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伟大的农民     
一位在美国留学的朋友告诉笔者,他一个美国同学经批准到一个农场去当了农民。我对这"经批准"三个字感到新鲜,听完介绍眼睛才为之一亮。原来,美国的农村早已实现工厂化、自动化、现代化生产方式,社会化程度极高。农民坐在电脑控制室里,看着飞机把种子播下去,瞅着庄稼在社会化服务中日增月长。美国的农民,实际是由一个个设计师、控制师、规划师组成,没有相当素养是干不好的。所以,非得"经批准"才能录用。在美国,科技高度发达,农业不再是弱质产业,农民是人心所向、众人推崇的好职业。  相似文献   

2.
论内战前美国土地政策的形成与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同英、法等国相比,美国拥有极其丰富的土地资源。长期来,我国史学界一直认为,直到内战时1862年颁布的《宅地法》,美国农民的土地问题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本文论述了内战前美国土地政策的形成及变化,以证实美国农民的土地要求在内战前已经基本得到满足。  相似文献   

3.
1993年,一个自称美国洛杉矶“大西洋国际公司”总裁的家伙,骗走一个名叫赵伟的中国山西农民和他朋友的5万美元后,大玩“人间蒸发”。事情发生后,谁也没有想到,赵伟这个连一句英语都不懂的山西农村小伙,竟跨洋追债。其问他屡屡被骗,吃尽苦头。更没有想到,  相似文献   

4.
美国农民与政府的博弈是一种双重的重复博弈,这一特殊的博弈促使美国农民与政府良好互动关系得以形成,并有力保障了美国农民的利益.政府农业政策选择和农民集体行动是考察美国农民利益维护政治逻辑的两个重要维度.笔者认为,维护农民利益,美国政府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根源解在美国农民自已.  相似文献   

5.
吴名 《小康生活》2005,(2):53-55
美国农民也种地,但他们是运用高科技种地,而且广泛收集信息适应市场,把种地当作人生的一大快乐。占美国人口不到2%的农民不仅养活了本国人,而且使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美国农业企业资产有9000亿美元,年产值高达1万亿美元,比中国2000年的国民生产总值还多。所谓“农民意识”在美国是没有的,因为农民并不代表落后。本文中我用亲身经历的一些农民典型向您介绍,介绍那些大家还不太了解的美国农民。  相似文献   

6.
大邱庄是中国农村的缩影,也是中国农村的特例,禹作敏是中国农民的缩影,也是中国农民的特例已故的美国农民学家丹尼尔·托尼曾说:“即使在当代发达工业化国家,“农民与农民的子孙’仍构成人口的多数。”而在中国,“农民与农民的子孙”可以说是占了中国人口的全部。现在城市中50岁左右的衣冠楚楚的人们,往回倒三代,甚至不用,基本就都回到广袤的田野上去了。尽管中华民族是在传统精耕细作的基础上孕育发展起来的、以农民为主体的民族,而中华民族的发展史贫际上就是一部中国农民史,然而,深层次的中国农民研究却始终处在相对薄弱的层…  相似文献   

7.
在一些发达国家,农民的居住和生活条件甚至超过城市,我们(农民)为什么要受苦受难呢?是他们的生活哲学。美国:农民工不为医疗、教育发愁在美国的农民工不是中国纯粹的农民,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美国、德国、日本和法国等发达国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总结了发达国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5种基本经验。这些经验为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发展模式、发展动因、发展基础、组织效率、发展环境等方面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周逸梅 《今日南国》2008,(22):63-64
石嫣是一名博士生。她去美国深造,但却没进校门.而是踏踏实实地在农场当了半年的农民。  相似文献   

10.
在一个地方如何具体地实在地加强农业这个基础的问题。我觉得农业基础的巩固取决于农民富裕的程度,只有农民富裕起来,农业基础才能巩固,否则是难于巩固的。究竟怎样使农民富裕起来,除了宏观的大政策和系统的增加投入等以外,在一个地方还有一个对农民指导和服务的问题。本文就农户企业化服务与指导的问题,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我叫路培炀,客居皖南山区的一个农民,我认为一个农民仅靠农业是不能致富的,尤其是科技含量低的落后农业;臾有搞科学种植,发展种养结合的立体农业,才有前途。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农业产业结构将会有大的调整或改变,作为一个有知识,有眼光的农民,应当抓住机遇,  相似文献   

