,华商控制的上市公司有572家,市值达7313亿美元。1979—1997年,仅港澳台商在上海的投资就约占上海实际利用外资的55.45%,约翰·奈斯比特则认为华商在中国的投资约占中国吸收外资总额的80%左右。而华商大资本家子女在世界名牌学府…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一个优秀的企业决策者对企业发展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已为世人认同。因此,“猎头”公司的业务也在蒸蒸日上,据美国“经济学家人才部”(EIU)统计,全球该类公司1995年总额达到了35亿美元,“猎头”们在社会上的地位也有了显著提高。据悉,英国的王族也开始雇用“猎头”,最近英国一家广播公司还就这一题材作了一套电视片,引起了社会舆论界的广泛关注。 几乎每一个大的董事跳槽事件的背后都有一位隐  相似文献   

18.
我国目前的保险公司以股份有限责任制度设立,而这样的格局使得保险公司的经营可以带给股东有限风险和无限利润,具有类似于看跌期权的止损作用。保险公司经营的此种类期权性会成为股东追求高风险投资行为的一种激励,因而保险监管部门需要从融资结构和保险投资两方面着手控制杠杆风险和投资风险等,以促进中国保险业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一、案例背景分析 H电脑公司作为一家新型IT应用企业,在创建初期需要从外部招聘优秀的高级管理人才,但是公司领导错误地将从来没有管理经验的A“空降”到公司担任经理要职,这无疑忽略了选拔管理人员的标准。由于A的平凡表现,没有带领员工打开公司的新局面,各位董事对如何撤换A众说纷纭。董事C的看法:把他增选为董事,并且兼任公司技术负责人。这种想法也不无道理,因为A本来就是电脑科技方面的行家里手,  相似文献   

20.
赵倩  丁玲 《人才瞭望》2015,(6):87-88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形势下,会计制度改革日益灵活,而会计政策是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产生的主要基础,同时是公司会计发挥其作用的重要表现形式,因此一直都是会计研究的主要组成部分,为社会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现今,会计准则正逐步建设完成,因此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应以会计准则的选择作为有效的工具和主要手段。会计政策选择的合理性直接影响了企业经济决策正确性和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质量,也会影响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目前我国很多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主要根据的是会计政策选择,从而使公司会计分配出现不规范行为。笔者主要分析了当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提出了几点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