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书刊(特别是图书)装帧是书刊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书刊不能没有封面,封面不能离开装帧。书刊装帧不仅起到保护和美化书刊的作用,更主要的它还是读者了解书刊的内容、理解书刊的内涵、产生购买欲望的重要参照系,因此,装帧设计者的作用不容忽视。书刊装帧者必须具有较深的专业基本功,但是,即使专门学过装帧设计,也未必就能设计出好的作品,因为在装帧过程中有一个被动与主动的差别。一份书刊装帧设计得好坏,就看你是仅仅根据事先提供的书(刊)名、作者名等有限内容被动地去安排版面,还是脱开表面素材,深入到书刊的内容中去…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作为文学"副文本",书刊装帧的意义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掘和阐释。本文将从版本价值角度切入,以装帧与设计者、装帧与作品的关系为基点,就装帧鉴证文学史、反应文学思潮等重要意义加以阐释,提出系统整理现当代书刊装帧并对其进行考察,从"装帧证史"的角度开辟关照文学史新路径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3.
民族图书的装帧设计与一般图书的装帧设计相比既有共性又有其特殊性。以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的"民族民间艺术瑰宝"丛书的设计为例,从民族图书装帧设计的艺术性、民族性、地域性、传统性和民族文化性方面分析民族图书装帧设计的特性,就如何将艺术性与民族性统一举例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学报装帧是书籍装帧的一种,它们同属装帧艺术学。学报装帧美的创造必然涉及到装帧艺术学的最一般的内容,但和其它书籍的装帧比较,又有它自己的某些特点。下面,我就学报装帧美的创造,结合装帧设计的具  相似文献   

5.
色彩的错视现象与期刊封面的装帧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封面装帧设计是一个综合的视觉传达艺术,是运用色彩、书法等艺术手段将刊物的特色内容传达给读者的艺术形式。但从目前一部分期刊的封面装帧设计来看,不是太过于复杂艳丽,便是太过于单调生硬,并且由于对色相、明度、纯度在具体环境中掌握和运用得不够精确而影响了整体配色效果。因此,封面装帧设计中要重视解决或巧妙运用色彩对比产生的错视、色彩的前进与后退产生的错视、色彩的同化产生的错视等现象与手段,才能达到在封面装帧设计时,既能恰到好处地运用色彩表现设计的内容,又不落俗套的佳境。  相似文献   

6.
书籍装帧艺术随着书籍的出现而逐步发展,装帧形态与所用的材料因各个历史时期书籍装帧方法的不同而各具特色.本文从书籍装帧的各部分、装帧的形式与内容以及艺术质量和技术质量等方面探讨了现代装帧艺术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7.
期刊品牌是以读者为中心的,装帧设计又是架设读者与期刊内容之间的桥梁,因此,期刊的装帧设计在期刊品牌的创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期刊品牌创立的过程中应做好封面、内封、目次页、版式、印刷与纸张的设计。当然,期刊的装帧设计是个整体的概念,期刊的装帧各环节应成为一个整体,从整体观念去考虑、处理每一个环节的设计,而不应各自为政地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8.
装帧设计是架设在读者与期刊内容之间的桥梁,因此,期刊的装帧设计在期刊品牌的创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期刊品牌创立的过程中应做好封面、内封、目次页、版式、印刷与纸张的设计。当然,期刊的装帧设计是个整体的概念,期刊的装帧各环节应成为一个整体,从整体观念去考虑、处理每一个环节的设计,而不应各自为政地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9.
版本学及其观念在隋唐五代有较大发展:隋朝开始重视图书的收集与整理,在古籍整理与版本复制方面卓有成效,尽管其时未出现相关的理论表述,但其时版本复制及有关处理方法,对唐代及后世均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官修本上,影响更为明显。唐代图书版本形态虽仍以写本为主,却又出现了雕版印书。这一时期的书本用纸与装帧也表现出新的发展迹象:隋代在版本装帧上产生了分品装帧收藏方法;唐代出现了旋风装、经折装、连脊装等比较先进的装帧式样;用纸方面唐代则出现了少量的皮纸写本。晚唐五代作为中国古代版本学又一重要发展时期,在版本学史上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监本《九经》的刻印和家本《九经》的刻印,以及诸如毋昭裔家刻诸史、贯休自刻文集等其他刻本,表明其时不但刻本范围有所扩大,且刻书机构也日臻完善。这些都为中国古代版本学的确立准备了物质条件,亦对后来中国印刷史及版本学史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中国期刊业竞争日趋白热化,差异性已成为期刊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期刊要求异,首先就得运用与发展编辑的求异思维。在读者定位、栏目设置、选题组稿与装帧设计等期刊编辑活动中均可运用求异思维:读者定位的求异可以从性别、年龄、职业与文化市场的变化,以及寻找市场空白点来寻求差异化定位;栏目设置的求异主要体现在特色化的栏目名,以办刊宗旨或目的为基石,多方面挖掘刊物的内涵,设置特色栏目等方面;同时,可以从纵向、横向、逆向思维角度来实现选题组稿的求异;装帧设计的求异主要是通过标新立异的封面与多样化的装帧设计来实现。  相似文献   

