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根据诗歌的审美特征强化诗歌审美教育,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其全面素质的提高。诗歌教学应着力于让学生体味诗歌语言、色彩、音韵之美,培养学生感知诗美的灵敏度;体验诗歌内在的意象、意境之美,培养学生想象、联想的活跃性和对诗歌整体审美的统摄力。同时,还应发掘诗歌蕴含的情感、人格之美,培养学生由审美观照向“善”的感悟迁移的能力,从而在审美愉悦中感悟人生真谛,育成其美好的人性。  相似文献   

2.
描写月亮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个不朽主题,形成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月亮情怀。本文试就中国古典诗歌中月亮情怀的形成、特点及其文化底蕴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肯定了月亮情怀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审美意义及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王维的生活风格艺术情趣都有浓郁的宗教色彩。他将佛教禅宗义法灵活运用到社会政治中,实践了佛教与人生的统一。他更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佛教禅义融入艺术创作中,用佛禅义理去审视自然,表现自然,这也是其进行诗歌艺术创作、形成其艺术特征最重要的思想背景。王维无论从审美情趣和艺术境界上,都丰富和完善了佛教禅义在诗歌领域的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4.
综合艺术是以表演艺术为本体的,在戏剧、电影、电视剧三大类表演艺术中,后两者是戏剧的派生物。表演艺术共性的审美特征有六点:情感表现的直观性;人生图像的全方位性;人生故事的现实性;场景的连续性;文学基础的戏剧性;由俗趋雅的多层面观赏性。而三大类综合艺术又分别有个自审美特征。三大类综合艺术的审美意义为:表现人生具有最大的深广度;情感表现具有最强的诗情哲理内涵;最富现代感、现实性和意识形态性。  相似文献   

5.
魏晋诗歌以普遍的生命情结,深邃的生命气息,彪炳千古和仪型后世的艺术风格,在中国诗史上独树一帜,具有永久的艺术魁力和不朽的审美价值。魏晋诗歌的生命情结和艺术风格的形成,乃是士人的人生体验经玄学与美学升华的结果。它的审美表现虽带有慨叹生命短促、人生无常的同一情感特征,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由于社会状况、社会心理及诗人的个性和人生体验的不同,其审美风格及境界也彼此殊异。  相似文献   

6.
月亮意象是中国古代离别诗中常见的典型意象 ,月亮意象积淀了独特而丰富的社会心理 :月亮意象柔和温馨的审美特征与离人的感情需求相一致 ;月亮意象的惟一性、共享性使离人产生超越空间的玄妙之感 ,从而获得感情慰藉 ;月亮意象是离人期待团聚的寄托与象征。探究古代离别诗中月亮意象的社会心理内涵 ,将有助于深刻理解古代离别诗 ,也是研究中国古代诗歌文化内涵的一个有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诗歌中富含理趣,这是宋诗的一个典型特征,而苏轼则是其中最突出的体现者。其诗歌中蕴涵的理趣,按内容可以分为自然之理、人生之理、社会之理和艺水之理。  相似文献   

8.
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国第一位意象派女诗人,被称为20世纪初英美意象派诗歌的先驱。诗人终生与诗为伴,凭借超凡的头脑和想象力,把对生命的感悟幻化为神奇的意象。诗人始终保有本真的天性,讴歌自然、咏叹爱情、感念人生,抒发爱、生命、自然的情怀。1775首充满奇丽意象的小诗,彰显出诗人孤寂生命深处的柔美情怀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典诗歌的突出审美特征之一就是“诗中有乐”,本文主要就诗歌自身的音韵结构规律、诗歌与音乐之相互借鉴融通关系以及审美情趣的殊途同归方面进行了讨论,这将有助于我们充分认识蕴含别样艺术的艺术审美特质,彰显艺术的多元审美优势。  相似文献   

10.
作为同样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雪莱的诗歌中都出现了很多月亮意象,表现了“美丽、和谐、宁静”等文化内涵,但由于不同民族的审美心理,他们诗歌中的月亮意象又表现出不同的意蕴和内涵。  相似文献   

11.
李贺苦闷的诗歌与他诗歌的带有悲凄色彩的意象密不可分,这些意象群构成了一种低徊感伤的诗歌情调,在诗中回环萦绕,表现着理想与现实,人生与艺术的矛盾,无论是表现现实,还是表现幻化中的仙境,冥界都不能摆脱其困扰.  相似文献   

12.
冰心诗歌中对“母爱”分外突出的铺叙和描写,具备三个层面的审美特征。其一是梦幻化,这是一种留恋旧日梦想而不可追寻的怅惘表述。其二是知觉化,以“甜丝、春光、太阳”等景物构成审美框架和一个满蕴着故国典雅温馨的文化芬芳的艺术境界。其三是寻找“情景交融”的精神家园,由此折射出冰心对民族文化和谐人伦的渴盼,导致她的女性文化意识更加典型,并为二三十年代的女性文学确立了“爱与美”的经典性题材。  相似文献   

