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俄石油合作一直是中俄两国能源合作久未妥善解决的问题。国家的能源架构、所有制形式、外贸政策是其国际石油合作的基础。本文通过对俄罗斯石油改革历程的阐述,剖析了中俄漫长多变的国际石油合作进程,提出了加强中俄石油合作,促进地区经济共同发展的设想。  相似文献   

2.
于牧雁 《南都学坛》2014,(2):110-112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格局变幻莫测,以中俄石油贸易为突破点,我国想要在可能出现的新一轮中俄石油谈判中取得谈判均势,一是要把握国际经济整体形势,对油价未来走向要有一个整体的预判,并以此为基础加速实施进口渠道多元化战略;二是要加强与俄罗斯国内经济联系的密切程度,增强对俄国内经济发展的影响力,迫使俄罗斯正视对华能源合作项目,改变中俄石油合作主要依靠中国单边推动的不利局面。具体来说,"投资换石油"与"单独议价"的机制具有较大的可行性。在"投资换石油"的机制下,投资过程中我国不仅能实现流动性资金的转移,跨国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资料的输出,更能在获得投资收益的同时帮助俄罗斯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能够加强与俄罗斯国内经济的关联度,增加我国在谈判中的筹码。"单独议价"的议价机制如果形成,将会使中俄两国摆脱目前国际油价受少数发达国家操纵的不利影响,在中俄两大能源消费国和生产国之间,建立稳定的价格浮动范围,进而形成世界能源贸易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石油安全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石油是国民经济的血液,确保稳定、安全、可靠和经济的石油供应是石油安全的重要内容。我国石油安全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要加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大力开发利用天然气;多渠道、多国别、多通道进口石油;"走出去"到国外拿资源;建立国家石油储备体系;提高原油加工收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替代能源技术;加强国际合作;加强立法和执法。  相似文献   

4.
伊拉克战争使“9·11”恐怖袭击事件以来陡然升温的俄美关系面临考验。俄罗斯能源资源使其在中美俄新型“能源三角关系”中处于左右逢源的有利地位 ,能源外交成为振兴俄罗斯的重要手段。俄罗斯在加强与美国能源合作的同时 ,出于维护自己在“后萨达姆”时代的伊拉克石油利益与美国展开外交斡旋。  相似文献   

5.
石油动员潜力是影响石油动员能力的基础性因素。石油产业链的瓶颈环节直接影响石油动员能力与石油供应能力的有效发挥。为了明晰石油动员潜力的来源,在分析石油产业链构成的基础上,发现石油动员潜力主要来源于石油企业超常生产能力、储备、石油资源进口能力和调整石油资源用途而增加的供给能力四个方面。其中,石油企业产能的提高需要产业链所有环节的紧密配合,储备类型、储备结构、储备规模等因素影响石油储备能力,石油资源进口能力受成本、进口量、时间以及运输安全等因素的制约,石油消费管制的范围、方式、程序等直接影响着管制工作的效率。建议从加强石油勘探开发、扩大对外合作,完善国家石油储备体系,加强石油运输保障能力,建立石油消费管制领导机构、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几方面来提高我国石油动员潜力。  相似文献   

6.
石油本身没有政治属性,但由石油衍生的占有权、控制权以及资源开发与利用、价格制定等因素则与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密切。近年来,对外能源高依存度一直威胁着中国的能源安全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潜在的影响。沙特作为世界上石油储藏量与出口量大国之一,对满足中国能源需求意义重大。中沙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以及互补的能源战略,在能源合作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受国际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中沙能源合作的主要影响因素来自美国、俄罗斯、印度和伊朗。为了保障中国的能源安全,需要进一步强化中沙能源合作力度,当前可以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强化中沙能源领域的金融合作,建立双边制度性合作框架,协助沙特保障国家安全,与沙特和伊朗等国保持紧密的双边关系,等等。  相似文献   

7.
中国与苏丹石油合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丹石油资源丰富,为了开发本国的石油资源,苏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投资的优惠政策,为中苏石油合作提供了机会。经过10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已在苏丹逐步形成集生产、精炼、运输、销售于一体的完整的石油工业产业链,中国与苏丹在石油领域的合作堪称中国在非洲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成功典范。同时,中苏石油合作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为了进一步加强中苏之间的石油合作,建议进一步深化双方在政治领域的合作,扩大经济贸易规模,加强与当地石油企业、欧美石油公司的合作。  相似文献   

8.
中国石油安全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石油进口量不断攀升,而国际油价大幅波动,近两年国际油价曾一路上涨。因此,保障我国石油供应安全非常重要,应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石油安全战略;提高石油利用率,实行节能政策;实现能源多元化;调整交通运输政策;建立石油期货市场,规避国际石油价格风险;加强亚洲国家在石油领域的合作。  相似文献   

9.
中国对中东的石油外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东地区是世界上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世界石油储量的65%以上集中在中东地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对中东地区的石油依赖程度日益加深,进口石油有一半来自中东地区。为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中国政府在中东地区积极开展石油外交,通过政治高层互访、经济合作与援助、军事贸易与往来,有效地保证中东石油源源不断地供应中国,并有效地保证中国能源安全。  相似文献   

10.
基于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的石油安全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我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首次超过了50%的安全警戒线。为了确保我国的石油安全生命线,我国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措施,从“走出去”到“引进来”战略的实施,再到海外能源的合作,最后到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等。具体措施包括:加大国内的勘探开发力度和宽度,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多元化的石油能源体系;石油置换;加入国际能源机构(1EA),建立公平自由的能源市场;完善我国的石油安全管理体系;设定石油消费“底线”等策略,以维护我国石油安全,保障我国石油能源的正常供给。  相似文献   

