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六五”以来,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受到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的推动,全省小城镇建设也进入了一个黄金时期。从1980年到1989年,先后有16个县升入了建制市,建制镇发展到738个,同时,还有一大批乡中心集镇都不同程度地扩大了规模,并正在积极创造升入建制镇的条件。毫无疑问,小城镇建设的蓬勃发展对促进乡村城市化和农村商品经济  相似文献   

2.
浙江小城镇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小城镇,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今后一个时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一个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共同推动经济增长的新阶段。本文从分析浙江小城镇发展现状入手,指出浙江小城镇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低”、“小”、“散”、“弱”,影响小城镇发展的根本性因素在于体制性障碍和政策环境制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施“中心镇”发展战略,加快小城镇分化与重组,推进小城镇发展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是浙江小城镇跨世纪发展的必由之路,进而研究探讨了相关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论户籍制度的梯度化改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户籍制度改革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近十几年来,我国户籍制度改革不断有新的突破,如1984年和1992年先后增加了“允许农民落集镇自理口粮户口”、“允许各地对前来投资办厂、从事经营开发人员有条件地办一些当地有效的城镇户口”等新内容;1996年在新启用的常住人口登记表和居民户口薄上,异乎寻常地取消了“农业”和“非农业”两个户口类型;1997年7月国务院批转的公安部关于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试点方案规定,试点镇具备条件的农村人口有权办理城镇常住户口。这些改革极大地促进了农村人口的城镇化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在“控制大城市,适当发展中等城市,大力发展小城市”的方针指导下,使小城镇建设得到了飞速发展。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又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一个大战略”。这一发展战略的提出,是继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推进乡镇企业发展以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又一重大历史举措;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世纪发展宏伟目标的一个关键。当前,中央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小城镇做为我国农村区域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做为农村现代化,城市化的龙头,能否快速发展,在甘肃这样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省…  相似文献   

5.
我省是一个小城镇较多的省份。1983年底全省有建制县辖镇112个,总人口为3,111,967人,平均每个镇的人口为27,785.42人,平均每个县有一个县属镇(多为城关镇),平均密度为1个/1491平方公里。公社集镇1972个,总人口为68,591,956人,平均人口数为34,782.94人,平均每个县有17.8个,平均密度为1个/84.7平方公里。 建国以来,受“左”的思想影响,小城镇在城乡经济建设中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长期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我省小城镇的发展不仅落后于工业,也落后于农业,三十多年来小城镇发展缓慢。从全省看,1950年小城镇为120个,1964年为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学术界的许多同志在探讨我国农村集镇的发展道路问题,发表了不少意见.有的认为,农村集镇的发展道路表现为由商业中心转化为工商业中心;有的认为,农村集镇都要以工业为支柱.这些意见,都是值得商榷的. 我国土地辽阔.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各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笔者认为,大体上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发达地区,一是不发达地区.这两类地区的农村,集镇网络的形成、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以及发展的阶级性都是不相同的.也就是说,分别有自己的特殊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
农村发展进入了第三次改革的关键时期,笔者通过进村入户调查研究,提出未来农村发展战略思路,即“非农集镇化,农业市场化”(以下简称“两化”)。这个新的思略,对于解决农村中现实存在的各种矛盾,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孙英 《天府新论》1996,(1):90-91
集镇研究:一个值得重视的大课题──评《集镇建设与发展》孙英集镇是具有某些基本的城市特征的农村经济中心区域,它由农村发展而来,又是农村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源;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又是防止大城市过度发展的“缓冲器”,亦是农村与城市联系的桥梁与纽带。...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城镇化战略定位的深层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之所以没有采用国际通行的城市化的提法,而是采用城镇化的提法,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强调不能忽视小城镇的作用。从我国国情出发,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而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又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必要条件。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之多、规模之大,统统转移到大中城市,是不切实际的幻想。而小城镇,由于进城门槛较低,适合绝大多数农民的承受力。如果只发展大中城市,不发展小城镇,不仅大中城市的发展将失去坚实的农村基础,而且绝大多数“农民工”将很难转化为市民。  相似文献   

10.
加速发展和建设小城镇,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江泽民总书记指出:要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星罗棋布的新型集镇为依托形成大农业、大流通、大市场的新格局,走出一条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路子。 最近,省委、省政府决定,把加速小城镇建设作为促进我省经济高速发展,跻身全国经济十强省的重要举措。可见小城镇建设在我省不仅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且已经成为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定,标志着我国农村政策的一个根本转向,即从“消灭农村”转向了“建设农村”。在此之前,国家的总体思路是在农村之外寻求解决三农问题的办法,即学界常说的“解决农民问题的出路在于消灭农民”,于是,开放户籍制度、发展非农产业、进行小城镇建设、转移农村劳动力等便成了解决三农问题的主导思路。但实践证明,由于城市就业机会的有限和农民人口基数的庞大,要将9亿农民在短时间内从农村顺利转移出去,并不现实,这一政策导向反而带来了诸多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正是“消灭农民,消灭农村”的…  相似文献   

