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3 毫秒
1.
黄山,雄踞皖南,中拔千仞,背负江淮,下瞰吴越。这里峰奇、石怪、松苍、瀑湍,集自然景观之大成,倾倒古今多少游人!1979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成立黄山特区的设想。1983年,国务院批准设立黄山市。1986年,全国105所高等院校的200多名教师倡议把黄山市建成中国风景旅游疗养城市,建成为全人类所向往的“世界公园”。很快,胡子昂、钱昌照、周培源等50多位著名人士联名支持这一倡议,建议将黄山市辟为中国的“世界公园”,进行重点建没,从而“为中国人民造福!为人类造福!”黄山名气越来越大,中外游人蜂拥而来。  相似文献   

2.
2012年3月的一天,像往常一样,做完礼拜的吴忠市穆斯林群众又来到寺里的穆斯林文化书屋看书。文化书屋里,不少人利用闲暇时间来这里"充电",有的在借阅书籍,有的在看碟片,有的还做着笔记。"村民们茶余饭后最爱去的地方就是这里了,以前没事就是做礼拜、拉家常、打麻将。自从有了穆斯林文化书屋,大家找到了可以为自己‘充电’的好去处,打牌、闹事的少了,读书看报、  相似文献   

3.
所谓中国穆斯林,是指在9~10世纪(唐宋时期)后,自西亚移居汉土(Cathay、Chin之地)的穆斯林,这些伊斯兰教徒同时又以传播伊斯兰教为其主要目的,且历史性、阶段性地完成了以汉语为母语的过程,从而形成的中国穆斯林民族。故将其信奉的伊斯兰(宗教与制度)称为中国伊斯兰,通称回教。有关这个用语,在“中国”或者是“‘中国的’穆斯林、伊斯兰”中,概念已被加以区别。因为在中国境内,还有维吾尔、哈萨克、撒拉等穆斯林及其伊斯兰的存在,而这些民族都是属突厥语系的民族。与此相对,我所说的中国穆斯林,是以汉语作为其母语的,是…  相似文献   

4.
严梦春 《民族论坛》2003,(11):28-29
凡去“天涯海角”观光的游客,必要经过三亚凤凰镇(原名:羊栏镇)的回辉村和回新村,这里是海南省惟一的回族聚居区,这里是穆斯林的天地。他们以独特的宗教信仰和经济文化习俗吸引来往游客纷纷驻足。在一位回族导游的带领下,我走村串户,深深为这一片椰林掩映的回族村落吸引。走进村落,座座白墙青瓦的独立房屋历经岁月已明显带有青黑色,构成一片旧民居,门楣上都写有阿拉伯语的清真言,有的用碳灰写上,有的用现成的清真言贴上去,有的则贴上一块写有清真言的瓷砖。每家每户都有乘凉的门厅,走进屋里可以看到灰旧的墙上都贴有穆斯林的画报及麦加朝觐…  相似文献   

5.
<正> 湖南境内的民族,历史上关系复杂,源流难辩。对此,现代学者论述颇丰,笔者细心阅读之后,有两点看法觉得有必要提出来,以便同仁指正。一、“南蛮”和“三苗”的关系“南蛮”与“三苗”间的关系民族史家颇多著述,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编的《苗族简史》写道:“至于‘南蛮’,从‘放欢兜于崇山以变南蛮’和《帝王世系》关于唐尧时‘诸侯有苗氏处南蛮而不服’等记载来看,可知‘南蛮’是被放逐到长江以南地区的部分‘三苗’的别称,实际上是‘三苗’的一个支系”。《贵州民族研究》(1985年3期)上  相似文献   

6.
论四川嘉绒藏区铠甲舞的藏传佛教文化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嘉绒地区藏传佛教历史与地理环境关于“嘉绒”一词的由来 ,学术界争论颇多。所谓“嘉绒藏族” ,实际上是 1 954年在民族识别中将原有“嘉绒族”归入藏族后才出现的称谓。① 而对“嘉绒”一词的解释 ,目前较有代表性的是 :“靠近汉区的山谷地区的通称。”② 从实际的地理状态来看 ,这一说法无疑是正确的。故而有学者认为 :“‘嘉绒’一词并非族名 ,而是对一个地区的泛称。”③ 也有学者认为 :“‘嘉绒’表示了汉藏两族文化交融汇合的意义。”④“在藏语中 ,‘嘉’为汉族 ,‘绒’为溪谷之意 ,联称即为靠近汉族的溪谷居民。”⑤ 从历史上看…  相似文献   

