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孩子被小朋友打了,还手,还是不还手?这个问题困扰了很多家长。有的家长主张"别人打你,你就打他!"有的家长主张"告诉老师",有的家长甚至会出面交涉。不同的处理方式结果不同,看看专家怎么说。表达抗议甚至还手"打架看似小问题,却影响孩子性格成长,家长不愿孩子当‘狼',也不忍心孩子当‘羊',失去自我保护能力。"儿童教育专家冯德全教授认为,不能简  相似文献   

2.
做父母的都望子成龙,只是有时教育方法会走入误区,以致觉得自己做家长真是很失败,连孩子都教不好。以下是我在教育儿子中的一些感悟,但愿能对和我一样迷茫的家长有些帮助。孩子到了青春期,做父母的尽量不要指责他,而应该多鼓励,多夸奖,和孩子一起成长。当然,最重要的是不和孩子较劲。我儿子是班里最顽皮的孩子。从小学的无忧  相似文献   

3.
佚名 《家庭科技》2014,(7):20-20
小孩子都喜欢听好话,不喜欢听恶言.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要总是用严厉的语言、严肃的面孔,让教育如同冰刀霜剑,这样容易刺伤孩子的心灵.家长不妨巧用心理效应,让教育变得平和亲切,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4.
《家庭科技》2008,(2):36-36
春节又到了,这该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候,他们又可以大肆品尝各种美味零食了。都知道多吃零食不好,可面对孩子抵御不了诱惑而可怜巴巴的眼神,许多家长实在狠不下心来拒绝他们,心想,过年了,就让孩子放纵一回吧。  相似文献   

5.
当您的孩子受到无端挑衅、被别的孩子打哭了,您会不会教他出手还击?如果会,您又是怎样教的?下面几位家长都有自己的独特想法和做法,相信您看了可以从中找到点儿借鉴。  相似文献   

6.
小时候经常挨父母打骂的孩子,长大了就有可能反过来打骂父母,这种情况现在已经出现不少。专家告诉家长,打孩子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倒容易使孩子染上暴力倾向?但是,如果孩子实在是做得不对,实在该打了,家长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7.
不要打孩子     
天津市妇联设立了一个反家庭暴力热线,开通两个月来,共接到近400个电话,其中有近20他家长反映遭到子女的打骂,这些子女都是十五六岁的中学生:专家在调查这些挨了孩子打的父母时,发现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在孩子小的时候,他们都曾打过孩子,而且有的孩子就是在爸爸妈妈的拳脚下长大的。  相似文献   

8.
施恩图报:内涵、依据与策略——家庭感恩教育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报是家长的利他性教育意图,是家长的感恩教育意识、目标的体现.施恩不图报会导致家庭感恩教育的缺失,而施恩图报则有利于孩子养成知恩回报的品质.施恩图报是家庭感恩教育的内在要求,家长只有施恩图报才能有效地开展感恩教育.要发挥施恩图报的教育作用,家长必须树立平等交往主体的观念,合理地主张自己的权利;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图报,使孩子理解、接受家长的图报;正确地运用强化手段;纠正孩子对家长图报的无知与偏见.  相似文献   

9.
孩子一咳嗽,家长通常的做法是赶紧从药箱里拿出一大堆药,什么化痰药、止咳药、消炎药,按照自己的经验,一股脑儿给孩子吃了。什么时候要吃药有研究表明,孩子一天不超过10次的干咳,可以不吃药,注意观察就可以了。若咳得厉害、痰多,而且影响了睡眠,并伴有发烧和呕吐,就应及时就医。如果家长经历过孩子很多次的生病,掌握了具体情况,可以按照个人判断经验性地用药,但是不要使用抗生素,先吃两三天止咳药,若效果不好或病  相似文献   

10.
正经常有家长忧心忡忡地问我:"怎么办?孩子都快被手机(或电脑)拐走了。"家长们遇到的问题其实很普遍。你的家里可能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你正在和孩子聊天,别管你们聊的话题多严肃,聊得多起劲,只要手机铃声一响,孩子就会"噌"地跳起来,跑去看手机,把你一个人晾在原地。再如,孩子每天都"黏"在手机上,走路看,吃饭看,睡觉的时候也看。家长要是看不惯,让他关掉手机,孩子立刻不高兴,甚至翻脸吵架。  相似文献   

11.
正避开误区关于金钱教育,家长要避开以下几个误区。误区一:给钱会带坏孩子有些家长认为给钱会带坏孩子,因此既不让孩子接触钱,也不开口谈钱。事实上,钱本身是中性的,真正带坏孩子的,是错误的消费行为和价值观。如果  相似文献   

