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潮”一词近年来使用频率很高。英文中一般用“trend”表示,意为流行的思想趋势;也有用“thoughts”表示,意为多种思想体系或多种思想的综合体;也有用“current”表示,意为类似于流水、气流一样的思想潮流和舆论趋势;有些英文作家还用“thought going to”表示,意为即将到来的思想。从英文表示“思潮”的不同词来看,“思潮”包含着十分丰富和生动的内容,是一种思想趋势或倾向。通常,人们对社会思潮也  相似文献   

2.
百科瞭望     
孙中山创译“经济”一词“经济”这个词最早译者是孙中山先生。本来汉语中也有“经济”两字,比如,清末曾国藩曾撰“季子自命才高,与人意计时相左”一联,左宗棠对以“藩臣一心为国,问伊经济有何曾”。又如,20世纪初曾有“司马文章,诸葛经济”的对联。上述二联里皆有“经济”两字  相似文献   

3.
“意境”一词,源自佛经。佛家认为,心之所履攀缘者,谓之境,所观之理也谓之境,能达之心谓之智。这里所说的“智”与“境”被引为诗学的概念就是“意”与“境”。我国古代的学者和诗人对意境曾多有阐述:陆机称之为“情思”与“物境”相互交融;刘勰称之为“神与物游”;陈子昂和李白都称之为“兴寄”  相似文献   

4.
关于英、美人名的组成形式(名、中名、姓),已有不少论述。为避免重复,本文只谈一谈英,美人名怎样发展成为今天这个形式的问题。 一 英国人名 远在盎格鲁,撒克逊时代(公元五世纪到十一世纪),一般英国人只用一个单名便满足需要了,根本不用姓和中名。英国人当时命名的主要特点是使用复合词,而这些复合词的词首都具有一定的意义。如在AElfgar,AElgifu,AElfred等名字中,词首AElf-意为“小妖精”、“仙女”等;在AEthebald,AEthelbert,AEthelfiaed等名字中,词首AEthel-意为“高尚”;在Eadgar,Eadbert,Eadred等名字中,词首Ead-意为“幸福”。其它常见的人名复合词词首,如God-意为“上帝”,Wig-意为“战斗”,Siege-意为“胜利”。有的人名复合词词尾也只有一定的意义,如-beorht意为“著名的”,  相似文献   

5.
论博物馆、民族博物馆与民族学博物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旨在阐述博物馆主要功能的二重性:宣传教育和科学研究。不同性质的博物馆应突出其不同的功能。因此,在民族范畴内,民族博物馆与民族学博物馆的功能,也应有所区别。一、什么叫博物馆A、名称的由来:博物作为一个词,始见于《山海经》,意思是能辨识多种事物。《尚书》称博识多闻的人为“博物君子”。《汉书·楚元五传赞》也有“博物恰闻,通达古今”之句。这是传统的用法。  相似文献   

6.
神意     
“神意”(providence)一词来自意为“先知”的希腊语词根。尽管它最早出现于公元前5世纪,但是仅在圣经典籍的晚期著作中,在希腊文化的影响下,才真正留下了痕迹。在中世纪的犹太思想中,“神意”融合了希腊和伊斯兰的影响,意指“支配”(hanhagah)、“关注”(hashgahah)和“监护”(shemirah)。  相似文献   

7.
一、“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与“无我之境”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  相似文献   

8.
论“是”字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是”字句陈天福一、“是”的语法功能“是”在古汉语里主要有两种词性;一为形容词,与“非”相对,意为“正确、合理”,如“自以为是。”(《孟子·尽心下》)一为代词,与“彼’湘对,意为“此、这”,如“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论语·学而》)“是”表...  相似文献   

9.
“说唱词话”和《金瓶梅词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词话”是元明说唱文学重要形式之一。1967年上海嘉定县宣姓墓出土了一批明代成化年间竹纸刻印的书籍,内除一本南戏《白兔记》外,其余都是“说唱词话”,共十六种。近年来有人据此推断《金瓶梅词话》的成书问题,造成了混乱。曾有人提出,词话之“词”,“可有三种解释:一词调之词;二偈赞之词;三骈丽之词。”更有人认为,词话就是“有词有话,即有说有唱。词泛指诗、词、曲等韵文而言”。实  相似文献   

10.
一、意中之物与意中之文《文赋》小序中,陆机提出了“物”、“意’、“文’三个重要概念。关于三者的解释,较早,清人方廷珪是这样说的:“意,文之意;称,似也;物,即所赋之物;文,词也。”①按方氏的看法,这里的意,即文章的内容;物,即文章所反映的客观事物;文,是文章中言词,即形式要素。由此,“物”、“意”、“文”三者的关系可以表示为下面的公式:  相似文献   

11.
段玉裁朱骏声在字义序列研究方向建树了不可泯没的历史功绩,但也存在着方法论的错误。宇本义育的是语源意义成词本义,有的则是词的引申义:由此,如果一概经字本义为词的初义来“依次”排列全部义项。那就必然要违反历史主义原则。最理想的字典应该包含字形序列、字音序列与字义序列,并将这三种序列建构为全息的、三维的,因而是立体的形式,以揭示出其息息相关的内在联系。其中字义序列价值最大,难度最大,至关重要。要把字义序列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问来研究它。只有这样,才能对段朱的学说有所发展,才能编制出一部最理想的字典。本文试解并阐释了“康”“王”两个字义序列。  相似文献   

