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交易成本理论等为理论基础,应用AMOS 24.0软件对660份问卷数据进行结构方程建模分析,探讨了营销渠道中的合同治理(合同详尽性、合同监督)、渠道公平(分配公平、程序公平)与依赖对经销商角色外利他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合同的详尽性、经销商的合同监督对其感知的分配公平、程序公平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二,经销商感知的分配公平、程序公平对其角色外利他行为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三,经销商依赖会增强分配公平对角色外利他行为的正向影响,减弱程序公平对角色外利他行为的正向影响。第四,合同详尽性和合同监督通过分配公平、程序公平促进经销商的角色外利他行为。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研究组织公平对员工离职行为的影响,并以个体-组织依附理论和动机归类理论为基础,研究员工工作嵌入和公平敏感性在以上关系中所起的中介和调节作用。研究以六家服务企业中的351名员工为研究对象,对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层次回归,结果表明:分配公平和程序公平对员工工作嵌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工作嵌入能有效的预测员工离职行为;分配公平对员工离职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并且工作嵌入在其间起到了完全中介效应;公平敏感性在程序公平与嵌入的关系中存在显著的调节效应,利他倾向越高(大公无私型)的员工,程序公平对其嵌入程度的影响作用就越强烈。  相似文献   

3.
刘婷  王震 《管理科学》2016,29(4):115-124
公平是社会和经济交换关系维系的基础之一,已有研究大多探讨公平在改善组织间合作及关系绩效中发挥的作用。但是,对于如何提升渠道关系中成员感知的公平尚缺乏深入探讨,并且不同维度的公平作用效果也有待进一步研究。基于公平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提出关于关系投入、治理机制、公平与知识转移之间关系的概念模型。从制造商关系投入(交易专项投资)和关系治理机制(契约控制和信任)两个角度探讨分销商感知的分配公平和程序公平的影响因素,并检验两类公平对分销商知识转移的影响以及分销商依赖在其中的调节效应。选取中国家电、电脑、手机等行业,对制造企业和分销商同时发放问卷,最终获得213组制造商-分销商配对样本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10个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制造商交易专项投资能提升分销商感知的分配公平,但对程序公平无显著影响;使用契约控制能提升分销商感知的分配公平,对程序公平的作用则呈倒U形关系;信任机制的使用对两类公平都有积极作用;分销商感知的公平对其知识转移有促进作用,但随着分销商对制造商的依赖增强,分配公平的作用被削弱,而程序公平的作用则更加显著。检验公平的影响因素,揭示分配公平和程序公平的提升机制,从知识转移这一视角为公平在合作中的重要性提供新的实证支持,通过引入分销商依赖揭示两类公平的不同作用效果,为制造企业的管理者在渠道合作中有效地进行关系投入、选择合适的治理机制提升分销商感知的公平,进而促进分销商的知识转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从创业者人力资本激励和组织公平理论视角,基于313个创业团队问卷调研的数据,探讨创业团队关系治理对决策承诺的影响,以及分配公平感和程序公平感在二者间的中介效应。研究显示:创业团队关系治理对团队决策承诺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分配公平感和程序公平感分别部分中介了创业团队关系治理与决策承诺间的关系;而在同时考虑分配公平感和程序公平感的双中介模型中,分配公平感的中介效应不再显著。  相似文献   

5.
营销渠道中的不公平对渠道关系极具破坏性。长期以来,文献多限于间接分析公平对渠道关系的影响,缺乏直接从不公平角度展开研究。对此,本文重点探讨渠道关系中的感知不公平。本文在显性契约、关系契约的基础上,引入了心理契约维度,重构了渠道关系及分析框架;指明心理契约与感知不公平存在相关性,前者可对后者进行衡量;界定并刻画了不公平容忍区域,讨论了不公平类型、角色定位对不公平容忍区域范围的影响。本文构建的分析框架提出了一个新视角,有助于打开"渠道成员行为发生"的"黑箱",对营销渠道不公平的深入研究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6.
中国营销渠道中关系营销导向对企业关系型治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关系营销理论及渠道行为理论,以中国营销渠道中制造商与经销商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检验了制造商的关系营销导向(RMO)、企业间的私人关系状态和组织间关系之间的互动以及它们对关系型治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中国营销渠道中,①RMO的强弱对企业与其渠道伙伴共同制订计划没有影响,但会通过企业与其渠道伙伴的私人关系状态和组织间关系状态的中介作用对共同解决问题产生正向影响;②RMO对私人关系和组织间关系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私人关系对RMO与组织间关系产生中介作用;③私人关系和组织间关系会对关系型渠道治理的共同解决问题有显著正向影响,私人关系对组织间关系与关系型治理机制有中介作用;④关系型治理无法抑制投机行为.  相似文献   