12.
“双减”政策实施后,校内作业明显减少,校外培训机构被从严治理,“剧场效应”得到缓解。但是,这也引发了家长的担忧与焦虑:“双减”政策会导致孩子的成绩下降,孩子的作业无人辅导,甚至担忧孩子将来中考分流和高考升学。家长的“抢跑思维”并未逆转,教育焦虑情绪难以得到有效纾解。针对当前的教育形势,家长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减少对校外培训机构的依赖。此外,要想从源头上减轻家长的教育焦虑,就要改革评价体系,转变人才评价制度,让教育回归育人本质。  相似文献   

13.
表扬,是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手段。许多家长都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然而,在具体的家庭教育实践中,表扬之后的效果并不一样,甚至会适得其反,这主要是因为运用表扬的方式不同。那么,应该如何表扬孩子呢?  相似文献   

14.
金海哨 《中文信息》2022,(2):161-163
中国有句名言:"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育孩子时,同样可以加以借鉴.现在的一些家长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不落后于别的孩子,让孩子学这学那,认为孩子学得越多,就不会输在起跑线上,就会比别的孩子优秀,以后的机会就会更多,其实这种观念并不正确,他们没有真正了解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需要的是什么.这也是很多家长没有看清楚的一点,对孩...  相似文献   

15.
正现在的父母很关心孩子的思想、学习和身体健康,却很少想过对孩子进行审美教育,有些父母甚至还会感到奇怪,家庭中有什么美育呢?其实,家庭美育就是家长对孩子进行的审美教育,培养孩子正确、健康的审美观点和趣味,教会孩子区别美与丑、善与恶、诚实和虚伪,把孩子引入崇高的精神境界。孩子的美育,需要家长耐心地渗透。培养孩子的文明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的言谈、举止和习惯要有一  相似文献   

16.
曾有友人问我:如果小孩子不听话怎么办,你会不会打他呢?我为之愕然。我不会,绝对不会打他,不是因为他很听话,而是因为我们用语言就沟通得很好,从未想到有哪些矛盾与冲突需要用暴力来解决。 从孩子初涉人世那时起,他们就对我们家长最为信赖,最为依恋。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少孩子把父母的话当做耳旁风,甚至事事对立,直到做出远非双亲  相似文献   

17.
担点儿责任     
郭文杰 《家庭科技》2013,(10):10-10
我从小在胡同里长大,常会听到大人一边打孩子一边训斥,不让孩子和谁谁玩,意思是孩子学坏,都是从别的孩子那里学来的。问题是,那个被指是坏孩子的家长,也觉得自己的孩子是和别人学的坏。究竟是谁和谁学的呢?无从查证,反正那时每个孩子身边都有坏孩子。好像没有几个家长承认,孩子是自己教坏的。  相似文献   

18.
在家长教育孩子时,常常出现以下现象:家长不让孩子做某件事,他偏去做;家长说那个同学好,他不服气;家长关心孩子的话说多了,会引起他的反感;家长越是不想让他知道的事,他越是想知道。这些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心理学中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这种心理是指一种较为稳定的对环境事物的刺激产生与一般人对立的相反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倾向。  相似文献   

19.
早期教育中随机教育存在的问题 家长随机教育意识不足,对幼儿行为的敏感性不强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教育孩子的机会,但家长经常与其失之交臂,这一行为背后的原因是家长缺乏随机教育的意识及没有准确捕捉到幼儿的行为变化.简而言之,就是家长的敏感性不强,不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如果家长缺乏随机教育的意识,也就不会仔细观察孩子,更不会有意识地挖掘各种教育资源,发现有价值的教育契机;如果家长具备随机教育的意识,但不能准确感知孩子行为的变化,就读不懂孩子的所思所想,也就不能很好地进行随机教育.  相似文献   

20.
正每年春节过后,不少家长带小孩来门诊就诊,症状多为睡眠不好、食欲下降、容易烦闹、大便不正常等。这些症状与春节的"热闹"有直接关系: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会使小孩受到惊吓;妈妈忙于接待客人忽略了孩子;走亲访友使孩子不适应陌生环境……总之,孩子的生活环境、睡眠习惯等被打扰,就可能出现身体不适,导致"春节病"。"春节病"症状睡眠紊乱、情绪异常春节期间,小孩吃不好、烦闹不安、不按时睡觉。究其原因,一是春节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