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对德意日法西斯的战争,已经胜利四十周年了。四十多提前,由德意日法西斯挑起的侵略战争的狼烟,蔓延在欧、亚、非三大洲,陆地、天空、海洋,到处都是烽烟滚滚的战杨。地球上六十一个国家、五分之四的人类卷入了这场战争。反法西斯国家的人民以满腔的怒火、以血的代价,同穷凶极恶的法西斯强盗展开了英勇的搏斗。在血与火的奋战中,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最后战胜了法西斯。1943年7月,意大利法西斯宣告垮台,1945年5月和9月,德国法西斯和日本法西斯先后无条件投降。世界人民终于赢得了胜利,赢得了和平。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使人类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不少国家从法西斯铁  相似文献   

2.
法西斯上台后,苏联面临着日本和德国东西两方面侵略的威胁,制止侵略,避免或推迟战争,特别是避免两线作战,这是苏联战略的出发点。为此,苏联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政策。本文着重谈谈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和战争时期苏联的远东政策。一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后,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也夺取了政权,建立起法西斯专政。随着日、德法西斯的崛起,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战争烽火四起,局部战争连绵不断,国际局势日趋紧张。处于资本主义世界包围下的苏联,越来越面临着军国主义日本和法西斯德国东西两面的威胁。如何解除日本侵略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遭受到的最大的一次战争浩劫.是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与德、日、意法西斯力量之间的一场大搏斗.在这场关系到世界前途进步或倒退的较量中,各国人民为了战胜最凶恶的法西斯反动力量,在战争中最大限度地运用了各种武装斗争的形式,与法西斯展开了殊死的斗争,其中游击战就是发挥了很大作用的较为典型的一种武装斗争形式,本文就游击战在二次大战中所表现出的主要特点作一阐述,以此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  相似文献   

4.
20世纪20--30年代形成的日本法西斯制度,不像德、意法西斯那样以政党的形式出现,而是以家庭性较强的团体形式及军队的帮派出现的,最后在军部控制下,通过连绵不断的对外战争并借助天皇的权威确立起来,这是日本法西斯制度的基本特点。这一特点与日本的军人参政传统、集体领导传统和奴化教育传统密不可分。因此,就某种意义而言。日本的...  相似文献   

5.
对1935—1936年意—埃战争中,国际帝国主义推行的纵容法西斯意大利侵略扩张的绥靖政策,人们更多地注意了对英法及其操纵下的国际联盟的揭露,而对在这场战争中美国推行的绥靖政策揭露甚少。实际上,一向标榜孤立主义的美国,也充当了法西斯意大利的邦兇。无论是意—埃战争前抛出中立法,还是战争期间修改中立法,都抹杀不了美国支持意大利侵略扩张的铁的事实。本文的意图在于重温意——埃战争的历史、揭露美国的绥靖政策。  相似文献   

6.
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德国法西斯发动了侵略波兰的战争。一贯推行绥靖政策的英、法,于九月三日相继对德宣战。英法对德宣战后,双方并未真正交火,直到一九四○年五月,法西斯德国大举进犯法国,战争才正式展开。人们称一九三九年九月至一九四○年五月为“奇怪的战争”或“静坐战争”时期。那么,英法对德宣战,有无其合理性?为什么会出现“奇怪的战争”这一局面?本文拟就这个问题,提出自己的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反对德意日法西斯的战争,已经胜利四十周年了。四十多年前,由德意日法西斯挑起的侵略战争的狼烟,蔓延在欧、亚、非三大洲,陆地、天空、海洋,到处都是烽烟滚滚的战场。地球上六十一个国家、五分之四的人类卷入了这场战争。反法西斯国家的人民以满腔的怒火、以血的代价,同穷凶极恶的法西斯强盗展开了英勇的搏斗。在血与火的奋战中,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最后战胜了法西斯。1943年7月,意大利  相似文献   

