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一)大棚蔬菜生长发育对水分的要求:(1)蔬菜对土壤水分的要求。①白菜、甘蓝、芥菜和叶菜类:根系人土不深,吸水能力弱,叶片面积大,消耗水分较多,适合较高的土壤湿度和空气湿度条件;②黄瓜、苦瓜等瓜菜类:根系吸水能力强,但消耗水分不多,适合较小的土壤湿度条件;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蔬菜深加工作为对蔬菜进行增值的一种形式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现将两种蔬菜的深加工新技术介绍如下:(一)泡菜的腌制新技术。(1)原料选择:能作泡菜用的蔬菜很多。在选择时,一般应选择质地紧密,腌渍后仍能保持脆嫩状态的原料。可作泡菜用的主要蔬菜有萝卜、胡萝卜、草石蚕、莴笋、甘蓝、大白菜、蒜苔、黄瓜等。(2)调味料的确定:姜、花椒、紫苏、辣椒等。(3)制作工艺流程:选料→洗净→切分→沸水→加盐→冷却→加入调料→装坛→发酵→成品。(4)注意事项:①用做泡菜的水一般  相似文献   

3.
一、蔬菜对养分的需求。把需要氮肥较多的叶菜类、需磷肥较多的茄果类和需钾肥较多的根茎类蔬菜相互轮作倒茬,把深根的豆类、瓜类、茄果类与浅根的白菜、甘蓝、黄瓜、葱蒜等轮换倒茬,这样可使土壤中不同层次的养分得到充分利用。一般来说,需肥较多的叶菜类后茬最好安排需磷肥较多的茄果类,  相似文献   

4.
三种“万元田”经营模式简介如下:(一)同种蔬菜高矮立体种植。(1)黄瓜:在棚室黄瓜常规栽培的情况下,在原栽培主栽行之间加行或加株,当加行或加株栽培的黄瓜长到12片叶,每株留瓜3—4条时,摘除其生长点,使之矮化。待瓜条采收后,将加行或加株一次性拔除,使棚室黄瓜恢复常规栽培密度。可使总产增加30%。(2)茄果类蔬菜:以中晚熟抗病高产品种为主栽行,选用早熟矮秧品种作加行或加  相似文献   

5.
三种“万元田”经营模式简介如下:(一)同种蔬菜高矮立体种植。(1)黄瓜:在棚室黄瓜常规栽培的情况下,在原栽培主栽行之间加行或加株,当加行或加株栽培的黄瓜长到12片叶.每株留瓜3—4条时,摘除其生长点,使之矮化。待瓜条采收后,将加行或加株一次性拔除,使棚室黄瓜恢复常规栽培密度。可使总产增加30%。  相似文献   

6.
李青  何人 《小康生活》2001,(8):13-13
(1)高效种植模式:与蚕豆间作,每1.3米为一组合,两行蚕豆中间种一行豌豆;与油菜间作,每1.5—1.6米为一组合,两行油菜中间种一行豌豆;与大蒜、菠菜等间作,每1.3米为一组合,两行豌豆中间种(栽)两行蔬菜,蔬菜小行距为0.16—0.2米;与小麦混种,豆、麦播种量比例为3:7为好。(2)品种选择:可选用中豌3、4、5号及白玉豌豆等,这些品种生长势强,  相似文献   

7.
九二0又名赤霉素,是一种植物生长激素,应用在叶菜类上有较明显的增产效果。但是,九二0使用过早,不仅会引起未熟抽苔,而且药效消失后,生长缓慢,增产不显著。使用过晚,植株已经长成,不能充分发挥九二0的作用,因此,在使用时间上应注意:(1)生长期短的叶菜类,宜在早期使用,提前采收。生长期长的蔬菜宜在后期使用,以发挥最大的药效。(2)易抽苔的叶用  相似文献   

8.
黄瓜霜霉病是温室黄瓜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病害。黄瓜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早期发生为水浸状,淡黄色小斑点,扩大后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黄褐色。潮湿时病斑背面长出灰色至紫黑色霉。湿度大时、病叶腐烂,一般从下往上发展,病重时全株枯死。黄瓜霜霉病发病条件有三:(1)适宜温度15—24℃,低于15℃或高于28℃不易发病。(2)发病适宜湿度85%以上,低  相似文献   

9.
菜豌豆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渡淡蔬菜佳品。秋末播种,翌年3~5月陆续采收上市,比四季豆、地刀等提1~2个月。菜豌豆荚角翠绿,果大肉厚,清香甘甜,脆嫩可口。现将菜豌豆高产栽培法介绍如下:(一)合理轮作,精细整地。菜豌豆最忌连作,一般至少应隔4~5年再栽培。播种前地块要适当深耕细  相似文献   

10.
以植物叶(藤)为原料制作杀虫剂,不但方法简单,杀虫效果好,而且对人畜安全无害.也不污染环境,特别适合于蔬菜生产。(一)用西红柿叶加少量水捣烂,去渣取原液。以3份原液加2份水搅拌均匀,再加少量肥皂液喷洒,对红蜘蛛的防治效果可达100%(二)用黄瓜藤  相似文献   

11.
咱们老年人退了休,给家里买菜是每个人的分内活儿,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别看你天天买菜,那其中的窍门可是各家都有各家的"高招"呢!面对五颜六色、光鲜亮泽的蔬菜,有时你可能眼花缭乱,有时也保不齐老眼昏花,一不留神让不法商贩给蒙了。如何才能炼就火眼金睛呢?这就要多掌握一点关于蔬菜的知识。一看。咱们大家都爱吃黄瓜,过去说"四月八(农历)吃黄瓜",如今农家运用高科技,这一开春,早熟的品种就上市了。一些小商贩总  相似文献   

