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教育与民族文化1789年开始的、震撼法兰西达20年之久的法国大革命牵动起一系列重要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变革。19世纪这些变革遍及整个欧洲,并于我们所生存的世纪远及世界其他地区,至今我们仍感受着它的余波。法国革命所解放的一个威力最大的社会现象便  相似文献   

2.
同宗意识亦即共同的血缘意识或共同的先祖意识 ,它是民族观念的构成要素之一。中世纪法兰西人的“同宗意识”是以上古时期即已出现的“特洛伊神话”作为其表现形式的 ,这一神话不仅有力地将全体法兰西人稳固地植根于一片深厚的血缘纽带土壤之中 ,而且还成功地辅佐法兰西提高了自身在西欧世界中的国际地位。可以说 ,以“特洛伊神话”为表现形式的“同宗意识”在法兰西民族观念和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中扮演了一个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3.
《红与黑》和《约翰·克利斯朵夫》是法兰西民族文学中的重要小说,所塑造的于连和约翰·克利斯朵夫是法国文学中经典的自我奋斗形象。研究和审视这组形象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秦汉至明清时期封建王朝实行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以及广西民族关系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和梳理,揭示了广西民族关系经历了从徼外走向统一、从冲突走向磨合、从磨合走向和解、从和解走向融合、从融合走向团结的发展历程,其中的文化认同是广西民族关系良性发展的重要原因,并且对新中国建立后广西民族关系的发展和四个模范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关于是否存在法兰西民族观念的问题上,西方有些学者持怀疑甚至否定态度。本文认为,对民族观念问题的考察,应遵循主流原则和总体原则。历史的实际发展进程表明,在中世纪中后期,法国人在民族形象的设计、民族空间的衍生以及民族情感的培育等方面已经取得一定的进展,法国人已经初步形成颇具自身特色的民族观念。至于说在这种相对统一的民族观念支配下还存在某些不尽协调的因素,实则是一种正常的历史现象,它与民族观念的精神主旨并无原则性的冲突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纲领政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民族纲领政策不断完善,走向系统化的重要阶段,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体系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7.
民族关系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社会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毛泽东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民族互助和民族发展、国家统一和民族精神等民族思想,对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事务历来是各个时期党和国家事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民族交融发展的八条基本经验,即: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形成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不断夯实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交融发展的物质基础;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不断推进民族理论政策的创新发展;坚持反对两种民族主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民族事务的全面领导。  相似文献   

9.
伍庆祥  范宏伟 《民族研究》2022,(5):57-70+136-137
缅甸自1948年独立以来爆发的民族冲突被称为“世界上最长的内战”。和谈是影响缅甸民族冲突问题走向的关键节点,也是缅甸民族冲突的具体化与集中体现。本文通过政治符号学的表示元素(事件的语境)、表现元素(事件中的言行)与表征元素(事件所产生的意义)三个层面对缅甸转型以来,即2011-2020年10年间的民族和谈事件进行分析。和谈难以继续推进的原因主要在于,全国停火协议形成的机制限制了和谈的空间,民族地方武装与国防军之间两种联邦主义的对立表现,以及最为核心的“彬龙精神”与“三大责任”之间的表征矛盾被激发出来。  相似文献   

10.
关于民族精神的几点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对民族精神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作了分析。文章认为 ,民族精神概念的提出是西方民族主义理论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成果 ,并且从一开始就与对国家利益的追求和推崇联系了起来。民族精神是民族活力、民族积极的价值取向和社会信念、健康的民族意识、鲜明的民族性格四者有机的统一 ,它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具体构成 ,集中表现于各民族特定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特定的文化现象和历史遗存之中。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I analyse the changing conceptions of German national identity since the idea was first articulated after the French Revolution. I distinguish between universalist concepts of national belonging and particularist ones, specifying at the same time their respective class articulations. Within this context, I address both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politico‐legal conditions for German citizenship. These conditions for German belonging entail differential treatment for ethnic Germans coming from beyond the borders of the German state (Aussiedler), whether West Germany before unification or united Germany since, and foreigners living under direct German jurisdiction (Ausländer). The claimed bases and inclusionary/exclusionary effects of these differentiations are interrogated, and their contemporary political implications assessed.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基本原理,坚持唯物的辨证的和历史的观点及方法揭示民族发展规律,结合中国的民族特点,提出我国处理和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族平等团结,民族区域自治,促进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促进了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这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实际问题相结合的结晶,顺乎民意,合乎国情。  相似文献   