8.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帝国主义集团中最反动、最富有侵略性的法西斯德国、法西斯意大利和军国主义日本发动的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它几乎把人类数千年文明毁于一旦,世界人民经历了一场空前的战争浩劫。据不完全统计,参战国的物资总损失高达4亿万美元,世界各国人口伤亡多达5千万人以上。列宁写道:要弄清战争的原因,必须“研究战前的政策,引起和导致战争的政策。”①本文拟从历史研究的客观角度出发,剖析一下1941年夏希特勒德国进攻苏联的原因。1939年9月,二战在欧洲全面爆发,由于英法对德的绥靖政策,希特勒军队以闪电般的速度灭亡…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整整半个世纪了。这次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大战,是一次中、苏、英、美等反法西斯同盟国和世界人民战胜德意日法西斯侵略者的战争。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发动的世界性侵略战争,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战争教育了人民,人民赢得了战争.在纪念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重温这次大战的历史,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大团结,反对和制止新的世界战争爆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德意日挑起的,结果以其失败而告终。德意日法西斯的失败,除了他们四处侵略激起世界人民的共同反对、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力量大大超过了法西斯国家的力量等诸多因素外,三国世界战略目标不同以及各自政策的极端利己主义,造成了其战争指导上的严重分歧,因而不可能在全球战略上相互配合,这也是决定法西斯国家失败的重要因素。本文拟从三国世界战略分歧的角度,来探讨法西斯国家失败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2.
苏联的卫国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总体战争中占有重要地位。苏联在卫国战争中,为了战胜法西 斯建立了苏军最高统帅部,它是当时苏联转向战争体制中各机关的中枢。最高统帅部富有权威和成效的组织 和指挥,对于苏联军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核物理学的迅猛发展为核能的开发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二战"爆发后,世界大国德、日、英、美、苏等国为克敌制胜,掌握战争主动权而掀起了一场研制原子弹的竞赛,在此过程中,各大国既有竞争,也有合作.竞争在法西斯国家与反法西斯国家之间展开,合作主要在反法西斯国家英、美、加之间进行,最终以反法西斯国家的胜利而告终.大国研制核武器的竞争与合作,反映出法西斯国家与反法西斯国家不同的战争战略和科技战略,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反法西斯战争,它的性质从全局和整体来说,是没有异议的。但是,关于大战的初期阶段,即从1939年9月法西斯德国进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起,到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止,这一段时间内战争的性质,却一直存在  相似文献   

15.
战时大后方文学与法西斯国家文学交往片论苏光文如果说,和平时期文学对外交往还有一定的弹性、模糊性与宽泛性的话,那么战争时期文学对外交往就显得单纯而明朗得多,甚至只能是认同或排击的背反走向,因为,战争说到底是两种文化的大搏斗。中国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抗日战争阻止了日本对苏联的入侵万红1937年7月7日,惊天动地的芦沟桥事变一声炮响,宣告了日本全而侵华战争和中国全民族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民族革命战争的开始。在这场战争中,日本法西斯的野蛮性和残酷性在近代侵略战争史上是罕见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  相似文献   

17.
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一次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同时又是积极支援和配合世界各国人民反对国际法西斯侵略的正义战争。从世界人民反法西斯侵略的抵抗运动方面来看,是中国人民第一个举起了武装反侵略斗争的义旗。中国作为反法西斯同盟国之一,是亚洲反对日本侵略者的主要国家,中国战场是开辟最早,结束最晚,中间从未停止过的战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对于打击日本侵略势力,延缓战争的进一步扩大;对于牵制日本帝国主义的力量,支持苏联的抗德战争,支持英美的对日作战,以及对于最终打败日本法西斯,胜利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等方面,都起了不容贬低和抹煞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8.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德意日法西斯发动的。在战争期间,法西斯轴心国妄想利用结成同盟关系 达成和解,相互支持。然而,他们内部却是矛盾重重,尤其是德日之间的矛盾变化最为明显。虽然两国在世界 范围内,已经结成了最有利的同盟关系,但由于双方各自目的和利益等方面的不同,以及彼此间的不信任与精 忌促使矛盾在不断的摩擦中升级并不断激化,最终加速了同盟的破裂,导致合作失败。  相似文献   

19.
日本右翼势力认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责任问题上"英美与日本同罪".其实质是割断历史、混淆界限,为日本的战争罪责开脱.英美在历史上有罪,但与日本不同罪,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责任已成为历史的铁案.先有"重庆大轰炸"后有"东京大轰炸".原子弹空袭"被害史观"的实质是抹杀日本的"加害"责任.对中国而言,日本与英美--法西斯国家与民主国家、战时中国的敌与友岂能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20.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原因、日期和德国法西斯失败的根源,以及美、苏在战争中的作用等问题,历来众说纷纭,东西方的评价相差甚远。本文引用1945年春天以来美国报刊上的材料,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