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2 毫秒
1.
基于县域经济视角的辽宁产业园区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业园区建设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辽宁省委、省政府确定了以产业园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方针后,辽宁县域产业园区呈现出投入增加、经济增长加快、产业承接能力和产业集聚增强的新趋势。同时,辽宁县域产业园区在发展中还存在着体制束缚严重、自我发展能力弱、园区企业规模小、产业结构层次低、产业升级缓慢、园区体系不完善和产业链不完整等问题。提出了政府引领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改革管理体制,拓宽县域经济空间,延长产业链条,促进跨域分工协作等政策建议,以促进辽宁县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县域经济组团发展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发展方向。县域区位、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产业集聚以及分工与协作等因素对县域经济组团发展影响较大,通过对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湖南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的六条路径。  相似文献   

3.
辽宁县域产业园区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产业园区的建设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当前,辽宁确定了以工业园区发展带动县域经济的工作方针。通过对辽宁省县域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的分析,针对其县域产业园区早期规划和产业集聚的系统发展提出政府与市场结合、拓展县域经济空间、加速产业集群和延伸产业链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是提升区域经济产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文章对产业集聚理论作了简要回顾,重点介绍了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并运用该模型对铜山县工程机械专用车辆产业这一样本,从要素禀赋、需求条件、政府作用等方面作了分析,给出了对策建议,以期对推进县域经济产业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基于集聚经济理论,利用2000-2008年山东省27个百强县的面板数据,分析县域产业集群的基本状况,并探究县域产业集群的一般性。实证分析表明,工业化过程中的资本要素集聚对县域产业集群的发展贡献巨大,地方化经济成为显著特征,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城镇化经济有利于县域产业集群的良性发展,但企业规模经济在县域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作用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6.
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加快县域经济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是从根本上消除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和实践探索充分证明,立足资源禀赋和突出比较优势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推动思想解放和重视制度创新是县域经济发展壮大的动力源泉,围绕特色产业和培育产业集群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协调城乡关系和促进区域发展一体化是县域经济崛起的重要途径,激活要素活力和促进市场化水平提升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支撑,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保障。这些可供借鉴和值得进一步推广的宝贵经验启示我们,欠发达地区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必须立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围绕县域比较优势培育特色经济优势,通过乡村振兴和绿色发展战略促进县域经济与区域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协同融合;同时,在制度创新基础上遵循县域经济发展规律,推动县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协调发展,以新动能助力县域经济全方位融入对外开放新格局,这对于县域经济实现全面崛起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发展粮食产地加工转化对其县域经济的促进作用、河南省发展产地加工转化的优势和方向。认为应围绕粮食经济发展,优先做好粮食产地加工转化,把粮食加工产业培育成河南省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要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提高粮农收入有机联系在一起,加大对产粮大县的政策扶持。要在粮食生产基地建立起较为完备的加工体系,延伸产业链,以带动产粮大县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有利于促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推动制造业集群转型升级,培育区域经济新增长极。对2014年福建省各地级市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指数的测算表明,福建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呈现地区分布不均衡特征,除厦门外,多数地级市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水平有待提升。经济新常态下,应通过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创新产业协同集聚模式、推动制度创新、完善城镇功能、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等途径促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  相似文献   

9.
基于县域经济范围的山西中小企业产业集聚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采用企业数量集中度系数、就业人数区位熵等产业集聚度相关测度指标考察了山西省县域经济中中小企业的产业集聚度,得到了山西县域经济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分布现状;其次,根据分布现状绘制出了山西县域经济产业集群分布示意图;最后,对山西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分布规律与发展趋势作了进一步探究和总结.  相似文献   

