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用反映居民心理指标的BSI和CSI以及GARCH模型来测度居民收入的不确定性,并比较分析这三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同时,用GARCH模型计算贷款、房价和股票收益等的不确定性,并将不确定性与消费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了收入、资产价格的不确定性对中国居民消费的影响,得出收入的不确定对当期的消费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房价的不确定对消费的影响在10%的置信水平下显著,而股票价格与贷款的不确定对消费的影响不显著。因此,要促进消费还是要以提高收入为主,适度调整房价,适当引导进而改变居民的消费观念。  相似文献   

2.
文章运用泰尔指数与莫尔值测算了我国居民教育城乡差距与教育结构变化等指标,采用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人口素质结构的居民教育程度、教育城乡差距、教育结构变化以及人均收入、收入差距与居民消费水平进行了回归分析.  相似文献   

3.
资本要素收入作为国民总收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测算、厘清其在政府、企业和住户之间的分配状况以及居民资本要素收入的结构是必要的基础性工作。利用资金流量表和统计局住户调查数据,对我国资本要素收入及其部门分配和居民资本要素收入的结构进行测算,研究发现:(1)居民资本要素收入长期以来高速增长,在国民总收入中所占比例基本稳定在10%左右,但在总资本要素收入中所占比重经历了先上升(20世纪90年代)后下降(21世纪初)的过程;(2)居民税前、税后资本要素收入对比反映出我国对居民资本要素收入征税力度尚小,最高不超过4%;(3)伴随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居民资本要素收入结构由改革开放初期主要以农村居民的经营性收入为主转变为经营性、财产性收入并驾齐驱;(4)宏、微观口径测算的结果存在一定缺口,主要由劳动者报酬存在低估以及住户数据的系统性误差导致形成,国民经济核算的完善应得到关注。  相似文献   

4.
以现在的计算能力,要精确地计算我国的基尼系数并不难,但我国的《统计年鉴》没有公布详尽地收入数据,只有分农村和城镇居民分别按照收入分类的各自收入统计数据。如何根据这些数据估算基尼系数一直是学术界研讨的热门话题。文章通过理论研究建立了一种新的基尼系数经验测算公式,并通过实证,对2000年以来的我国基尼系数进行了测算。  相似文献   

5.
李停 《统计与决策》2022,(24):53-57
文章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结构分解,在此基础上测算出各分项收入对总体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度。基于GE指数分解,选用MLD指数测算出1985—2018年我国城乡区间、城镇区内和农村区内收入差距对居民总体收入差距的贡献度。研究发现: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贡献度持续下降;而财产性收入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度呈上升趋势,成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最大隐患;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解释了我国居民总体收入差距的70.1%,城镇区内收入差距逐渐成为导致城乡居民总体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文章首先理性分析房价收入比传统测算方式存在的缺陷,有针对性的进行修正,主要是从按收入阶层进行划分测算、全面考察居民住房有效购买力、将经济适用房及高档住宅纳入房价收入比等三个方面进行修正,并提出相应的修正计算公式;然后采用武汉市的房地产统计数据,对武汉市居民住房承受能力进行衡量.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存量与人力资本投入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旭 《统计与决策》2007,(10):155-157
本文回顾了已有测算中国人力资本存量的几种方法,并指出累计成本法测算了中国的人力资本投资,教育存量法测算了人力资本存量而收入差异法则测算了中国的人力资本投入。本文着重分析了三个指标的区别与联系。认为在进行人力资本的经济增长绩效和基于人力资本的收入分配等问题的研究时,能够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测算方法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8.
文献回顾表明,测算我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的主要问题是数据源的限制,目前,年鉴提供的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分组数据太少影响了对基尼系数的准确估计。文章通过实证分析,认为如粟能够提供16或20按人口等分组的收入样本数据,就可以比较准确地测算样本总体的基尼系数。因此,为了深入研究居民的收入差距,文章建议统计部门提供更为详细的居民收入分组数据。  相似文献   

9.
众多经济理论表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实证研究的结果却存在颇多争议,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没有将人力资本中包含的存量与质量概念予以区分。文章从人力资本的内涵及其经济价值角度对比分析了成本法、收入法和指标法等测算方法的理论依据和估算思想,并基于1982年、1990年、2000年、201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运用LIHK劳动力收入法对我国各个省份的人力资本质量进行测算,以验证测算方法在我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房价收入比计算方法之我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伟 《浙江统计》2004,(9):31-32
房价收入比通常是指商品房销售价格(指平均每平方米销售价格,下同)与居民户均收入之比,是社会和学术界广泛关注的衡量住宅市场价格和居民住房消费承受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制定住房政策的重要依据.国际上通常将房价收入比指标值6倍定为警戒线,超过6倍则认为房价超出了居民的承受能力.在国内,不论是经济学界还是普通百姓,大家都感受到近几年来房地产业发展非常快,同时伴随着房价显著的上升.据有些专家估计,我国的北京、沈阳、贵阳、南京、广州、大连和西安的房价收入比都超过了10倍,认为房价收入比超过了国际的警戒线,房地产已经存在严重泡沫.随着这个指标在社会上更广泛的应用,更深入的研究,它的不足之处也日益明显.笔者认为目前计算房价收入比只考虑到上市住房的房价和家庭户均收入这两个指标,以这种方法计算的房价收入比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住房价格和居民住房消费的承受能力,而应该对房价收入比计算方法进行细分,从不同角度计算分析房价收入比.  相似文献   

