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7 毫秒
1.
以奥康纳《短篇小说集》中的短篇故事《好人难寻》中怪诞的写作特色为切入点来探析《好人难寻》的社会寓意,即“好人”何以难寻?指出作品中的人物之所以怪诞,根本原因是他们所处的社会是怪诞的,“好人”之所以“难寻”是因为现代文明社会没有提供其生存的土壤与环境。这正是《好人难寻》所阐释的警世和醒世的深刻社会寓意。  相似文献   

2.
美国女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的作品《好人难寻》是一部经典著作。从圣经的原罪观和救赎观两个方面对《好人难寻》进行文本解读,以期达到揭示好人难寻的本质含义以及理解暴力和死亡是老祖母获得灵魂救赎的方式和手段。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学者对小说《好人难寻》的分析和研究大多侧重于文化、主题和文体等方面,较少用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剖析该小说深层的会话蕴意。运用该理论中的合作原则有助于解读《好人难寻》中的会话含义,加深读者对人物塑造的理解和主题的把握。  相似文献   

4.
在短篇小说《好人难寻》中,弗兰纳里·奥康纳借用《圣经》中的倒U型叙事结构,通过叙述老祖母一家惨遭“不合适宜的人”的血腥屠杀,展现了人类灵魂由堕落到救赎的过程,从而迫使人们在重新审视现实的鄙俗和人性的堕落中觉醒并反思好人的道德标准。  相似文献   

5.
弗兰纳里·奥康纳(1925—1964)是美国20世纪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好人难寻》是奥康纳的代表作之一,体现了作者一贯的暴力救赎思想。本文将从《好人难寻》独特的叙述视角及修辞手法来探索小说意婉旨微、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同时,读者可通过解读这些文体特征来感受人性中的善与恶,领略奥康纳小说的独特的文体魅力,从而对人性的审视和救赎有更深刻的体会。  相似文献   

6.
文章试从精神生态学的审美角度出发,解析弗兰纳里·奥康纳短篇小说《好人难寻》中主要人物的精神生态困境,探究好人难寻的深层原因,从而进一步理解奥康纳的精神生态意识以及她为寻找失落的精神家园、拯救人类的灵魂而付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名虔诚的美国南方天主教女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极度关注人们的痛苦和宗教信仰,因此她的作品总是充满了浓厚的宗教特色。在其代表作《好人难寻》里倾注了自我对宗教和人生的思考,指出爱的缺乏导致了人们的隔阂与心灵的异化。本文通过浅析《好人难寻》中暴力和死亡所体现的荒诞世界,突出最终得以重建精神家园的宗教救赎的主题。  相似文献   

8.
从《好人难寻》看弗兰娜丽·奥康纳的宗教宿命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社会信仰的丧失、本人的不治之症以及巨大的社会动荡对弗兰娜丽·奥康纳宗教宿命论的形成有着重大影响。她在代表作《好人难寻》里倾注了自我对宗教和人生的思考,文本中的情节和意象是其宿命论的外在表现,宗教原因、社会现实、原罪、人的不完善及人物间扭曲的关系解释了其本质。  相似文献   

9.
奥康纳的短篇小说《好人难寻》从宗教信仰、道德人性、社会文明三个方面展现了西方现代社会的人性异化主题。作者提出的宗教救赎并未解决人性异化问题。弗洛姆提出摆脱异化要从人性出发,培养人健康的性格,最终形成健康的社会,从而摆脱异化对人性的困扰。  相似文献   

10.
奥康纳《好人难寻》人物性格的双重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好人难寻》是奥康纳的短篇小说佳作。通过对书中人物性格的分析,探讨了他们双重性格形成的社会原因。无论老祖母的性格是自私虚伪还是仁慈善良;不合适宜的人 是冷漠残忍还是令人同情;贝雷是无情呆板还是深情不露,奥康纳笔下的这出家庭悲剧都具有丰富的社会内涵。在遭遇战争大劫难、精神大幻灭后的美国南方社会,书中人物命运的悲剧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剧。  相似文献   

11.
《盐铁论》书名之寓意与作者之著作目的,是《盐铁论》研究中一个聚讼纷纭的话题。本书之所以取名为“盐铁论”,当主要缘于该书的创作缘由,作者的著作目的等多方面的原因。前人评述《盐铁论》时,多有指瑕该书后半部分为作者臆造的说法,联系盐铁会议与其原始“议文”的实际而论,这种说法也大多缺乏充实的证据。  相似文献   

