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一) 舆论属于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但非独立的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各种形态、观点常会向舆论渗透,借助舆论的力量强烈地反映出来。在人类社会出现新闻事业之前,舆论已经存在,它将会继续存在下去,存在于任何形态社会。舆论既反映民意,也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所以自古以来,人们已经认识到舆论是一种力量,在人类社会生活中起着特殊的调节作用。《淮南子·主术训》中写道:“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古代社会的领导者就鼓励民众对国家大事提批评意见,施行舆论监督。这虽属传说,但舆论的力量早被人们所重视,这是无疑的。  相似文献   

2.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历史现象,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历史和现实中,并影响着人类生活的许多方面,诸如艺术、法律、道德、社会生活方式、政治、经济等领域。思格斯说:“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力量的形式。”由于自然压迫和社会力量的压迫,宗教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虚幻、荒诞的反映,按照人类的现实生活加以想象而构成,表现为相信在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境界和主宰着自然与社会的力…  相似文献   

3.
宗教与儒学     
宗教是一种有组织的神学信仰,也是一种离开社会物质生活最远的意识形态。它以虚幻的、颠倒的形式反映了支配人们的那些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以及自然的天灾人祸给人类带来的苦难,是宗教赖以存在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宗教倡导人们在现实中多作善事,不作恶事,但它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却是超脱现实、远离现实,而不是改造现实。儒学是一种学术宗派,它力图通过探讨人  相似文献   

4.
(一) 舆论,是人们的言论体系,是一种社会现象,反映了一定集团的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一种社会思潮的语言信息系统。舆论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在有阶级区分的社会,舆论往往是经济政治地位相近的人们对当前事件的一种看法的集结和传播。因为人们的思想状况,基本上是受他所处的物质利益地位决定的。他对当前事件是支持还是反对,都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种社会思潮,反映着群众的一种意向。这就构成了一种社会舆论。  相似文献   

5.
一宗教和艺术,同属于人类社会中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态部分,都是客观存在的现实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但它们又是两种不同性质、不同形式的反映。艺术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凝炼的物态化表现,它用生动、典型的具体形象审美地、能动地反映世界,带有积极的因素;宗教则是人类在不可抗拒的必然力量面前一种无能、屈从的意识活动的集中表现,它用所谓“天国”的形式虚幻地、颠倒地反映世界,带有明显的消极因素。正如恩格斯指出的:“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6.
舆论来自于公众 ,是人类社会的自在主体 ,能形成强大的群体力量。舆论本身具有“道义”力量的价值评价 ,舆论的背后潜藏着公众对社会价值尺度和运行方向的内在要求。舆论监督是社会正义的象征。批评社会的不平等 ,追求社会公正 ,只是舆论监督的一个现实目标 ,它在根本上是人类为了追求社会均衡、社会发展而设的价值前提。舆论监督的意义在于人以这种方式向自己提出了一种为之奋斗的价值向度  相似文献   

7.
新闻舆论在反映现实、表达意向、引导公众的过程中存在着现实偏差。这一偏差表现在三方面:一是新闻舆论的载体——新闻事实反映客观的偏差;二是新闻舆论在形成过程中的偏差;三是受众在接受舆论引导时心理上的偏差。为扩大新闻舆论的影响力,有效实施社会控制和管理,现实生活中应努力消除这种偏差  相似文献   

8.
蒋楠 《国际公关》2023,(5):9-10
舆论,即公众舆论,是指社会公众对某一涉及公共利益的事件、现象等的意见和态度.舆论的本意是民众内心对所关注事宜的带有某种倾向性意见的反映.在现代社会,传播媒介极为发达,进入21世纪,互联网得到快速普及,信息全球化影响不断扩大,截止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10亿人以上,各种自媒体异军突起,舆论形态呈现复杂多样的态势,尤其是网络直播的新业态,更是以其汹汹然的态势闯进了人们的生活,舆论的走向具有了更多人为操纵的色彩.  相似文献   

9.
舆论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现象和无形的社会力量,几乎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点、观念、情绪和行为,而且对社会权力、公共政策形成某种约束和制衡。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事业的发展,网络舆论作为一种新的言论形式、一种新的社会舆论平台日渐兴起。人们可以更加自由、更加民主地在网络媒介上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网络舆论也正在以一种强大的社会力量的形式对中国现有的各种社会问题形成强烈的冲击。网络以开放性、隐匿性等特性成为意见的自由市场,但同时也带来了滥用自由、歪曲自由的问题,因此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引导和管理成为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鸡在民间文化中象征生命力和生殖力、光明和吉祥,是保护神和神力的象征.这些象征是原始初民直观的野性思维,由鸡的生理特点幻化而成,在长期的发展中演变成人们的一种信仰和一种象征民俗.鸡的象征文化已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影响人们精神生活的力量,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人类思维的发展历程,是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反映.  相似文献   

