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与目的论历史哲学家不同,阿伦特将革命视为一种具有"开端启新"潜质的断片的历史现象,因而乐于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叙述革命,揭示被历史必然性遮蔽的革命精神,表达自己所服膺的古典共和主义政治理念.在这种理念观照之下,阿伦特看到,由于社会问题介入革命进程,致使法国大革命偏离了其最初的自由立宪政治目标,也使人们对现代革命(包括美国革命)的理解,陷入历史必然性的窠臼.同样地,也正是社会问题在法国大革命中的介入,革命者就用具有绝对主义特质的人民原则代替分权制衡的共和原则,致使革命以自由立宪始,以君主复辟以及政体的反复更迭终.而美国革命则"幸运地"遵循共和主义的建国原则,实现了自由立宪的革命目标.但是,由于革命后遗落了共和政治所需的广泛的公共领域,作为自由之真谛的人民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因此失去了依托,属于社会领域的私人幸福取代了公共精神,最终也失落了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文化之源,人们一向公认是《易经》。但随着《易》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有人已意识到需要追溯《易经》之源。 《传统文化溯源——中国古代龟卜文化》,刘玉建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4月出版,正适应了当今的这种需要:专门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之源的源头,该书第一次全面而系统地阐发了与《周易》有密切联系而又大大早于《周易》的龟卜文化,而且也填补了国内系统研究中国古代龟卜文化及其演变史的空白。 龟卜,对中国古代尤其是夏、商、周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 相似文献
3.
文章系统分析了广西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历史渊源,阐述了文化大一统下的广西文化与中原文化融合发展,深入研究了中原人口迁徙广西而形成的文化通道,提出了时代变迁对广西文化融合的新发展,从而形成努力建设具有时代特征、壮乡风格、和谐兼容的民族文化强区的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4.
5.
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已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其标志就是这种研究是在建立有现代意义的中国文体学的宏愿中进行的,是在现代视阈指导下进行的.这表现在十个方面;关注文体学研究对象的综合性、整体性;创造性地发扬传统文学的研究方法;探寻老生常谈之“常识”的价值;对文体和文体学内在运行机制的探寻;从对立面的辨析中看古代文体发展的相反相成关系;文体学研究注重对文学史的贯穿;通过小中见大而对规律、通例的追寻;发现或引发出启发意义极大的新问题;对文体学研究的文体的关注;在整个社会发展的脉络中关注文体学.此亦可称为现代意义文体学研究的“十法”.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文化诗学研究的重要收获——读李春青《乌托邦与诗》□陶水平以往人们对中国古代文化包括文学观念的研究,大体上是沿着两个方向进行的:一是从具体文化现象中归纳出有普遍性的规律和特征;二是从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入手寻找文化现象的外在依据。循着这两类研究路线... 相似文献
7.
沈从文先生的文章,从大处着眼,将服饰研究放到历史与环境的大背景中进行。他的研究也没有仅仅就服饰谈服饰,而是从服饰的研究延伸到了社会历史的各个方面,也从服饰看到了历史的发展,反映了整个文化史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国家“九五”重大研究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引起了国内国际学界的极大关注。江林昌先生之《夏商周文明新探》(浙江人民出版社 2 0 0 1年版 )即为参加该工程后深入探索完成的。是书 32万言 ,究其核心即为“探索古文明”。由于相对晚近的历史资料较多一些 ,愈远则资料愈乏 ,因此“夏商周断代工程”在推定年代时开创性地采用了倒叙的思路 ,实行由已知推及未知、由相对晚近推及相对远古的技术路线 ,即由西周上推商后期 ,再由商后期上推商前期 ,最后由商前期上推夏代。江林昌先生在追溯古文明的起源时 ,很自然地发扬了“工程”的这一科学技术路… 相似文献
9.
黄河是横贯中国、影响深远的一条大河。自古以来,它就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产生过重大的影响。但对黄河与中国传统科技发展关系的研究以及它在形成独具东方魅力的传统科技体系中所产生的影响、黄河流域科技的发展历程及其特征等问题,国内外尚缺乏系统、全面、深入的论述。王星光、张新斌合著、黄河水利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黄河与科技文明》一书,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 《黄河与科技文明》一书,全面论述了黄河流域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盛况。在该书的十二章中,分别涉及中国传统科技文明中的农业、水利、陶瓷、纺… 相似文献
10.
四十年代我国文学常出现一个母题:寻找故园。以农为本的中国人,自古就有眷恋乡土的情意,屈原仆悲马颓,难舍旧乡而远逝,成为千古绝唱;杜甫在闻官军收复“余田园所在”的东京洛阳而涕泪淋漓,倾泻成为他的“生平第一快诗”。这份民族群体意识,在四十年代战事旷日持久、梦魂三惊之余,化作对故乡风物和民族命运的深沉反省,也是势在必然的。 相似文献
11.
