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十日谈》中的喜剧精神与悲剧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并评价薄伽丘的人文主义思想特色 ;论证《十日谈》中的喜剧作品的美学特征 ,指出《十日谈》中的喜剧具有鲜明的“狂欢化”性质 ,并对其中的喜剧的“狂欢化”特点进行分析。分析《十日谈》中的悲剧作品 ,指出薄伽丘在对悲剧冲突的理解上 ,对悲剧人物及其显示的悲剧精神的表现上 ,在对悲剧结局的处理上 ,都已显示出了近代悲剧的重要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阐释《日出》的八段引文入手,深入探索老子哲学及基督教义对曹禺戏剧悲剧思想的启发与制约。指出:老子浊世观、基督教尘世意识触发和加深了《日出》的悲剧命运感,老子天道理想、基督教报应观念启示了《日出》悲剧正义感的象征——“日出”意象的形成和产生;《日出》的悲剧思想,在此基础上表现出对《雷雨》和希伯来文化精神的超越。  相似文献   

3.
基督教与佛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最早产生于散居小亚细亚的犹太下层人民中间,是有其历史根源的。希伯来—基督教文化与古希腊文化并称“二希”,是西方文化的两大书面源头,二者相辅相成,对西方文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基督教对欧洲十九世纪初文学的影响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4.
《十日谈》在展示男女情爱的时候注重对女性的尊重。基督教文化是以男性为本位的文化。中世纪把人们窒息在沉闷的长夜里,女性又被压在最底层。薄伽丘奋起为女性的地位与权利而呐喊,讴歌自由,赞颂爱情。  相似文献   

5.
《十日谈》是文艺复兴时期人物薄伽丘的代表作品,是欧洲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该作品发扬了希腊讲求有机统一的美学原则,是由十天内十个青年各讲一个故事合编而戍。这些故事包罗万象,多层次多侧面地展现了那个新旧嬗变时代的风貌。《十日谈》包括一百多个生动曲折的故事,为了把这一百多个故事显得趣味横生,互不雷同,薄伽丘显示出高超的小说叙...  相似文献   

6.
西方悲剧精神的历史反思性发生在古希腊时期。《神谱》、《荷马史诗》显示了人类历史进步必然冲决血缘亲属纽带,造成历史与人伦、理性与感性二律背反的困窘。二律背反困窘后来更以冥冥中支配社会人生的命运形式,在戏剧类型的悲剧中得到了酣畅淋漓的表现。基督教《圣经》为西方悲剧精神的历史反思性提供了更丰厚的文化资源。黑格尔凭借巨大的历史感在理论上说明了西方悲剧精神历史反思性所蕴藏的辩证逻辑。  相似文献   

7.
不同时期基督教精神对悲剧艺术的影响力不同 ,悲剧对基督教精神的态度也不同。我们永远也不能忽视基督教对我们的生活和艺术所产生的影响。基督教精神会继续为西方艺术家们所关注 ;《圣经》所传达的信息会继续在悲剧艺术中找到自己的身影。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十日谈》进行摘录式分析,论述了话语与权力、意识形态的传输、对峙局面为话语权与主语者地位提供条件的情况、权力的生产性与秩序性、真理与谬误的文学运用等方面观点。由于《十日谈》是文艺复兴时期影响一代人思维的著作,它的传播能力和手段都是空前的,对后世创作颇具借鉴作用。本章以米歇尔.福柯的话语权力理论为基础,继承且批判地分析《十日谈》作者薄伽丘巧妙的话语操控手段。  相似文献   

9.
欧洲社会文化与欧洲统一运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希腊、罗马文化与基督教欧洲化引起欧洲社会的几次大转型,形成了泛欧社会文化传统;这个传统在文艺复兴时期被现代欧洲民族主义文化所取代而退隐。这个退隐的社会文化传统促使战乱不息的欧洲社会以统一运动的形式,开始其新的大社会转型性整合。今日欧盟正是这种社会文化转型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从对“罪感文化”和“耻感文化”两种不同文化形态的差异入手分析日德两种不同战争史观是一种有效途径。基督教神学的“原罪”和“救赎”意识同德国哲学中的“理性主义”和“批判精神”结合起来,把“罪感意识”作为道德评判的基准,依靠它来发展人的良心,正是在这种文化心理影响下,德国才能对侵略战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式的反思。在日本,伦理道德体系是建立在对天皇的“忠诚”基础之上的,国家神道、武士道是维系民族精神的有力思想武器,对天皇制国家的“忠诚”是道德和行为的最高准则,成为日本屡屡为侵略战争进行自辩的精神动因。  相似文献   

11.
语言不仅是传递客观命题的工具,更是言者用来传递主观性的工具。首先,言者对命题的认识、对事件的态度、对语篇的立场构成了主观性陈述;当言者的主观性赋予话语某一部分在态度、情感、立场上的主体地位,使它们超越其他语义内容、获得凸显感知时,就形成话语中的强调形式。其次,主观性的核心参项可以表述为不具真值语义、体现言者立场的话语形式;同理,话语强调表达的核心特征可参照真值语义、句法辖域、语用意义三个维度。最后,强调表达与主观性表达是蕴涵共性关系,强调表达是主观性表达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观性是语言中更为优势、自由的概念,不一定总是表现为强调表达。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上的城乡关系经历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发生分离与对立,又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相互依存联系密切,并将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共同协调发展的历史过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唐宋时期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在唐宋以前,城乡之间城乡一体的发展态势较为明显;唐宋以降,城乡关系逐渐分离并形成了"交相生养"的新型关系。  相似文献   

13.
《梁书》、《陈书)历经千年,传抄过程中难免造成文字差错,后人直接引用,必然与事实不符。文章对这两部史书里面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了考证,对错误之处作了剖析,并参照有关史料予以纠正,有助于正确把握梁陈史实。  相似文献   

14.
自建国以来,中国的党政关系发生了十分复杂的变迁,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这些阶段性的发展经历了从"党指挥政"到"以党代政"再到"以党领政"的发展历程.党政关系的发展最终使中国行政权力从党权中分离出来并呈现出逐渐扩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的贫富分化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 ,我国现阶段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贫富分化趋势。贫富分化既抑制效率 ,又损害公平 ,是阻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大隐患。只要我们始终把广大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加强宏观调控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就能够不断缩小贫富差距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论抗战时期我党干部教育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我党在干部教育上取得了巨大成就,摸索出一条成功之路,为促进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其历史经验:一是党的高度重视;二是系统化的教育管理和行政机构;三是灵活、适时、科学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四是自己动手,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勇气。  相似文献   

18.
《围城》包孕着丰厚的审丑意蕴,钱钟书先生把他对中西方化、对人性以及对社会的畸形、片面、病态及丑陋的的揭示,真诚地奉献给读者。这些对文化、对人性及对社会生活的审丑的新的纲领,极大地扩大了文学表现的感觉空间和思考空间,让读者睹见作家对中国现实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和人性善恶的严厉的审视乃至洞穿,从而反复引发人们的审美体验,这其实正是《围城》被认为是美的文学作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师道尊严”的传统受到了无情冲击。在商业化社会中,如何建立相互尊重的、朋友式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应是21世纪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究消费者的信息追溯标签信任度对购买农产品行为的影响,本文基于390份辽宁省消费者购买可追溯鸡蛋行为的调研数据,通过二元Probit模型和双变量Probit模型实证研究其影响因素,并运用中介效应分析法,验证消费信心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对信息追溯标签有较高信任度,其对可追溯鸡蛋的消费信心也相应提高,进而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