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述汉代私营手工业的商品生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代私营手工业的商品生产,遍及当时所有的手工行业,在汉代手工业中占有主导地位。汉代私营手工业以小生产为主体,农民家庭手工业在私营手工业中占主导地位;部分私营手工业已使用雇佣劳动,已有商品竞争意识。技术进步使汉代私营手工业区域性生产出现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分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分工可分为行业间、行业内的社会分工和生产过程的专业化劳动分工。宋代手工业生产中已经形成了细密的行业间和行业内社会分工体系,但生产过程中的专业化劳动分工并不发达。因此,宋代手工业分工的发展对商品供给的增进作用主要是表现在商品种类的扩大而不是同一种商品数量的增长。  相似文献   

3.
一、区域性经济集团发展的新态势进入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后,世界范围内区域经济集团化出现了第二次发展高潮,区域性经济集团正在改变和重组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形成一股势不可挡的历史发展潮流,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成为推动国家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区域性经济集团对国际政治、经济及社会发展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1、欧洲经济共同体规模进一步扩大,一体化程度逐步提高。该组织1985年决定,在1992年底以前建成包括12个成员国的“没有边界、没有关税壁垒”,商品、劳务和资金可以自由流通的统一的内部市…  相似文献   

4.
明初,由于海运废止、大运河建成,山东经济重心移至鲁西,鲁东潍县经济萧条,地方动乱频生。鸦片战争后,随着大运河淤塞、烟台开埠,尤其是青岛开埠,胶济铁路和津浦铁路的兴建,鲁东成为全肖经济重心,潍县渐从一个鲁东商业区上升为华北区的商业中心和转运站。在外国资本主义影响下,潍县的传统生产事业受到冲击,皮革加工业、草帽辫业、发网业、猪鬃业等新兴手工业纷纷兴起,贸易网从地方性或省内贸易发展到区域性、全国性甚至海外贸易。此外,清末潍县商业资本的发展也和地方的社会政治变迁有关。晚清潍县的发展展现了近代中国内地社会变化的一个模式。  相似文献   

5.
<正> 明代是山东手工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然而,对该时期山东手工业生产的研究,至今还仍是一个空白。为了加强对山东经济史的研究,重视发挥山东地方经济优势,以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本文仅就明代山东的矿冶、窑冶、纺织、制盐等几项主要基础手工业生产发展的状况作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6.
东京是北宋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人口众多,商业繁荣,其手工业生产在北宋的手工业中,也占有相当地位。因此,考察东京的手工业,对于我们了解北宋手工业的性质和发展程度,有一定的意义。一东京的手工业,分为官营与私营两类,其中官营的手工业占重要地位。手工业中著  相似文献   

7.
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手工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梅红 《晋阳学刊》2008,(4):101-105
抗战爆发后,华北农村手工业受到沉重打击,行业萎缩,规模缩小,甚至出现停产的现象。但同时部分手工业行业因适应战时需要得到迅速发展,并呈扩大趋势。手工业生产采用家庭经营、手工业小组和合作社、个体经营等模式。手工业收入占到农家经济的30%,增加了农民收入,加强了对敌经济斗争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正> 冶铁业是汉代三大手工业(冶铁、铸钱、煮盐)之一。山东在汉代冶铁手工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试就两汉时期山东冶铁手工业的发展情况作些探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汉代山东冶铁手工业在春秋战国冶铁业的基础上又有了很大发展。考古发掘的大量材料证明,汉代冶铁业的发展是战国时期所无法比拟的。例如,临淄齐故城发现的汉代冶铁遗址,约有四十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9.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属于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是手工业的主要组织形式。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巩固和发展,对于促进生产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为了巩固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集体经济,我们过去已经进行了许多工作,今后也还要继续进行工作。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要正确处理工资水平问题。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工资水平,直接反映着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的关系,全面涉及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关系。正确处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工资水平问题,是协调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确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工资水平的根本原则,是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既应承  相似文献   

10.
自然经济是贯穿西欧封建社会始终的一个重要特征.自罗马帝国晚期起,奴隶制商品经济已开始向自然经济过渡.蛮族入侵、尤其是阿拉伯人对西部地中海地区的征服,使自然经济逐渐在西欧确立了主导地位,庄园成为基本的生产单位.其经济的特性主要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产力低下、生产是按原基础重复进行的简单再生产、手工业和农业紧密结合、商品货币关系不发达等.到21世纪时,商品经济虽然得到复兴,但自然经济仍居统治地位.  相似文献   

11.
秦汉时期山东纺织手工业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山东纺织手工业有其悠久的历史。早就有“齐冠带衣履天下”的记载。秦汉,山东纺织手工业达到鼎盛时期。我们应该重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发挥山东地方优势,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一)秦汉时期山东纺织手工业的发展山东地处黄河下游,沃野千里,气候温和,适于桑麻的生长。史载:“齐带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彩布帛鱼盐。”鲁地是“地狭民众,颇有桑麻之业。”“齐、鲁千亩桑麻。”这就为纺织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这些客观条件,必须和主观条件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据历史记载,齐国从一建国就很重视手工业、特别是纺织手  相似文献   

