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人说过:“文章以体制(即体裁、文体)为先,精工次之。失其体制,虽浮声切响,抽黄对白,极其精工,不可谓之文矣。”可见,写作是否“得体”,乃是文章得失成败的关键。从广泛意义上说,一切文章的写作都应讲究“得体”,但是,由于应用文体有别于文学文体和普通文章的显著特点,正在于它的“文体的复杂多样性”以及写作体式的“规范性”和“程式性”,因此,它对“体”的要求比其他任何文体都来得严格。  相似文献   

2.
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道”讲的是既要遵守商业道德,不能昧着良心搞坑蒙拐骗,害人害己;同时又告诉人们,赚钱也要讲究策略技巧,只要别出心裁,讲究方法,就一定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益。这里撷取的几个小故事也许会对你有所启发吧。  相似文献   

3.
古人有言:“一呼百应。”这个“呼”实在很有讲究,“呼”不到点子上,就带不来“百应”的效果。所以,良好的谈吐应是领导者的必备素质之一。日本学者占部都美说:“影响他人决策与行动的方法仅有三种。一是以心传心,二是著文立说,三是言辞说服。”可见讲究演讲艺术,对领导者来说,确能给其事业带来巨大的帮助。什么是演讲?演讲是人们交流思想感情、传播信息的一种社会活动。领导者的演讲,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条件下,面对特定的对象所做的一种以语言表达为主的领导活动。成功的演讲一般应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精心准备。演讲不同于…  相似文献   

4.
《孙子.计篇》中讲道:“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此为孙子的将帅“五德”之说,也是孙子对“将”应具备的素质的高度概括。此“五德”之说受到历代兵家的推崇。《十一家注孙子.王皙》指出:“五者相须,阙一不可。”汉代名相曹操赞道:“将宜五德备也。”《十一家注孙子.张预》说:“五德皆备,然后可以为在将。”也就是说,必须基本具备这五方面素质的人,才能担当将帅之大任。 孙武尚智,他把“智”列于五德之首。《十一家注孙子.王皙》解释说:“智者,先见而不惑,能谋虑,通权变也。”《孙子.谋攻篇》中指出:“上兵伐谋,其次…  相似文献   

5.
杨敏 《决策》2010,(5):31-33
苟子说过:“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在当今这个重沟通、雷表达的时代,这句古训更具现实意义。公众演说、高效沟通作为现代领导的必备素质,亟需补上这一课。  相似文献   

6.
尤威严 《经理人》2009,(11):10-10
中国古代文化里的哲学思想在最近几年中,被很多企业界人土认可。过去我们按照美国管理模式,讲究的更接近于法家,但是最后发现“美国管理”下没有修身、无为的环节,是否现在要将它们补入进来?如何补入?  相似文献   

7.
谁来监督行政不作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改革开放之后的20多年里,我们新制定的法律超过200种,数量之众甚至超过了二些发达国家。可以说,中国“无法可依”的年代,早已过去了。现在突出的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在任何人祸的背后似都能看到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马冠生 《决策探索》2014,(17):87-87
入秋后,北方有“贴秋膘”一说,相传清代人们在立秋这天,悬秤称人,和立夏日所秤之数相比,以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属于消耗多了。瘦了就需要“补”。“膘”多指牲畜的肥肉,补膘当然就需要吃肉。因此,立秋后,普通百姓家要吃炖肉,讲究一点的人家要吃白切肉、红焖肉,以及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等。  相似文献   

9.
筱陈 《领导文萃》2009,(12):143-144
书,精神食粮也。既是食粮,当常“食”之,以防饥饿。物质食粮匮乏,影响身体健康,精神食粮匮乏,则影响身心健康。书常读,以弥补知识之不足、心智之缺陷。随着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人们更加注重精神生活,“书”是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既是食粮,就要讲究食物结构之平衡。书有不同类别,其功能也有所不同。有的“食”之以长“智”。有的“食”之以养“气”,有的“食”之以明“理”,有的“食”之以长“技”,读书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说:“中国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我认为,这里的“人”既包括了领导客体又包括领导主体。贯彻科学发展观,首先要求领导者提高“人本”素养。  相似文献   

