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为什么不留在北京?不留在中国? "Home is where your heart is"路易斯在我的采访本上写下这行字,蓝灰色的眼睛放着光芒."英语中有句话叫'心在哪儿,家就在哪儿',因为我的心在北京,所以我就把家安在了北京".这是路易斯关于为什么留在中国的最好理由.  相似文献   

2.
在教学之余,我常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一节课内每个学生究竟经历了几分钟的学习过程?从理论上讲,每个学生经历了40分钟的学习过程,获得了40分钟的学习体验。如果我们具体分析一下,学生获得的是听教师和别人讲,还是自己表达的体验,是跟着别人一起齐读、齐答,还是独立说、答、读的体验?我们就会发现,课堂上常常只是"少数尖子捧场面",相当一部分学生只是"旁观者",学生获得的学习体验极少。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相似文献   

3.
《国际人才交流》2015,(3):17-19
当被问到为什么来中国时,评选活动专家评委、平安集团陆金所董事长计葵生说:"之所以来中国,是因为我坚信中国将有机会在未来10年中引领世界金融创新。我坚信5年内,纽约、伦敦的金融精英将高度关注中国如何在互联网金融新世界开展最佳的创新实践。"在中国做什么?评选活动专家评委、美国籍民用飞机适航与适飞专家、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特聘专家鲍盼麒说:"我很庆幸来到了中国。我见到了一个深化改革、走向全球的中国,我期待与我的同事们共同打造中  相似文献   

4.
不由自主地开始想念菲利普了.菲利普是我的高中外教,来自美国路易斯安那,那个他每每向我们介绍时,都会满带着自豪的城市.犹记得他第一次给我们上课时,虔诚地说:"路易斯安那是我的家,身体之家,灵魂之家."眉宇间闪烁着诗人般温柔的思念. 邮箱里他最近一封邮件来自2014年3月,他写道:"嗨,童,我依旧感到困惑的是,为什么中国学生的好习惯难以形成?尤其是我在马来西亚发现,这里的学生拥有很多中国学生不具备的特质……"脑海里浮现出他第一次和我们说起"困惑"这个词语时的画面.那天外教课上,他叫我们依次教他说一句普通话,他别扭的发音引来同学们此起彼伏的笑声.他没有生气,只是严肃地摸了摸金色的短胡子,失望地叹了口气,若有所思地闭上了眼睛,然后又缓慢地睁开,问我们:"你们怎么可以嘲笑一个虚心学习语言的老外?这太让我困惑了."教室里的笑声戛然而止,我们沉默了,几十张尴尬又惭愧的脸庞都躲到了各自的胸前.  相似文献   

5.
正文言文教学始终是语文教师的一块"心病",学生对文言文也是谈"虎"色变,普遍存在厌烦情绪。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呢?我认为有两方面的问题。一、来自教师的问题1.教学观念落后,把文言文课完全上成了分析课,即偏重于分析课文内容及写法特点。这种教法,完全忽视了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不利于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正2013年6月16日凌晨,当我在床上辗转难眠,百无聊赖地打开电脑查收电子邮件时,一封来自法国科学院的信映入眼帘:马黑荛先生逝世……在那一刻,仿佛有那么一秒,整个世界都停止了。法国科学院著名数学家,巴黎大学数学院院长……我的老师——马黑荛(Marie-Jose)先生——逝世了。从此讲坛上少了一个瘦削高大,头发灰白,讲话时双目凝神的身影,少了一位心系学生,热衷于中国文化,并为自己取了"马黑荛"这个相当中国化名字的法国教育家。中国迷马黑荛我还记得代表所在中国学校送他一幅书法时,他脸上的惊喜。那是一个写在扇面上的  相似文献   

7.
勤能补拙     
有个孩子,对一个问题一直想不通。为什么他的同桌想考第一,一下子就考了第一;而他想考第一,才考了全班第二十一名?回家后他问:“妈妈,我是不是比别人笨。我觉得我和他一样听老师的话,一样认真地做作业,可是,为什么我总比他落后?”妈妈不知该怎样回答。  相似文献   

8.
正如果让中国人用一句话向世界表达自己,他们会对世界说些什么?英国摄影师阿德里安·菲斯克通过这种有趣的方式了解中国。"我所遇到的那些中国人,他们是谁?他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生活?为了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我找了16至30岁的中国人,给他们一张纸,让他们写下想说的。然后让他们握着纸,我再把他们拍下来。我记录了46个人,拍下46张照片,将这组图命名为‘我说中国’。""当每一个平凡的中国人站在镜头前,手里举着  相似文献   