12.
朱镕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小城镇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战略。”近年来,市、县(区)各级领导始终坚持把发展小城镇建设作为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大战略来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发展小城镇建设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也不容忽视。这里以常德市鼎城区为例,想就农业大区小城镇建设作些剖析。目前,鼎城区已有建制镇21个,占全区33个乡镇的63.74%;集镇人口27.3万人,占全区总人口89.7万人的30.4%,接近了全省32%的城镇化水平。然而,存在的问题也相当突出,集中…  相似文献   

13.
城镇化与农村现代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城镇化的涵义农村城镇化,是指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的同时,参照城市先进的经济、技术、社会标准,在我国广大农村建设中小城镇。它具体包括农业人口逐渐向非农业人口转移,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多数居民要转到统一规划布局的小城镇之中。而这些小城镇居住环境卫生,基础设施配套,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农村小城镇,指的是依法设置的建制镇,它泛指20万人以下的城镇,通常也是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这种小城镇是由于乡镇企业的发展、农业要素市场的逐渐形成、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促使农村人…  相似文献   

14.
在“十五”计划中,小城镇建设被列为我国农村今后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中共中央、国务院还专门出台了《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对加快小城镇建设做出了战略部署。小城镇建设是重庆在“十五”期间能否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实现“大城市带动大农村”的战略任务的关键,是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举措。几年来,重庆市在小城镇建设中也采取了一些有力措施,也收到了一定的实效,走出了一条具有重庆特色的城市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我国目前有近3,400个有建制的小城镇,53,000多个农村集镇,还有一些已经形成和正在形成的工矿点、卫星城。它们不均衡地但有规律地分布于全国各地。这些小城镇,在规模、地位、职能等方面,明显的不同于大中城市,也不同于小城市,但又具有城市的某些基本职能,接近农村,而又不是农村,是国民经济中具有一定相对独立性和赋有特殊职能的社会群体单位。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为什么要稳妥地发展小城镇,它的发展又要受什么因素的限制,都是值得研究的。 一 社会主义社会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变革的结果,由于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量增加了,社会分工深化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扩大了。农业、工业、科学文化事业日益迫切要求实现现代化,农民要求学文化、学技术,城乡人民要求更快地提高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同时,由于实行社会主义计划制度,对剩余劳动有可能按照整个社会发展的需要有计划按比例的分配和使用。这一切,都要求尽速改变小城镇的落后面貌,加速建设小城镇。 社会主义小城镇与社会主义农业发展的要求是分不开的。列宁在分析人口转移规律时曾  相似文献   

16.
1984年12月5日至10日,在重庆召开的四川省农村小城镇学术讨论会上,对建设我省小城镇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现将讨论中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和意见综述如下: 一、关于小城镇的概念问题 关于小城镇的名称,目前有两种不同的提法,一叫“小城镇”,一叫“小集镇”。会上多数同志认为,小城镇与小集镇不能相提并论,二者是有区别的。小集镇通常是指县城以下  相似文献   

17.
(一) 现阶段,我国农村人民公社,是“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集体所有制经济。它的生产资料和产品都属于各核算单位的集体所有,因此,公社不仅同工业和国民经济其它部门的经济联系,需要采取商品交换的形式,而且公社与公社之间以及公社内部各核算单位之间的经济联系,也必须采取商品交换的形式。正因为这样,人民公社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必须有一个很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 随着农村工商业及服务业的发展,不仅对服务中心——集镇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又形成了农村劳动力向效益较高的经济中心转移的趋势.为了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控制农村人口盲目流入城市,一九八四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一九八四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选若干集镇进行试点,允许务工、经商或从事服务业的农民自理口粮到集镇落户”.这一规定经过一段时间的检验,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大量的农民进入集镇务工、经商或从事服务业,不仅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去路问题,同时促进了集镇的繁荣和建设,活跃了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19.
人民公社的建立,引起商业工作的剧烈变化,使工农商学兵结为一体,商业在公社内部成为公社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受公社的统一领导,在公社统一安排下进行经营。最近在西安召开的全国财贸会议,讨论了在人民公社建立以后财贸体制方面的问题,认为必须根据集中领导、分级管理的精神,实行机构下放,计划统一,财政包干的办法,即“两放、三统、一包”的办法。这个办法已在河南省实行。“两放”是指放人员、放资金;“三统”是指统一政策、统一计划、统一流动资金的管理;“一包”是指包财政任务。实行这个办法,商业人员和资金都下放到公社,由公社负责经营管理,但公社必须无条件地执行国家的统一方针政策和统一计划,按国家计划交售国家统购的产品,按国家计划向社员配售国家统销物资,并保证流动资金一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发展现代化,不能没有城市化,更完整地说不能没有城镇化。小城镇是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发展小城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且我国的小城镇处于多种“力”的作用之下。城镇化过程必然伴随着社区建设,而社区建设必须遵循其基本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