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包括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两个方面。从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文明是人类历史的概念,是人类社会的飞跃。民主与法制是文明产物。恩格斯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了美国考古学家、人类学家摩尔根对古代社会历史材料的研究成果,科学地论证了人类社会经历了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发展,写出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一不朽的著作。文明时代的到来,正是人类社会在物质  相似文献   

2.
对于文明起源的问题,有些同志认为人类文明起源于奴隶社会。其理由是,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一书中,按着摩尔根的历史分期法,把人类社会分为蒙昧、野蛮和文明三个时代。因此,便简单地认为,蒙昧和野蛮时代的生产力极端低下,不可能有人类的文明。只是在人类“学会对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产生“真正的工业和艺术”,进入了“文明时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3页)才开始了人类的文明。我认为这是对恩格斯关于“文明时代”论述的误解,混淆了人类文明与“文明时代”两个不同概念的含义。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经常强调要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中共中央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进一步强调“两个文明”都不能偏废,要同时并进、“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这里,对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问题,进行初步分析。 一、“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才能体现社会历史的真正进步 什么是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传统的发展观往往突出某些单一的发展指标,多为物质和技术方面的指标。美国民族学家摩尔根把社会历史划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文明时代,而他认为这三个时代的标志主要体现在人类的技术和发明创造的产物方面。丹麦学者汤姆逊把社会文明的进步看成以生产工具的进步为标志,从而提出了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的社会进步概念。当代西方学者把社会历史的进步标志用经济和技术发展的综合指标来表现,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认为人类经过了农业文明,其标志是锄头;工业文明,其标志是流水线式的机器生产;信息文明,其标志是电脑。  相似文献   

4.
人类社会的婚姻制度不是象有些学者说的那样是从来如此的,它有个发展过程。这自1861年德国人巴霍芬的《母权论》一书出版,特别是1877年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出来之后,已经是确实无疑的了。人类社会的婚姻形式,除了荒古时代的杂乱性交之外,基本上是循着四种形态发展过来的,即:一、血缘婚制;二、蒙昧时代的群婚制;三、野蛮时代的对偶婚制;四、文明时代的一夫一妻制。各民族的五花八门的婚姻上的“奇风异俗”,基本上都是从这四种形态的婚姻制度中变异出来的。婚姻制度在一时代中也决不是纯粹的、单一的,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物质文明?现在流行的一种说法是,物质文明主要表现劳动工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人们生存和社会发展所必须的物质资料的增长。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完全。 美国人类学在摩尔根把人类历史分为三个主要时代,即:蒙昧时代,以采集现成的天然产物为主的时期,人类的制造品主要是用作这种采集的辅助工具;野蛮时代,学会经营畜牧业和农业的时期,学会靠人类的活动来增加天然产物生产的方法的时期;文明时代,是学会对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的时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生活中,政策这一概念是使用得最频繁的概念之一,政策现象是现代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然而,在历史上,人类在很长的时间里却是在不知政策为何物的社会中度过的。那么,政策是怎样出现的呢?摩尔根说:“人类的各种主要制度都起源于蒙昧社会,发展于野蛮社会,成熟于文明社会”。(摩尔根:《古代社会》)上册Ⅱ)政策亦是如此。  相似文献   

7.
目前,一些报刊文章以“文明是指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为理由,断定原始社会没有文明,社会主义社会属于文明时代。这种看法值得商榷。 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社会形态,经历了极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从人类社会产生时起,到五、六千年前解体,大约存在了三百万年左右。摩尔根根据生活资料生产的进步,把这个社会形态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进而又把这两个时代中的每一个时代分为低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等阶段三  相似文献   

8.
族谱与方志     
一 在人类社会的三大时期(蒙昧期——野蛮期——文明期)中,族谱出现于“野蛮期”与“文明期”的模糊交界处,但它理所当然地是人类创造文字之后的产物。在中国,它的上限不会迟于公元4世纪。 族谱者,氏族、家族、宗族之谱系也。据《南史·贾希镜传》记载:“先是谱学未有名  相似文献   

9.
关于原始社会史的分期,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科学中,长期以来是按照恩格斯修订过的摩尔根的分期,叫做“史前各文化阶段”(摩尔根提出的是“文化上的诸时代”)。这个“史前各文化阶段”分为蒙昧时代和野蛮时代,每个时代又细分为低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它的文化特征。这些文化阶段反映了原始社会从猿转变到人,从没有阶级到向阶级社会过渡的全部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0.
美国学者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对于“石器一青铜器一铁器三分期”提出尖锐的批评,认为“三分期理论”必须修正,并提出与此不同的、更进一步的分期法。半个世纪以后,考古学家柴尔德和布雷伍德阐述了“农业革命”的观点。学术界公认:“农业革命是文明之母。”但在“新石器”与“农业革命”两个不同的重大事件之间,并没有必然的相关性。“石器时代”学说暴露了严重缺陷。必须认识到:史前几乎所有的文明要素如弓箭的发明、农耕和家畜饲养业的出现、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转化、陶器的发明、定居生活等等,都是在“木石复合工具时期”奠定的。该文作者提出:“木一石器时代”至少可以分为五个时期:(1)混合木一石器时期。相当于摩尔根《古代社会》的初级蒙昧社会;(2)简单的木一石结合时期——绳索捆绑或胶结的木石长矛、木石投枪等,相当于摩尔根《古代社会》的中级蒙昧社会;(3)木石复合工具时期——即弓矢阶段,相当于摩尔根《古代社会》的高级蒙昧社会;(4)复杂的木石工具时期,相当于摩尔根《古代社会》的初级半开化社会以及“早期智人”阶段;(5)综合的木石工具时期,相当于摩尔根《古代社会》的中高级半开化社会以及“后期智人”阶段。由此,必须加强“木石复合工具时期”的研究。该文进一步讨论了“五模式论”和“莫维斯论’’的缺陷,并且指出石犁与大石铲(香)都是祭祀用器。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恩格斯对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之间的关系,曾作过许多精辟的论述。重温其中的一些重要论述,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邓小平和党中央领导集体如何丰富和发展了马恩的文明论,也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把握两个文明之间辩证统一关系,从而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健康发展。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明概念在马恩那里,“文明”具有多义性。按归类法,可分以下三种。1.作为民史分期标准的文明概念马恩把人类历史分为三个依次演进的时代,蒙昧时代,野蛮时代,文明时代。“蒙昧时代是(人类)采集现成的天然产物为主的时期,……。野蛮时代是(人类)学会经…  相似文献   