9.
第一与第二     
为什么NBA职业篮球高手"飞人"迈克尔·乔丹的表现远远优于其他运动员?为什么他能多次赢得个人或球队的胜利?是天分吗?是球技吗?抑或是策略?在一次谈话中,乔丹解释说:"NBA里不少有天分的球员,我也算是其中之一,可是造成我跟他们截然不同的原因是,你绝不可能在NBA里再找到像我一样这么拼命的人。我只要第一,不要第二!"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当我象龙应台一样吼出这句话时,我心中的愤懑似乎减轻了一些。自从看了《14年后,又输了》的新闻后,我的心中就开始终涨鼓鼓的,好像有什么东西堵住,闷得发慌,不吐不快!今年8月,在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推广活动组委会举办的天狮国际青少年体能训练营里,中国学生体能明显不如日、韩。一场定向挑战对抗赛下来,韩国学生异口同声地说"一点也不累",中国学生站在一旁,早已大汗淋漓,气喘吁吁,说不出话来。而早在比赛前,更有中国学生因中暑而退了。记住,这是发生在2006年的一幕。再让时光回到1993年,回到孙云晓采写的那篇报告  相似文献   

11.
让爱住我心     
一、爱学生,老师最起码做到不打学生"不打就完不成作业"这句话我很是怀疑,学生就这么犯贱,难道不打,学生就会忘记老师布置的作业吗?只有在学生想起痛的情况下,才会去被动的完成想甩也甩不掉的差使吗?我想这样的学生学习起来是没有激情的,更是枯燥  相似文献   

12.
亲爱的孩子,今天你来跟我告别,说为了给男友庆祝生日,你要提前赶回学校去,给他挑选合适的礼物。我只不过是回了一句:你从来不记得给妈买生日礼物呢。你便生气了,说,为什么别人的妈妈,都从来没主动向孩子索取过礼物呢?他们疼自己的孩子还来不及呢,哪像你一样,时时地抱怨?况且,爱情怎能拿来与亲  相似文献   

13.
一、调查背景现在党中央非常重视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媒体也大量的报道了这些农民工留守孩子的种种问题,甚至有的人认为留守孩子就是"问题孩子"。我所任教的学校是一所二类高完中,高中生主要来源于农村,很多学生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那么这些高中生的生活与心理现状到底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14.
古人云:"读史可以明智。""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可见,历史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科学。那么,在现实的教学中,为什么一直得不到重视?甚至有学生认为学历史无用?我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教教材、学生背教材,长久的死记硬背使学生失去了兴趣。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  相似文献   

15.
有时一句话足以点亮人的一生。在电视上看一些颁奖典礼,获奖者对着麦克风说获奖感言时,往往都是一连串感谢某某的话。说这些话时,他们经常会饱含泪水,情真意切。时间久了,看得多了,我不免会想,这些成功的人,说着这些差不多相同的话,他们的经历和感想为什么那样雷同呢?直至前不久,看到著名影星周迅坦诚讲  相似文献   

16.
这是我和我太太第五次来中国,2009年2月我们还会回来,还在河北师大物理系任教。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我和我太太退休以后要来中国?为什么在可以颐养天年的时候还要继续工作?  相似文献   

17.
没有期待的课堂就是无效的课堂.无效的教学是怎么产生的?和缺少期待的教学有关.因此我注重研究学生对数学的期待,了解学生对每节课的内容最想听、最爱听的是什么.尽量"吃透"学生. 一、教学设计考虑学生的期待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首先要问自己:学生如果自学,会怎样理解和学习这个知识?学生学习这个知识需要用到、可能想到的数学知识方法有什么?用怎样的方式讲授该知识效果更好?有了这一系列的设问,再结合教师自身对学生学习水平、理解水平的了解,教学设计就会有比较强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8.
在很多人的眼中能上好课的教师就是好教师,统考班级能取得好名次的教师就是高素质的教师.对此,我一直不敢苟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每当看到学生小小年纪就中途辍学,看到因考试成绩差被老师评作"笨学生"的孩子那暗淡失落的眼神,看到无法承受多重高压的鲜活生命逝去的报道,我的心总是隐隐作痛,我时常问自己:怎样才能做-个合格的师者?  相似文献   

19.
在我带着学生去英国凯特汉姆学校作访问期间,我的一个学生和凯特汉姆学校的一个孩子去海边玩耍,却遭遇了海啸. 瞬间,两个孩子所在的高处变成了一座孤岛.望着肆虐的海水和狂风,两个孩子都感到了深深的恐惧,他们知道,如果不选择自救,海水迟早会吞掉那座危险的孤岛.中国孩子立即想到了打电话求救,但是他发现手机已经没有信号了:英国孩子则找来了两根木头.  相似文献   

20.
正一、心理暗示的内涵在课堂上,你也许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个学生张大嘴打了个哈欠,他周围会有几个人也忍不住打起了哈欠。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在于周围的人受到了该人的心理暗示。那么什么是心理暗示呢?它是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