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新闻敏感是记者特有的捕捉新闻的本领 ,是记者的新闻生命。新闻敏感产生的过程就是记者的社会认知过程。从社会认知的角度探讨新闻敏感的心理机制 ,分析新闻敏感和社会认知的关系 ,图式对社会认知及新闻敏感的影响 ,并提出了一些提高和增强新闻敏感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新闻敏感既是一种技巧和能力,又是一种素质和修养,它贯穿于新闻业务的采、写、编、评、摄全过程中.新闻敏感是新闻采编人员准确判断新闻价值、迅速组织新闻报道的催化剂.本文对新闻敏感的涵义以及它在采编环节中的作用、特点及其运用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指出了新闻敏感与新闻真实、新闻敏感与新闻价值、新闻敏感与舆论导向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新闻的价值在于发现 ,没有发现就没有新闻。新闻发现是新闻竞争的核心和实质 ,主要体现于记者的新闻敏感。新闻敏感是新闻发现的基础和关键前提。因此 ,记者应从扩大知识面、扎根于社会生活和优化思维方式三个方面努力培养和增强新闻敏感 ,从而增强新闻发现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新闻案例教学与缄默知识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缄默知识是一种没有被表达出来的个人经验,新闻案例教学可以有效地将缄默知识显性化并实现教学双方缄默知识的对流.教学双方的缄默知识是培养学生新闻敏感的重要载体,缄默知识与新闻敏感两者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使得新闻案例教学成为培养新闻专业学生的新闻敏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新闻敏感已是老生常谈的话题 ,但在我们刚刚跨进 2 1世纪 ,即将迎来知识经济信息社会之际 ,新闻记者如何清醒自己的“新闻鼻”,强化自己的“第六感”,又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常探常新的课题。本文以具体、生动、新鲜的事例 ,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新闻敏感从何而来 ,又从五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培养和增强新闻敏感。一个称职的新闻记者 ,不仅要具备特有的新闻敏感 ,还应将这一敏感的触角延伸向那些真正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和事件 ,永不松懈地为党、为人民、为时代谱写好英雄之歌、正义之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歌  相似文献   

6.
如何从大量材料中挖掘有价值的内容,不仅是记者能力的一种体现,更是一种敏感。新闻敏感是记者能够对社会生活中新的事实发现和及时辨别新闻价值的一种特有的素质和能力。该文对新闻敏感的涵义、作用及培养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论文就新闻敏感的强化问题进行了层层深入的研究和阐述。作者查阅大量的资料 ,结合自己的新闻实践 ,精确地研究总结出强化新闻敏感的 4个方面 ,观点鲜明、理论性、实用性、指导性强  相似文献   

