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卡尔·波普尔把证伪主义作为其哲学思想的核心.波普尔在《科学发现之逻辑》一书中对逻辑实证主义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否定了其归纳推理的逻辑基础,提倡逻辑严密的演绎推理,并将之作为证伪主义思想的逻辑基础;他把可证伪性作为科学的划界标准,在此基础之上形成了他的科学理性观,他称之为批判理性主义.波普尔把证伪主义应用于科学知识的增长过程中,形成了他的认识论.虽然波普尔的科学哲学受到了来自各方的非议,但在科学哲学的发展史上仍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对其它具体学科尤其是教育学科的发展仍具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2.
波普尔从批判理性主义出发,从分析科学知识的动态过程着手,揭示了科学是科学家不断发现、不断革命的过程,从而建立起“猜想与反驳”方法论。波普尔通过科学发展的两个基本环节——猜想与反驳,构建了科学进化的逻辑形态,形成了他的科学发展模式理论。波普尔方法论内含的科学创造精神和科学批判精神对于现代科学探索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后现代哲学的内在矛盾 :它从实践运动变化发展的绝对抽象出发 ,批判了现代主体理性的形而上学 ,而在其自身的逻辑框架中 ,又认同于一种先验的历史价值信念 ,构建了一种非实践的抽象的历史理性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4.
在历史哲学中 ,卡尔·波普尔针对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提出了“反历史决定论”的观点。波普尔认为 ,社会历史不存在客观发展规律。波普尔试图从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的差异性 ,社会现象非重复性、人为性特点入手来否定社会历史规律的存在 ,这是片面地、机械地来理解规律性。波普尔把科学知识视为历史进程的决定因素 ,颠倒了社会实践与科学知识的关系。波普尔的历史规律虚无论和科技决定论的错误根源在于它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  相似文献   

5.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历史方位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社会历史进程中时间空间交错形成的坐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客观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国际环境,社会主要主要矛盾及全面从严治党形势等多个方面所面临的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中的重大问题所形成的科学认识。历史方位的演变不是一个主观臆想,是一个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发展过程,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变化的结果,是社会合力的结果。对历史方位的判断,是一个思维认识运动的过程,是一个对社会历史客观具体现象抽象、判断、推理的辩证过程。对历史方位的认识,是认识中主客体之间的辩证统一,这种关系在认识改造社会历史变迁中,就表现为理论逻辑与社会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6.
波普尔把休谟问题界定为归纳逻辑是否得到证明,或者在什么条件下得到证明的问题.他在解决休谟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归纳逻辑是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可被证明为有效的问题,归纳逻辑的问题根本不存在.这确立了波普尔的反归纳立场.而这种在解决休谟问题过程中衍生的反归纳立场,正是波普尔确立"可证伪性"划界标准及其整个科学哲学体系的逻辑前提.可以说其整个科学哲学体系就是从中逻辑地演绎出来的.因此讨论波普尔对休谟问题的解决,对于理解波普尔的反归纳立场及其理论效用是很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7.
历史主义一词具有多义性。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具有本体论的意义、认识论的意义和评价原则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在发现和认识人类社会历史本质和规律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它揭示了社会历史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的统一 ;揭示了历史过程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揭示了历史研究的科学性和党性、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提出了自然科学和人的科学相统一的可能性 ;体现了历史认识和逻辑认识的有机结合的原则 ,历史主义评价原则和阶级分析方法相统一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逻辑和历史相一致是辩证逻辑的重要原则。这个原则不仅带有规律的性质,而且具有方法论的意义,人类对客观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各门科学理论体系都离不开这一原则的指导和运用。在我国四化建设过程中,认真研究和学习逻辑和历史的辩证关系,对于掌握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推动各方面的改革,无疑有着重大的实践意义。一逻辑和历史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在辩证逻辑中,“逻辑”是指人们的理性思维或抽象思维。它以理论的形态反映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性,是客观现实的历史在理论思维中  相似文献   

9.
教育本质研究中逻辑方法与历史方法的科学统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逻辑方法与历史方法的科学统一,是主观世界正确把握事物本质的理性思维方式,也是科学揭示教育本质的必由之路,即祛除狭隘的价值偏好,面对所有时空中的全部教育形态,透视教育直观表象,进行普遍共性和特殊性的科学抽象与概括。科学的逻辑方法必然依赖和包含着科学的历史方法,反之亦然;单纯的逻辑方法和单纯的历史方法都是片面的,故以往揭示教育本质的“上位属性定质法”、“成熟典型法”和“直观表象法”都是非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对需要范畴的规定,就是把在认识过程中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这当然是抓住了对象。但科学认识更重要的任务是把经过分折所获得的简单的规定,作为必要的前提而包括在结果之中,这就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使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这样就不仅是抓住了对象,更重要的是理解了对象。这一过程同时也是历史与逻辑的一致,这就要求把马克思的需要范畴还原到历史过程中;从人的发展过程中再现这一范畴。  相似文献   

