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时期散文的客观制约因素及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散文的客观制约因素从历史看背着传统因袭的重负.从时代看有着无心媚俗的孤独;文体内面临“家庭分化”的无奈.文体外难免“尺长寸短”的伤感。但仍取得了很大成绩.“智性散文”便是一大超越。它的主要艺术特征包括丰富真切的人生体验,机智深刻的哲理感悟.生动厚重的文化意蕴,行云流水的随意笔触等,其文化品位不可多得。  相似文献   

2.
近20年散文发展的文体特征及其文化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革”以后,散文与其它文体一样迎来了新时期,在文体类型的演化、功能的变化与文体内涵的文化精神等方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本文从副刊与晚报文体、学术性小品、文化大散文、“老年人文体”四个方面论述了近20年散文的文体变化,指出了向着生活化、哲理化、学术化方向发展的散文的主要特征及其问题。  相似文献   

3.
语言变革驱动了中国新文学的发生,并开启了文体范畴化的现代之旅。“文界革命”与“语言革命”的统合,突破了古代散文的“义法”,确立了以个性为本位的现代散文体式。得益于现代儿童观及散文文体的转型,儿童散文在语言“道器合一”的新变下应运而生。儿童散文内蕴“儿童”的文体属性,但实质上却是成人与儿童“两代人”的话语转换与讲述。立足于儿童文学本体的原点,儿童散文的文体学包括“文之体”与“文和体”两个层级。从描述性概念向结构性概念转变,可洞见儿童散文文体现代化的发生机理。  相似文献   

4.
目前,高考作文有文体不限的趋势,但同时要求写好基本的文体,写作时严格遵守文体的限制,严禁写成“四不像”的文体。从学生写作的情况来看,主要以记叙文、议论文和散文为主,学生对散文更是“情有独钟”。那么如何写好一篇散文呢?  相似文献   

5.
王雪 《东方论坛》2013,(6):111-115
新时期以来散文文体叙述性增强,抒情性减弱,“情-景-理”的结构模式受到不同风格“个性化”叙事的解构,而文本的思想与文化内涵都更加丰厚。散文精神向度的雅俗分流,思维视角的“向内转”以及表达方式的叙事化成为文化转型期散文文体的重要表征,这同新时期的时代文化语境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散文文体表征的嬗变既可映现出时代的总体文化特征,也呈现出话语创新的文体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尧一直对中国文化精神及其建设有浓厚兴趣,并且选择了散文研究作为深入这一课题的突破口。为了清理人们对“散文”的杂乱含混的理解,他还坚持创作,深含江南文化底蕴的散文集《把吴钩看了》正体现了他在写作中对散文文体的认识。而在散文研究中,他也从一开始就努力探索新路径。他的学术理想是“以散文为中介,探析20世纪中国散文的多种文化精神现象;以作家的心态(文化与审美的)、人格、话语方式等为对象剖析中国知识分子在重铸民族文化精神时的心路历程;研究散文创作的文化精神与审美选择的关系。”他的这种学术理想已通过他的学…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散文成为一种无所不在的文体形式,女性作家也被裹挟其中,开始不约而同地集中于以散文这种文学形式,自觉地书写自己的意识和体验。以“大女人散文”、“纯女人散文”、“小女人散文”归类分析发现,这一时期女性散文的的视角不断从外在而内在地转移,女性散文的情感关注不断从群体共同而个性私密地收缩,即女性散文视角与情感观照的不断内化。  相似文献   

8.
余秋雨散文得失评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余秋雨散文之“得”为:(1)赋予当代散文一种雍容的气度(自信、从容、理性与节制);(2)使当代散文有了弘厚的文化景深(文学、文化与学术);(3)为当代散文文体增加了两个新元素(文化与学术)。余秋雨散文之“失”或不足在于:(1)情思的矫饰或失真;(2)结构的模式化处境;(3)学术元素于散文的异类性质。  相似文献   

9.
《雾里看伦敦》是冯骥才20世纪80年代初期访问英国伦敦之后创作的一部散文集。从“他者”镜像的角 度研究发现,正是在这部散文集中,冯骥才表现出文化保守主义与文学现代主义两种互相矛盾的观念,这种矛盾恰 恰反映了现代性的两种互相矛盾又彼此依存的性质,即表现为现代性与自我批判的现代性。现代性的这一特征, 使得冯骥才突破了散文模式化书写,在文体上促使一种具有反思性主体的文化散文产生的同时,也从思想上为散 文书写增添了审美张力,从而对新时期以来的散文书写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大陆学者散文文化批评母题总体上沿着批判现实和阐释知识两个向度展开。在写作主体的整体精神立场上,它突显了知识分子写作的两种精神身份——批判者与阐释者;而在文体特征上则呈现出特有的介于“散文”和“论文”之间的文体形式。  相似文献   