12.
关于社会文明结构的问题,在我国的学术界中有各种各样的划分法。笔者认为,按照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我国的国情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应把社会文明划分为“三大文明”,即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社会文明,从它萌芽和产生的时候起,就包含着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的这三个要素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所谓社会文明,是指人类创造活动及其成果的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是指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状态而逐步开化和进步的程度,是指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按照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史观的理解,社会文明的实…  相似文献   

13.
一、史诗的产生与发展 史诗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的文学现象。属于一个特定的“历史范畴”。对于这一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阐述基本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上的宏观考察,认为史诗是人类从野蛮时代带入文明时代的主要遗产。如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所论述的那样:“……荷马的史诗以及全部神话——这就是希腊人由野蛮时代带入文明时代的主要遗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22页)另一方面,从  相似文献   

14.
相对于蒙昧、野蛮而言的文明,是人类改造主客观世界的结晶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社会主义社会理应是比以往任何历史时期更加文明的发展阶段,也是不断提升文明程度的探索过程。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和整体推进,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社会主义建设史上的伟大创新,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明了相应的目标和途径,开辟了建设高度文明国家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正> 现在文化与文明两个概念常被混淆。按照摩尔根所说人类自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以文字的发明为标志,而文字的发明又是文化的开端。可知文化者,乃用文字写下来的各科知识也。简言之,就是知识;则文明是人类知识达到某一程度所显现出来的一种社会状态。用数学表示,人类文化知识水平越高,文明程度也就越高。在一个文盲众  相似文献   

16.
<正> 在讨论文明概念含义的过程中,一些同志“发现”十二大文件中关于文明概念含义的科学规定,与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的论述“不一致”,有“矛盾”:十二大文件认为,人们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就是物质文明。与此同时,社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得到发展,这方面的成果就是精神文明。根据这个概括,显然,自从人类社会产生,就开始了改造自然界的活动并取得物质的和精神的成果,因而标志着文明的开始。而恩格斯则认为,人类只是经过了蒙昧时代和野蛮时代以后,才进入文明时代。根据思格斯的论述,文明似乎应该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于是,就发表了各种解决这种“不一致”、“矛盾”的意见。我们认为,上述的“不一致”或“矛盾”  相似文献   

17.
个人财产无论是作为一个历史概念,还是作为一个一般概念,它都是有层次和阶段的。一、生存财产生存财产是维持个人生存的物质资料。从层次上讲,是个人财产的最低层次;从阶段划分,是个人财产的最初阶段。(一)个人财产的最初阶段人类在其原始社会的后期随着剩余物品的出现,便萌生了最初形态的个人财产,也就是说果腹之物及其剩余即是人类最初的个人财产。按恩格斯对摩尔根社会分期法的概括:“蒙昧时代是以采集现成的天然产物为主的时期;人类的制造品主要是用作这种采集的辅助工具。野蛮时代是学会经营畜牧业和农业的时期,是学会靠人…  相似文献   

18.
<正> “文明”这一概念在马克思主义文献中有多种用法,具体说,可分下列四种情况: 一、把文明看作是一个“时代”,是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即阶级社会阶段。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把一夫一妻制的出现,氏族制度的解体,社会分裂为对抗的阶级,看作是文明时代的标志。恩格斯对这一思想表示赞同,并抓住文明时代的主要标志及其本质做了进一步的阐发:“从铁矿的冶炼开始,并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文明时代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上,分工,由分工而产生的个人之间的交换,以及把这两个过程结合起来的商品生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完全改变了先前的整个社会。”马克思、恩格斯还从不同角度、不同的方面,对文明时代的内容做了进一步的阐发。恩格斯在从生产的发展上概括摩尔根的分期法时指出:“文明时代,是学会对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的时期,是真正的工业和艺术产生的时期。”马克思在《关于摩尔根〈古代社会〉一  相似文献   

19.
文明之说,渊源流长。我国较早的记载恐怕是《易经》上所记载的:“见龙在田,天下文明”(见《易经·乾第一》)。一直到近代的国内外思想家们也都从不同角度有所论述。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对文明作出了科学的阐述。恩格斯曾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中对美国摩尔根人类社会分期作了肯定的评价,指出“文明时代是学会对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的时期,是真正的工业和艺术产生的时期”。这是我们研究的科学依据。我们知道,自人  相似文献   

20.
楚辞与上古历史文化研究江林昌人类从蒙昧时代,越过野蛮时代,等到跨进文明社会的门槛时,已经缓慢地经历了几百万年的时间。在这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原始人一直睁大着惊奇的眼睛,注视着周围的大千世界。他们苦思冥想,希望能对那些由于自己缺乏知识而感到神奇莫测的大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