1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史学界,特别是辽、吉、黑三省的史学工作者,对东北地方史研究颇为活跃,涌现出一批优秀研究成果和人才。最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干志耿、孙秀仁合著的《黑龙江古代民族史纲》(以下简称《史纲》),就是一例。书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文献与考古资料为依据,对黑龙江地区古代民族形成、发展与演变的历史,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深入地探讨了某些民族史理论问题,总结了自己30年来的研究所 相似文献
13.
读《古文字与殷周文明》宋镇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王慎行先生在我革同道学子中素以清苦志凝见称,1984年8月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第五届年会在西安召开,有幸相见。现在,捧读到他的大著《古文字与殷周文明》,拭摩这部装帧精良、厚达366页的巨帙,揽涉卷中的博... 相似文献
14.
谢维扬教授的新著《中国早期国家》一书,已于不久前由浙江人民出版社正式印行.这是一部以人类早期国家的一般理论和早期国家研究的方法问题、中国国家起源和中国早期国家最初的发展问题作为主要研究目标的学术专著.诚如李学勤先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这部书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具体研究方面,都有很多创新,理所当然会得到学术界的广泛注意和欢迎.”《中国早期国家》一书的意义和特点,可以用四个“首次”来加以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不少理论工作者热切关注和潜心研究关于文明,特别是社会主义文明的重大课题,发表了许多论著、论文。而群众出版社1986年12月出版的万斌同志著的《论社会主义文明》一书,以其鲜明的哲学特色,全方位的开阔度,雅俗共赏的可读性,吸引了众多的读者。它不仅对马克思主义文明学说的普及宣传,而且对马克思主义文明学说的深入研究,都会有所裨益,因此值得我们一读。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历来重视对文明问题的研究,但综观他们的著作,我们可以发现他 相似文献
16.
美国汉学家薛爱华《谢弗》先生的名著《撒马尔罕的金桃》前不久被吴玉贵先成译成了汉文。为明快醒目起见,吴先生将译著更名为《唐代的外来文明》。对此,陈高华先生在序言中已予肯定。笔者也觉得将原书名如此变通后仍不失原著精神且有点睛之妙。——原作者薛爱华先生凭借雄厚的学问功底,使众多材料为我所用。书中正文部分体例明晰,内容丰繁,旁征博引,仅涉及的汉文史料就多达百种以上,而且大都驾御自如。注释部分同样能体现薛氏善于融合众长而又能独辟蹊径的治学特点;从中国的张星烺、向达到日本的白鸟库吉,以至西方的 相似文献
17.
我们正处于经济社会加速发展和急速变化的时代。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和被广泛利用,不仅大大提高了人们认识自然的能力,而且大大增强了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这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福扯。然而,就在人们尽情享受大自然的阳光雨露和贪婪吮吸大自然的乳汁时,却不得不承受大自然不堪重负下的无声报复:人口急剧膨胀,主要资源濒临枯竭,环境严重恶化——大气污染、水污染。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肆虐、沙漠化等等,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正在逐步变得很难适合人类继续生活下去,出现了一种生态危机!正是在此背景下,不少有识之士开始从新的… 相似文献
18.
清平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4)
谁都知道,中国是拥有数千年优秀文化传统的古国。近代以来,总有人在哀叹:古老的文明衰落了。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然而,悲观消极的态度却是不足为训的。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不能忽视,更不能全盘否定华夏文明自身的价值及其存在的地位。在世界即将进入21世纪的今天,我们更有必要清醒地回顾过去,反思历史,以积极的态度正视现在,展望未来。丘进博士的新著《七海扬帆》,在这方面做了一次极有意义的探索。《七海扬帆》是香港中华书局大型丛书“文明的探索”中的一种,自1990年6月初版以来,颇受瞩目,不久便告售罄。香港《大公报》、《文汇报》等均作了评价,称该书“使人们对古代‘香瓷之路’(或称‘海上丝绸之路’)的轮廓有更加深 相似文献
19.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1〕,人与大自然是密不可分的。作为表现人类社会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山水诗,如果离开了对自然山水的描绘,它的生命就将枯萎;作为反映人类思想文化的山水诗,如果离开了诸文化碰撞、和合的驱动,它的活力就无从产生。自然、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规模恢宏、经世致用的忠文化系统。这个系统对于调整人与人、人与国家、人与天下之间的关系,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乃至于推动社会发展,都曾起过重要的作用。但是,正像一切历史文化遗产一样,中国传统忠文化既具有积极合理的因素,也有封建性的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