10.
对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河南省的经济总量中,县域经济占了全省GDP近70 % ,可见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河南全省经济是至关重要的。强省必须强县,河南省必须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把发展县域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各县应因地制宜,根据自身优势狠抓特色经济,同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以此促进河南省县域经济的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培育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集聚、促进产业升级的根本力量,产业集聚通过集聚效应为技术创新提供创新网络和创新环境,二者相互促进。技术创新对产业集聚区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主要在于主导技术强化产业集聚功能、技术集成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以及技术水平升级推动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云南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正面临着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产业层次低下、技术创新不足之间的矛盾。为此,转变工业发展方式,推行低碳经济是云南未来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文章在分析云南县域低碳经济发展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云南县域低碳经济发展应该是加大政策扶持,制定低碳经济区域政策,培育和布局具有比较优势的低碳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改变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引进先进适用的低碳技术,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中原经济区和郑州航空港建设两大背景下,处于低产业梯度的河南省由于基础设施良好,从而以较强的优势成为承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首选之地,以产业集聚为基础的产业转移对河南省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目前,河南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能力明显不足,承接国内产业转移竞争激烈,来源地过于集中且承接地多为省内发达地区,承接新兴产业项目较少。河南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产业基础雄厚,市场体系较为完善,地理位置优势明显,但产业发展软环境尚待改善,产业配套能力不足,高等人才供不应求,在产业转移过程中轻自主创新和技术学习。因此河南省在促进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应改善和创造产业集聚条件,走集群创新之路,并注意利用产业集聚的规律促进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14.
胡振江 《南都学坛》2023,(1):109-116
随着5G通信技术、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数字化升级改造已经成为未来工艺美术产业发展的新趋势。目前,河南省工艺美术产业面临着企业研发创新意愿弱、产业链不完善、产业集群度低、知识产权意识淡薄等问题。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工艺美术产业转型发展路径主要为:一是分类施策,绘制我省工艺美术产业图谱;二是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三是整合新建数字化研发平台,培育产业龙头企业;四是开展数字化服务,推进文旅文创深度融合;五是健全制度体系,培育工艺美术综合性人才。  相似文献   

15.
"一带一路"倡议与民族地区县域经济联动发展战略是实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进步,深化"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举措,二者之间紧密联系、相互融合、共同作用。二者联动发展有助于合力推动经贸合作互联互通、共同促进双方民心相通、合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本文以增长极理论、产业转移理论等经济学理论为支撑,在"一带一路"倡议与民族地区县域经济联动发展的必要性、可行性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与民族地区县域经济联动发展路径选择,主要包括;创新双方经贸合作模式,培育新的区域"亚核心";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我国民族地区县域间的政策沟通;坚持开放合作、包容共赢、绿色创新的发展理念;坚持特色发展、差异化竞争。据此实现和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与民族地区县域经济联动发展。  相似文献   

16.
县域经济具有区域性、综合性、开放性、中介性等特征,我国县域特色经济有资源开发主导型、农业产业化推动型、中心城市带动型、外向经济推动型、产业集聚型、"一县一产业"主导型和产业转型型等几种模式,资源循环的县域特色经济的发展机理在于其能够降低资源消耗、实现新型工业化以及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7.
发展县域产业,提升县域经济对乡村产业的带动作用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基于2011-2019年中国27个省份1844个县的面板数据,利用交错双重差分法研究返乡创业对县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返乡创业显著促进了县域产业结构升级。考察处理效应异质性问题和使用PSM-DID、安慰剂检验、替换变量指标等方法进行检验,结果仍然稳健。机制分析表明,返乡创业提高了县域经济的技术创新水平与资本集聚水平,进而促进县域产业结构升级。另外,政策效果存在显著的区域性差异,欠发达地区的政策效果最强、中等地区次之,发达地区的政策效果则不显著。因此,建议继续实施与优化返乡创业政策,从促进创新和引入资本两方面探索支持返乡创业的长效政策扶持机制,并加强对欠发达地区的政策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18.
农业人口占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 ,他们主要集中在各个县域。培育县域农业核心竞争力 ,促进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是区域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本文结合县域农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实例 ,力求探索县域农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一般途径  相似文献   

19.
建设县域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对促进农村、农业信息化和农村经济市场化,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县域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起步阶段,重复建设问题就已经突显出来,一个县域建设众多电商平台,一个乡镇建设多个服务站点,物流机构蜂拥而入,配套服务多元机构混乱提供。重复建设不但导致资源的严重浪费,还对农村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造成了较严重干扰。政府制度与政策供给偏差、电商企业恶性竞争、农村经济类型多样和资源分散,是导致县域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建设出现问题的关键原因。为了引导农村电子商务健康发展,需要明确农村电商发展以服务农村产业培育、集聚和升级为导向的思路,要以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供应的思路推动后发地区农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和配套物流服务体系建设,改变撒网式、普惠式的农村基础设施和服务项目建设方式,在引导农村供给和消费适当集中的基础上,降低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建设和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20.
不少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在促进县域产业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经验,如注重利用高新技术对产业进行优化升级;重视产业转移与集聚效应,发挥企业的扩张功能;强调产业发展中政府的服务职能和宏观调控职能;利用动态比较优势推进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完善产权制度推动产业发展。这些经验给我们的启示是我国县域产业发展过程中要注重传统产业集群的高端化;发挥中小企业集群的作用,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注重科技创新特别是自主创新;完善农村产权制度,促进农村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