12.
农民共同富裕是一段时期中国共同富裕的最大短板和制约瓶颈,知识经济社会背景下教育是改造优化农民进而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根本出路。历史上,美国曾在全国各州广设赠地学院开展面向农民的农业工业化教育,实现了大学、农业、农民、政府等多主体互利多赢。从分流施教看,目前我国教育分流促农共富存在没有有效关注多数农民的流源问题、将农民教育置于最低层次的流层问题、多用非正规形式进行教育的流型问题、只顾眼前而忽视长远质量的流质问题和过分强调初级农产品农业的流向问题。面向三农现代化和强国建设,我国教育分流促农共富亟需构建培育新型农民、造就务工市民、幸福农民子代、促使农民回流、加快农民更新的系列促进机制,内外分流相互结合,改造提升和转化循环有机统一。推动五大系列机制良性运行,我国需要立法赋予高等教育承担转化农民的教育分流职能,建立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的促农共富教育分流体系,实施配套教育改革和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13.
中部崛起的关键在于中部农业的崛起,而中部农业崛起的先导则在于农民的科技教育,因此,应当把大力发展农民科技培训作为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一环。那么,怎样进行农民科技培训?这是一个实践问题,也是一个我们必须进行深入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于是,我们以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为例进行了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14.
抗美援朝战争之所以能取得胜利,与广大农民的积极支持是分不开的。以重庆大足县龙水地区为例,该地区在建国初社会秩序逐步安定下来,而土地改革又让农民得到了渴望已久的赖以生存的土地。出于对共产党领导的新政权的感激拥护、对美国的敌视心理以及自身固有的从众心理、逐利心态,加之共产党一系列以“保家卫国”为主题的适时有效的舆论宣传,最终使广大农民乐于参军支前,从而直接推动了战争向有利于我方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李建洪 《金陵瞭望》2011,(30):80-81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民占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这一基本国情直到今天也依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不管是在硝烟弥漫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稳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有关农民的问题都是我国社会的基本问题,而农民利益问题又是农民问题的核心。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以关注农民利益为己任。  相似文献   

16.
《阅读与作文》2014,(7):54-55
在新一代的热门职业中,月球农民将变得炙手可热。最近,美国科学家已经开发出一些一适合在月球上培育植物的微型温室,并打算在2010年把这些温室送上月球。科学家表示,在未来几十年内,航天机构将招募一些有航天知识和种植技能的专业人才到月球甚至火星上去当农民。这些农民将作为外星基地的先行者而永载史册。  相似文献   

17.
美国是一个人口流动频繁的国度,不仅包括乡村农民的流动,还包括国内外移民,由此也产生了外来人口和农村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美国在解决外来人口教育及流动中小学学生的学习问题方面积累了经验。他们较为成熟的作法和运作方式可为我国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农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问题比较突出,这对于基层党组织提高执政能力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我们应从拓宽农民参与渠道、提高基层干部素质、提高农民参政质量以及民主法制意识等多方面入手,逐步实现农民政治参与的制度化,逐步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也经历了剧烈的冲击与变化。在一些地区,典型中国传统的小农家庭耕作方式顽强地延续下来,并展露出新的风貌。本研究聚焦台湾中部山城地区一个小村庄农业转型的历史经验,并以“茂谷柑”的试种与推广为线索,试图分析当地小规模家庭农场的耕作策略,探讨农民如何通过灵敏的农业转作与技术创新,开创出新的产业模式。“茂谷柑”原是美国杂交选育的实验品种,学术界多次引进试种失败后,经由一位返乡农民的转译、驯化与改良,这种舶来作物终于成功嵌入乡土社会与小农农业,成为台湾山城地区的新一代明星作物。本研究强调了小农的弹性、自主与创造的一面,但也希望指出台湾山城地区农民的耕作策略,从另一方面来看,其实恰好体现了一种高度不对等的城乡关系与市场结构。  相似文献   

20.
《今日南国》2009,(21):12-13
2008年底,来宾市委、市政府切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由政府主导、群众参与、整合资源、争取扶持、统筹推进,全面启动了农村“求乐、求知、求技”文化惠农工程(以下简称“三求”工程),计划用3年时间,在全市每一个行政村各建设一个文艺舞台、一个灯光篮球场、一栋综合楼、组建一支农民文艺队、一支农民篮球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