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在经济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里,在群雄逐鹿的激烈竞争环境下,为求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管理者无不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管理理念不断更新,管理方法不断创新,在这一过程中"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逐步被企业管理者认可和推崇,在企业管理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人为本、管理规范的企业充满活力,欣欣向荣,反之,缺乏规范管理混乱的企业则举步维艰,难以在市场竞争中  相似文献   

2.
珠三角中小企业数量众多,但大多数中小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存在很大误区,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企业文化属于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所以中小企业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塑造中小企业文化个性,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素质,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以创新促进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现代企业管理以人为本,以员工为主体,因此在企业发展中提高职工的自我管理能力,也成为企业管理者的重点工作。内因是一个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外因只是起到促进和延缓作用,作为企业管理者,要善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进行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本文将从几个方面简单论述培养职工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正以SWOT模型为分析工具,分析公务员激励机制所面临的外部机会和威胁,内部优势和劣势。并在此基础上,得出完善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劣势—机会策略(WO)策略,具体措施为:借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经验,促进激励机制形式和手段的多元化;树立"以人为本"的激励理念,促进人才流动的灵活性;建立科学公正的绩效评估体系,为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5.
正人类有种天性:你在一个人身上付出越多,你对他就会越忠诚。施恩与受恩一样都能使人产生义务感。那些伸手帮助过你的人,往往会养成习惯,在你未来的道路上一直关注你、照看你,努力证明他们当初的"发现"是多么有远见。高明的政治家都懂得,当你向一个人提出请求时,并不等于你只是要求他在付出,其实,你也把他想要的东西给了他:让他有了一个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构建优秀企业文化和团队,做好安全文化建设,企业管理者如何善待员工等方面,阐述了善待员工是企业开放式科学管理的要求,论述了"以人为本"是善待员工的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7.
1月13日5时53分,海地发生7.3级地震,我国8名赴海地维和警察在地震中不幸罹难。在此次海地地震救援行动中,国家勇担责任,礼遇逝者,安慰生者,庇佑国民,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就是善待每一个公民。善待每一个公民,不仅包括隆重纪念烈士,也包括庇佑每一个公民的安全和幸福。本文透过此事,从构建优秀企业文化和团队,做好安全文化建设,企业管理者如何善待员工等方面,论述了"以人为本"是善待员工的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8.
在以知识、技术、信息为关键要素的现代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成为企业的关键资源,人力资源的管理部门也将成为企业的核心部门。本文分析了未来企业人力资源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以人为本"柔性管理理念将成为今后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理念,要求企业管理者更新观念,不断进行管理创新才能适应未来企业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王巍  冯英浚  黄祎 《中国管理科学》2007,15(Z1):631-634
管理效益是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管理的本质需要"以人为本'的管理效益.本文提出由人的有效努力程度来研究管理效益的思想,在当前的管理理论中充分反映"以人为本"的属性.将管理有效性作为研究工具,初步建立管理效益问题研究的一般理论框架及其度量方法,消除客观基础条件优劣的影响,真正体现由于管理者的有效努力所产生的管理效益.从有效努力的角度定量研究管理效益,为管理工作的开展营造有利条件,有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经济的竞争,实际上也是人才的竞争.因为人是企业中最活跃、最具潜力的资源,只有有效地开发人力资源,合理科学地管理和利用人力资源,企业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只有凝聚着人才的品牌,才会在市场竞争中充满活力.所以,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必须"以人为本"已成为所有企业管理者的共识.但在讲究重视"以人为本"的同时,笔者认为,企业管理也要重视"以仁为本".  相似文献   

11.
对企业现状的充分认识有助于企业管理者制定相应的战略计划以提升企业实力。本文从嘉兴广播电视集团发展现状入手,结合嘉兴广电自身优势和劣势,以及中国广播电视大环境,用SWOT分析总结了集团的战略优势、劣势,并运用波特五力模型分析集团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2.
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的因素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以人为本逐渐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提高现代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与创新意识,尊重员工的人格与尊严,企业管理实现由资本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研究现代企业以人为本的措施与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了社会化媒体继承了网络媒体优势、互动广泛、内部关系和外部开放结合的三大特点。深入分析了社会化媒体可能形成危机传播的隐患,据此提出了创新社会化媒体管理的3种途径:从"羊群效应"出发创新社会化媒体管理、从"以人为本"出发创新社会化媒体管理、从"协作共赢"出发创新社会化媒体管理。  相似文献   

