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周作人对料学理性的追求顾琅川作为新文化先驱、五四文坛重镇,周作人于科学理性追求的热忱与执著,是世所公认的。他自称“爱智者”,取号“知堂”,奉西哲“认识自己”为格言,终生以求真知、疾虚妄为自己的使命,其学识之宽博,学理之通贯,罕有可与比肩者。郁达夫早...  相似文献   

2.
在"五四"时期湖南的报刊话语中,民主与科学不是"并重"的关系,不是若"舟车之有两轮"的关系,而是民主重于科学,民主先于科学,民主决定科学,这是"五四"时期湖南社会一种主导的思维定势和价值取向。到后来民主作为一种启蒙的现代价值观的功用也渐为淡化,由话语转化为一种夺取政权的斗争。这除了特定的历史环境的制约等因素外,湖湘文化"政治本位"基因的驱遣也是其深层次的导因。  相似文献   

3.
在周作人的知识结构中,文化人类学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留学日本期间,周作人接触到希腊神话,又因希腊神话对文化人类学产生兴趣。作为启蒙知识分子,周作人对文化人类学的接受不仅有着学术上的诉求,而且有着更深的思想因由。就前者而言,文化人类学为周作人解读童话故事、探究文学起源提供了理论资源;就后者而言,文化人类学既是周作人解剖中国社会痼疾的工具,也是解决儿童问题的主要依凭。对于周作人与文化人类学关系的梳理,可以反映出文化人类学知识在中国传播之初,如何与"五四"前后的学术、思想相勾连。  相似文献   

4.
从文化学的视野看,西方文化植根于古希腊理性主义和希伯来精神。因此,理性主义和希伯来精神是西方文化的两种基本精神,从而理性与上帝构成了西方人的两大精神支柱,成为西方文化的象征。本文拟从西方文化精神支柱之一的希伯来精神出发,探讨这一文化精神对塑造犹太民族,形成西方世界"科学、民主、自由、平等、博爱"思想中的巨大作用并以此作为启示,探讨中华民族在现代化进程中应具备何种主导性的文化精神,来推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五四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树起了民主与科学的理性主义旗帜,她开启了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五四精神的现实意义,在于培育当代大学生的国家、民族意识,新科学理念和历史责任感  相似文献   

6.
民主是五四时期两大中心口号之一,它与科学一起构成五四运动的两面旗帜。五四启蒙思想家大力宣传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主义和蒙昧主义,使民主思想在中华大地风靡一时。但是,它只是时代精神灵光的闪现,中国并没有因此而走上真正民主的道路,这和当时民主宣传中存在的种种局限性不无关系。本文拟从陈独秀着手,就五四时期民主宣传的局限性,略陈管见。一、五四思想家片面强调个性自由、个性解放,激烈反对传统文化,极易致使国家观念淡化,导致个人利己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盛行。五四思想家宣传民主的一个主要方式便是猛烈抨击传统文化,大…  相似文献   

7.
八十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爱国运动。以民主、科学和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五四”精神激励了“五四”以来的一代代中国人。我们今天纪念五四运动,就是要继承“五四”先驱者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勇于开创历史新局面的传统;学习“五四”先驱者“铁肩担道义”,勇于承担历史责任的爱国主义精神;发扬“五四”先驱者勇于在中国推进民主政治的决心和勇气,积极开拓进取,推动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8.
周作人的美学思想与中国现代美学的民族国家和人生关怀的倾向性相谐和,他对美的论述可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的20世纪20年代为中心,在写给他人的序、跋等作品中强调了文章之美,在杂文等作品中明确提出了“美的生活”,在翻译等作品中又阐释了希腊神话之美。周作人承认美文的两大传统,但对英国源流却不置重,对难懂辩护的背后体现了周作人基于新文学生态的审美构想;周作人明确提出“美的生活”的主张是在《〈语丝〉发刊词》的宣言中,与大哥鲁迅的绝交是他“生活”转向的集中呈现,周作人是在人的意义上为“生活”呼吁;希腊神话之所以美,在周作人看来,可分别从科学、艺术和道德三个角度来理解,对他而言,希腊神话之美不仅是客观属性,更是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9.
周作人的民俗学研究与国民性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作人无疑是中国民俗学的一位重要先驱者。他于1913年至1915年间所写的《童话研究》、《儿歌的研究》、《童话略论》,特别是《古童话释义》即是用神话学人类学派的理论研究神话、传说与童话的最初尝试,也是我国最早的民俗学研究成果。五四时期,周作人是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后改名为民俗学会)主要领导人之一,由此而开始了我国有组织的  相似文献   