12.
一提起中国古代戏曲中的爱情剧,人们马上就会想到才子佳人一见钟情、密约偷期和中状元、大团圆之类的情节,似乎这已经成为一种固定格套。这种现象确实存在,但文学艺术是时代的反映,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历史时期的新思想、新观念必然会在爱情剧中反映出来;而新的思想内容对艺术形式的要求,观众在审美上求新的愿望,作家艺术经验的积累,  相似文献   

13.
宗教是一种相信并崇拜超自然的神灵的社会意识,是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意识中的一种虚幻的歪曲的反映。宗教和科学是两种完全对立的思想体系。但是,它们在社会生活中,在人们的思想上,又常常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错宗复杂的关系。本文试图通过对自然科学发展过程中  相似文献   

14.
面对当代国内外哲学和社会学文献中所论述的群众意识问题,人们不禁为这样一个事实感到吃惊:尽管我们所研究的这一客体仍然很难下定义,而且也没有作过充分的研究,但大多数作者却准备把各种性质都归属于它。这在舆论、大众文化、大众媒介和各种形式的人类行为等问题的研究中尤其明显。有些学者关心的是群众意识的内容(创们常常把群众意识描绘成社会现实的“简单”反映),另一些学者关心其结构(他们  相似文献   

15.
我们怎样理解世界(即我们形而上学的前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怎样对待世界。而我们怎样对待世界构成了我们的基本形态,这个形态影响着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我们的整个文化也来源于此。本文区分了三种基本形态:第一种是建立在宗教基础上的前物质主义社会或传统社会的形态,这是一种诉求的形态,即从超自然的资源中寻求帮助;第二种是物质主义社会或现代社会抑或非宗教社会的形态,这是一种工具主义形态,它主张按照人类的需要来主宰、统治和重塑世界;第三种是未来的(即将来的)后物质主义社会的形态,这些社会是后宗教的,但不是后精神的,它们的形态是让世界按照其本性自然发展,进一步说,是在人类意愿和非人类生命意愿之间寻找一种创造性的协同,参照道家的“无为”观点可以很好地阐述这种协同。  相似文献   

16.
当代形态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建设的新视野──读《人类对世界的艺术掌握》王汶成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整个文艺思想体系中,艺术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等观点,长期以来一向被人们反复强调,而马克思在《导言》中提到的“艺术是掌握世界的...  相似文献   

17.
幻想是人的一种心理表现,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是个人的愿望与社会的需要引起来 的,是与社会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现代人的幻想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充分发展,人们对社 会的发展规律有了充分的认识,在科学和社会实践中产生出来的。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改造社会征服自然的主观能动性就越 强,人们往往会在今天已经达到的科学认识和社会认识的基础上,展开异想天开的翅膀 去憧憬未来,提出各种设想。利用小说的形式,反映人们的这些思想感情,这就产生了 科学幻想小说。下面就科学幻想小说的几个问题,谈谈我的初浅看法。  相似文献   

18.
文艺与宗教关系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是人类文化现象之一。马克思曾把宗教看作是人类头脑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这说明在宗教的产生与发展的历程中,反映着人类精神对外在世界的异常复杂关系,可以构成对人类文化精神本质的某种说明,而在人类思维史上这种说明并非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在宗教的发展过程中,从形态上我们可以看到:原始宗教、中世纪的道德宗教和十九世纪末出现于自然科学中的宇宙宗教。这三种宗教形态的存在方式,可以归结为两种,一是以主体感觉(宗教观念、态度和情感)的方式存在;二是以教义(信条、规范)、教会(社会关系实体)的形式存在;而“万物有灵  相似文献   

19.
住宅设计与住宅功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只有将溶合在住宅形态中的人类智慧和知识体现在住宅设计中,才能使住宅功能不断发展和完善,满足人们居住的各种需求,避免设计不周所引起的住宅功能需求矛盾。一、住宅是人类经验和知识的凝结物现代住宅,已不再是简单的住人的仓库或容器,它已成为人类社会文化的反映物,是人类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活动中积累的各种经验和知识的凝结物。它溶合了人类已具有的各个方面的知识和智慧。人们常说的:“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就具有这种涵义。最初的住宅,已溶合了人类在生存斗争中积累的基本经验和知识。在风雨烈日严寒中,  相似文献   

20.
人类社会的加速运转不论是在体验层面还是理论研究层面,都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确证.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本应使人们在现代生活中拥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以享受更加美好的生活,但实际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却感到越来越忙碌,甚至时常会感到窒息和无所适从.德国著名理论家哈特穆特·罗萨将这一现象归因于"社会加速",将其视为现代社会中一种新的社会权力统治模式,并从功能批判、规范批判以及伦理批判等方面勾画了一套相对完整的社会加速批判理论蓝图.但是罗萨对社会加速的理解仍不够彻底,没有看到社会加速运转背后起决定性作用的资本逻辑,面对如此强劲的社会加速力量,"慢生活"成为现代人类社会中一个值得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