7.
从古至今,回族穆斯林都是一个对外开放性极高的群体,正是由于其积极开放的心态,才得以在中国立足、生根、繁衍生息.当代回族穆斯林依然表现出较高的开放性.但是中国穆斯林的同意融入,并不意味着完全意义上的"民族融合"、"文化界限消失"以及"宗教信仰同质化".中国回族穆斯林的对外开放性,也不是绝对无节制的.回族穆斯林在开放的同时,确实存在着一个文化心理底线.中国回族穆斯林在现代化过程中,虽然仍将不可避免地继续产生出民族文化特征不断消失的现象,文明交融是一个趋势.但这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冲撞回族穆斯林的文化心理底线、文化生存底线,也必将引发其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8.
清真食品的特点探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周瑞海 《回族研究》2004,(1):100-103
清真饮食是指按照伊斯兰教法规定、穆斯林可食用饮食。历史上穆斯林学者对“清真”二字的解释说:“纯洁无染之谓清,诚一不二之谓真。”(王岱舆:《正教真诠·正教章》)清真食品不但为回族等各民族群众在生活上提供了美味佳肴,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而且随着时代的前进,清真食品已发展为一种产业,为我国经济的增长开辟了新的广阔的道路。那么,清真食品有哪些特点呢?本人认为有以下几点。一、悠久的历史性清真饮食由来已久,它的历史可追溯到唐宋元时代伊斯兰教的传播和回回民族的形成。中国清真饮食的起源,应该说和伊斯兰教传入中国是…  相似文献   

9.
眼前,一座独具风格的阿拉伯式建筑,即便在鳞次栉比的楼宇之中仍显得那么耀眼。大楼中顶一个鲜艳的红十字,下边镶着几个1米高的大字“哈尔滨市穆斯林医院。”医院的同志告诉我们,这是一所历史悠久的民族医院。其前身是1924年建立的“犹太医院”和“苏联侨民会第二医院”,后改为职工医院。1989年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改建为今天的穆斯林医院。在这里,严格按照穆斯林的习俗,创造民族医院环境,饮食全部清真,并配备清一色的穆斯林职工,竭诚为本市及国内外的穆斯林患者服务。听说院长李伯康是回族,而且还是位归侨。直到中午,我们才在院长室见到了他。一张白色的写字台和一组不太大的文件柜使院长室显得整洁大方。  相似文献   

10.
清初见于《实录》的达斡尔族首领巴尔达齐有两人之说,于本世纪五十年代就有人提出,只是没做详细论证。如王钟翰先生的《达呼尔人出于索伦部考》一个注中便说:“按‘额驸巴尔达齐’自称精奇里氏,系‘多科屯人’(见‘清太宗实录,卷五页一○上),另一‘巴尔达齐’则系‘塞布奇屯’(见同书卷二三页二六下)人。故自一六三六年(天聪十年)以后,凡只称‘黑龙江地方巴尔达齐’(见同书卷三九页二上)的,显然并非‘额驸巴尔达齐’其人。即在  相似文献   

11.
青海伊斯兰教教派与门宦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教派现状青海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地区,伊斯兰教是信教人数较多的第二大宗教。明中叶以前,回族、撒拉族中的伊斯兰教只有“格底目”一派,清末伊赫瓦尼和西道堂相继形成,和格底目并称三大教派。明末清初苏非派的哲赫林耶、虎夫耶、嘎底林耶和库布林耶先后传入青海地区,形成四大门宦及其所属支系。长期以来,伊斯兰教与穆斯林的发展息息相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不但影响回族、撒拉族等穆斯林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而且它的教规和教义,也深深地渗透于这些民族的生产、生活、家庭、婚丧、饮食、起居、礼仪等各个领域。穆斯林信…  相似文献   

12.
穆斯林聚礼,从宗教角度上来讲,只是一种宗教活动,是穆斯林重要的宗教功修之一。然而,在中国大环境里,穆斯林聚礼也体现出其重要的社会意义。主要表现在:寻找集体归宿感;提供交流;历史上曾动员穆斯林积极抗日、保家卫国;宣传党和国家民族宗教政策、法规;促进民族团结等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3.
尚风同志在《西藏研究》八六年第一期上撰文提出:“‘喇嘛教’一词已约定俗成,改称‘藏传佛教’或‘西藏佛教’大可不必。汉人称‘喇嘛教’乃十分尊崇之意,是非常好的名称”云云。我认为,这实际上避开了问题的实质。文中尚有拟于不伦之比较,牵强附会,令人难以接受。  相似文献   

