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描述我国城乡养老保障制度框架及主要保障政策的基础上,分析了现行城乡养老保障制度的运行情况。从建立覆盖城乡养老保障制度的角度,可以发现现制度存在的问题,包括城乡社会保障发展失衡、群体差距大、制度缺失、制度碎片化和被人为分割、政府责任不清等。本文提出了建立城乡无保障居民老年补贴制度、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改革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养老制度、建立农村养老保险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社会保障制度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是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民生安逸、秩序井然的一种社会状态。国际经验表明,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是一个国家构建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措施之一。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很不完善,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很不健全,农民社会保障制度还没有建立,因此,我国应该尽快完善和建立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  相似文献   

3.
2007年以来,天津市社会保障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为目标,统筹谋划、创新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概括起来,可以归纳为"五个一",即:建立了一套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形成了一个保障有力、日趋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构建了一个标准化、高效能的社会保障管理服务体系,铺设了一张覆盖全体参保人员的社会保障信息网,发放了一张人人享有  相似文献   

4.
八面来风     
《天津社会保险》2011,(3):49-52
政策时讯"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做到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日前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十二五"期间要基本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将按照政  相似文献   

5.
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制度安排,是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构成。加强社会保障战略研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对于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城乡中低收入居民收入,  相似文献   

6.
天津市自2009年9月启动建立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这项制度的实施标志着天津市在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上实现了重大进展。为了将这项惠民工程做好,我们对某街道的情况做了调研,对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障提出一些意见。一、某街道参保情况2009年9月至2011年4月,该  相似文献   

7.
养老保险是按国家统一的法规政策强制建立和实施的社会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职工退出劳动岗位后保障其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做好养老保险工作是各级政府的基本职责和工作重点之一,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一、近期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历程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984至1994年的十年,可以说是改革探索阶段。当时,全国普遍进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保障制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城镇到农村,从城镇职工到城乡居民,从"摸着石头过河"到上升为法律保障,日臻完善。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以上,解决好农村养老保险问题就等于解决了中国大部分人的生活保障问题,这对于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构建适应市场经济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市场经济运行的"安全阀"和"减震器",担负着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水平、保持社会稳定、协调公平与效率的使命。鉴于目前城乡社会保障的巨大反差、保障范围覆盖不全、保障基金利用效率低下的实际,构建适应市场经济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应建立和发展多元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拓宽社会保障覆盖面,采用新的社会保障筹资比例和筹资方式;大力推进社会保障的法制建设,调节财富,以建立中国的社会保障安全网;解决好城市化进程中新型城镇人口和农村的社会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10.
《社科纵横》2019,(7):79-83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保障思想出发,探寻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的理论溯源,讨论了中国养老保险发展历程、面临现实挑战以及应对决策,为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养老保险制度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日本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在保持日本经济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日本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成功经验,在于符合本国国情,以完善的法制建设作为强大后盾.在我国农村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是一项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它的建立对于调动农民的劳动积极性,缩小城乡差别,巩固和发展农村经济等方面都有着深远意义和现实作用.而日本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这方面为我国建立适合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社会保障制度与民计民生息息相关。近年来,天津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多种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提高本市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2009年,在全国率先建立起统筹城乡一体化的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与国家要求相比提前四年实现了养老保险制度的全覆盖,为我市尽早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全市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已达111万人,还有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正在积极参保,感受和分享惠民利民的好政策。那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到底惠民"惠"在哪里?利民"利"在何处呢?  相似文献   

13.
社会保障制度是一项"关乎国运,惠泽民众"的系统工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在各项工作中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建立、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道路依然漫长。法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经过百年的改革和发展,已形成了一套能够体现现代社会保障规律的原则、理念和经验方法。本文在介绍法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它对天津社保工作的借鉴意义。法国是一个国家干预市场经济的国家,有着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虽然存在由于体制过  相似文献   

14.
杨建平 《社科纵横》2008,23(3):57-59
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目标,需要政府更多的引导和支持.落后地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应该采取"城乡并重"的发展思路,一方面做大做强经济基础,扶持产业成长;另一方面大胆进行制度创新,培育和开辟农村土地、资本、劳动力市场,通过制度创新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从而实现全面小康.  相似文献   

15.
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城镇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同时也存在着养老保险的低覆盖率、改革过程中的隐性债务等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定位新探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李迎生 《社会》2006,26(2):175-188
基于社会公正的价值理念和国际经验,同时考虑到中国的实际,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中长期存在的重城市、轻农村的倾向应当尽快改变。以推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城乡衔接为基本目标,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应当突破“大保障”的思路,选择“小保障”的方向。在对社会保障的基本项目、待遇标准以及各方责任根据“小保障”的思路作出调整的基础上,实现社会保障体系的城乡衔接将具有现实的可能性。由于“小保障”的思路需要长期坚持,而且起源于西方的现代保障模式在精神保障功能的实现方面是有缺陷的,这就使得继续弘扬民族优秀保障传统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李晓燕 《学术交流》2012,(6):143-146
公平和正义是社会保障制度价值的核心理念,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保障制度能否充分和真正发挥作用的重要衡量因素。在新医改背景下,"人人公平享有健康保障"成为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目标,而推动城乡医疗保障制度一体化,进而实现三项医保制度整合衔接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下一步要重点完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运行环境;努力保障流动参保人员的就医权益,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整合经办资源,强化管理体制统一化;确定合理的筹资补偿机制,强化财政补贴机制。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很快。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全面建立,覆盖面逐步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全面实施,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试点的范围逐步扩大。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给农民带来实惠,受到  相似文献   

19.
农民工城市化是一个面临多重风险的社会变迁,中国特色的城市化进程就是要为农民工提供进入城市的社会保障通道。我国现行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共济性较差,农民工被排斥在制度范围之外,现行社会保障制度与农民工城市化的冲突日益凸显。结构性制度排斥是现行社会保障与农民工城市化冲突的根源,二元结构下的户籍制度形成了严格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二元结构下的就业制度导致农民工难以承担城镇社会保障的高投入,二元结构下的政策规定和行政手段更是难以维护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益。城乡一体化的制度安排是化解现行社会保障制度与农民工城市化冲突的有效途径。维护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益,必须推进一元结构的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农民工城市化的壁垒。在此基础上,明确农民工社会保障建设的方向,以农民工市民化为基点,改革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建立有效的农民工社会保障的转移转换机制,逐步将进城落户的农民工完全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农民工从农民到市民的身份转换。  相似文献   

20.
天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保障改善民生,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日前制定并实施的天津市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更是引人注目,其目标就是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