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浅议国际关系理论中的“软权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约瑟夫·奈提出的“软权力”是国际关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软权力具有非垄断性和扩散性等特征。软权力的诞生有现实背景 ;涉及软权力与否是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区别 ;软权力的运用需要硬权力的支持 ;知识和信息是软权力的重要来源 ;每个国家都有软权力资源。一国的兴衰应当包含软、硬权力的兴衰 ,美国短期内能维持软权力的突出地位 ,随着其他国家软权力的增长、美国软权力的衰落 ,未来美国并不注定领导世界。尽管软权力越来越重要 ,硬权力也不能忽视 ,增进国家利益的最好方式是同时增进二者。  相似文献   

2.
国家-社会二元范式下将权力分为国家权力和社会权力.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表现出了和谐与冲突的二元存在.在社会治理中,应拓展同质的社会权力,尊重异质的社会权力,实现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的协作,进而促进和谐社会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国家权力、社会权力及其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权力是指包括国家政治权力在内的一切社会影响力.事实上只要有群体和组织生活的地方就必定产生权力现象.从国家与社会二元区分的角度可把存在于一个民族国家之中的权力区分为政治权力和社会权力两种类型.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之间具有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方面,社会权力是政治权力的基础,政治权力是社会权力的保障,两者形质相同,存亡相依;另一方面两者又存在一定的冲突和制衡关系.一种社会形态的有序运行过程本质上表现为一元的政治权力和多元社会权力的博弈和统合过程.  相似文献   

4.
哈贝马斯认为,现代资本主义法治国家的问题是政治权力变成一个独立的社会子系统,它自我编程、自我服务,法治国家的合法律性和正当性发生了分裂。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使狭义上的政治权力受到交往权力的制约。这种政治权力应该由交往权力转化而来,并受到交往权力的制约。这种交往权力不仅包含制度化的交往权力,而且还包含生活世界中的公共交往。在现代社会,这种交往将改变政治权力的结构:狭义政治权力的缩小和交往权力的扩大。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国际关系中权力的三个基本特征:一是权力的辩证特征,它表现为目的与手段、实在与潜在、客观与主观、绝对与相对的对立统一;二是权力的情境特征,它表现为权力的功用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权力关系与结构;三是权力的时代特征,即权力的涵义与重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  相似文献   

6.
国家作为政治组织在从社会中分离出来以后,有着双重属性,即阶级性和社会性。这种双重属性体现在行政权力上:其一,行政权力是公共权力的主体权力形式,行政权力行使的根本依据是公共性;其二,的确存在着总要摆脱公共性的属性。这决定了公共权力既可以成为谋取公共利益的权力形式,也可以成为谋取个人或集团私利的手段。防止和遏制公共权力异化,必须实现从统治到治理的转变;从权力制约权力到社会制约权力的转变;从无限政府到有限政府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公共权力边界是公共权力发挥作用的范围和界限,它本质上体现了权力与权利的辩证关系。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问题就是公共权力与市场、社会边界的调整和再造,形成科学的公共权力边界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总体而言,我国的公共权力边界划分日趋清晰,但也仍然存在着内部边界重叠交叉、外部边界规范化不足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公共权力效能的提升。公共权力边界受到政治体制、社会发展、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应当重点从政府职能定位、社会力量培育、程序正义规约、制度体系完善等方面来入手为公共权力运行设定合理边界。  相似文献   

8.
外层空间国际关系是进入外层空间的人类各种主体之间由于交往实践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在外层空间探索利用中,全人类共同利益和国家空间利益总体上是一致的,但由于利益主体的不同,在实践中难免会出现矛盾,这一矛盾构成了外层空间国际关系的基本矛盾。寻求解决矛盾的关系安排,外层空间国际关系成长中各种权力类型及其互动决定外层空间国际关系成长的方向和路径。外层空间国际关系的实质是外层空间多样权力的社会建构。  相似文献   

9.
论作为支配性力量的权力资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权力论题迄未进入中国法学的主要研究视野,这同中国的旧有传统和学术方式颇有关联。西方自希腊以降,一直以权力论题为学术和实践的双重主旋之律,权力界说驳杂而富足:有罗马人的"能力说",霍布斯的"因果关系说",韦伯的"可能说",伯特兰·罗素的"结果说",萨托利的"力量说",还有迪韦尔热的"影响说"。考察古今权力现象和权力界说,权力实际是一种具有支配性力量的社会资源。权力能为人们带来好处,帮助人们实现自己的意志和愿望,对社会主体和其他资源发生影响;权力体现主体之间和资源之间不对等的关系,以直接强制性为后盾。权力是一柄双刃剑,在现代法治环境下,它能充分显现正面价值;在落后昏暗的制度下,它会弊病丛生甚至肆意为虐。人注定要过社会生活的本性使人们无法与权力脱离关系,人在多数时候都处于权力的网络之中和权力的支配之下。权力握于谁手,意味着他与相关的人和组织形成什么样的连带关系,意味着什么人可以获取何种社会资源。  相似文献   

