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北宋贡举改革与经学变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北宋贡举改革完成于北宋中晚期,主要涉及考试内容和人才培养方式两个方面。改革不仅有助于全面提高科举入仕官僚的素养,而且确立了儒学对科举的全面统治,推动了儒学的复兴。通过对科举考试内容和取士科目的改革,不仅重新确立了儒家经典在科举考试中的核心地位,而且促进了经学变古。  相似文献   

2.
北宋中期正处于科举由“系列事件”向“制度”转变的关键转折时期,科举机器已经确立,从皇帝到士大夫就其重要性也达成了共识,但存在着从科举内容到科举定位的种种分歧。欧阳修对行政人才教育方式与选拔标准的反思、对士大夫知识权威建构的努力、对科举制度化的贡献,直接表达于其知贡举的政治实践之中。本文结合法国史学与社会学理论,以欧阳修与北宋中期科举为中心,再探北宋贡举。结合“活”的制度史研究与法国史学“个案研究”理论,以嘉祐二年欧阳修知贡举“事件”切入,将科举史、文学史、水利史、制度史、政治史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综合分析考场策问、考生籍贯,以及欧阳修公文中对“事体”的论述等,最后借鉴法国社会学理论作观照和理论阐发。  相似文献   

3.
宋神宗采纳王安石的改革主张,对科举尤其是殿试进士制度进行了多项改革。北宋大臣王安礼奉诏拟定的《元丰五年殿试进士策问》试题以及熙宁、元丰年间的科举取士情况,真实地反映出宋神宗殿试进士的改革情况,体现了王安石崇实尚用的教育思想,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意义和考试学价值。  相似文献   

4.
北宋科举考试对苏轼所受教育的影响是直接的。苏轼接受的是为科举量身定制的教育,其中以父师苏洵给予的教导和培养最为显著,这为苏轼科举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北宋科举考试对苏轼成名的影响最为显著。苏轼参加进士科考试崭露头角,制科考试闻名天下,科举成功为苏轼日后主盟文坛提供了难得的前提条件。北宋科举制度对苏轼人生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北宋蜀学三教融合的思想倾向通过龙昌期、章詧(chá)、三苏、张商英等人融合各家,兼用佛老,重视儒学的治学实践体现出来,反映了北宋巴蜀地方文化的重要特色。为蜀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多元的思想环境和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6.
三苏蜀学是北宋中期一个重要的儒学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三苏(苏洵、苏轼、苏辙)认为,"礼"的精义是"顺人情",圣人制礼的目的就是以礼来调适人情。三苏把"人情"作为古礼的本质内容,他们在解经时往往以人情为原则。表现在政治上,苏轼、苏辙以王安石为不近人情者,用"人情"、"公议"作为攻击王氏的武器。  相似文献   

7.
科举与书院在中国近代均遭受了彻底被否定的共同命运,但两者都有重大的历史价值。科举学与书院学都属于传统文化领域的专学,也都需要进行理论的建构。科举学与书院学不仅可以互相参照,而且具有一种共生互动的关系。科举学可以为书院学提供学术借鉴和理论支撑,而书院学能扩大科举学的研究领域和丰富其内容。科举学与书院学的研究可以为现代考试改革和学校教育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8.
三苏蜀学是北宋中期一个重要的儒学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三苏(苏洵、苏轼、苏辙)认为,“礼”的精义是“顺人情”,圣人制礼的目的就是以礼来调适人情。三苏把“人情”作为古礼的本质内容,他们在解经时往往以人情为原则。表现在政治上,苏轼、苏辙以王安石为不近人情者,用“人情”、“公议”作为攻击王氏的武器。  相似文献   

9.
1905年的科举改革是晚清政府的重要政治举措,以江苏盐城县的士绅文人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废科举前后他们命运和思想的变化,以及他们或抱残守缺,或重修新学,或走向革命的人生道路选择,再现了清末民初盐城社会中纷繁复杂的一面。  相似文献   

10.
科举制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种取士制度。它产生于隋唐,成熟和完善于北宋时期。科举制形成之后,便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如果说唐代科举对文学产生的是一种间接影响,主要是由科举考试所派生出来的行卷制对文学发生直接作用;那么,到了北宋时期,随着科举考试的程序化和严格化,科举制本身便对文学的发展形成直接的制约作用。本文拟从四个不同的时期,论述北宋科举对文学的发展趋向和兴衰的影响,以期对北宋科举与文学的关系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相似文献   

