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学生的理财教育与消费引导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吴建明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1,11(3):53-56
部分中小学生的吃喝消费、用品消费、人情消费、美容消费中的超前、畸形现象令人担忧。家长的过分纵容溺爱、社会上的不良风气、超前的高消费宣传、赠品与抽奖的诱惑,学校思想“防疫”措施不力,形成引发学生高消费现象的合力。学校开设理财教育课、培养正确的理财消费观念,倡导教育储蓄,参与家庭管理,提倡艰苦奋斗,是正确引导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加强大学生理财教育的思考——基于大学生消费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财教育是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由于缺乏必要的理财教育,导致了大学生在消费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这样势必影响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加强大学生理财教育势在必行。通过论述大学生消费的现状,分析了大学生消费不合理的原因,并从家庭、学校、社会、大学生四个角度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理财教育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消费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加强当代大学生消费与理财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当代大学生消费与理财现状,建议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形成合力来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合理的消费观。 相似文献
4.
马晓丹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28(8):10-12
文章通过对吉林大学学生的消费与理财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用数据和图示描述了目前大学生消费和理财的特点和不足,提出了适用于大学生的理财与消费计划,为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制定合理的理财计划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的消费特点及其引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解析当前大学生的消费特点入手,分析了大学生这一特殊社会群体在消费观念上的实用化和时尚化、消费过程的符号化、消费行为的个性化和模仿化、消费结构的多元化和分层化,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引导措施,那就是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建立以学习为中心的消费理念,构建合理的消费结构和合理的消费方式,规范消费行为,倡导勤工助学。 相似文献
6.
封思楠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Z2):172-174
随着市场经济和金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各种各样的理财产品也随之应运而生。但现有的理财产品同质化问题、产品定位问题以及专业理财队伍素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本文在针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商业银行如何引导和完善个人理财业务,并针对不同客户加强个性化的理财产品的引导等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宫严慧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4,(5):30-34
个人理财已经进入终身理财时代,女性由于在家庭中承担着“管家”职责,其价值取向与理财观念直接影响到家庭稳定与社会和谐。90后女大学生逐渐步入适婚年龄,其婚恋财富观念已趋于成熟。调查显示,女大学生的婚恋财富观整体上比较健康,但理财意识和理财能力存在着专业差异。专业背景的学生财务敏感度更高,婚姻观念更为务实与理性。大学有必要在全校范围内开设个人理财课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理财教育相结合,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和财富观,依靠勤奋工作和适当的理财技能创造家庭财富,实现个人价值与家庭梦想。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转型期下,炫耀性消费以其特殊的消费形态存在。在校大学生是消费的特殊群体,在社会复杂环境的影响下,也表现出对炫耀性消费的强烈追逐。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大众传媒的引导是大学生形成炫耀性消费的外因;补偿心理作用、身份认同驱使是大学生形成炫耀性消费的内因。必须加强舆论引导、营造良好消费环境,加强综合管理、全面开展消费教育,加强自我教育、提升个人消费素养,主动参与实践、养成正确消费习惯。 相似文献
9.
经济危机背景下在校大学生理财观问题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经济爆发背景的角度,反思中国在校大学生理观存在的问题:一是理财意识淡薄,二是理财方法不当;存在这些问题的因素是传统上不重视理财教育,社会大环境对其理财观的不利影响,理财教育不完善。根据形成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以帮助在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财观。 相似文献
10.
钟俊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Z2)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随着形势的变化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快速升温,由冷变热,各个高校都行动起来,过去被冷落的工作现在成了热门,不同学科的教师也纷纷加入了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各种媒体也把它作为热点炒作起来。本文立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意义,对有效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一定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个性教育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锁茜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3(2):81-85
个性教育是对划一性教育的否定。个性教育主要是一种教育思想 ,即尊重人和人的个性 ,强调良好个性潜能和优势的发掘与发展 ,主张培养个性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提倡教育的特色化。个性教育也是一种教育活动 ,即是培养、强化受教育者的良好个性素质与预防、改造受教育者的不良个性素质相统一的过程 ,是促使受教育者的现实个性素质向理想个性素质的运动过程 ,是个性化与社会化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富振华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8):818-820
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就业指导应与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相结合。从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作用入手,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大学生就业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高校开展的公共安全教育多侧重于维护大学生自身安全的小安全观,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阐明了当前大学生公共安全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从加强大学生社会安全责任的大安全观教育出发,借鉴西方国家公共安全教育中的先进经验,优化大学生公共安全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多元教育主体职责,促使大学生公共安全教育制度化、规范化和高效化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曾秀芳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25(8):6-8
道德行为习惯是大学生行为习惯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一个社会文明的标志。本文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不良道德行为习惯及其形成原因,提出高校应结合以人为本原则、实践原则、系统原则及主体性原则,积极引导当代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5.
金晶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2):77-79
师范类毕业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常表现出自我认知不足、受挫承受力弱、情绪调控力差、盲目跟风等心理问题。分析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并结合师范生就业工作的特殊性,建立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导向的就业心理干预体系,是巢湖学院所长期致力于教育研究和改革实践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6.
徐喜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5(4):19-24
劳动教育是促进大学生主动建构自我、明确社会角色和定位价值坐标的有效手段。但当前部分高校对大学生劳动价值引领的自觉意识尚有不足,导致部分大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出现功利主义倾向,仅注重劳动技能培养而忽视劳动精神培育,对劳动教育的价值认知模糊。对此,应提高大学生对劳动教育的思想认识,增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对劳动的价值性与教育性的认识,强化专业实践教学的思想教育力量,形成多方主体协同的劳动教育格局,以更好地实现大学生劳动教育价值的引领意蕴。
相似文献17.
近年,团体心理辅导由于能有效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为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通过自行设计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对17名大一学生开展6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团体心理辅导前后均采用SCL -90、“大学生活你过得快乐吗”调查问卷和团体辅导效果调查问卷,对17名学生施测。研究结果表明,较团体心理辅导前、辅导后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较明显的改善。因此,团体心理辅导能有效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尤其能显著改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和敌对心理。 相似文献
18.
王彤玲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3):97-100
美术教育实践活动处处体现创新,运用造型手法和手段不断追求艺术形象创新,形成多维度创新范畴。美术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教学和实践来培养艺术创新力、独特思维习惯和艺术素养;通过教学和评价培养作品创新力;通过课程设置和交流活动推动创新教育;在艺术实践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美术教育可从以下途径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强化训练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建立创新思维习惯;通过自发的互动教学、启发式教育、深入自然学习,培养创新兴趣和动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特殊群体大学生分类的对比分析,结合高校工作实际,提出了比较科学并具有针对性的分类划分,即:经济困难、学业困难、就业困难、生理疾病、心理困惑、行为偏差、特专长学生等七大类别。并逐一对这七大类特殊群体大学生的心理表现及成因进行分析,提出了针对性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对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