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今年有大批老同志从第一、二线退下来,这是生活中的重大转折,也是生活中新阶段的开始。如何适应这一新的变化,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开发“第二黄金时代”的智力资源,力争身心健康,延缓衰老,成为必须严肃对待的课题。 科学家认为,人的智力的黄金时代是在30—40岁之间,这一时期记忆好,理解能力强,杰出的科学家发明创造成名的平均年龄是32岁,但近年来,他们还认为,人的智力还有第二个黄金时代,即50—60岁之间。研究证明,人的智力的维持与发展和年龄并无多大关系,而和健康状况,营养状况及是否经常多 相似文献
2.
慈善事业的新黄金时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美荣 《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5,(2):52-55
美国慈善事业的守护神安德鲁·卡内基(Andrew Carnegie)相信"死时仍富有的人,死得不光彩"。他在去世之前处理了他90%的巨额财产。现在看来,19世纪向20世纪的过渡阶段似乎是慈善事业的黄金时代,而安德鲁·卡内基和约翰·洛克菲勒(John Rockefeller)同为那个时代的巨人。 现在,也许又一个慈善事业的黄金时代将要来临,理由与以前相似:社会不平等是慈善事业的伙 相似文献
3.
徐久刚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3)
论邓小平“抓住时机,发展自己”的思想徐久刚抓住时机,发展自己,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贯串全书的主线之一。学习邓小平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要紧紧把握这一主线,了解和掌握邓小平关于“抓住时机,发展自己”的思想,以便更好地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4.
<正>自秦朝在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后两千多年中,中国有过三个短暂的黄金时代:汉朝的黄老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和清朝的康乾盛世。这三个朝代都有一个特征:都曾对陆上丝绸 相似文献
5.
从小说叙事的角度分析了《黄金时代》采用的二重奏的多角度叙事视角以及从半知叙述模式突然转向全知叙述模式,故意营造的叙事“破绽”。以小说文本为例,论述了回忆视角和经验视角交替所形成的文本间的张力,使叙事话语有了自身的权力,体现了作家的主体意识;透过文本叙事的缝隙,陈清扬企图用自己的身体从荒谬时代和男权社会中突围,寻求一个属于自己的真实身份,而不是被设置的身份。《黄金时代》独特的叙事方式凸显的是一种叙述的乐趣和文本之外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6.
全球品牌在每种商品类别里占据着高价的一头,而当地品牌则占据着余下的部分。全球品牌可以试着去制造低价产品来适应当地口味,从而进入大众市场,但这样一来就势必要与当地公司进行生死竞争,而当地公司在销售渠道和对市场的理解上都占优势。所以,全球品牌就渐渐开始收购当地品牌以及拥有这些品牌的公司。 相似文献
7.
赵毅衡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1(5):7-10
文艺学发表高见,并以此为"唐风汉韵"再献上几份"锦绣斑斓"。当代文艺学已经不满足于"李白杜甫司马长卷",但在这个"人心惟危,道心惟微"的时代,人们更关心的是如何让我们所重构的礼义春秋能够和世界接轨。"重新进行创造性的阐释"不但意味着我们应该有"走为麒麟飞为鸾"的自由心态,而且意味着我们不应该有"秋风谬掌花柄权"的机制和氛围。古代长安已经有了足够多的辉煌,当代中国的文化气候正在召唤着更多的辉煌。从思想构筑上说,纯粹的传统的中国的文艺学已经不可能了。如果说文艺是距离潜意识最近的意识形态,那这种潜意识的通俗化说法就是魂魄。重塑文艺学魂魄的途径之一是用"究天人之际于文本"的方法来丰富我们的审美历练,用"通古今之变于语根"的方法来深化我们生命的意义。文艺学的当代建构中还有许多更丰富、更深刻的意见,我们期望以此"沧海之一粟"而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8.
冯凌云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5(4):77-80
《黄金时代》的成功之处在于两个人物的形象塑造,这是一种新的生命形态。作者笔下的王二,作为王小波的第二自我,永远处于对世界的冲动和对人类有限性的张力之中。这是一个文艺复兴式的人物,其丰富的感性和发达的判断力之间实现了高度的平衡。他是以“反英雄”的方式企及了英雄的境界。在那个以革命自我标榜的年代,一个敢于直面人生的人,以合乎逻辑的异常清醒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考时,反而被视为特立独行,不合时宜。这是现实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 相似文献
9.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2)
论元散曲繁荣发展的黄金时代赵义山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有一个励衰兴亡的历史过程。过去时代的许多文学体式亦是如此。楚骚、汉赋、唐诗、宋词,都有其盛衰兴亡的历史,若就其兴盛言之,骚有屈原、宋玉时代,赋当司马相如时期,诗推盛唐,词数元杯,文变与世情结合而铸就的... 相似文献
10.
