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小麦1号是中国农科院用远缘杂交和生物技术定向选育而成,据农业部谷物检测中心测定:黑小麦1号.蛋白质含量高达17.1%,赖氨酸0.4%,氨基酸含量15.2%,铁的含量高于普通小麦81.03%,含钙比普通小麦高132.3%,钾高普通小麦72.4%,磷高普通小麦33.6%,特别是含有0.55ppm的碘和丰富的硒,是其他普通小麦所没有的。  相似文献   

2.
906小麦,是我国小麦育种专家沈天民同志,利用生物工程技术,采取远缘杂交方法,历时近18年增育而成。这种小麦,集高产(600-750公斤/亩)、高质量(含蛋白质17.46%、湿面筋43%)、高抗病于一身,是我国唯一能与加拿大“红冬、红春”小麦相媲美,居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小麦良种。  相似文献   

3.
穗分枝小麦——分33是陕西省小麦育种专家封如敏采用普通小麦作母本,圆锥小麦作父本杂交选育的种间杂种,再用小麦新矮源矮变1号及中5多次杂交、回交,经近30年时间培育成功的一个具有超高产奇异穗分枝小麦新品种,与现在所栽培的小麦品种相比,是一个崭新而又特殊的小麦类型,94年6月在西安召开的全国小麦品种观摩研讨会上,受到与会领导及专家的好评与肯定。产量表现:92年——93年参加黄淮麦区高产品种区域  相似文献   

4.
(1)陈尿浸种。用清水将麦种浸泡4小时,捞出稍晾,再放入陈尿中浸泡2小时,可使小麦发芽早,生长健壮。(2)兔粪液浸种。干兔粪碾碎,按1:7的比例与开水混合,放冷后过滤,取清液浸种24小时,可使小麦增产9.2%。  相似文献   

5.
许驰 《小康生活》1999,(8):33-34
转基因超高产小麦906是豫东农作物展览中心著名小麦专家沈天民,采用六倍体小黑麦作母本,和普通小麦杂交而成的小麦新品系。该品系长相清秀,直立挺拔,在高产栽培条件下近似独杆。同国际“理想型“小麦育种目标相购合。株高75厘米左右,株型紧凑,茎植粗壮硬挺,韧性好。根系发达,抗倒伏能  相似文献   

6.
叶继宏 《小康生活》2000,(11):36-36
强筋型优质小麦新品种皖麦33。该品种原品系号为安农8297-10,亲本组合为中农8131—1/安农8326(安农2号1百农3217),1997年8月由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系安农大小麦育种课题组培育成功。  相似文献   

7.
小麦吸浆虫属双翅目,瘿蚊科。是近几年我区小麦的主要害虫之一。我国发生的主要有麦红吸浆虫和麦黄吸浆虫2种,其中以红吸浆虫最为普通。小麦吸浆虫主要为害小麦,亦为害大麦、青稞、黑麦、燕麦以及鹅莞草等,以幼虫为害花器和吸食麦粒的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不同种植密度小麦的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构成因素的研究表明,在土壤肥力和施肥水平较高的条件下,低密度群体(60~120株/m2)小麦的籽粒灌浆速率、穗粒数、千粒重较高密度群体(300株/m2)都有较大幅度提高,从而使其产量比后者高10%~30%.  相似文献   

9.
信息2条     
(一)国家最近发布八项粮食质量的新标准。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粮食储备局、农业部发布了稻谷小麦、玉米等8项粮食国际标准,自2000年4月1日起实施。这8项标准包括:稻、小麦、玉米3项强制性国家标准,优质稻谷、优质小麦、强筋小麦、弱筋小麦、饲料用玉米和淀粉发酵工业用玉米5项推荐性国家标准。新标准的修订,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四川几个优良小麦品种籽粒灌浆过程的Logistic方程有关参数及茎叶干重动态变化的分析,提出了四川优良小麦品种选育中主要灌浆参数的建议指标,其中T(灌浆持续期)为45d左右,R(平均灌浆速率)不小于每天2.2%,Rmax不小于每天4.0%。分析同时表明,四川早熟小麦品种具有更多的优良灌浆特性。  相似文献   

11.
王清存 《小康生活》2000,(11):59-59
935031是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以鲁麦13为父本.临汾5064为母本杂交育成的优质小麦新品系.越冬性好,株高80厘米,中抗条、叶锈病、高抗白粉病、略早熟,千粒重45.2克.面粉品质优良.是一个优质面条专用小麦品系。自95年至99年935031小麦连续5年在各类、各级产呈试验中均居第一位.  相似文献   