13.
花神的国度 想象的世界─—济慈早期诗歌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谈了三个问题:济慈早期诗歌的主题是诗人怎样解决艺术(诗歌)同人类生活的关系,济慈认为,诗人应分享人的痛苦,诗应给人以慰藉;济慈在早期诗歌中所描写的领域是“花神的国度”,追求的是一种“想象世界”中的理想美,他不象雪莱寄希望于未来,而是寄诗情于古希腊的神话传说;济慈从热爱现在,热爱生活出发,在其早期诗歌中歌颂具体的,真实的,充满乐观情调的美感,济慈之所以视艺术(诗歌)如沙漠中之绿洲,之所以超脱现实去寻求一个想象中的美丽世界,正是他憎恨丑恶现实、寻找崇高生活,看到人心的痛苦和冲突的结果,这就是济慈早期诗歌的价位。  相似文献   

14.
绿原是“七月诗派”的主将和出色代表。其诗歌创作的抒情特质是“冷硬坚实”,有如“颤抖的钢铁”的轰鸣,而这既是他的诗歌艺术的个性,也包含了“七月派”诗人生命与人格的共性。唯其如此,其强烈的“主观战斗精神”,就表现为敢于在创作中,“赤裸裸”地展露抒情主体血火交迸、凌厉高蹈的精神与灵魂的原状;而其外在的表征,则是能够在寒凛袭骨的艺术气氛中,显示出“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的深刻力度。用鲁迅的话说,它是“憎的丰碑”与“爱的大纛”的圆满的统一;是诗人一切从对人民的热爱与关切出发,把自己的诗歌创作当成“反映人生、促进人生的手段”以及现实斗争的武器,从而最终使之成为“人民的乳汁和眼泪的结晶”的生动体现与很好证明。而用生命的真声来显现主体人格的高尚,则是绿原以及“七月派”诗歌之最宝贵的抒情品格与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5.
蒙古族是一个充满诗性智慧的民族。自远古萨满祭词神歌开蒙古诗歌先河至今 ,蒙古民族创作了许多丰富多彩的诗歌 ,同时也创立了虽少却精的诗歌理论。诗歌理论伴随诗歌创作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历代诗歌理论家、批评家 ,不但在经验的领域 ,对历代种种诗歌现象和不同风格、流派的诗人以及诗歌种种审美特征等有过很多品评和论述 ,而且在思辨的领域也思考、追问、论述过诗歌是什么 ,它有何本质特征等较为抽象的问题。但是 ,蒙古诗歌理论本身是如何产生发展的、有何规律和特征 ,是否形成有别于他民族的独特的理论体系 ,它的审美认识和审美理想是怎样…  相似文献   

16.
晚唐鱼玄机是一位个性鲜明的女诗人,她具有特色的诗歌及传奇的人生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论文首先从鱼玄机的诗歌入手,剖析鱼玄机悲剧的人生经历:短暂的婚姻让她陷入痛苦之中,她苦苦挣扎,想要寻觅新的情感归宿,最终没能摆脱命运的戏弄,身陷囹圄。接下来论述鱼玄机诗歌中丰富的思想意识。其多首诗歌体现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后人仍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她对生活的热爱;鱼玄机爱情意识的觉醒表现在她敢于大胆抒写自己对爱情的追求;对价值的新体认,鱼玄机认为女子有才便为美,使人能够从中窥见她的胸襟与抱负。  相似文献   

17.
宋代诗学“平淡”美有四个方面的基本特征:1.思维特征上,“平淡”具有集大成意识;2.审美特征上,“平淡”是一种老境美;3.情感特征上,“平淡”体现出处穷而淡然、淡泊却又不失进取的超然心态;4.鉴赏特征上,“平淡”以隽永深长的滋味为审美取向,由此演化出宋人鉴赏诗歌的新方式──涵泳。“平淡”在宋代诗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诗歌是史上诞生最早的文学样式,古今中外诸多文学理论,都涉及诗歌形式、符号探讨。如修辞、话语规则、句法结构搭建了诗歌的表层结构,象征和比喻又构成了其情感深层表达的“有意味”的空间。研究诗歌的艺术性、审美性,文本形式和符号学意义分析方法是基石。从三个方面解读余光中诗歌:(1)形式表层:韵律、句法、词汇主题;(2)“符号”示意:比喻、组合与联想、直陈或曲现“虚幻的生活”;(3)“合式”原则。  相似文献   

19.
审美是人生方式之一.在古希腊罗马哲人的对人的论说中,就已包含有审美的内容或显示了走向审美的趋向.审美如何成为人的生活方式之一,这是由生活本身的属性和真、善、美三种基本的人生活动模式决定的.所以,审美是一种人生方式有其独特的内涵.这种审美人生方式的初步界说,对人生终极目标的追求确定了基本的方向,从而也奠定了审美是一种人生方式这一观念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妥协世俗,扩展生命以用世的现实自我与摆脱名教、回归生命本真的生命自我之间的矛盾、冲突是陶渊明《饮酒》诸诗中一系列意象的深层结构。在《栖栖失群鸟》等诗中,现实自我与生命自我表现为两种对立的精神状态与情绪,以鸟儿与松(菊、兰)的意象表现出来;在《有客常同止》等诗中,生命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冲突幻化为“一士”、“一夫”两个人物意象;在《结庐在人境》等诗中,生命自我摆脱战胜了现实自我,其澄明、宁静,自由欣悦的本真状态投射生成一系列浑然灵妙的诗歌意象,构成陶渊明诗审美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