11.
陶海东  刘堃 《南都学坛》2013,(6):107-114
近年来石油价格频繁波动,直接影响到我国的能源安全。目前,中俄两国石油贸易价格的定价模式主要是"贷款换石油",即在我国所提供的250亿美元优惠性贷款采用固定利率偿还的基础上,俄方供给价格主要参考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并随国际油价的变动而变动。以"固定利率"换"变动价格",我国的不利局面显而易见:一方面,随着油价的不断攀升,作为我国贷款收益的石油供给量将无法保证;另一方面,我国在采购价格上无法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在石油贸易价格的制定中长期缺乏话语权。因此,改变现有贸易合作机制,实现石油进口国与输出国双赢利益格局迫在眉睫。中俄石油贸易中,以贸易双方为主体、以双边贸易谈判为主要工具、以市场供需为原则、以平等互利为基础、以"投资换石油"为主要保障措施的"单独议价"模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单独议价"模式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重视对俄投资的战略意义;保持政策的前瞻性、延续性;摆正政府在国与国经济交往中的作用。在"单独议价"模式下,以"投资换石油"为主要保障措施,既保证了我国获得"稳定"油价的战略意图,也使俄罗斯获得了可观的经济利益与国内经济结构转型所急需的资金、技术、管理等多方面支持,更重要的是能够增强我国对俄罗斯国内经济发展、运行的话语权,在国与国经济交往中变被动为主动。  相似文献   

12.
石油因素在美国和沙特阿拉伯之间的能源、经济、军事、政治和外交等方面产生了重要作用和影响,是美沙关系的重要基础。但两国石油合作深层发展受到一些因素影响,两国谋求石油利益的方向性差异、石油价格的持续高涨、美国降低中东石油进口比例、美国改造中东计划和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深刻变革等一系列因素都将制约美国与沙特石油合作的深度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石油一苏丹项目是中国石油海外经营的开山之作,经过中石油和苏丹的共同努力,双方在石油方面的合作取得了可喜成就。目前苏丹是中国第六大石油供应国,中国则成为苏丹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在肯定中国与苏丹合作的巨大成果之时,也应看到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如美国等西方大国的干预、南北苏丹分裂以及现在的冲突等,这些现象危及了我国在苏丹的利益。因而,认真总结中国石油在苏丹发展的历史经验,深刻认识我国石油产业跨国经营所面临的问题,对于今后我国石油工业的海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格鲁吉亚与俄罗斯自苏联解体以来就冲突不断,特别是"颜色革命"后,格鲁吉亚采取了一条倾向西方的外交路线,积极争取加入欧盟和北约,这对俄罗斯产生了一定的压力,失去了格鲁吉亚这个俄罗斯南部战略后方,不但是俄罗斯战略上的重大损失,而且会使俄罗斯失去对里海石油的控制.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天然气之争也是俄能源外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俄罗斯要通过能源来实现其独联体、欧洲战略,控制独联体国家.在两个事件中,俄罗斯对格、对乌采取强硬的手段正是要维护自己在石油、天然气出口欧洲的垄断地位,维持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输的主导地位,保障俄罗斯自己的经济利益及战略利益,俄格战争、俄乌争端标志着新的俄罗斯能源之战的开始.  相似文献   

15.
伊拉克战争并没有改变海湾石油的重要性,却使海湾地区的石油地缘政治格局变数加大:美国和俄罗斯对沙特在石油市场和欧佩克的主导地位构成严峻的挑战;伊拉克在石油市场上正在逐步回升的影响和伊朗政局发展的不确定性,使得海湾地区石油地缘政治格局进一步复杂化。  相似文献   

16.
基于石油是工业的血液、经济发展动力的客观现实,分析了我国以煤炭为主的不合理能源结构,能源消耗速度快、供需矛盾突出,石油需求迅速膨胀与开发、生产滞后等现实问题。指出为促进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为保障国家石油安全,我国采取石油来源多元化政策是改变我国能源现状、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中国和印度是新兴大国,又都是石油进口大国,两国在国际石油领域展开竞争在所难免。在中东、中亚一里海、俄罗斯及世界其他地区,中印展开石油竞争,导致双方的利益缺失。随着双边关系的改善,双方领导人做出了及时的政治外交调整。目前中印企业联手参与国际石油合作,正在实现由竞争对手向合作伙伴的身份转变。  相似文献   

18.
我国石油产业发展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和矛盾,如何提高石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寻找改革突破点,破解我国石油企业发展困局,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文章认为要解决石油企业发展的问题,需要国家尽快形成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建议成立一个部级的能源(石油)机构,明晰石油企业的竞争规则,制定石油产业发展战略,统筹实施计划和激励政策,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同时维护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9.
基于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我国进口石油运输安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我国石油进口运输线路的优劣顺序为,哈萨克斯坦石油进口运输路线,南美石油进口运输路线,中东石油进口运输路线,西非石油进口运输路线,俄罗斯石油进口运输路线。同时提出我国寻求区域合作保障石油运输安全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印度经济高速发展,因受国内能源产量的制约,石油需求缺口不断扩大.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印度加强了与中东、中亚、俄罗斯、中国、美国、拉美及非洲的能源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