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恩来与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创———纪念周恩来诞辰100周年□余伯流中国革命是沿着一条有别于苏俄模式的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取得胜利的。这条中国式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开创,既是一代伟人毛泽东的独特创造,又是中国共产党集体奋斗的结...  相似文献   

2.
“以农村包围城市 ,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 ,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 ,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经过不断地探索、实践 ,摸索出的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中国革命正是沿着这一正确道路走向胜利的。孤悬海外的琼崖革命 ,之所以能坚持“二十三年红旗不倒” ,笔者认为 ,最重要的一条 ,就是琼崖共产党人在斗争实践中 ,坚持不懈地探索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积蓄、壮大革命力量 ,使革命力量最终从劣势转变为优势 ,从而为夺取城市 ,最终夺取政权准备了条件。以 192 6…  相似文献   

3.
中国革命的胜利,走的是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从1927年至1937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进入最艰苦的斗争年代,这就是苏区时期,或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通过各种形式总结、研究、宣传这一段光辉历史,是一项重大而光荣的任务。江西人民...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马小舫二十世纪初,马克思主义成功地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继而在理论上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在实践上使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最后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的飞跃。在八十...  相似文献   

5.
<正> 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引导中国革命取得最终胜利的唯一正确的道路。这一道路创立、形成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抗日战争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率领全党同志在实践上继续坚持这条道路,并对这条道路作了深入的理论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中国革命发展不平衡性理论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理论和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重要依据,对中国革命的胜利起了重大的作用。本文旨在初步探讨共产国际、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发展不平衡性理论的形成和贡献。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创立的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和邓小平开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两个不同时代、不同领域的产物,但两者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的联系。两者都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出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8.
<正>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表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的理论与实践,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所作出的伟大贡献。毛泽东同志系  相似文献   

9.
井冈山精神:理想、首创、奉献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李国强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并取得胜利的伟大起点。井冈山精神,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城市工作始终是全党工作中的一条重要战线.城市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和早期革命斗争的策源地,建党和大革命时期党主要通过在城市进行的一系列革命活动,发展革命力量,扩大了党的影响.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在城市斗争中屡遭挫败的严酷现实,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的形成提供了经验教训.抗战时期党的城市工作,为中国共产党从苏区转向全国,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扩大和抗战的最后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解放战争时期第二条战线的斗争,加速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灭亡.总之,主要在城市里开展的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工作和人民群众运动,有力支援和配合了农村的武装斗争,从而才有了全国革命的胜利.  相似文献   

11.
大革命失败之后,中国革命出现了工人运动(城市斗争)落后于农民运动(农村斗争)的不平衡情况。在新的形势下,如何看待和领导中国革命,党内为此曾进行了三次大的争论。在争论中,许多同志提出了发展农民运动、以农村包围城市、首先争取一省数省革命胜利从而最终夺取全国胜利的正确主张,但没有被当时受“左”倾思想支配的党中央所采纳。经过一系列的挫折之后,中国共产党终于认清了中国革命发展不平衡的特点,探索出了一条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12.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是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独自创立的。在这条正确道路的形成和中国革命的发展过程中,共产国际的态度究竟如何?它曾经起过什么样的作用?本文想就目前所能看到的历史资料,作一初步探讨。(一) 从1927年7月大革命完全失败,到1928年6月中共六大前夕,在这一时期中,共产国际虽然强调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但其根本方针却是发动以中心城市为主的工农武装暴动,以推翻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建立苏维埃政权,并错误地反对在农村进行游击战争。在大革命后期,共产国际和斯大林多次强调,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新阶段基本的、内在的社会经济内容”,并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迅速、大胆而坚决地贸彻执行武装工农群众的政策”。大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走过了70年的战斗历程。她开创了“由农村包围城市,最后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民主革命的道路,赢得了新中国的诞生。建国以后,她又领导和组织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过艰辛的开拓和探索,终于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迎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局面。在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程中,毛泽东同志是作出了贡献的。是毛泽东率先在全党提出,要以苏联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为鉴戒,走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道  相似文献   

14.
张静 《理论界》2003,(5):26-26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主要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即尽快实现中国现代化。实现前一任务是实现后一任务的必要前提。实现现代化也是近代以来中国无数仁人志士苦苦追寻的目标。但只有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才实现了民族独立并找到了走向现代化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困苦,付出了重大的牺牲代价,实践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的结合,思想理论上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革…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 80周年 ,于 2 0 0 1年 6月 14日至16日在什邡市举行了以“中国共产党与社会主义”为主题的理论研讨会。现将讨论中涉及的主要问题和提出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关于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一 )开创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与会者认为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走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 ,是党 80年辉煌历程最根本的经验总结。在 80年奋斗历程中 ,我们党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独特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以“一…  相似文献   

16.
<正>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革命和建设中,我们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在民主革命中,我们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成功之路;在社会主义革命中,我们创造了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之路;在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前进之路。体现在这三条正确道路中,具有共同的、带规律性的东西是什么呢?我们认为有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在解决民族问题过程中 ,形成了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这是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必然结果 ,是解决民族问题 ,实现民族平等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在开创这条道路中形成的基本经验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十月革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理论的成功实践,是照耀中国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指路明灯。十月革命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选择具有内在深刻的逻辑联系。十月革命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为中国社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具体实践提供了重要借鉴,从而在客观上为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选择创造了主观条件、客观条件和实践保障。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领导全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功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崭新道路。这条道路是一条激发内部活力、凝聚自身力量、与世界各国平等相待、惠及中国人民又有利于世界人民的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这条道路的开创者就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相似文献   

20.
张楠  桂奕菲 《江汉论坛》2023,(11):121-128
中国共产党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在中国革命实践中不断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这并不是一条既成的道路,而是一条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几经曲折、艰辛探索出来的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中国共产党人在几个重大的历史关头审时度势,对自身发展作出深刻反思,形成三个历史决议。从这三个历史决议中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不断向前推进,关键在于党具有在各个时期坚持不懈地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坚定毅力,根本原因在于党具有始终坚持反思和自我净化的政治觉悟和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