11.
收入基尼系数的统计推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尼系数估计量的统计推断是基尼系数研究的一个重点。本文我们使用Davidson(2009)提出的近似大样本渐进分布方法,对收入基尼系数估计量进行统计推断,包括计算估计量的标准差、构造置信区间和进行假设检验。通过模拟试验,我们验证了在小样本情形下,依据该方法所做的统计推断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我们对我国城镇居民的真实收入基尼系数进行了统计推断。  相似文献   

12.
李莹  吕光明 《统计研究》2018,35(9):67-78
本文借鉴Roemer的环境和努力二元因素分析框架,采用CHIP数据,构建相对全面的环境集,然后借助事前法构造的反事实收入来间接测度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机会不平等程度及其具体生成渠道,并选取年龄、性别和地区三大环境因素,进一步剖析城镇居民收入分配机会不平等的异质性特征。结果发现:(1)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中的23.2%是由环境因素所引致的机会不平等。城镇机会不平等程度随年龄增加而逐步积累,但在51-60岁时有所缓和,呈现倒U型特征;女性的机会不平等程度高于男性;机会不平等程度在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依次递减。(2)从生成渠道来看,机会不平等中的78.3%源于环境因素的直接渠道影响,剩余21.7%为环境因素的间接渠道影响。两种渠道的相对程度在不同年龄间差异明显,间接渠道对女性机会不平等的解释力是男性的2倍以上,间接渠道相对程度在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依次递减。旨在缩小机会不平等的政策应致力于补偿年龄、性别和地区等环境因素差异,尽可能使所有人的同等努力得到同等回报。  相似文献   

13.
20年来张家界旅游发展的民生福利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从旅游中进去,从民生中出来”的研究思路,在构建概念模型基础上,运用1989-2009年张家界统计数据,利用居民收入增长弹性系数、森指数、基尼系数、居民收入比指数、消费差距比指数和旅游服务密度指数6个指标,对张家界民生福利改善过程的整体情况和城乡差别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张家界城乡居民从旅游业发展中所获得的收入增长基本同步,居民收入增长慢于旅游产业的增长;同时,在城乡居民之间也存在差距,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弹性比农村高0.05;(2)张家界旅游开发带动民生福利改善,在城市和农村之间是不平衡的,农村居民福利改善的速度既落后于城镇居民,也落后于财政收入增长;(3)随着旅游服务密度的提高,城乡收入差距比和消费差距大体经历了一个先升后降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秦凯  季晓晶  王作东 《统计研究》2010,27(7):101-104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高低决定着居民生活质量的好坏,是检验政府工作绩效的重要指标和反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重要依据。为理清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区域经济特征、就业比重、政策性因素、政府转移支付力度的关系,找准居民增收面临的具体问题,进而挖掘居民增收潜力。本文运用马克威分析软件和EViews软件,采用建立数学模型的分析研究方式,对可支配收入的构成及影响居民增收的因素从定量分析的角度进行实证研究,以便准确掌握居民增收规律,探寻促进城镇居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幸福不仅是影响人们行为的重要因素,更是人们生活追求的最终目标。本文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创新性地从环境“二维化”这一研究视角,将环境因素划分为两个维度,即客观存在的环境污染因素与居民主观的环境行为,采用优化的两阶段有序Probit回归模型,沿着“客观存在的环境污染因素——居民幸福感”和“居民幸福感——居民主观的环境行为”两条研究思路展开实证分析,在实证过程中引入控制变量及工具变量,同时对经济因素及地区因素可能导致的组群差异进行考量和比较。结果显示,无论是环境污染对居民幸福感,还是居民幸福感对居民环境行为,其影响均是显著的,且具有异质性;环境污染通过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生活质量和社会活动对居民幸福感产生影响,而居民环境行为则因个体收入和居民幸福感程度的不同产生差异。本文对环境与居民幸福感之间的作用机制展开深入分析,为政府出台环境政策的制定、提升居民幸福感及居民环境行为贡献度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常晓素  何辉 《统计研究》2012,29(1):80-86
 本文根据我国城市(镇)不同收入阶层1999年至2008年的支出结构数据及现金收入和支出统计状况,测算出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有效税率②和所得税额;利用跨期消费决策的两期模型,构造居民消费效用函数,即消费者的福利函数,测算出我国流转税和所得税的福利损失(成本)。结果显示:我国居民消费符合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时间偏好不同,收入水平越低越倾向于当前消费;流转税具有明显的累退效应,而所得税的累进效应,特别是个人所得税的累进效应不明显,使得我国当前的税制结构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不够。  相似文献   

17.
收入不平等因素构成分解方法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建平 《统计研究》1997,14(2):72-74
收入不平等因素构成分解方法与实证分析刘建平ABSTRACTBriefanaysisonthecurentstatusofresidents'incomediferenceinourcountrywasmade,thenamethodfactoring...  相似文献   

18.
城乡居民储蓄行为差异的实证研究周伏平王美今ABSTRACTThispapershowsupthediferenceoftotalsaving(onlyreferingtotheresidents'savingdeposits,notincluding...  相似文献   

19.
韩秀兰 《统计研究》2015,32(2):44-50
本文结合国际前沿收入分配测度方法,基于贫困增长曲线(poverty growth curve,PGC)和收入增长相对益贫性(Relative pro-poorness of Growth,RPG)测度指标,应用2013年发布的新一轮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微观数据,从居民收入增长的相对益贫性这一新视角分析个人所得税的减贫效应及其对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由此阐释个人所得税对居民收入增长相对益贫性的影响机理,并得到更具针对性的个人所得税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