12.
韩愈《原道》的“非毁之也”,并非像众多注译者所解释的那样,是一个否定判断句。“非毁”是个动词,意为“诽谤;诋毁”,“之”指“仁义”,“也”是表停顿的句中语气词。“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意为“老子轻视仁义,(并且)诽谤、诋毁它”。由对这一问题的讨论,我们觉得有必要重提并强调训诂学研究和古籍译注所应遵循的几条原则:第一,忌不顾语言事实强为之解;第二,忌无视问题症结避难就易;第三,要结合语法分析探求文意。  相似文献   

13.
兼词漫议     
一个词兼有两个词的同性、同义和语法作用,叫作兼词。《论语·阳货》:“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句中的“诸”是兼词,相当于“之”和“于”。“之”是人称代词,代“阳货”;“于”是介词,表示处所,译为“在”。“之”作动词“遇”的宾语;“于”同“涂”构成介宾词组,作“遇”的补语。兼词有两种。一种是合音的兼词.一种是合体的兼词。合音兼词的读音为所兼两个词的拼合,也就是两个词的快读。合音兼词又称合音词,也叫急音。《孟子·梁惠王下》:“文王之围,方七百里.有诸?”句中的“诸”是合音兼词,相当于“之乎”…  相似文献   

14.
文章把宋代咏物词分为两大创作范式。第一种范式重在摹写物态,具体写法又有状物与体物二种。状物者力求穷形尽相,即“尽物之态”;体物者力求潜心于物,以“穷物之情”。第二种范式重在即物言情,具体也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托物言志,即借物之特征以寄寓某种人格精神;另一种为因物寄情,即借客观事物作为引发情感的触媒。  相似文献   

15.
敦煌文献中“逗留(逗遛)”一词,众说纷纭.研究佛经文献可知,释为“缘由”更为合理;敦煌解梦书“表门”一词郑炳林先生释为“坟墓园林之门”,从上下文来看,应释为“旌表墓门之物”.“五翳面墙”、“阑恡”、“恩泽绢”、“女秽”诸家未释,“五翳面墙”应为自谦之词,“阑恡”为“阻拦、舍不得”之义,“恩泽绢”指朝廷布施给寺庙的绢帛,“女秽”为女人自称.敦煌愿文“绠缇”一词难解,实则“绠”为绳索,“缇”为赤色布帛,均为驱傩所用之物.  相似文献   

16.
在《庄子》中,“物化”一词有三种含义;第一,直接表示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的得“道”境界;第二,指死亡;第三,表示“物于物”之意,即今之所谓“异化”。《庄子》哲学意义上的物化即指第一义而言,本文也就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此词的,第二义“死亡”是物化的一种特殊形态,第三义则是第一义的矛盾补充。庄子的物化哲学要求主体通过心斋、坐忘等修养方法,使心灵空明虚静,摆脱一切  相似文献   

17.
何谓同源分别字?王筠《说文释例》卷八说:“字有不须偏旁而义已足者,则其偏旁为后人递加也。其加偏旁而义遂异者,是为分别文。其中有二:一则正义为借义所夺,因加偏旁而别之者也;二则本字义多,既加偏旁只分其一义也。”分别文即分别字。这里所讲的两种分别字都是形声字,是早期形声字的两大主流。其前一种,是为了解决因同音假借造成的一字写多词现象而产生的,加“其——箕”、“或——国、域”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试解并阐释了“斤”“舍”两个字义序列。“斤”的语源意义是小,其字本义是斧之小者((?)了):“舍”的词本义是放下,其字本义是发布。这两个字的字本义都是词的引申义,而不是词本义或语源泉意义。由是观之,一概以字形为依据,一概以字本义为词的初义,是违反历史主义原则的方法论错误。  相似文献   

19.
字义行废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词义是现实现象的反映。汉语的词是用汉字记录的,书面的形式是一个一个的方块汉字。在古代汉语里,字和词的关系一般是统一的,所以研究古汉语即以字为研究对象。许慎的《说文解字》,说解的对象就是文字。这是一部“以文字而兼声音训诂”(见王念孙《说文解字序》)的书,说字形,明声音,解字义。解字义正是训诂工作。许书成于东汉,到清代段玉裁替它作注,中间相隔一千七百多年,社会发展了,语言文字也随着发展,字义自然也随着发生变化。许书以收小篆为主,所以说解字义是根据小篆,而所说皆本义。段玉裁作注,于字义部分多有阐发,值得注意的是他常常注出某义行某义废。行废之说,根于文字本身,也缘于社会发展。根据《说文》,本于文献,参照段注,字义的行废,可得数例,分说于后。 (一)字义未见或少见经传而废例有些字的本义不见文献语言,因而本义便自然地废而不行。殿《说文》:“殿,击声也。”段注:“此字本义未见。”殿训击声,文献未见  相似文献   

20.
主语谓语之间有一个“之”字,是古汉语中一种常见现象,用例甚多,且出于不同之句型。自马建忠以来近一个世纪,学者们都相继论述过。《马氏文通》卷七“介字(之字之用)”曰: 凡读于起词坐动之间,间以“之”字,一若缓其辞气者然。又凡读为起词,为止词,皆可间以“之”字。读无起词而欲间以“之”字者,必有字以先其坐动,所以为“之”字可间之地也。读有“所”字先乎坐动者,如间“之”字,则不先坐动而先“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