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语公示语的模糊性主要体现在词义模糊、修辞模糊和文化模糊三个层面。弗米尔的目的论突出了目的语读者的地位以及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在目的论指导下,依据"让目的语读者明晰公示语交际目的"的原则,针对不同层面的汉语公示语的模糊性,可以采用保留模糊、增补信息变模糊为清晰、改译、略译及零翻译等翻译策略。通过问卷调查,这些翻译策略的可行性得到了证实,同时也验证了目的论对公示语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作为模糊语言的典型代表,模糊限制语在政治语篇中大量存在。为探讨《政府工作报告》中模糊限制语的英译所采用的翻译技巧,自建《政府工作报告》汉英双语平行语料库,对汉语原文中的各类模糊限制语的使用频次和占比进行量化统计,并以6个不同类型的模糊限制语为例,同其英译对应项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模糊限制语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使用频繁,类型多样且分布不均,在翻译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对等翻译、词汇转换、增删重组三种翻译技巧,但在英译不同类型的模糊限制语时采用这些翻译技巧的具体比例存在明显差异。此研究可以为外宣翻译教学及汉英翻译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3.
模糊词语在法律英语中的运用十分重要,尤金·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给法律英语模糊词语的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翻译时可针对不同的模糊现象采用相应的翻译技巧,使目的语读者与源语读者对模糊词语的反应保持一致,从而出色地完成翻译任务。  相似文献   

4.
模因论视域下汉语公示语英译及其教学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模因是一种与基因相似的现象,它是一个文化信息单位,通过模仿而得到传递。汉语公示语的翻译可以将汉语公示语、汉语公示语英译和模因相结合,以模因论为指导进行研究。在模因论与汉语公示语英译教学中,应重视模因理论的传授,透彻理解模因传播周期;遵循翻译技能的发展规律,培养翻译能力;强化翻译策略传授,提高汉语公示语英译质量。  相似文献   

5.
模糊限制语在文学作品中使用频繁,其丰富的语义特征决定了它活跃的语用功能。现有的模糊限制语翻译研究从不同侧面反映出模糊限制语存在多种翻译方法,但研究得并不系统全面。根据模糊限制语翻译的两大原则——语用对等和最佳关联,可以从"全译相似律"的角度更加全面探讨模糊限制语的翻译方法。通过俄罗斯文学作品的汉译语料具体分析模糊限制语的全译七法,旨在构建模糊限制语的翻译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6.
模糊限制语在文学作品中使用频繁,其丰富的语义特征决定了它活跃的语用功能.现有的模糊限制语翻译研究从不同侧面反映出模糊限制语存在多种翻译方法,但研究得并不系统全面.根据模糊限制语翻译的两大原则——语用对等和最佳关联,可以从“全译相似律”的角度更加全面探讨模糊限制语的翻译方法.通过俄罗斯文学作品的汉译语料具体分析模糊限制语的全译七法,旨在构建模糊限制语的翻译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7.
异化翻译是在目的语中保持源语语言文化的一种翻译策略,这种策略在后殖民主义的渲染中得到大力的倡扬,但是在外译汉中过分强调异化翻译,会加剧汉语的杂合现象,不利于维护汉语的纯净和汉文化的正统,本文在研究异化翻译对汉语词汇,语法和文学杂合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消解措施。  相似文献   

8.
英语和汉语的称谓语系统中都存在模糊语的使用。但是经过对比分析后不难发现汉语称谓语中所使用模糊语的数量要大大高于英语,其使用频率也是英语无法相比的,就称谓中模糊语所完成的语用功能而言,汉语和英语各有侧重和不同,但是汉语中它们的语用功能更为复杂和多样,本文就此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模糊性以及与之相关的含糊性、不确定性,构成了人类自然语言的根本特征。德国翻译家克里斯蒂娜.沙夫纳(Christina Sch ffner)在Hedges in Political Texts:A Translational Perspective一文中介绍了五种不同类型的模糊语。基于此,本文主要以英德两种语言间的翻译为例,探索了政治文本中的模糊语现象及其翻译策略。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政治文本,尤其是政治演讲中模糊语言的内在含义。  相似文献   

10.
汉语歇后语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具有浓厚的文化特色和民族气息。在汉译英的实践中,歇后语的翻译是一个复杂而棘手的问题。顺应论对汉语歇后语的翻译带来了重要启示: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汉语歇后语的翻译实际上是译者不断进行译语选择的过程,译者应根据歇后语的不同类别灵活选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使其译文顺应源语和目的语语境的各个方面,以保证交际的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