10.
权力制约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权力制约与社会主义法制存在着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厘清两者的内在关系,对于推进依法制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国际组织在国际秩序中的作用基于国际组织的国际法律人格。国际法律人格取决于设立条约的规定。就国际组织与成员国的对内关系而言,成员国应服从国际组织作出的决定。国际组织与国家包括非成员国的对外关系是一般国际法上的平等主体的关系。国际组织的客观国际法律人格也体现在国际组织与非成员国的关系上。  相似文献   

12.
2007年4月联合国安理会在其历史上首次讨论了一个重大的环境问题:气候变化。联合国与国际环境治理的关系再度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在简要介绍联合国进行国际环境治理的主要机构之后,运用罗伯特.基欧汉等人提出的"3Cs"分析框架,对联合国在国际环境治理中的作用进行了系统分析,强调在聚焦环境问题提高各国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方面,在促进国际环境谈判方面,在提高国家履行国际环境条约的能力方面,联合国的核心作用是其他国际组织难以取代的。但要扭转全球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联合国任重道远,必须进行重大改革。  相似文献   

13.
国际关系中的情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文娟 《国际论坛》2011,(1):45-51,80,81
情感是人性的一部分,也是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建立和连结的基础,但遗憾的是,国际关系的研究一直以来并未给予情感问题充分的关注,三大主流理论的理论体系尽管都涉及到人类社会的情感因素,但并未对此做一系统化的深入分析。自2000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重视国际关系中的情感问题,情感与理性、情感与身份以及情感与规范都逐渐成为新的研究议题。这不仅有助于克服长期以来情感与理智、非理性与理性的二元对立,而且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国际体系进程因素的认识,如战争的爆发、合作的达成、身份的形成以及规范的维持等。  相似文献   

14.
国际民事交往所体现的三层利益--国际社会利益、国家利益和当事人利益中,国家利益始终处于中心地位.无论是国际私法的法律选择理论、冲突法的基本制度,还是国际私法在新形势下的发展趋势,都是以国家的利益为依归.  相似文献   

15.
水资源被视为一种战略性资源,与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国际河流共享国之间因国际河流水资源产生的争端与日俱增。其中,流域各国国内需水供不应求、国际河流不合理开发和分配、国际河流水污染严重以及国家领土主权意识增强等现象是水争端现象产生于河流共享国家间的原因。水资源争端具有涉及范围广、影响因素多样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水资源争端对河流共享国之间的政治、流域各国的经济以及国际社会的和谐、稳定等造成了或大或小的冲击。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国际关系理论并不统一。本体论有物质主义与观念主义之争,认识论有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之分,方法论有实证主义与反思主义之别。美国主流学派所推崇的科学主义,将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带人由实证主义方法论决定本体论和认识论的"陷阱"之中。国际关系学者应明确其不同于自然科学学者的使命,从具体条件下的具体问题入手。构建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既是由中国所面临的问题所决定的,也是中国学者的使命。  相似文献   

17.
自启蒙运动以来,“进步”作为一种信念,逐渐渗入到包括国际关系在内的人文科学。尽管冷战的结束证明了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在追求“进步”上的失败,但作为意识形态工具的“进步”在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却取得了“长足”进步:就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而言,它是这一学科本身及其内部等级划分的合法化证明;而就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所关注的外部世界而言,它又成为了“西方中心论”的合法化证明。正是这种“进步”意识形态的存在,使得打破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话语霸权显得异常必需与紧迫,使得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更显迫切。  相似文献   

18.
多数西方国际关系学者认为除了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没有为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做出贡献。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从方法论和研究内容上批评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指责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经不起实证检验。面对这些批评,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总结了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的特征,批判了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超历史性,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阐释了国家和国际体系的历史性。这些研究丰富了对全球化与民族国家间关系的认识,剖析了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深层根源,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的理论价值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一些建构主义学者一直努力将国际规范理论建设成一个体系理论,这使他们对国际规范自身的生成与变化关注甚少,国家→国际规范这个维度被"忘却"了。建构主义无法解释,在既定的无政府文化结构下,互动规则如何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一个新的无政府文化的出现。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国家属性入手,探究属性变化对国际规范乃至文化结构的影响。因此,单元不象结构主义所假定的那样被动,只是它的能动作用一直被学界所忽视。  相似文献   

20.
乌桓作为中国古代北方地区一个重要的少数民族,与周边的民族关系错综复杂.一方面,乌桓需要依附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匈奴以求得生存空间,同时又被中原先进的物质文化所吸引,不断向中原靠拢,最终成为中原王朝的附属民族政权.乌桓民族关系的调整既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为了适应周边民族政权实力变化的形势.乌桓适时调整民族关系,既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乌桓的生活和社会发展走向,又对周边民族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