14.
歇后语,就其字面意义而言,从它产生和演变的历史来看,似乎纯然是汉族特有的一种语言表现形式。 谈到历史,那么至迟在唐代,汉民族中就有了歇后语,并且被一些文人用到了自己的作品里。《旧唐书》中记载,诗人郑綮(曾做过宰相)专用“歇后”形式写诗,用语诙谐,别具一体。宋人严有翼在《文苑雌黄》一书中也说过:“昔人文章中多以‘兄弟’为‘友于’,以‘日月’为‘居诸’,以‘黎明’为‘周余’,以‘子孙’为‘贻厥’,以‘新婚’为‘燕尔’,类皆不成文理,虽杜子美、韩退之亦有此病。此歇后语也。” 不难看出,唐宋时代所谓的“歇后语”,就其构成和意义来说,和今日的歇后语是大相径庭的。这类从古书中的成语分解成的歇后语,如“燕尔——新昏”、“日月——居诸”等,由于来源与应用范围很窄,因而越来越失去了活力,如今已经很少人记得曾经有过这样一种歇后语了。  相似文献   

15.
<正> (一) 议榔制是苗族先民进行社会管理的基本制度,民主管理是它的重要原则。这一原则是苗族朴素的民主管理意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反映。议榔(苗语),即议订公约之意。议榔有组织和制度之分。作为组织形式,在各个苗区称呼不同。湘西称“合款”;黔东南称“议榔”;广西融水称“埋岩会议”,云南金平称“里社会议”。议榔组织规模大小不一。有一个自然寨,也有几个或几十个自然寨。“议榔组织有大小榔头管理事务,也有称作‘硬手’和‘老虎汉’的军事首领;有‘巫师’(即祭司)作宗教领袖;也有‘行头’‘理老’主持司法,排解纠纷,裁判犯罪”。议榔组织的社会职能是,一方而抵御本民族以外其它民族的军事进攻和政治统治;另一方面从事苗族社会的内部管理,组织社会经济生活、解决纠纷、维护社会秩序、制定和执行习惯法等。它是  相似文献   

16.
泰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南部穆斯林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佛教大国———泰国有近300万人是穆斯林,占全国人口的5%。其中大部分是居住在南部边境北大年、也拉、陶公、沙敦四府的马来穆斯林,其人口约占四府总人口的70%。这一地区历史上曾建立过马来人的北大年王国,15世纪时还是东南亚的一个伊斯兰教中心。1909年...  相似文献   

17.
1977年10月,芝加哥城在自己的历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自美国有史以来,它第一次允许穆斯林工人在经过整整一个月的斋戒之后休假庆祝开斋节。在整个斋月中,这些穆斯林工人毫无怨言地同其他工人一样从事着相同的劳动。芝加哥城采取的这一措施是使美国各州的穆斯林享受宗教节日的一个开端。巴吞鲁日的路易斯安那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都已正式承认穆斯林的  相似文献   

18.
一、开首的话题——我们的现状是:城市民族工作处于朦胧的困惑中。街头。记者向人打听:“请问地区民委在什么地方?”行人神色疑惑:“民委?是民政局吧?”一位民委主任描绘他的民委在市民们中的遭遇,“市‘民委’常被谐音称为‘门卫’。来‘民委’的人被带到市府‘门卫’那里……”记者曾听到过某地区民委同志玩笑似的牢骚:“我们的办公室是地委大楼里最糟糕的房间,而且正对着走廊里的厕所。”无独有偶,记者来到一个县民委,走进的仍是正对厕所的办公室。奇怪的是:相隔甚遥的另一个县民委,其办公室也处于相同位置。困惑。由于不被理解遭受忽视而产生的心理的困  相似文献   

19.
“吐蕃”考     
一、问题的提出 “吐蕃”是唐朝时期汉文史志中对藏族的称谓。至今国外仍沿用“吐蕃”一词的译音tibet。关于“吐蕃”一词是怎么来的?有人说可能来源于藏语,有人说来源于汉语,有人说来源于突厥语。已故学者牙含章先生说:“唐朝人在‘蕃’字前为什么又加了一个‘吐’字,到现在还弄不清楚。因为从藏文的古今史书中,查不出在‘蕃’字前加‘吐’音的任何  相似文献   

20.
方可  白勇  尹宁娟 《民族论坛》2013,(11):38-41
《民族论坛》:住有所居,安居乐业,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7月10日,蒋益民厅长在省住建厅召开的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上讲到“住房城乡建设事业方方面面的工作与人民群众都息息相关,大多是民生工程,在推进‘四化两型’‘四个湖南’建设,促进经济‘三两提升’,加快实现全省人民的‘小康梦’‘两型梦’‘崛起梦’所占‘版图’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