12.
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理解文学语篇,要求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认知环境不断趋同。同时,也要理解小说中不同人物认知环境的差异对小说发展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小说《好人难寻》中两个主要人物之间的对话来分析小说所建构的无效交际,以探索非理性交际行为中的话语关联性。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以来长篇小说创作的两种现实主义趋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贾平凹的《秦腔》和余华的《兄弟》这两部较有影响的长篇小说的具体分析来探讨新世纪以来长篇小说的创作趋向,在这两部有标志性的作品中,《秦腔》可以称做是一种模拟社会、模拟自然、模拟生活本来面目“法自然的现实主义”;《兄弟》是以夸张和怪诞的手法创作的怪诞的现实主义。这两种审美风格的出现呈现出:新世纪小说重新回到现实社会,重新关注我们当代生活的一些关键问题,关注我们当代生活的精神状态的趋向。同时,也提示我们对文学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需要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4.
康拉德的小说《黑暗的心》充满着寓意 ,其框架结构和小说的人物、事件所展示的寓意与佛教精神有着相通之处。具体特征表现在主人公对一系列死亡事件的连绵不断的顿悟 ,以及小说中的“大海”、“船长”的象征含意和“船”的寓意中。  相似文献   

15.
《乞食》诗究竟是记述陶渊明自身体验的纪实作品,还是蕴含作者某种寓意的作品,至今尚无定论.我认为,《乞食》这首诗是作者年青的时候曾经有机会向某人吐露一直藏在心底的某种设想,后来那个人去世后,为回顾当年,以假托“乞食”这一虚构情节而作的诗.而且,我想作者藏在心底的某种设想,应该是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理想社会的探索、以及实现这一理想的步骤.进而,我推想,作者之所以用“乞食”作假托,是因为当时有必要韬昨晦真情隐饰真意.  相似文献   

16.
奥康纳在短篇小说《好人难寻》中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冷酷无情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性是扭曲畸形的.宗教不再是人们的精神支柱而是一个虚幻的海市蜃楼。许多评论家认为奥康纳自身的善恶观也是极其扭曲,所以称之为‘‘邪恶的奥康纳”。但她在作品中想要表达的并非是颠倒黑白的善恶观而是希望人们能够正视自己内心的邪恶。她通过描写暴力的方式警...  相似文献   

17.
弗兰纳里·奥康纳是美国20世纪出色的南方女作家。她的极端的宗教观使其作品充满了浓厚的宗教气息和典型的南方乡土特色。其作品所宣扬的荒诞和异化的主题意义以及暴力和神灵顿悟的宗教思想在其短篇杰作《好人难寻》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8.
论《三峡好人》对电影艺术现实主义的传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世界电影史上经历了多次现实主义的思潮,产生了诸多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从艺术创作应该以创造的主体性去超越现实的客观性这一观点出发,首先以经典的现实主义作品为例,对电影艺术的“现实主义”传统做了廓清和论证,分析了艺术创作与社会现实的关系,并指出现实主义的特征,接着对影片《三峡好人》的现实主义特色做了具体的阐释和解读,最后对《三峡好人》中出现的“超现实主义”影像进行了揭示和剖析,指出其超现实主义的镜头是影片现实主义表达方式的延续,从而对《三峡好人》做出宏观的评价和微观的解析。  相似文献   

19.
晚唐司空留在他的《诗品》中列举了“雄浑”“冲淡”“高古”等二十四种诗歌艺术风格。司空图生活在李贺之后,显然已能见到李贺的诗。但以司空图所列的这些诗歌风格来论李贺的诗,却很难说哪一品能较准确地反映其特点。倒是杜牧在《李长吉歌诗叙》中以“风槁阵马”“时以美女”“鲸吸鳌掷,牛鬼蛇神”等比喻评李贺诗的特色比较恰当,杜牧称之为“虚荒诞幻”。我们将其转换为现代艺术批评术语,就是“怪诞”。正是这种“怪诞”的诗歌艺术风格,使李贺赢得了与李白相齐的诗名;“太白天仙之词,长吉鬼仙之词”(《沧浪诗话》)。“怪诞”一词…  相似文献   

20.
在国内外对美国南方作家卡森·麦卡勒斯的处女作《心是孤独的猎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用女性主义理论分析文本之时,文章将以一种新视角来探索作品中的怪诞因素,主要通过巴赫金的怪诞和狂欢化理论来呈现麦卡勒斯笔下鲜活的怪诞人物、怪诞小镇以及怪诞世界。并且通过分析对怪诞人物、情节及主题的分析来探讨怪诞中的颠覆精神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