10.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1915年9月《青年杂志》①的创办为标志拉开了帷幕。先进的思想家高举“民主”与“科学”这两面大旗,向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传统文化营垒发动进攻。他们运用理性主义的思想武器,剖析审查中国几千年封建时期的文化遗产,分析研究西方近代资产阶级学说,探讨解决中国社会现实问题的方案。他们的研究成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他们提倡的理性主义,也为我们今天研究学术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提供了借鉴。因此,深入研究五四时期的理性主义,又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民主与科学的精髓:理性主义在《新青年》杂志的创刊宣言中,先进的思想家曾经坦率而郑重的宣布,《新青年》杂志的宗旨是“以科学与人权并重”,反对封建主义,  相似文献   

11.
五四乡土小说的历史风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乡土小说的勃兴与繁荣源于城乡文化的冲突和现代作家的两种文化觉醒 ,以及文学的自觉选择。鲁迅文学风范的引导 ,周作人等人的乡土小说理论的催生 ,也是其重要的原因。由此形成了以鲁迅为代表的凝重沉实和受周作人影响的浪漫飘逸的乡土写实与乡土写意两种风貌的乡土小说  相似文献   

12.
再评“五四”时期周作人“人的文学”秦新春(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五四”时期,周作人《人的文学》、《平民文学》、《思想革命》、《什么是新文学》等一系列文章,高扬以人道主义为核心的“人的文学”旗帜,猛烈抨击封建兽道、神道的旧文学,力图从内容上为...  相似文献   

13.
周作人的文学观在“五四”运动以后呈倒退的趋势发展,这种倒退除文化学等方面的原因外,他自身的个性气质和由来已久的虚无主义意识也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它们潜藏在周作人的内心深处,相互作用,相辅相成,构成了他文学观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由此,我们可以透视周作人文化思想及人生道路的曲折演变历程。  相似文献   

14.
周作人笔下的东京形象既是自我的社会镜像,又是建立在民族复兴意义上的日本文化和生活想象。周作人在个人性分与民族古昔里找到了与东京日常生活的契合点,对落语、川柳、浮世绘等的接受确立了他介入五四新文学的角度和姿态。民俗、遗传和国粹则是另外形式的“日常生活”。周作人的东京形象重构是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对自我与他人或自我与世界的调适风度。在反抗与革命的框架下,周作人别构了日常生活的现代性空间。  相似文献   

15.
周作人的散文偏重个人趣味,但其趣味又常飘忽不定,这造成我们理解上的困难,常有不确定之感,宽以待之,则放之四海而皆准,严以律之,即寸步难行。为了更好地领会周作人散文趣味的精神,我们找到了另外的两组关键词:常识和人情物理。这两组词丰富和拓展了趣味的外延和内涵,常识是周作人趣味的支架,它使趣味充满知识之美,理性之美。情理是趣味的风度,它使趣味趋于澄明,充满了智慧之美。  相似文献   

16.
知堂文化观     
周作人文化批评的基本立场是以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为出发点,以科学与民主为武器,叛徒与隐士的融通无碍为最高境界来批评各种文化现象。他的文化观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口诛笔伐地批判期,斗士向外科医生转变的转型期,冷静地解剖与温和地认同期。不同的阶段,他文化批评的方法也不同。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周作人最终沦为民族的败类,但是他的文化批评却是很有意义的。细细检视他所做的文化批评工作,我们可以发现许多令人深思的东西来。  相似文献   

17.
周作人对“五四”时期的主题话语之一的科学,保持着疏远和警惕的态度,因为那时候他专注于文学的园地,强调人文艺术对人类精神的独特价值。从20世纪20年代末期,他内心发生“由情转智”的变化以及与革命文学的论争以后,“科学”成为他最看重的文章主题。他把科学的源头上溯到原始儒家的“疾虚妄”与古典希腊的“爱智慧”精神,实际上是人文理性的立场。这种主张人间生活伦理须以科学知识为本、科学理性又必须合乎人间生活之用的立场,强调“常识”的精神,对于科学工具理性的迷失与当今社会玄虚乱象的匡正,有着巨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们把1923年周作人出版他的文艺论集《自已的园地》作为划分周作人儿童观发展前后期的标志,是因为在此之前,周作人的儿童观经早东京留学时启蒙于西方儿童学及回国后致力于教育实验已初具雏形,又经“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检验而发展臻于成熟,且与那个时代的精神相吻合的积极面最为突出。“五四”退潮后,周作人于旁徨中埋头耕种“自己的园地”,理性的清朗与现实的黑暗又使他在矛盾的磨砺中逐渐丧失了“热”与“力”,最终成为一个“生错了时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文学中,民俗叙事和家园意识是作家们通常表现的两个重要主题,前者成为后者的载体,而后者又构成前者的旨归。从"五四"时期的鲁迅、周作人等人,直到2、30年代的废名、沈从文和老舍等人,他们都钟情于对民俗的叙写,以此来寄托他们深厚沉实的家园意识。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周作人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存在,对其深入的探讨有助我们理解这个复杂的文坛人物。周作人从一个五四时期的文化先觉者堕落为一个汉奸文人的关键在于他思想深处的个人本位主义及其与此相关的摇摆的灵魂,当然还有他那闲适隐逸的情怀,像幽灵一样自始至终贯穿其一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