12.
与那种工场手工业时期通过延长劳动时间的一眼就能看穿的绝对剩余价值剥削不同,在机器化大生产中,资本家通过变革劳动过程的工艺和社会条件,进而改变生产的技术方式来提高劳动生产力,最后降低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以获得非直观的相对剩余价值。然而,经济拜物教理论是无法涵盖这一重要的剥削关系的,因为协作、分工条件下生成的社会生产力不是事物化抽象的关系颠倒,也不是经济物相化编码中出现的到场物,它本身就是直接作为异化的资本力量在场的。科学技术及其对象化的机器生产就更是如此,由此,马克思不得不再次启用了科学的劳动异化批判理论。  相似文献   

13.
柴国生 《中州学刊》2023,(3):148-155
传统能源经济肇始于先秦,随商品经济发展而不断发展,至宋代呈现完整业态和明显特征,形成了与农牧渔并重的基础性地位。宋代能源商品进一步丰富,价格遵循价值规律价值化波动;能源业专业化发展,制售更趋专业和细化,服务性行业在城镇出现并较快发展,形成了生产、销售、加工、服务的完整产业链,成为社会经济组成又一基础业态;能源专营市场、区域性集散商业中心形成,与遍布城镇村的商品市场共同构成了全国性能源市场体系;能源贸易繁荣发展,国家垄断经营、权贵特权经营、商人专业经营、百姓副业化经营等多种形态交织,交易深入街头巷尾,以至生活用燃料所需成为日常,极大便利了官民能源获取,保障了能源供需,促进了农民向城镇小工商业者转化和社会分工细化;能源贸易成为百姓获取生产生活资金的重要途径,能源经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财源。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南诏和周边邻国在经济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贸易往来和商品交换,双方之间被卷入交换或互换、馈赠,朝贡的主要商品或物品,已包括农、牧、手工业产品,涉及生产生活诸多方面。南诏和唐、土蕃之间虽然没有官方大规模的经济集团行为,然而,互相间政治上的接触、使团的互访,带动了商贾人员的流动和民间、边地之间的商品交换。南诏中后期,金银的开采、冶铁、纺织、煮盐等手工业生产有了一定的发展,出现了直接的以交换为目的生产。随着各民族间经济联系的加强和贸易往来的频繁,许多贸易城镇如阳苴咩、大釐、拓东、永昌、铁桥、安宁、银生等相应形成。在南诏全境范围内未有通行的货币,更没有统一铸造的可作为通货的钱币,人们习惯于以缯帛和贝子等几种商品作为交易中的价值尺度。由于南诏生产力和社会分工并未高度发展,社区经济结构极不平衡,商品交换并未浩然地卷入经济生活的一切领域,人们交换的目的并非为了扩大再生产,商品生产处于简单的商品交换阶段,甚至以物易物。  相似文献   

15.
冀中定县农村手工业的经营方式,为中国近代手工业生产的变化提供了重要例证。其中绝大多数是以全部自家劳动或以自家劳动为主兼雇临时工的家庭手工业,也有少量农家合作经营的家庭手工业、走街串巷式的流动手工业和商人雇主制的家庭手工业,还有手工作坊经营;在社会分工方面,既保留了传统方式,也产生了进步因素,反映了一个特定历史时期手工业生产横向的多元并存和纵向的进步演化。值得注意的是,农民最重要的手工业——土布业所采取的经营方式仍是传统的家庭制,没有采取高阳等织布区的商人雇主制,这是颇为费解的经济现象。  相似文献   

16.
明清两代,宁夏农业、牧业、手工业、矿业等各经济部门有着历史性进步,其间商业贸易最赖集市的交换与流散。遍及宁夏各地的各类商品市场贸易,在宁夏各民族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以明清旧志为主,追述了明清时期宁夏集市贸易的独特色彩。  相似文献   

17.
一、把天津建设成为中国北方的国际港口城市,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经济发生了巨变:全世界经济总量迅速增长,据世界银行1992年报告,从1965年到1990年25年间增长了10倍。世界经济呈现多极化发展态势,全球区域性贸易集团林立。然而,由于生产社会化的迅速发展,各国再生产过程又呈现出直接交错和经济一体化态势;全世界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8.
一、个体、私营经济的曲折历程 个体经济是一种以个人占有少量生产资料和产品,以自己劳动为基础,以一家一户为生产或经营单位的小商品经济。它是为交换而生产商品和经营商品买卖的商品经济。它从来都是从属于各个社会的主要经济形式,它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只在国民经济中起着补充和辅助作用。正因为这样,个体经济的发展在我国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 建国初。国家在政策上对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进行调剂,使各种经济成份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个体经济也随之发展起来。据1954年统计,全国个体手工业从业人员约2000万人,产值约93亿元。其于,全国小商小贩约280余万户,从业人员330余  相似文献   

19.
1914-1922年日本在山东的非法贸易和走私活动黄尊严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打着"对德宣战"的旗号,出兵侵占了青岛和胶济铁路。在此后的八年间,日本在对山东实行军事占领的同时,进行了疯狂的经济掠夺。其掠夺的方式,除倾销商品、输出原...  相似文献   

20.
构建西藏环境资源特色产业的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西藏产业发展历史与现状及独特资源的分析,提出西藏产业调整应立足环境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培育高原特色商品型农牧业、藏医药业、高原特色生物产业和绿色食(饮)品业和民族手工业、矿产业、清洁能源工业、旅游业以及相关的民族产业的环境资源特色产业结构体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形成特色经济支柱产业,使其成为西藏经济增长的亮点,成为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