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80后”写作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虽然其文学追求被商业运作所掩盖,但对其进行文学上的发现,却能洞悉消费时代里文学的困惑,并给文学如何拨开迷雾找到自己的方向提供一种可能的答案——“灵韵”复归。  相似文献   

2.
朝鲜问题一直是福泽谕吉关注的焦点之一.甲午战争前,福泽所阐述的朝鲜政略论与日本政府所制定的朝鲜政策大体上不谋而合,认为朝鲜是日本国防上的“防卫线”,且实施朝鲜政略能消除日本国内的矛盾,但其前提是要废除《天津条约》对日本的“束缚”.其朝鲜政略论的实质是,在其具有西方殖民主义特点的文明观的掩盖下,希望以所谓亚洲“文明之先导者”的身份“促进”朝鲜的“文明开化”,并以此来实现日本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消费意识形态的三重神话及其症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现代消费意识形态是晚期资本主义政治经济逻辑的必然产物,它劝告人们把消费作为人生之最高意义,从而激励人们拼命赚钱,及时消费,后现代消费意识形态的虚假性在于:它将自己背后不可告人的政治经济目的掩盖起来,为消费构筑了“民主平等论”、“人性解放论”、“日常生活审美化”三重不可抗拒的神话,由这三重神话助长的消费意识形态与其鼓吹的生产关系的矛盾,使其陷入重重价值困境之中。  相似文献   

4.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多年来国家对农民主要是考虑要粮食、棉花,而农民从自身需求出发,要增加收入。这个矛盾是长期以来就有的。过去在人民公社体制下,这个矛盾可以被大锅饭的体制所掩盖。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民成为商品生产者,特别是全面向市场经济转轨以后,这个矛盾就更加突  相似文献   

5.
当前,节能仍然是全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关键手段。中国目前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节能是较为有效且成本较低的减排措施。中国过去在节能领域的工作以提高能源效率为主,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碳中和目标对中国的能源需求总量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站在一个广义的角度来理解,碳中和背景下的节能不仅在于提高能源效率,同时也包括产业结构调整、低碳消费和循环经济。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未来经济仍将继续以中高速增长。由于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仍是“生产型”而非“消费型”,因此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能更快地减少能源消耗,同时促进脱煤和减排,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此外,中国经济增长需要鼓励消费,但其他条件不变,更多的消费却意味着更大的能耗和更多的碳排放。解决这一矛盾需要鼓励清洁低碳消费。预期人均能源消费及居民部门能源消费占比将持续增加的前提下,中国需要倡导低碳消费以倒逼企业低碳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也是解决消费增长与碳排放矛盾的重要方面。中国正处于技术高速进步阶段,产品更新换代频繁,需要尽可能实现再利用、再生产、再循环。所以,在碳中和的背景下,政策制定者需要更广义地看待节能的内涵,并制定和完善具体政策,坚持生产侧和消费侧并重。  相似文献   

6.
邵荃麟同志等“中间人物”论者,在我们社会主义文艺领域中,举起“写中间人物”的旗帜,与党的为工农兵服务的文艺方向相对抗,妄图把无产阶级的革命文艺引向资产阶级文艺的歧途。为了掩盖他们这种文艺主张的阶级本质,掩盖他们对“卑微人物”的“旧的东西”那种深沉的“眷恋之情”,邵荃麟同志等制造了各种各样的借口,其中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写“矛盾”。他们说:社会“矛盾往往集中在中间人物身上”,“中间人物”旣是人民群众中的“大多数”,又是“矛盾错综复杂的人物”。他们认为,文艺要写矛盾就必须写“中间人物”。这一反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观,成了他们资产阶级文艺主张的理论支柱。  相似文献   

7.
从索马里到阿富汗,从伊拉克到巴勒斯坦再到黎巴嫩,这些地区无一不是充满了混乱。然而。这些并不能掩盖当地更为矛盾的现实。在伊拉克,部分逊尼派抵抗力量被动员起来反抗基地组织,因为后者针对什叶派发起了血腥的战争。在阿富汗,一些暴力事件使得塔利班与基地组织的外籍士兵誓不两立。前者奉行民族战略并寻求与阿富汗政权和解的办法,而后者则号召推翻被其视为“亵渎宗教的”阿富汗现政权。  相似文献   

8.
[提要]网络直播的兴起体现着“微时代”媒介技术对日常生活的渗透。在一种“奇观化”和“镜像化”的呈现中,它不仅孳生了网络亚文化的“拟像共同体”,也预示着一种多面相消费文化的形成。在此过程中,技术的泛滥与符号的增殖使得拟像的狂欢进一步放大了情绪的互动,更将主播的身体抽离于自然的意义,使其在一种“情感劳动”的消费模态中被赋予了规训性的审美话语和商品般的价值层级。这种消费文化的形成不仅体现为符号差异与象征资本之间所产生的交换与互惠,也表征着“生存性消费”向“享受性消费”的时代转位;其背后所关涉的则是一种“消费资本化”的驱动和运作。  相似文献   