有一个叫做渔王的人,捕鱼的技能太强了,甚至被誉是渔神。他有三个儿子。这三个儿子从小就跟从他出海,但是,捕鱼的技能却还在一般人之下,更不用说和父亲相比了!所以,渔王特别沮丧。 相似文献
12.
13.
尹鸿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6(3)
作为中国电影第三代导演的代表,谢晋取得了杰出的艺术成就.谢晋电影创作的三个阶段均有其代表性的作品,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影片体现了中国电影伦理情节剧传统的最高成就.这一传统采用现实主义电影叙事手段,用戏剧性、典型化的方法基本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来编制故事.从<孤儿救祖记>、<渔光曲>、<一江春水向东流>到谢晋的电影,都体现了这一被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电影传统.谢晋电影在其发展的第一阶段有如下特点:其主人公基本上都是女性,且其起点比较低.这个女性从家庭里跑出来,成为孤独无助的人,找不到理想和出路.而就在这个时候,她会遇到一个比她更成熟、更年长的男性.这个男性一般都是革命理想的象征,他会帮助她去克服种种困难,使她从孤独无助的状态中得以解脱,从而渡过危机,超越自我,最后进入到一个革命大家庭当中去.在谢晋电影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其影片的故事模式发生了变化,往往是某个男性主人公被冤屈,被打成"右派",或被流放,受到社会排斥;最后影片中最漂亮、最善良的女人却喜欢上这个被排斥的男人,最终用家的温暖、用女性的温暖和情感的温暖去抚慰他被集体所排斥时产生的创伤.第三阶段的谢晋电影一直处在一个比较困惑的挣扎状态,而这一阶段同时也伴随着中国电影黄金时代的终结.谢晋电影的黄金时代在这个时期其实已经基本结束,虽然他自己还是非常努力地做了很多的改变,但是这种改变无法真正让电影回到大众生活当中去,因为这个时候不仅仅是谢晋电影,几乎所有的电影都没有观众,所以这个时期他逐渐退出了电影的中心舞台.一个人不可能一辈子永远都是高峰,但谢晋电影在两个时代都是高峰.从1949年到1976年,他是那个时代电影的杰出代表之一.如果说有的艺术家是超前时代的话,那么谢晋就是一个时代的集大成者.他更多地把传统、西方、当代结合到一起,一直保持和时代同步,成为中国主流电影30年的代表.谢晋是谢晋时代的高峰,而且也是中国电影黄金时代不可逾越的经典大师. 相似文献
14.
以前,我总是认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有父母帮助就可以了,不需要自己操心。所以,每次写作业遇到难题时,我马上就会喊:"妈妈,这道题我不会!""爸爸,这个词该怎么讲?"直到读了妈妈写给我的一封信,我才改变了自己。上个学期结束的时候,一天早晨,我起床时发现书桌上有一个信封。我惊讶得差点叫出声来,心想:我才11岁,除了上学什么也没做过,谁会给我写信呢?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了信。哦,原来是妈妈写给我的信!我小声地读了起来:"宁宁,妈妈早就想给你写这封信了。这次期末考试,你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虽然你说多亏妈妈的帮忙,但是,妈妈认为主要还是靠你自己的努力……"读到这里,我的心激动得怦怦直跳,拿着信的 相似文献
15.
16.
17.
翟传鹏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3)
《黄金时代》始终以一种审美性的眼光来结构历史,以诗意的语言来描绘"文革"记忆,使历史记忆多了一份诗意与美感,少了一份壮烈与凄惨。作者对于"文革"记忆有着复杂的态度,于批判中杂糅着理想主义因子。《黄金时代》典型地实践了"陌生化"手法,以儿童视角来结构历史,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与趣味性。 相似文献
18.
闵定庆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
乾嘉学术与中国古典目录学的黄金时代闵定庆对于以考据学为主流的清代乾嘉学术,可谓众说纷纭。从对乾嘉学术内容和方法的客观分析可以看出,整理、研究、保存古典文献作为学术研究机体的极重要的组成部分,任何一种将它代替学术研究的全部或贬低其重要性的作法,都不合乎...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