7.
惩罚是企业常见的管理手段,但是对其影响后果的实证研究颇为鲜见。本研究旨在探讨领导非权变惩罚行为对员工组织认同的影响,以及员工组织公平感知的中介作用和组织沟通开放性的调节作用。基于制造企业一手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领导非权变惩罚行为对员工的组织认同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组织公平感知在其中起到了中介作用。组织沟通开放性对于非权变惩罚行为与组织公平感知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但对组织公平感知与组织认同的关系具有显著的弱化调节效应。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组织沟通开放性对组织公平感知的中介作用具有调节效应。论文讨论了研究结论和管理启示,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威客的持续参与意愿是维持众包平台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众包参与过程中,平台实施的控制机制是否会影响持续参与意愿还缺乏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基于感知组织支持理论,本文构建了被调节的中介模型和相关假设,探讨行为控制如何通过归属感的中介作用影响持续参与意愿,以及在不同的程序公平水平下,行为控制通过归属感提升持续参与意愿的机制会有怎样的变化。基于“猪八戒网”搜集的290份样本数据,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归属感在行为控制影响持续参与意愿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同时,程序公平正向调节上述中介作用,即程序公平越高,归属感在行为控制与持续参与意愿关系间的中介作用越容易实现。研究结果丰富、扩展了已有的众包理论研究,并为众包实践提供了管理启示与指导。  相似文献   

9.
基于工程项目临时性社会网络组织的本质特征,从社会交换的视角,通过理论分析构建了以业主初始信任为前因、承包商对于合同的公平感知为中介、合作为结果的概念模型,并以68个财政投资项目为样本采集到162套有效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业主初始信任对于承包商公平感知的形成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承包商的程序公平正向影响其分配公平,二者均对合作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承包商公平感知在业主初始信任与合作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杨志勇  王永贵 《管理学报》2013,10(3):413-419,429
使用中国银行业顾客调研数据,以公司能力理论和消费者行为相关理论为基础,实证研究了关系利益对顾客长期关系导向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社会利益对顾客长期关系导向的直接影响不显著,信心利益和特惠利益对顾客长期关系导向的影响显著;在信心利益和特惠利益对顾客长期关系导向的影响中,顾客满意发挥着中介作用,在社会利益对顾客长期关系导向的影响中,顾客满意的中介作用并不显著;同样,研究发现公司服务能力在社会利益对顾客长期关系导向中的调节作用不显著,而在信心利益和特惠利益对顾客长期关系导向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薪酬公平对组织薪酬制度的落实和效果有着重要影响,然而薪酬公平对员工工作绩效的作用机制却尚未明晰,在管理实践中缺乏相关理论指导,而薪酬制度复杂的证券行业更是亟待优化。为此,基于信任视角和公平理论,构建薪酬公平感、团队信任感、员工工作绩效、自我效能感的理论模型,收集220份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薪酬公平感对证券行业员工工作绩效显著正向影响,且在子维度层面也表现出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其中在对员工任务绩效的促进作用中分配公平强于互动公平,互动公平强于程序公平,在对员工周边绩效的促进作用中互动公平强于分配公平,分配公平强于程序公平。在薪酬公平感—员工工作绩效中,团队信任感作为中介机制具备中介效应;在细分维度上,团队信任感在分配公平、程序公平对员工任务绩效的作用中呈现中介作用,而在薪酬公平感和互动公平对员工任务绩效的作用中不呈现中介作用,在薪酬公平感、分配公平、程序公平、互动公平对员工周边绩效的作用中,团队信任感均呈现中介作用。在薪酬公平感—员工工作绩效关系中,自我效能感呈现调节作用。对于低自我效能感员工,薪酬公平感对员工工作绩效促进作用会随着自我效能感的提升而显著提升;而对于高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12.
基于"分配公平-互动公平"二维度组合,对组织公平组合与员工沉默行为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首先以员工沉默行为为结果变量,验证了在中国情境下,程序公平对员工沉默行为影响并不显著,继而通过对"分配公平-互动公平"为基础构成的4种公平感组合进行均值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低分配-低互动"公平氛围中,最容易导致员工沉默行为的发生;工具性取向的分配公平和非工具性取向的互动公平对减少组织中的员工沉默行为而言同样重要。企业管理者应同时缔造动态统一的组织公平氛围,才能提高员工对组织的承诺感和认同感,减少沉默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谢礼珊  龚金红  梁艳 《管理学报》2011,8(5):720-726
对2家高星级酒店的一线服务人员进行了调研,探讨员工感知的顾客不公平对其情感性劳动行为的影响。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员工感知的顾客不公平对其表面表演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深层表演行为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负面情感会对顾客不公平与员工深层表演行为的关系有部分中介作用,而员工的换位思考能力则会调节员工感知的顾客不公平对负面情感的影响强度;员工的换位思考能力越强,顾客不公平行为对员工负面情感的影响力度越小。  相似文献   