9.
拜金主义批判的关键是抓住货币的本质。货币的本质在现实生活中往往被资本的公式G—W—G和G-W-G’所掩盖,成为目的本身。从资本回归货币,再从货币回归商品。货币的本质在W—G—W的公式中获得显现,货币是物物交换的中介,物物交换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按照中介理论,中介虽然兼具矛盾双方的特点,具有优势,但是中介可以归为矛盾双方的因素,地位在矛盾双方之下。拜物教是用第二个层次的物与物的关系掩盖了第一个层次的人与人的关系;货币拜物教,即拜金主义,用第三个层次的金钱关系掩盖了物与物的关系,进而掩盖了人与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与经济社会的高度重合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社会生活的同时也在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而受大数据推介技术所宰制下的很多消费者进行网络消费时变得不再基于其现实需求,消费行为渐渐变为一种消极的异化偏离。在本质上,那些被符号化的商品价值与层出不穷的消费陷阱深刻影响着“赤裸的”消费者,陷入被动的消费环境中产生虚假的自我认同。而消费主义甚嚣尘上带来的消费异化现象,将不利于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要打破“资本逻辑”的宰制,在数字技术开发与应用的实践过程中促进技术开发与应用者内在德行的培育,督促市场监管部门用好“看得见的手”加强市场管控,广大消费者还应树立绿色消费理念主动构建理性思维抵御网络消费异化。  相似文献   

11.
李鸿军 《社区》2013,(31):27-27
在湖北省丹江口市的社区里活跃着一支网格服务队伍,他们大多是从丹江口市近两年应届或往届大中专学生中遴选出的社区工作人员。因为天天与社区居民打交道,他们被居民亲切地称为“社区格格”。他们承担民情调查、政策宣传、矛盾排查等职责,只要群众有困难、邻里有矛盾,队员们第一时间赶到解决问题。这种“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的格局被老百姓欣然接受,并从中享受着网格化管理带来的微妙变化。  相似文献   

12.
方瑞晴 《延边大学学报》2023,(2):24-33+141-142
韩国正面临愈发严重的老龄化和少子化现象,且老龄化和少子化在不断加剧不同年龄层的矛盾,尤其激化了对分配与再分配政策持有较高敏感度的青年层与老年层的代际矛盾。在韩国社会,代际矛盾主要围绕就业和福利政策展开。在代际矛盾不断反复并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韩国各党派之间持续进行政治斗争,形成偏向特定世代的政策。由此,不同年龄层的政治理念分歧愈发扩大,代际矛盾进一步加剧。由于老龄化现象在韩国愈发普遍,占据更大人口基数的老年一代享有更多话语权,“老人政治”应运而生,老年群体的福利压倒性超过青年群体的福利,针对青年层不平等的分配与再分配政策愈发凸显。在“老人政治”盛行的背景下,青年群体的诉求与利益得不到保障,产生了需要在政治层面解决世代间不平等问题的想法,最终形成了“青年政治”。在韩国,对现状感到不满的青年群体迫切渴望改变韩国政坛,变革韩国固化的社会结构,在政治参与中作出了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答辩的方式,认为人们通常所理解的“矛盾”范畴应该拓展开来,在承认“一分为二”的同时,承认“一分为三”(“三分法”)的普遍性。文章提出“立体矛盾”观,认为“中介”是矛盾对立双方的第三方。文章最后剖析了“一分为三”的观点难于被人接受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日本军部和外务省对“满蒙”的问题在处理方针上意见处于矛盾与统一中。日俄战争后日本推行“满蒙政策”的主要力量有两个:一是代表军方的关东军;二是代表政府的外务省,他们对“满蒙”的侵略方式与行动各有主张。“九·一八”事变后,在对待“满蒙”问题上,代表日本政府的外务省终于被日本的军方所征服。  相似文献   

15.
我国必须大幅度调整核能政策,因为还有一个被掩盖了的核能发电成本和社会效益的问题,必须将乏燃料的“后处理+嬗变+储存”等巨额支出打入成本。为妥善解决核废料的处理和储存,国际社会采取了“一次通过”“热堆闭式循环”等不同的核政策。在核废料的处理和储存这一“安全隐患”未消除前,中国必须大幅度缩减“2020年核电占5%,2030年核电占10%”等既定目标,近期发展核电的目标是走向军用,走向大型海洋船舶动力,陆地核电站则放在海边或海上小岛。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全世界都在议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问题。毛泽东指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危险虽然存在,但前途光明是世界发展的总趋势,深刻揭示美国叫嚣的“第三次世界大战必然爆发”只是美国为掩盖自身面临的矛盾所施放的烟幕弹,阐明“美苏必战”是战争喧嚣,中国的内战也不会引发美苏战争和新的世界大战,从而为中国共产党在战后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提供了科学的战略指导。  相似文献   

17.
释析政策制定中利益集团与精英政治的博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益集团在当今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凸显。虽然在与精英政治的关系选择上,利益集团与精英政治既有矛盾又有整合,但是它所代表的“外输入型”政策制定模式却给精英政治所采纳的“内输入型”政策制定模式带来了直接冲击。  相似文献   

18.
前苏联的解体和华约组织的解散,将维持了四十余年的东西方军事对峙的均衡局面彻底打破,使得长期以来被两大军事集团尖锐对立所掩盖的各国内部民族分裂与反分裂力量之间的矛盾在国际社会的各种矛盾中得以凸现出来,成为影响国际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继北约提出了所谓的新战略并在科索沃危机中加以实践之后,美国军方又抛出了所谓的“内部冲突论”,这些都助长了民族分裂分子的嚣张气焰。可以预计,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民族分裂活动有可能成为引发冲突乃至局部战争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9.
康德在丑面前的困境:“不快感”与纯粹丑在美的分析中的出现;丑与判断力先验原理之间的矛盾;崇高的分析对丑的掩盖。结论:康德在丑面前的困境实际是一种道德主义的困境,与其形而上学美学体系有关,也是旧辩证法的困境。  相似文献   

20.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对“严打”刑事政策的否定和理性反思。“严打”不仅未能有效地遏制犯罪,反而激化了矛盾,破坏了社会的和谐。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蕴含着刑罚宽和化的思想。我们应当转变观念,加强综合治理,摆脱对重刑的依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