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关于平安迁都的宗教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古代虽迁都频繁,但由宗教原因而导致的迁都事件,历史上只发生过一次。佛教被定为国教后,其政治干预力量日趋强大。随着"政教合一"局面在奈良的愈演愈烈,"律令政治"逐渐衰微,天皇政治亦受到了空前的威胁。由僧人导演的一幕乱政闹剧,终于使新天皇痛下决心,将都城从奈良迁往平安。平安迁都,有效地抑制了佛教的政治影响,在恢复"律令政治"的同时,也使新都城在格局上发生了与以往反差鲜明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4.
海陵王完颜亮是金朝历史上一位特殊的人物,也是颇有争议的人物。在他统治时期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改革:政治上设官分职,打破选用官吏的民族界线,推行科举制;经济上注重农业生产,兴修水利,减轻农民负担;思想与文化方面推崇儒学,吸收中原先进封建文化;迁都燕京。这些措施为后继者进行封建化改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依据文献史料,分析了谶纬与汉代迁都思潮之间的关系、谶纬对汉代都城文化的影响。分析认为,西汉末士人欲以迁都解"更命"之危机,王莽欲迁都以应谶纬;光武修旧都以证其承"尧后火德"之正统,却导致了人们的迁都之念;明帝时人们怀疑都洛不应天命,于是迁都之议再起;董卓以图谶为由迁都长安,曹操迎天子于许昌,曹丕应图谶而代汉。分析还认为,迁都思潮往往是国家信仰危机的产物,往往与权力之争和政权变迁密切相关;受谶纬天命思想影响,都城不再仅仅是行政区域的代称,往往成为天命的象征。  相似文献   

6.
向南迁徙是拓跋鲜卑的历史传统。孝文帝舍平城而选洛阳作为都城,乃为实现其政治理想。孝文帝的正统思想和大一统理想体现了迁都洛阳的必然性,其后进行的风俗改革则彰显了迁都洛阳的必要性。从东晋迁都洛阳之争来看,洛阳是统一帝国的都城首选。孝文帝迁都洛阳正是看中了洛阳的政治象征意义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7.
孝文帝迁都洛阳开启了北魏历史的新篇章,迁都之后,代京的政治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孝文帝迁都时,代京成为守旧势力的集聚地。孝文帝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保证迁都的顺利进行。孝文帝及宣武帝还多次北巡,以显示朝廷掌控着以代京为核心的北方边镇。孝明帝时期,随着北方边镇军事地位的失去,边镇将士不再受到重视。少数民族不断南下,加之朝政的逐步混乱,最终导致了代京的衰落。  相似文献   

8.
孝文帝迁都洛阳开启了北魏历史的新篇章,迁都之后,代京的政治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孝文帝迁都时,代京成为守旧势力的集聚地。孝文帝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保证迁都的顺利进行。孝文帝及宣武帝还多次北巡,以显示朝廷掌控着以代京为核心的北方边镇。孝明帝时期,随着北方边镇军事地位的失去,边镇将士不再受到重视。少数民族不断南下,加之朝政的逐步混乱,最终导致了代京的衰落。  相似文献   

9.
论中国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和迁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同样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文化重心的南移、人才重心的南移和时代重心的南移 ,决定了迁都的必然性、必要性、可能性和紧迫性 ,因而中国未来的新都应是开放交汇中心的长江中游  相似文献   

10.
勾践迁都绍兴,是于越民族由部落走向国家集团的重要活动之一。这次伟大的迁移运动促进了于越民族的中 原化,并加快了向中原融合的步伐。这次迁移活动对绍兴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家韩非对君与臣的关系进行了很深入的思考,对以往历史经验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探讨,达到了当时最高的理论水平。从君与臣关系的实质、君对臣的控制、君与臣的矛盾等三个方面对韩非的君臣观进行考察,可以揭示其君臣观的实质和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2.
明治维新固然是日本近代资本主义的开端性标志,但明治政府拉开这一序幕的第一步骤,却是东京迁都。这意味着,具有资本主义转型内涵的近代化功能首先在都城建制中得到落实。当这一落实逐步构成了对地方的强辐射和绝对影响时,日本的资本主义改造才得到了初步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明治政府成立之初,财政困难重重,没有稳定财源,支出浩繁。为摆脱困境,保障推翻德川幕府,明治政府发行了太政官札,解决了倒幕战争、明治政府运转所急需的各种经费,在财政上有力地保证了倒幕战争的胜利和新政府在全国统治的确立。  相似文献   

14.
学术界多认为南朝士人几无忠君观念,文章通过史料钩沉,认为由于传统儒家忠孝伦理的惯性作用、(?)人个人自我人生价值的追求、社会舆论导向作用及统治者的倡导等原因,一部分士人心中仍保留了较为强烈的忠君观念。  相似文献   

15.
日本封建二元政体、幕藩制、门阀和世袭制存在看缺陷,下层人士缺乏向上流动的渠道,导致中下级武士与豪商豪农联合起来,演变成为一股强大的推翻幕府统治的改革力量,进行明治堆新。走上了强国之路。中图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及科举制相当完备,其强大生命力压制了社会改革力量的形成和发展,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变革的进程。维新派以其薄弱的力量。无法使戊戌变法在恶劣的国内政治环境下取得胜利。  相似文献   

16.
作者认为当前"美式金融观"和"金融原点观"之争对各国金融体制的改革影响十分重大,而这两种金融功能观的对立,根本原因在于对银行资本职能认识的差异。因此,本文从借贷资本的本质出发,首先分析了两种金融功  能观产生的原因和影响,然后基于对金融原点的认识,界定了银行的一般功能。  相似文献   

17.
知识分子是思想文化的传承者 ,而汉赋又是知识分子践道的载体。在中国古代传统政学一体化的氛围下 ,汉赋的孕育、发展、衰落始终与皇朝政治、知识分子的命运此消彼长 ,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18.
“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这一观念,最初见于明代晚期。在随后的清代获得了广泛流传,多见于康熙至乾隆年间的小说和戏曲。“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这一观念,分别经历了“君虽不惠.臣不敢不事君”、“君为臣纲”、“君虽不仁,臣不可以不忠”等观念的衍化历程。明清时期君权的无限膨胀,君主专制的绝对强化是此观念产生、流传的现实背景。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比较,看两国运动的本质差异。主要从所处社会环境、受封建统治强度、运动指挥者思想意识以及变革运动的指导理论方面加以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