12.
调查分析了绵阳市郊区 (石马、龙门、塘汛 )蕃茄、黄瓜、菜豆 3种蔬菜的平衡施肥状况。结果发现其施肥养分比 (N∶P2 O5∶K2 O)分别为 1∶0 .6 2∶0 .6 0、1∶0 .53∶0 .57、1∶0 .52∶0 .6 0 ,与其吸肥特性相比 ,施氮相对较多 ,施钾明显偏低 ,氮钾比失调。因此 ,推荐施肥方案要求控制氮肥 ,保证磷肥 ,增加钾肥用量 ,使施肥的N∶P2 O5∶K2 O分别应达到 1∶0 .6 2∶1.10 (蕃茄 ) ,1∶0 .55∶1.2 0 (黄瓜 ) ,1∶0 .50∶1.15(菜豆 )。  相似文献   

13.
李南 《小康生活》2005,(7):23-23
叶菜类蔬菜是指主要以鲜嫩的叶片、叶柄或嫩茎为产品的速生性蔬菜,如白菜、青菜、苋菜、菠菜或芹菜等。该类蔬菜品种植密度高,根系分布较浅,对土壤速效养分要求迫切而敏感,一旦养分供应不足,则叶片生长缓慢变黄。施肥方法应以追肥为主,营养元素以速效氮肥为主,一般在苗期和每收获一茬成品后,随即追肥一次,促进下茬植株叶片迅速生长,  相似文献   

14.
现在的黄瓜,人们普遍感到吃起没有黄瓜味,一个原因,就在于人们在育种上片面追求产量。为了满足人们对蔬菜品质越来越高的要求,山东省苍山县科协蔬菜研究所,经过数年的努力,培育出一个露地  相似文献   

15.
一、国内蔬菜产业呈四种发展趋势:(1)蔬菜种植趋向环保型。仅使用生物农药、高效低残留化学农药,禁用剧毒农药;多施有机肥,少施化肥。(2)蔬菜加工趋向方便型。净菜、小包装、消毒后上市。(3)蔬菜消费趋向多元型。天然野生型、保健型、香料型、异彩型蔬菜更受欢迎。(4)蔬菜产销趋向创汇型、蘑菇、大蒜、干辣椒、芦笋、莲藕、生姜、萝卜等,年出口100万吨以上,尤以速冻菜、真空保鲜菜、保健型蔬菜增长最快。  相似文献   

16.
大棚栽培黄瓜、番茄等,不仅需要精耕细作,密植,而且需要施入足够的肥料。大棚中养分吸收率比露地高,每株标准施肥量为:氮10—15克,磷7一14克,钾15一zO克。具体方法是:(一)基肥:一般每亩需施基肥5000公斤左右,或再加施腐熟液态粪肥每亩2000公斤,结合整地,将基肥翻入土中。(二)追肥:追肥要掌握以下几点。(1)追肥时间及次数要根据蔬菜种类确  相似文献   

17.
信息三条     
陈潭 《小康生活》2003,(12):49-50
(一)日本需进口七种特色蔬菜。(1)紫苏叶。日本年需进口20亿片,每年的3月、5月、8月、12月四个月为要货高峰。目前,我国仅能满足日本需求量的10%。(2)苦瓜。是日本人的一道家常菜。每年的需求量达几万吨,寻求从国外进口。(3)山药。在日本享有“林野山珍”之誉,需求量逐年增加。(4)甘蓝。目  相似文献   

18.
(1)品种关:引进种兔时,不能贪“洋”、“大”、“奇”,更不能从市场上随意购买,而应当前往专门种兔场选购。一般引1-2个品种较为适宜。(2)年龄关:一般要引60日龄以上,体重达2千克以上的青年兔(3)性别关:一般公母比为1:4-6。要注意公母不能有血缘关系。  相似文献   

19.
(1)准确诊断母狗的发情。狗是季节性发情动物,性成熟后的母狗每年正常发情2次,一般是在每年春季(3—4月)和秋季(9—10月)各发情1次。母狗的每一发情周期可区分为四个时期,即发情前期(7—10天),发情期(4—12天)发情后期(约2个月),休情期(约3个月),发情期是配  相似文献   

20.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为季刊,每季度末月28日出刊。国内统一刊号为CN22-1322/C.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009-8976。设有政治·哲学·法律,经济·管理,语言·文学·艺术,历史·文化,教育理论与研究,教学管理与实践等栏目,欢迎广大教师、研究管理人员等踊跃赐稿。来稿要求如下:1.文章内容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可靠、论述清楚、文字简练。每篇文章一般不超过7500字。2.来稿要求项目齐全。必须包括(按顺序):(1)题名:一般不超过20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2)作者姓名、单位全称及所在省市,邮政编码;(3)中文摘要:摘要是对文章内容准确概括而不加诠释或评论的简短陈述,内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要反映文章的主要信息,并写成报道性摘要,着重写结果和结论,一般不超过200字;(4)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要内容的术语,一般每篇3—8个,应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也可作为关键词标注;(5)英文(题名,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6)中图法分类号;(7)正文;(8)参考文献;(9)作者简介:作者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民族),籍贯,职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