8.
试论记者新闻敏感性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敏感是当好一个记者的必备条件。培养记者的新闻敏感应从注意品质的训练、创造新形象或事物的思维方式的养成和加强学习、扩大知识面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9.
没有新闻敏感的记者,永远写不出好新闻。但新闻敏感和洞察力有哪些特殊联系?如何培养和运用新闻敏感?如何使自己的视野更广阔,洞察事物的能力更敏锐?实践经验的丰富和新闻摄影记者洞察力的关系是怎样的等。在新的技术环境和受众群体阅读取向改变的作用下,已成为越来越多的报人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将结合作者的实践对该问题的解决途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刘耀辉《新闻作品选集》笔谈刘耀辉新闻敏感特强之奥秘新华社主任记者毛朝敬新闻敏感是一个新闻记者应当具有的看家本领,也是记者成名的必备条件。作为新闻同行,我欣喜地拜读了四川日报高级记者刘耀辉所著《新闻作品选集》。这是他继出版《张蓉芳传》、《人生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报纸作为重要的新闻传播媒体,在创精品过程中,近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表现在:新闻精品质量明显提高;名牌栏目光彩夺目;一批业务精、思想正、贡献大的中青年记者崭露头角。但是依然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新闻商业化倾向、新闻产品"易碎论"的影响以及新闻理论和业务研究的滞后等,成为制约新闻精品的因素。新闻精品生产的对策:一是进一步树立精品意识;二是要抓好各个环节的工作;三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新闻队伍;四是要建立切实可行的激励和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
从1958 年北京电视台开播,我国电视新闻正式诞生到现在,已经过去了57 年的时间。在这57 年的时间中,中国的电视 新闻事业得到了跨越性的发展。从最初的黑白电视到彩色画面;从只能节目录播到全程直播;从只有几个单独的电视台到现 在的电视新闻传输的全覆盖。尤其是90 年代后,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新兴的数字技术给电视新闻传播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人们对于新闻节目的制作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却良莠不齐,所以如何吸收借鉴各行各业的优秀精华, 不断提升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带给观众美的享受,则是新闻工作者的不懈追求。而文艺学美学方法论中的诸多内容,都对电 视新闻节目的研究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消息来源是新闻媒体赖以安身立命的根本.西方新闻界有一句行话没有一个记者能超出他的消息来源,记者提供的新闻的质量取决于消息来源的质量.如果媒体拥有广泛而强大的消息来源,无疑能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拔得头筹.但如果对消息来源使用和处理不当,也会惹来无穷的麻烦.因为事实性差错大多发生在消息来源上,匿名消息来源更是假新闻的温床,而且容易引起法律纠纷,从而影响媒体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4.
新闻传播与文化有着内在的统一性。东西方不同的文化传统是各自的新闻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根源。 2 1世纪的中国新闻传媒应当将中西文化融汇贯通 ,确立一种现代的、健康的文化品性 ,并以之指导新闻传播活动  相似文献   

15.
目前独家新闻竞争空间日趋有限 ,报业竞争将面临更多的同题竞争 ,新闻同题竞争中主要有采用新华社稿件的竞争、选用网络新闻的竞争、新闻发布会上的竞争、同题采访中的竞争等四种同题竞争形式 ;因此只有从加强新闻策划、加强新闻包装、加强新闻监控、加强质量监督等方面入手才能在竞争中取得先机  相似文献   

16.
新闻图片所形成的视觉冲击与心灵震撼是纯文字报道所无法企及的 ,科技发展、传媒竞争、信息时代来临和摄影理论的自觉把新闻报道带进了读图时代。读图时代的新闻报道需要加强策划 ,转变视角和提高受众的读图素质  相似文献   

17.
在全国人民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之际,作为为社会服务的新闻媒体,理当充分发挥其在社会意识形态形成中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为公民道德建设服务。但是,目前传播领域确存在一些严重的问题,如有偿新闻、虚假新闻、传播内容的媚俗化等,给公民道德建设带来不少负面影响。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故然很多,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质好坏是其关键。所以,如何提高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质以提高媒体传播质量,更好地为公民道德建设服务,应是传播领域应关注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国内目前的网络新闻传播尚处于初级阶段,成熟的报道理念、规范的管理模式尚未形成。网络媒体要想在未来的新闻传播业中站稳脚跟,必须注重对网络新闻的探索和研究,发挥网络传播的优势,树立权威性与公信力;坚持走"原创"之路,坚持专业新闻记者把关;以滚动式报道、超文本写作、互动式写作为"三驾马车",加强舆论引导,制作高质量网络新闻。  相似文献   

19.
新闻摄影形象表现力的提升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闻摄影形象表现力这一问题,运用文献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探讨其概念及评价标准,总结出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从提高摄影记者职业素质、选择适宜新闻题材、提高瞬间把握能力、提高作品视觉冲击力4个方面提出新闻摄影形象表现力的提升策略,有利于提高新闻摄影的内涵和价值,更有效地发挥其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20.
媒体融合时代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应用型新闻人才?应用型的新闻教育暨学科建设究竟该如何进行?本文从精品课程建设、教学实践环节、专业理念教育、新闻实验室建设和教学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了扼要论述,提出了具体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