11.
陈元邦 《领导文萃》2011,(4):128-130
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是中央领导同志和省委对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同是一个“事”字,其含义也有不同。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之“事”是事业之“事”、职责之“事”、为人民谋利之“事”。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礼仪之邦,在交往中常说的一句古话就是“礼多人不怪”。在特定的场合遵守一定的礼仪,对人、对己都有百制而无一弄。那么,对一名刚刚步入职场的新人来说,有哪些讲究呢?结合自己多年的职场经历,我觉得概括起来说,最基本的职场礼仪有以下三个原则。  相似文献   

13.
《领导文萃》2007,(2):F0004-F0004
德化县地处“闽中屋脊”戴云山区,位于泉州市最北部。境内山多、水足、矿富、瓷美,素有“闽中宝库”之称,荣获“中国瓷都”称号。  相似文献   

14.
郑晓芳 《经理人》2009,(3):52-55
“敬畏”是邵青锋接受采访时使用最多的一个词。对快速发展的中国市场的敬畏、对市场背后文化因素的敬畏,对消费者的敬畏,这使得邵青锋能以更谦逊和客观的姿态去看待金佰利中国的局限和优势,从而专注于最能为消费者带来价值的领域,并且一直坚持下去。“你是带着多大的敬畏之心,带着多虔诚的学习态度来到中国,这是每一个跨国公司必须要思考的大课题。”邵青锋说。  相似文献   

15.
如果有人问中国人的信用如何 ?可以听到两种截然相反的回答。有人说 :中国是礼仪之邦 ,信用为本。中国人恪守信义 ,他们的言行受着中国传统的“言必信 ,行必果”、“言而无信 ,行之不远”等古训的约束 ,因此 ,中国人是守信的。但是 ,也有人说 :中国人没有信用 ,当代中国最大的危机是信用危机。这两种回答你认为哪一个对呢 ?中国———信义之邦我国自古就有“信义之邦”之美誉 ,国人视信义为面子 ,为命根子 ,历代仁人志士、英雄豪杰舍身取义为的就是这两个字。孔子的“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这句话也成为国人最正统、最经典的人生哲学。因而…  相似文献   

16.
顾雏军,“顾氏制冷剂”的缔造者。他用几亿资金吞并了市值几十亿的企业,上演了“四两拨千斤”的并购神话。有人说他是中国第一代“资本运作高手”,有人称他为中国的“资本教父”。但是在法律风险面前,他自己把自己打到了。  相似文献   

17.
刘海鸥 《经理人》2008,(10):118-118,120
走进壳牌中国集团执行主席林浩光的办公室,正对着老板桌的墙壁上挂着一幅苍劲浑厚的书法——“能源之道”。“我非常喜欢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书法,这幅字是我最喜欢的。”林浩光很认真地说。“道”在中国文化中博大精深,既是修行规则,也是发展规则,重在永恒之变,融可持续发展与创新为一体。  相似文献   

18.
冷眼看义气     
“讲义气”是中国传统美德,在生产落后、权为私有、平等缺失的传统社会中,对于弱势个体团结起来、互帮互助、共同反抗强权、应对自然灾害、共度难关起到了积极的道德引领作用。然而,在民主法制不断完善、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今天,片面地讲究“义气”很容易使人走到“义”的反面,如破坏集体主义精神、助长腐败之风、有碍树立公平竞争的现代市场经济意识等等,必须引起反思。  相似文献   

19.
我们习惯了社会学家谈论贫富分化,实际上,经济学家来剖析这个话题时别有一种锐利。收入分配,是每个人都清楚的“模糊问题”,但是某些经济学家对此讳莫如深。有人公开反对调整社会分配关系,说这是“小农平均主义,红眼病,民粹主义”;有人以“效率第一”反对“社会公正”,说这样会“造成历史倒退”;有人宣布“经济学无道德”,主张“价值中立”,但是回避对中国的收入分配作实证研究。中国许多经济学家对寻租进行估计,数量是惊人的。我关于“权力资本化”的实证性研究,估计20年来利用权力转移的资产有30万亿人民币,相当于6年的国…  相似文献   

20.
乡镇领导作为农村各项工作的带头人,必须有为民之德、富民之能、安民之策,而要做到这些,必须在静、净、竞、敬四宇上下功夫,以自己的影响力、感召力、说服力做“三个代表”的忠实实践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