13.
斯大林民族定义是中国民族理论中最广为人知又最富争议的定义,科学解读该定义对于准确运用该定义认识民族的发展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斯大林民族定义在运用于汉民族形成问题上时引起的矛盾进行分析,指出造成该定义本身科学性和特定指向性矛盾的客观原因,提出民族形成的关键在于民族文化认同的形成.同时在梳理东西方民族不同发展轨迹的过程中,提出文化民族概念,分析政治民族形成,归纳出作为人们共同体的民族发展的一般过程.  相似文献   

14.
论和谐而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概念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本文与《论中国特色的民族概念》一文对话:1949年以前,汉语“民族”一词和包括它的词素在内的古典民族概念表达形式构成了数千年生生不息的自组织系统,这个系统使得近现代舶来的西方民族概念纷纷本土化;1949—1989时期,毛泽东在斯大林模式干扰中保留了民族概念的中国话语权,费孝通在改革开放条件下创立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1989年以后,封闭体系的解构和多元争鸣促进了中国民族理论的耗散变化,这一时期流行的“族群”可以看成中国民族概念系统中的一个分形元。最后从和谐系统的高度,给出满足国家语境、民间习惯、历史传统三个条件的定义:民族是人们在社会复杂作用下通过历史渊源或现实利益等多元认同而形成的有特定的族称和相应的文化模式的自组织系统。  相似文献   

15.
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宁夏分会是抗日战争期间宁夏回族为团结抗战而成立的回族社团,她在积极宣传抗战、创办回民教育、调查回民数目及分布状况、组织回民参加抗战、慰劳伤兵、举办干部会议、筹备干部训练班等方面为中华民族的抗日救亡运动作出了应有的努力和贡献,是宁夏回族史上影响最大的社团之一。  相似文献   

16.
本文梳理了历史时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事迹,认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在的共同体早已存在;“大一统”的国家观念是古代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近代中国人民在抵御外来侵略的过程中,中华民族从自在的民族实体转变为自觉的民族实体。回溯历史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过程,有助于从历史观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7.
目前,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除我国各民族的文化外,还应包括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费孝通关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如何理解和看待多元文化和他文化,并将民族团结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民族团结教育的对象应更为广泛,尤其要加强对汉族、非民族地区、非民族院校的民族团结教育,把民族团结教育的阵地扩大到除学校以外的其他领域。民族团结教育的方式也应多种多样,并可创新方式,综合应用,关键是要针对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受教育阶段、不同层次的教育内容采取适宜的方式。  相似文献   

18.
民族发展是各民族的共同诉求.民族发展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重要内容,党和国家的民族发展理论和实践经历了一个丰富与发展的过程.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赋予了民族发展和谐的本质特征,自主性、全面性、永续性、质量与速度的统一性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发展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ores Greek-Cypriot media representations of national identities during negotiations on a United Nation Plan (the Annan Plan), aiming to reunite ethnically divided Cyprus under a bi-zonal, bi-communal federation. The study analyzed thematically 57 editorials and lead commentaries published in all the daily Greek-Cypriot Press from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Annan Plan in November 2002 to April 2004, at which point two simultaneous referenda were held. The study’s findings are consistent with ideas that national identifications are not static and provides an in-depth exploration of exclusive forms of Cypriot identities vis-à-vis more inclusive forms and vis-à-vis hellenocentric identifications.  相似文献   

20.
中国历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祖国西北地区也历来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因此,民族问题始终是西北社会和中国社会发展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日益推进,越是向纵深发展,民族问题就会越显突出,为了有效解决实际的民族问题,就有必要从学术的角度对西北民族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本文论西北民族问题的起源,主要探讨的是西北民族和中国其他民族在相互接触中形成统一格局的各种作用力及相互作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