12.
(1)高优503。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和西北植物研究所联合选育成的优质面包小麦新品种。属半冬性,分蘖力强,苗壮,叶片上举,通风透光性好,光合效率高,成穗率高。株高85厘米,根系发达.穗茎长,基部节间短硬,抗倒伏极强。抗条锈、白粉病、叶枯病和腥黑穗病;抗干热风.耐阴雨。穗大粒多,每穗40粒左右,千粒重38克,白粒,角质。蛋白质含量16.5%。  相似文献   

13.
(一)优质高产小麦良种893—1983—1小麦是我国小麦育种专家徐才智经五年的潜心研究培育出的一个集优质、高产、抗病为一体的小麦新品种。系谱号为89(3)—0—2—8—1。优质:据测试。蛋白质含量17.33%,综合指标优于国家一级优质麦和美国优质麦标准,可替代进口或增加出口。高产:群体动态和产量结构合理,茎杆弹性好,抗倒伏,两极分化快,灌浆速度高。高产条件下,以基本苗10万,冬前群体65万,最高群体75万,亩成穗35万,每穗粒数40个,千粒重50克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14.
防虫处理法。对小麦地下害虫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可采用50%的1605乳剂0.5公斤,加水50公斤,拌种500公斤,闷4-6小时;或用75%的辛硫磷乳剂0.5公斤,加水50-100公斤,拌种500-1000公斤,堆闷4小时以上;或用  相似文献   

15.
张新海 《小康生活》1999,(10):12-13
倒伏是小麦高产的最大障碍。据调查,小麦发生倒伏,轻的减产20%—30%,重的减产50%以上,出粉率下降10%—15%。(一)小麦倒伏的原因。(1)是茎倒。茎倒是从地面以上发生的倒伏叫茎倒。引起茎倒原因主要是施氮  相似文献   

16.
川麦42是采用人工合成小麦首次培育成功的普通小麦推广品种,苗期表现强势生长.为弄清其遗传基础,评价其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利用价值,利用川麦42×川农16构建的127个重组自交系群体,对苗期叶长、叶宽、生长率等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性状在RIL群体中呈连续分布,分布频率符合正态分布,同时存在双向超亲分离现象.相关性分析表明,叶长与小区产量、千粒重呈显著性相关,可作为品种早期初步选择的参考性状之一.  相似文献   

17.
别家新 《小康生活》1996,(10):17-18
近年来,笔者对小麦的分蘖、成穗率及穗型进行了定点观察和大面积的实地调查。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一)影响分蘖发生及成穗的因素。除了施肥水平和土壤质地的差别外,主要还有以下几个方面。(1)肥料运筹不当,由于早期速效肥的不足,导致小麦3—4叶期苗势不壮,是麦苗第一叶位空位的首要原因。定点田块中,除有机肥外,每1000平方米施40—50公斤碳酸氢铵作基肥,比对照田分蘖期提前3—6天,第一叶位分蘖增加7.5—18%,平均单位株分蘖在冬前和越冬  相似文献   

18.
小麦播前进行种子处理,能有效地提高种子发芽率,消灭种子传带的病菌,防治苗期地下害虫和黄矮病、丛矮病,增强麦苗的抗逆能力。(1)磷酸二氢钾拌(浸)种:用磷酸二氢钾0.5公斤,兑水5公斤,均匀地拌入5公斤麦种中,堆闷6小时,捞出晾干播种,可以改善小麦苗期磷、  相似文献   

19.
刘修明 《小康生活》2002,(12):42-42
一、华丰1号是我所在906小麦田块发现变异植株,经人工授粉精心选育而成。经2000年大面积示范种植,亩产分别获得696.4公斤和745.8公斤。 (一)植物学特征:该品种属半冬性,株高80厘米以上,特耐肥不倒伏,株型紧凑,秸秆似芦苇,叶片浓绿上举。该麦穗长18-20厘米,小穗排列紧密,每排5-6粒,平均穗粒数90粒,多的可达150粒,是普通小麦穗粒数的2-3  相似文献   

20.
《小康生活》1995,(3):11-12
化控栽培是农业生产上的一项新兴技术,小麦实施化控载培,可以调控植株的生长发育,增强其抗逆能力,促进早熟、高产。 (1)喷施多效唑。在小麦起身期,每亩喷洒200ppm 多效唑溶液30公斤,可使植株矮化,抗倒伏能力增强,并能兼治小麦白粉病和提高植株对氮素的吸收利用率。(2)喷施矮壮素。对群体大、长势旺的麦田,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