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马克思世界观转变探微杨耕1.某种学说创立者“形象”的变换,在思想史上并不罕见。但是,像马克思这样引起持久的、广泛的、世界性的争论,聚讼纷纭,却是罕见的,而且马克思离我们的时代越远,对他认识的分歧也就越大。当然,我注意到,在众说纷纭的见解中又存在着两点...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新哲学观和新世界观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马克思的新哲学观和新世界观刘福森胡金凤一马克思在1845年春天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曾经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恩格斯对《提纲》的评价至少包含了下面几个观点:(1)《提纲》阐发的实践唯物主义观点是一种“世界观”,而不... 相似文献
3.
列宁说:“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①而这一成果首先是在《意志意识形态》中集中表述的。这本书不仅深刻地叙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一系列重要原理,而且还在综汇这些原理的基础上,第一次提出了完整的社 相似文献
4.
论马克思生活世界观与"生活世界"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进入现代,实现了从实体性思维向功能性思维脉象的转变,整体进入了"生活世界"理论域境.这是对以往僵化思维的突破,更是在欧洲社会发展危机中,对人性的回返以及技术与理性等现代性大背景的反思.马克思站在实践的基点上,以改变世界为生活世界观的目的,阐明了一条与西方"生活世界"理论异质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14,(0)
中国近代知识分子“世界观”的形成是一个痛苦而漫长的历程。近代启蒙思想家王韬作为最早接触西学的口岸知识分子,在墨海书馆通过与西方传教士合作翻译西书对外部世界有了初步的了解。漫游欧洲又为他切身感受不同的国家、民族和文化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在充分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基础上,他在《循环日报》上发表政论,提出了完整的资产阶级改革方案,为积弱的晚清开除了一剂变法自强的药方。可以说,王韬对于外部世界的认知始终走在同时代人的前列,其世界观的形成与演变在晚清知识分子中极具代表性和典型性。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形成于他的两篇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理由是在这两部著作中马克思第一次赋予实践以正确的含义,并把它引入认识论,作为认识论的基础。当然,如果仅仅从完善的意义和新旧哲学的区别这两点来看,这种看法也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从马克思实践观形成的整个过程和其整体意义来看,这种看法就未免显得不甚科学 相似文献
7.
朱坚劲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3,(1)
对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研究经年不衰,但从文化背景角度来探讨的文章却不多见。本文选择了这个被人忽略的视角,探讨了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文化背景,通过对古代希腊文献、17世纪西方旅游家的东方游记、18世纪法德启蒙学者的东方观、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和英国政治学家的东方社会观的探索,论述了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直接理论来源,为学术界全面、深入地研究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提供了丰富的背景材料。 相似文献
8.
市场的充分发育与科学世界观的形成与确立易杰雄易杰雄,男,1945年生,196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92荣膺美国“世界终生成就奖”及英国“二十世纪成就奖”,现为北京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教授。众所周知,社会主义各国都是以唯物辩证法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9.
当今中国社会普遍认为,中国社会有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时期,这种观念的流行,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有密切的联系。按照这种思维定势,中西方历史上都曾经出现过封建制,但如果我们溯本清源会发现,马克思所理解的封建制在社会实践中有它的历史存在性,与中西方封建制存在着必然联系,与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社会形态相去甚远。因此认真分析马克思封建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把握马克思所理解的封建制理论精髓,十分必要;同时对中国社会"泛封建化"问题的深刻反思,彰显马克思唯物史观中人类历史发展道路的多维性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货币理论的发展过程,大体说来可以划分为如下三个阶段:(1) 从《论犹太人问题》到《哲学的贫困》,是马克思货币理论的萌芽阶段;(2) 从《伦敦笔记》到《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中的《货币章》,是马克思货币理论从开始形成到逐渐成熟的过渡阶段;(3) 从《政治经济学批判》到《资本论》,是马克思货币理论的完成阶段。本文拟按照上述历史的线索,对马克思货币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作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阐明了工人阶级的世界历史使命的同时,他们也论证了对全部社会关系进行共产主义改造的必然性和本质。他们证明了,从工人阶级的斗争中,从工人阶级的全面发展中将产生出这样一个社会,这个社会由于实现生产资料社会化和具有高度的生产水平而不再有阶级,不再有城乡之间以及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间的本质差别,这个社会不需要国家,并保证所有人都有丰富的产品和完全的社会平等。 相似文献
12.
在人类思想史上,黑格尔与马克思无疑是两位巨人。他们不仅以各自丰富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人类思想的进程,而且他们二人思想之间的特殊关系本身就成为几代哲学家所激烈争论的课题。马克思曾这样表述这一关系:“我的辩证方法,从根本上来说。不仅和黑格尔的辩证方法不同,而且和它截 相似文献
13.
14.
15.
科学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科学共产主义,名副其实的科学的政治经济学——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创立和形成的历史过程的最重要成果。马克思和他的天才战友恩格斯在其智力活动初期,既不是唯物主义者,也不是共产主义者。马克思在其博士论文(1841)的前言中断言,“唯心主义不是臆造,而是真理。”只是到了1842年,在马克思发表在《莱茵报》的文章中,才发现了他的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过渡、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雏型。1844年,在 相似文献
16.
普列汉诺夫指出:“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哲学的出现,是人类思想史绝无仅有的一次真正的革命,最伟大的革命。”马克思顺应历史潮流,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创立了唯物史观,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最辉煌的变革。这当然是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但就其主观因素而言,关节点就在于马克思具有一种与以前的或同时代的思想家有一种截然相反的强烈的实践精神。他勇于实践,注重现实,力求把自己的理论研究与社会迫切的现实斗争有机地统一起来。本文重温马克思的理论与实践统一观形成的过程,这对于我们学习马克思的伟大实践精神,加深理解马克思主义实质和特征,坚持马克思主义和我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四化进程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7.
中日近代世界观的形成与两国早期近代化的成败吉林师范学院历史系田毅鹏十五六世纪,伴随着“地理大发现”和工业革命的进程,西欧开始了大规模的航海探险和殖民扩张,它彻底打破了古代农业社会人类文明区域分割、孤立发展的状态,使世界各区域文明间的交往联系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8.
研究马克思的经济学遗产,迫切要求在研究这一遗产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以完整的观点对待这一遗产.对作为《资本论》有机组成部分的《资本论》第2卷的形成过程进行研究,能够更好地理解它的内容及其在马克思经济学遗产中的地位,并了解它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意义.列宁指出:"马克思所作出的另一个极其重要的新贡献,就是他在《资本论》第2卷中对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的分析."1857—1858年手稿《资本论》第1卷的来源是1857一1858年的手稿,这是《资本论》的初稿.其中已经包括了属于未来第2卷的相当广泛的材料.在这个手稿中,马克思对再生产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青年马克思在大学时代早期创作的诗作是在德国浪漫派的思想影响下完成的。这些诗作蕴含细微但却重要的思想差别,它们见证了马克思“理想主义”哲学世界观的确立及其在“现实与应有之间的完全对立”的压力下经历危机并走向瓦解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唯物史观"以人为本"思想的形成大致经历了由<博士论文>时期的"自我意识"意义上的人本思想,到<莱茵报>时期的物质利益意义上的人本思想,到<德法年鉴>时期的历史创造者意义上的人本思想,再到<手稿>和<形态>时期的实践主体意义上的人本思想的转变.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是马克思科学的实践观点的确立.正是在科学的实践观点基础上,马克思才彻底抛弃了唯心史观,建立了唯物史观,马克思眼中的人才由抽象的人转变为现实的人,科学的"以人为本"思想得以最终确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