11.
在清末科举改革风潮中,身处士林官场的恽毓鼎对科举之变,初始时抱着是一种积极支持和参与的态度,而当改革进入了制度本身的颠覆时,出于对道统将绝的焦虑,恽氏又对其质疑,再到极力反对,个中缘由,其日记可见大略,恽氏心态轨迹,似可见当时一般士人对于科举兴废之态度。  相似文献   

12.
北宋王朝自开国后八十年间,专重科举,不注意兴办教育。而由科举选拔出来的人才,往往不适世用。同时,国家又面临着严重的内忧外患。在这种情况下,胡瑗、孙复、石介“三先生”勇敢地提出兴办学校,培养各种专门人才,以整治国家,无疑在当时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三先生”的教育活动为北宋统治阶级培养了一大批济世治国的人才。同时,他们对北宋学校教育及书院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们的某些成果成为北宋和北宋以后朝代官学及私学教育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王安石是我国北宋历史上一个“以身救弊于天下”、锐意变法图强的政治家和人才思想家。他的人才培育理论,他的人才进用思想,他的人才修身意识,着眼于学校教育的根本,着眼于国家的前途命运和当务之急,着眼于人才制度与人才观念的兴利除弊和弃旧图新,使人处处感到贴近时代、贴近政治、贴近现实和贴近人才。王安石的人才思想理论,在中国人才革新思想史上占有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他的人才务时、务实、务用这一除弊条新的核心之说,乃是我国人才理论宝库中不可多得的一份珍贵遗产。一、革人才培育之弊北宋建国之初,学校教育与科举选土基…  相似文献   

14.
王安石变法是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改革。对王安石变法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重大成果。王安石变法的“理财”观以及对北宋社会经济产生的积极作用,均已为历史所肯定。但是,在人才问题上,王安石推行对太学、对科举、对考课制度的改革,倡导推行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封建科举的影响角度 ,分析了唐诗繁荣、北宋古文运动兴起与元代戏曲小说兴盛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北宋天圣以前川民「怀土罕趋仕进」。天圣以后,「应时务用」的观念成为了时代的主导观念,因而促成了「通经学古,以西汉文词为宗师」的蜀学汇入时代的主流。这是三苏文章与欧阳修古文革新思想合拍的重要背景。  相似文献   

17.
王安石(1021—1086),江西临川人,字介甫.生前曾封荆国公.是“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列宁语).在担任宰相后,想通过实现“富国强兵”这一目标,改变北宋的积贫积弱危局,进行了财政经济方面、军政方面、教育和科举方面的改革.本文就北宋的科举制和王安石的教育、科举制方面的改革作一初论.“宋承唐制、抑又甚焉”.‘[1]宋代的科举制,大体上是沿袭唐朝.分为贡举和制举两种.贡举出礼部主办,有进士、九经、五径等科.投考的士子,先经本州考试及格,保送到礼部,叫“发解”,礼部考试及格,再参加殿试,如殿试及格,方为“…  相似文献   

18.
自隋朝试策取士创立"进士科"后,垂法1 300余年的科举制度开始了它漫长的历史。宋代是科举制度改革的关键时期。北宋立朝伊始,立即恢复了科举制度,颁布一系列科举条例。既有因袭隋唐旧制,亦有所革新,如放宽对士人应举资格的限制、增加录取名额、采用弥封制等,体现了一定的公正性和合理性。随着宋初科举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录取进士的数量  相似文献   

19.
洋务运动是晚清统治者寻求自强的一种努力,科举考试在这时也得以复兴,并迫于时局而进行了变革的尝试。但由于这时期的科举被赋予了化解社会危机的政治重任,晚清统治者企图以功能之需去强化科举,不仅没有因时救弊,反而进一步强化了清朝科举固有的弊端,直接导致了清末科举被废除的命运。  相似文献   

20.
科举文献是指直接记载科举制度及其运作的历史的文献,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或严格意义的科举文献是指独立存在的专门的科举文献,广义的科举文献还包括非独立存在的科举文献.科举文献种类繁多、数量庞大、自成体系、具国际性、命运多舛.科举文献的价值日益被人们所认识,其命运也经历了翻天覆地、变废为宝的转换.科举文献从一个方面有力地支撑着科举学的学科构架,使科举学这一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专学得以逐步成为显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