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适和岑参都是杰出的盛唐边塞诗人,他俩的创作既有同工之妙,又有异曲之别。从选材看,他俩都着力描绘边塞风光和边塞战争.但高诗主理,岑诗主景;从风格看,他俩的诗作都慷慨悲壮,但高诗多悲,岑诗多壮;从表现手法看,他俩都善用对比、夸张,拟人等手法,但高诗尚实,岑诗尚奇;从语言看,他俩都注意提炼推敲.但高诗尚偶,岑诗尚散。之所以形成这些特点,与他俩所处时代和经历不同相关。  相似文献   

2.
投篮     
小兔古利特有一个小篮球,小猫罗西也有一个小篮球。他俩一起玩投篮游戏。他俩的爸爸给他俩买的球篮都是流动的,可以升高,也可以降低。  相似文献   

3.
帽子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意义,它伴随着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始终。近年来,关于帽子文化的研究在文化史和社会史的研究中日渐成为一个热门论题,国内外学者业已发表了许多有关帽子文化研究方面的论著。本文拟从帽子的价值取向研究、帽子造型与帽子文化发展演变研究、帽子文化的社会影响研究等方面加以归纳综述。  相似文献   

4.
帽子马达加斯加人相信,戴着帽子吃饭,早晚会变成秃头;如果新郎在举行婚礼的当天弄丢了帽子,则表明他是一个容易变心的人;男人戴了女人的帽子,会使那顶帽子的主人容易脱发。在美国,如果一个女人把你的帽子戴在她的头上,表明她钟情于你了。  相似文献   

5.
夺红旗     
猴子会因为捡到人的一顶帽子而相互发生争斗,谁都想抢下来戴在自己的头上。所以,在人想报复猴子时,便会把帽子扔给猴子,一群猴子便会上当,为了一顶帽子拼命地追打、撕咬。一顶帽子  相似文献   

6.
《新少年》2011,(6):29-29
大嘴兔子有许多天真的想法。 她认为饭碗准是一顶帽子。是谁的帽子呢?当然是蘑菇的帽子了。蘑菇的脑袋圆圆的,嫩嫩的,多么需要一顶结实的帽子啊。可是,当她抱着饭碗,要给蘑菇送帽子的时候,却被兔子老妈拦住了:“别冒傻气了,蘑菇怎么可能戴帽子呢?”  相似文献   

7.
马烽、西戎是广大读者耳熟能详又总是经常一并提起的两位作家。他俩不仅生于同年,而且同在16岁时参加了革命队伍。他俩同时期开始文学创作,两人各自的小说处女作,又都是发表在晋绥边区的《解放日报》上。但是,人们真正熟悉他俩的名字,是开始于两人合作创作的长篇小说《吕梁英雄  相似文献   

8.
王强和李林都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前夕,当看到所在地的市政府办公厅招聘秘书的启事后,他俩都递交了求职书,并在同一天接到了面试通知。第二天,他俩经过精心准备,都早早来到了面试地点。工作人员叫他俩轮流到里间接受主任的面试。主任问王强:“你认为你和李林相  相似文献   

9.
青蛙得到了一顶奇怪的帽子。 一天他在河边的荷叶上开青蛙音乐会,突然一阵风把他的帽子吹走了。帽子被风吹啊吹,最后落在了一棵树叶上。一只燕子正好看见了,想了想,这下不用做窝了,就把帽子带走了。帽子想这会儿不知道要流浪到哪里了。  相似文献   

10.
胡帆 《山西老年》2008,(6):24-25
芸芸众生中,同名同姓者有很多。但能够相互认识,甚至成为至交者,则相当鲜见。令人称奇的是,在省城太原,竟有一对鲜为人知的同名同姓的"好兄弟"!他俩,一个是"笔杆子",一个是"枪杆子",一文一武,相得益彰;他俩,一个是蜚声三晋的名记者,一个是身经百战的老英雄;他俩,在半个多世纪的相处中,相互间的感情浓缩成了一杯陈年的老酒,令人陶醉,让人叹服。如今,他们虽都已是年逾古稀的老人。但他俩从出生时起,便共同拥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姚文锦。  相似文献   

11.
鲁迅与郭沫若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史上两面光辉的旗帜。然而关于他俩的关系,却说法不一。一些人一直认为他俩在二、三十年代是“文坛上的仇敌”,“势同水火”,“不存在友谊”。笔者认为把他俩的关系说成是“仇敌”的观点是错误的。这种错误多半是由于不了解历史。人们大都注意了他们之间矛盾的一面,忽略了他们之间一致性的一面,本文试就他俩在二,三十年代在许多方面的一致性,产生矛盾的原因,以及双方应当承担的历史责任,进行探讨和分析,祈请方家教正。  相似文献   