11.
《说文解字》由于构建了依据字形偏旁编排汉字的体例,开启了文字学史上部首查字的先河,因而为古今学人使用工具书提供了极大便利。同时,在推求汉字属性,了解字、词义等方面有较高的训诂价值。  相似文献   

12.
梁启超流亡日本后,编写了多部有关希腊历史的论著。与此同时,他还通过创办报刊和撰写评论,积极向国人推荐和评介有关的世界史著,介绍西方古典时期的思想文化,比较中国和希腊历史之间的异同,从而将古希腊历史知识引入了中国。梁启超的引介满足了国人了解外国历史的需求,开阔了国人的视野,激发了青年人探寻世界知识和外国文化的热情。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的书籍可谓汗牛充栋,历史教材层出不穷,古代的蒙学教育亦很突出,两宋时期因社会文化的发达,促使蒙养教育相对成熟,蒙学教材具有典型性.故本文从两宋的蒙学教材入手,考察中国古代历史教育的一般特征,并试图找出一些适合当今历史教育界借鉴的东西,从而将今天的历史教育真正变成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4.
历代有关<史记>研究的资料汗牛充栋,既多且杂.明代以来,人们通过辑评、辑佚、旧籍重刊等方法,对之进行搜集整理,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查检各种资料而编制的索引,也多种多样,值得重视.文章对这两方面的成就,作了全面地梳理概述.  相似文献   

15.
根据有关文献著录,古代甘肃学者、作家有两千多人,著述典籍三千余种.由于科举取士,甘肃学者普遍研习经学,在《诗经》《尚书》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除大量论札之外,有文献记述的《诗经》类著作14种、《尚书》类著作8种,大体反映了甘肃地区在《诗》《书》研究领域的学术成就.  相似文献   

16.
2 .7 汉人对致动、意动语义关系的分析“致动”(现在古汉语语法书上多说为“使动”)、“意动”是陈承泽《国文法草创》提出的 ,现在古汉语语法著作 ,特别是教科书都要谈及 ;认为这是古汉语述宾 (包括名词、形容词做述语 )意义关系最重要的两种 (有的称之为“特殊动宾关系”、“名词、形容词的活用”等 )。这两种语义现象汉人已有所认识 ,注释书中有清楚的表现[2 6] ,其表现方法可用转换公式表示。2 .7.1 致动语义关系的分析动词作述语 :V—O—使 /令—O—V( 1)服不氏掌养猛兽而教扰之。 [扰 ,驯也 ;教习使之驯服。]  《周礼注·夏…  相似文献   

17.
清代至民国学者关于上古史官史职的考察追述,大抵有"六经皆史"、"诸子出于王官"、"世官世畴"和"《春秋》义例"等几个命题。其中如刘师培、章太炎、柳诒徵、金毓黻等人的述论,主要是针对康有为的观点而提出批评,但对顾颉刚的疑古辨伪也同样适用,作为古史可信的内证方法之一,具有不可忽视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对历史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在阅读史籍的过程中留下了大量的点评.毛泽东倡导以唯物史观、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以及厚今薄古等作为史学研究的方法论.毛泽东对古代历史、历史人物以及历史事件富有独创性的论述,体现着他颇具特色的古代史论.  相似文献   

19.
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后汉书》等中古史书部分,原文词语如“一切、谈、致、劳苦、快、任人、损、守令、承旨、举正、重任”等在译文中释义可商。  相似文献   

20.
在历史上,对黄河渊源的探求不仅大量地表现在历代典籍中,而且也散见于历代文人雅士的“咏黄”诗歌中。通过以诗吏互证的方法,可以勾勒出历代探求黄河渊源的大致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