14.
企业管理者的目标在于取得优良的工作绩效,而绩效是由员工所付出的努力转化来的,员工努力的程度则是与满意度相关联的。因此通过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可以改进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努力程度,进而可以提高工作业绩。总结国内外员工满意度管理方面的经验,针对我国企业发展实情,对如何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员工工作满意度,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当下社会就是注意力时代,抓住眼球才可能获得机会,这就需要组织以凸显特色来实现发展,即遵循更契合时代特色的反木桶原理优先实现优势特色的延续。这就要求领导者在引领组织发展时,战略上遵循优势富集效应,并明确构建特色凸显思维,将发展立足于特色优势的延伸,确保资源优先集中配置于最长木板。具体而言,必须独树一帜,弱化差异化思维;转换视角,突破成本效率比拼;专注优势,改变劣势补足做法;追求"精"与"尖",避免跟风模仿。  相似文献   

16.
企业管理是企业的关键所在。科学的管理将决定企业的兴旺与繁荣。本文通过大自然司空见惯的各种习性与法则,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向大家阐释了自然法则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从人才竞争(蘑菇定律)、以人为本(南风法则)、激励手段(鲶鱼效应)、从容沟通(踢猫效应)、团队合作(蚁群效应)、独立决策(羊群效应)、竞争决胜(快鱼法则)、细节成败(蝴蝶效应)这八个方面全方面立体化的展现出了企业管理的多元性,发人思考,耐人寻味,给企业管理者们开辟了一片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7.
1.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人大一次会议上强调,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丽的生活,任重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的劳动和艰苦的努力."功崇惟志,业广惟勤".请你结合自身的经历或岗位要求,谈谈对"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的理解. 测评要素:综合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答案:①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在不同场合提出了中国梦的构想,其实,中国梦就是"强国梦",就是"人民幸福梦",就是"中华民族团结梦".②当前,我们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期、改革的攻坚期、利益的调整期、矛盾的多发期,实现中国梦,任重道远."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告诉我们,为了共同的目标,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付出辛勤的劳动和艰苦的努力.  相似文献   

18.
在风险投资中,企业家付出的努力对企业的内在价值起决定性作用,为了研究如何更好地激励企业家提升企业的内在价值,本文将企业家付出的努力分为:质量努力和管理努力。首先,本文在单期静态模型下设计最优金融契约,并研究了两种努力的效率对激励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单期模型中,激励企业家付出质量努力比激励其付出管理努力更加复杂,且与企业的内在价值波动有关。进一步,在多期动态模型中引入风险投资家对企业信息的学习过程,研究表明随着企业内在价值波动率单调减小,契约的激励效果越来越显著,且学习机制的加入会激励企业家降低努力的成本系数,同时更多地提升质量努力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正教育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说起来容易做起难,处理学生偶发事件,有时是感性代替理性,而忽略了"以人为本"。我曾有过这样的沉痛教训。那是本学期发生的一个特殊案例。某天的课间,办公室有老师惊讶的发现,我价值不菲的浅色衣服后背有一长行显眼的墨点。我脱下衣服一看,是用碳素墨水笔撒的。顿时火冒三丈,立即联系该班的班主任,一同去班上查找胆敢在老师衣服上撒墨水的调皮学生。先口询未果,后只好让学生不记名写检举,果然有效,竟检举出三个一向表现较好且学习努力的男生:刘某、张某、朱某。可是这三人矢口否认。在这种情况下,我只好把检举票数最多的刘某带回办公室。在办公室里,刘某问:"老师,是让我说真话还是假话?""当然是真话!"他于是昂着头、挺起胸、脖子一甩:"我没在你衣服上  相似文献   

20.
管理理论的发展,在经过三个阶段之后出现了新阶段。在几次产业技术革命之后,人们对人的认识有了升华,提出人是21世纪最宝贵的资源。党的十六大再次强调了"以人为本"的重要性。"以人为本"的宗旨是依靠人、尊重人、团结人,这正与当代管理理论发展方向相适应。当今的经济发展,人的作用越来越显得重要,人们也不再仅仅依靠技术来提高生产效率、增加效益。管理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也理应走上人性化道路,这样才会使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