12.
秋冬帽子不仅保暖还有装饰的作用,是女性非常喜欢的装饰品之一。可是并不是所有的帽子都适合一个人。帽子与肤色肤色红润的人,选择帽子的色彩范围较广,能够与很多色彩协调;灰白肤色的人,适合用纯度不高的中间色,如玉白、石绿、浅蓝、褐色、淡紫色等,不要选择  相似文献   

13.
《人生与伴侣》2011,(3):57-57
虽然取下帽子以后的发型经常非常尴尬,但帽子依然是冬天和寒冷的初春季节必不可少的单品,如何兼顾保暖和扮靓就要取决于你的发型了,不同长度和质感的头发适合不同的帽子。请跟随我们一起熟悉帽子和发型的搭配法则吧。 ☆毛线帽  相似文献   

14.
未来的帽子     
2005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未来的帽子也将展现在我们面前。这种帽子美观实用,由一种特殊材料制成,具有高弹性,可以戴在不同人的头上。无论头大小,只要戴上它,都会觉得十分舒适。这种帽子上,安装了许多微型电钮,具有多种功能。过去,为了应付一年四季变化的天气,要准备许多帽子,现在只  相似文献   

15.
帽子的故事     
女儿出门前,总要站在镜子前照照,再搭配上一顶精巧雅致的帽子,像洋娃娃一样可爱。她衣柜里的帽子不少于四五十顶吧, 有风雪帽、保暖帽,以及很时尚的装饰帽等。一年四季,她总能用帽子为自己增添一抹亮色。我的记忆里有一顶白色的八角帽,那顶让我儿时做梦都心痒痒的帽子。  相似文献   

16.
有些人为了掩饰脱发的尴尬,无论是炎热的夏季,还是寒冷的冬天,特意长期戴帽子,殊不知这样反而会弄巧成拙,加快脱发的程度。因为帽子的压迫会影响头部的血液循环,使头发长时间不透气,尤其是发际处受帽子的压迫,毛孔肌肉易松弛,更容易引起脱发。所以脱发的人最好不要用帽子来"遮羞",即使要戴,也要选比头略大一点的帽子,戴上去不会过于紧压头发,给头发留有透气的余地,或让帽子通风些,如垫上空心帽衬或增加小孔等。  相似文献   

17.
《老友》2003,(9)
宜春老年大学已逾八旬的夫妻学员潘贤昌、胡婉琴,早年同窗结鸳盟,婚后志同道合投身革命。离退休后双双上老年大学,共同遨游书坛诗海画苑中,硕果累累。他俩其乐融融度过金婚之后,1999年11月潘老不幸西去。胡老化悲痛为力量,继承丈夫遗愿,在儿女们支持下出版了《鸳鸯书画诗文集》。书中收入了他俩的书画作品70余件。诗词散文200余首(篇)。这是他俩辛勤耕耘的硕果,呕心沥血的结晶,也体  相似文献   

18.
每年情人节,一对总是携手相伴的盲夫妻,一定会来我的精品屋,格外认真地选购一件志庆他俩结婚纪念日的礼物。可能是图便宜吧,记得前年,他俩选定了那个略有破损已经卖不出去的音乐台饰;去年呢,则是一对亲嘴的瓷娃娃,因为缺失了耳朵同样无人问津。今天像往年一样,这对盲人夫妇在我不厌其烦的介绍中,左挑右选着店柜中的每一件东西。可笑的是,他俩最终选定了一束沉封许久的花。花儿是供人观赏的,选花干吗?且又是极普通的一束。我想,这大概就是盲人的不幸之处吧。付钱的时候,我看见那男的摸索出厚厚一叠大额钞票。可见他俩家境富裕。但为什么年年…  相似文献   

19.
一提到“吝啬克”艺术形象,人们常说到两个人物:一个是葛朗台,一个是严监生。这两个人物虽然生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度,出自不同作家的笔下,但都以他们各自特有的艺术生命力活在世界文学画廊中。如果将他们二人比较一下,就可以看出,他俩虽有某些共同点,却也有许多不同特色。我以为将“吝啬鬼”的帽子戴在严监生头上,实在有点冤枉。判断一个人物究竟是不是吝啬鬼,依据什么呢?我认为这个依据也应从评论对象的客观实际出发,而不是凭评记者自己或某个人的主观好恶来定。一个人是否吝啬,最根本的应吉他在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是对待金钱的…  相似文献   

20.
轻松一刻     
《社区》2009,(2)
愚蠢一个警察押送一个犯人去监狱,忽然他的帽子被一阵风吹掉了。犯人讨好地说":我去替您捡帽子,行吗?"警官说":你以为我那么愚蠢吗?我知道,你捡了帽子就不回来了。你站在这儿等着,我去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