11.
徐鹏绪  周逢琴 《东方论坛》2006,3(4):31-36,57
现代“白话文学”为建成具有审美品质的文学语言,在多种语体的夹缝中突围,自觉地选择了“欧化”方向。“欧化”不仅带来文学语言表层上的改变,而且对文学文体也有潜在的影响。现代散文卓有成就,源于欧化带来的文体的新变。与传统散文相比,欧化的散文文体亲切自然而富于理性,与旧白话文相比,欧化的散文文体具有现代意义上的诗性。  相似文献   

12.
1990年代散文是充满着文化想象的散文。“文化散文”由余秋雨开其端,而真正垫实这一基础的是非作家专业的学者们的散文。这类散文是作者首先写给自己看的,因而真实、坦诚,充满了人文关怀。1990年代末期,史铁生、刘亮程等人的“个人化”写作使“文化散文”走向对生命独特体验的取向,因而使“文化散文”增添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3.
现代散文产生于王纲解钮的“五四”时期,在胡适、周作人、林语堂等人的努力下,现代散文摆脱了传统的载道命运,在吸纳了西方随笔的文学精神质素之后,形成了颇具晚明风格式的自由自在、独抒性灵的“士”风文统。而四十年代抗日战争的爆发、民族危机的加剧,促使中国文学普遍的纳入到了政治理念宣传的工具范式,尤其是同样属于“广义散文”范畴的报告文学、杂文等文体,由于创作与传播的迅捷性而繁盛一时,甚至一度沦为抗战政治宣传的文学工具,“士”风传统因而被拒斥与边缘。而以钱钟书、梁实秋、王了一等为首的一批学者在政治统摄逼仄的文化境遇中,却始终坚守五四散文个性化与自由化的文学精神,呈现出积极的“去政治化书写”的美学趋向,以此试图勾连和打通古今散文“士”风传统的文脉,显示出难能可贵的“士”风精神与自由主义立场,以及对散文文体之本体性特征的积极构建。  相似文献   

14.
90年代是散文革新的时代,斯姆的散文以独特而成熟的审美品格突破了以往散文创作上的单色调和模式化,有利于同时代的女性散文家,体现出一种求变、求新、求异的自觉的文体等新意识.从文体角度切入,采用文体批评的方法,从题材内容、表达方式、结构形态、语言风格等方面探讨研好散文的文体材征,可从一个新的视角从深斯好散文的独特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5.
高考优卷发表了,同学们一看,几分羡慕赞叹,几分自愧不如,几分焦躁忧惧。他们说:这些优卷,不是一般人可以写出来的,你看,它们不是历史演绎,就是情感浓郁的抒情散文或富有文化底蕴的议论性散文;还有一些就是文体移植变新的文章。语言上,不是跟着柳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跟着易安笑看那海棠花“绿肥红瘦”,跟着辛帅忧国忧民,去“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相似文献   

16.
论散文教学中的品类审识曹明海散文是中学语文教学中品类繁多的文体样式。其中,古代散文不仅包括具有形象特征的艺术性作品,又包括各式各样的散行文章;现代散文也有所谓“广义”和“狭义”之分,并且两者还存在“交叉现象”,互有渗透。所以,具体考察和审识不同的散文...  相似文献   

17.
吴组缃 2 0世纪 30年代的散文创作运用了“小说家笔法”,主要表现为 :主题的时代性、严肃性和深刻性 ;以人物为中心 ,人物描写生动传神 ;气氛的渲染恰如其分 ;语言平实自然 ,运用人物对话、独白等等。从中国现代散文的文体和风格发展变化看 ,吴组缃 2 0世纪 30年代的散文不仅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借鉴意义 ,而且在现代散文的发展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明人小品述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品文发展到晚明而盛极。明人小品受个性解放思潮和在样之风的影响,从文以载道的传统向消遣自适转变,从复古摹古向师心自运转变,形成一种最为自由的文体。明人小品追求“真”“趣”,并把诗歌体制融入散文之中。从传统古文的”以气为主”转而追求意境情韵,是古代散文的重大转折。明人小品受宋代散文的影响最大。明代作家对于小品文有自觉的美学追求。明人小品在现代社会仍有其价值。  相似文献   

19.
王雪 《东方论坛》2010,(4):79-82
在二十世纪散文研究的基础上,新世纪以来的散文研究专著具有各层面的创新与拓展,并出现了一些新的理论生长点。本体论方面,取绎散文的本体价值要素作为研究尺度来把握散文在特定时期以及历时性的本体特征;发展论方面,在纷繁复杂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审视这一文体的演变历程,并在历史沿革中探索该文体的发展规律;创作论方面,从各个时段考察散文创作,并从社会学及文化研究等角度对影响文本的时代要素及社会动因进行深入的开掘;文体论方面,在研究思路上具有在具体文本及整体流变的审视中探索散文文体特征的研究倾向;批评论方面,既有对新时期散文研究的资料整理,也出现了具有个性特征的批评史研究。  相似文献   

20.
吴欢章先生从事散文研究,从最初的创作论开始,即显示出对散文艺术的审美特征的关注。而在后来的各种学术文章中,他更是自觉地探求散文艺术的特殊规律。通过对“散文”(“美文”)概念的清理和对“经典”散文命题的重新阐释,他一直为散文文体意识的确立做着不懈的努力,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