11.
黑格尔第一次以唯心主义形式阐明了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的一致,创立了思辨的辩证逻辑,使人类对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的认识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为哲学科学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在理论思维的体系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和方法就是历史与逻辑的一致。一方面,历史的东西(过程)与逻辑的东西(过程)是一致的;另一方面,历史的研究方法和逻辑的研究方法也是一致的。历史与逻辑的一致是黑格尔的思辨的辩证逻辑的重要原则和方法,这一思想又为马克思经典作家们所批判和继承,成为科学的理论思维体系的重要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逻辑和历史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的重要原则。但就哲学史这个特殊领域来说,逻辑和历史的统一,却是一个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指导原则和方法。这是由于哲学史这门科学既是属于哲学又是属于史学这种特殊性决定的。我们研究哲学史就是要从客观存在的人类认识发展的历史中寻找哲学发展的逻辑,总结人类认识的规律,取得认识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3.
科学不等于真理,知识本质上是猜测性的,波普尔把其哲学思想表述为:P_1→TT→EE→P_2,即从“问题→试探性解决办法→排除错误→新的问题”。波普尔对科学知识发展的过程研究是基于认识论和进化论的结合,这种进化知识论的结合依靠否证方法或问题逻辑作纽带,科学方法、批判方法来自于试错法。 在现代西方科学哲学诸流派中,卡尔·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是独具特色、富于启发意味的一支。在其之前,无论是经典经验论者还是现代的逻辑实证主义论者,都是从“证实”的角度来讨论科学的诸原则(如科学的划界,科学理论的证明等问题)。以后,当有关生物进化论的思想被有些学者从生物学领域机械地搬到社会学领域后,波普尔把这种社会达尔文主  相似文献   

14.
对黑格尔哲学史观的讨论,不宜将他的个别断言抽象出来进行所谓重构论证或批判分析,而是必须到他的体系内部把握其哲学史观的基础问题。本文认为,黑格尔哲学史观在他的体系内的根据是理性与历史之间的本质关联,即理性的历史性和历史的合理性。此外,哲学史在黑格尔体系内的地位可以通过其与宗教史-政治史、与逻辑学的关系得到确切规定,这就是,哲学史作为“能思维的理性”的历史,具有二重性,既是特殊的理性历史,又是普遍的理性历史;哲学史与逻辑学分别表现“能思维的理性”的历史发展和逻辑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确定方法论原则的指导思想、逻辑论证过程和具体的理论分析三个方面对卡尔·波普《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一书中的观点进行了评价。作者认为,波普把乌克思的历史决定论包括在他所批评的历史决定论的范围之内,是基于对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科学性的无知。  相似文献   

16.
西方逻各斯精神在康德的辨证历史观中得到双重呈现,人类普遍历史的合规律性进程实则只是人类纯粹理性站在道德的高度反思全部人类社会的结果。正是囿于这种先验设定,历史与逻辑在康德哲学中只能达到外在的统一性。黑格尔扬弃了康德的先验预设的理性原则,将人类历史的辨证发展进程看作是世界理性的客观理念的实现过程,由此使历史与逻辑获得了内在统一性,并将辨证历史观提升为普遍方法论。马克思则进一步扬弃了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本体论基础,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性原则奠定在物质世界和人的劳动实践活动中,由此使之成为一种真正科学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17.
证伪主义是波普尔科学哲学的主题,它以批判理性主义为认识前提。批判理性主义认为,知识的存在以个人为本位,知识的增长是一个类似达尔文生物进化的客观自主的过程,因此任何个人的理性都是有限的。归纳和证实之所以错误,从根本上说,就是它们预设了个人理性的无限性。相反,正是个人理性的有限性,使得归纳和证实不可能,因而只有证伪方法才能使对科学的检验成为可能。但是,由于波普尔把知识的存在仅局限在个人的范围内,主张知识来源的先验性,承认自在之物的存在,因而其批判理性主义具有明显的不可知论色彩。  相似文献   

18.
逻辑与历史的一致性是辩证逻辑的基本原则。随着实践和认识的发展,要求我们把二者的一致性与非一致性结合起来作完整的理解。逻辑与历史的一致性主要是指思维的逻辑与客观现实的历史及思维的历史相一致,二者也存在着非一致性。时代呼唤辩证的思维,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现代逻辑的长足进步,要求我们对逻辑和历史的方向关系进行反思,以期完成新时期逻辑结构转换的历史任务,取得逻辑和历史在更高阶段上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9.
黑格尔认为,哲学是唯一真正的科学,而科学乃是一个体采,即有机的系统。具体来说,黑格尔的科学概念有如下涵义:从哲学史看,哲学是从较为贫乏抽象的体系发展到更为具体丰富的体系的过程;从人类认识史看,科学是一个从意识到精神的发展过程;就黑格尔自己的哲学看,它是逻辑学、本体论、认识论三者一致的体系;就哲学与普通科学的关系看,哲学才能把握普通科学认识中的真理,才是本来意义上的科学;作为科学,哲学与通俗哲学、艺术、宗教也都有严格区别。黑格尔关于科学的体系观点揭示了科学是历史和逻辑发展过程的统一,体现了哲学将整个世界作为思维对象的深刻要求。  相似文献   

20.
郑先兴 《南都学坛》2002,22(2):13-19
历史认识的性质在于发展眼光、线性分析、叙述事实 ,一句话 ,在于求真 ;其特点为平等性、间接性、歧义性和时代性。在历史认识求真的道路上 ,主体性的介入并不决定历史学是否科学。历史学的科学性取决于历史认识是采用由感性到理性 ,还是由感性到理性再到感性的认识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