14.
公平偏好行为成为渠道成员决策的重要考虑因素,利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公平偏好下渠道成员的价格决策.通过博弈实验方法研究渠道成员的价格决策并做进一步的动态检验,分别设定控制条件、公平关系和权势关系3个条件研究不同环境下的价格决策,并对价格决策的动态性进行检验,最后通过Logit模型估计偏好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实验中决策者制定的价格低于传统理论分析的结果,接近于公平偏好理论下的结果,证明存在公平偏好;权势关系下渠道的整体收益最低,公平关系下的收益最高,说明公平偏好确实在渠道交易中起正面效用;激烈的竞争导致公平偏好下降,实验者经济目标和公平偏好随时问变动有互动关系.研究结果可对渠道价格契约的设计提出指导性建议,相关的数值计算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公民公平观及其对社会公平评价和生活满意度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经济社会体制转轨过程中,社会发展的不公平问题出现,包括地域发展、经济分配、机会获取等方面的不公平问题。这种不公平影响到了公民对于社会公平的评价以及自身生活满意度的感知,进而影响到了公民的社会心理,公民心理失衡与否是社会稳定与否的来源。本文从公平观角度进行了公民对社会公平程度评价和公民生活满意度感知的实证研究,分析了经济分配公平、程序公平、社会比较、自身感受几个方面及其与公民的社会公平程度感知及自我生活满意度评价之间的关系,同时得出不同地区之间公民评价与感知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528名企业员工采用自我报告式问卷调查,本研究考察了绩效评估公平、工资系统认知和绩效工具性感知对绩效工资公平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对调查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绩效工具性感知在绩效工资公平前因变量影响机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绩效评估公平对绩效工资公平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也通过绩效工具性感知预测了绩效工资公平;工资系统认知对绩效工资公平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也通过绩效工具性感知预测了绩效工资公平.绩效评估公平、工资系统认知和绩效工具性感知是绩效工资公平的重要前因变量,三个变量联合解释了绩效工资公平60%的变异量.最后对基于研究结论的启示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程序公平和分配公平影响联盟绩效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垣  杨知评  史会斌 《管理学报》2009,6(6):759-766
对程序公平和分配公平影响联盟绩效的路径进行了分析,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发现,承诺是程序公平和分配公平影响联盟绩效的一个显著路径.同时,研究结论也表明:程序公平和分配公平能够提高组织在联盟中的承诺;承诺是提高联盟绩效的一个关键因素.这些结论有助于认识程序公平和分配公平影响联盟绩效的机理,使公平理论能够更好地指导联盟的实践.  相似文献   

18.
采用质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界定了中国情境下组织公平和组织信任的文化内涵,探究了两者在凝聚力形成过程中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中国情境下组织公平与组织信任均具有工具性与情感性的双元特征,并且沿着“感知-判断-倾向性”的逻辑演化为凝聚力形成的2条路径.研究结果支持了工具性路径与情感性路径的存在,证实了中国企业中领导信任能够完全中介系统信任对任务凝聚力的影响,也能够完全中介分配公平对人际凝聚力的影响,这说明中国企业中领导行为对组织有效性和分配公平性的直接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情境下领导-部属交换与反生产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问卷调查和分析本土企业管理者及其直接下属的跨截面配对样本,本文试图研究领导-部属交换与员工反生产行为的作用机制,尤其是互动公平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以及中国人现代性的调节作用.发现:领导-部属交换与员工的反生产行为显著负相关,并且互动公平感在两者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中国人现代性对领导-部属交换与员工反生产行为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20.
关系营销导向对企业使用渠道权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营销渠道行为理论和关系营销理论,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在中国的营销渠道中,关系营销导向对企业使用渠道权力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关系营销导向对企业使用非强制性权力有直接且正向的影响,对企业使用强制性权力有间接的负向调节作用——关系营销导向会弱化企业权力与企业使用强制性权力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在理论上,提出和检验了关系营销导向对企业使用渠道权力影响的性质,并对前人关系营销导向的测量方法进行了修正;在实践上,研究结果对企业进行渠道控制和处理渠道关系也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