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燕赵文化的剖析与提炼,本文尝试性地探究了燕赵传统美德的内涵与特征,同时阐述了弘扬燕赵传统美德对"和谐河北"构建的促进作用以及要紧紧围绕"和谐河北"建设的目标和任务,通过积极有效的途径,灵活多样的方式,大力弘扬燕赵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燕赵文化的剖析与提炼,本文尝试性地探究了燕赵传统美德的内涵与特征,同时阐述了弘扬燕赵传统美德对“和谐河北”构建的促进作用以及要紧紧围绕“和谐河北”建设的目标和任务,通过积极有效的途径,灵活多样的方式,大力弘扬燕赵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次将燕赵旅游文化的汉译英作为分析素材,将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与燕赵旅游文化的汉译英实践相结合,以探讨燕赵旅游文化汉译英翻译的有效途径,促进燕赵文化的对外交流.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河北人文精神观照下的铁凝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凝的创作与燕赵文化有着内在的精神联系,其作品的主题、人物形象中蕴涵着坚韧质朴、重信尚义、宽厚包容、求实创新的河北人文精神.从探求理想与现实的和谐、女性视角的深刻而不偏执、乡土荷花的传统坚守与时尚创新等方面,可以寻找到燕赵文化在铁凝作品中留下的踪迹,它们共同为构建新时期河北人文精神增添了亮丽的色彩.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对燕赵近现代历史地理基本走势的分析.著者认为,在燕赵文化的历史演变中分析其得失,在燕赵地理的客观脉络中把握她的时代走向,是建设燕赵现代文化的一个理论基础.愿这篇小文,能对研究该问题的同行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6.
本文综览了近现代燕赵文化发展变化的脉络及其丰富多姿的内容,从社会心理的角度分析了近现代燕赵文化的个性特征和缺陷,并剖析了近现代燕赵文化变迁的原因,揭示了其在燕赵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7.
《畿辅方言》包含多种文化元素,其中关于燕赵历史文化习俗方面的资料尤其珍贵。考察《畿辅方言》,可以发现其方言词不仅再现了清末民初燕赵服饰文化习俗和饮食文化习俗,而且还保留了清末民初燕赵的居住文化习俗和交通文化习俗。挖掘和传承《畿辅方言》衣、食、住、行四个方面的文化习俗与民族传统,可以更好地弘扬历史悠久的燕赵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8.
河北传统体育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容和浓郁的民族特点,它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创造、积累、发展并形成的独特的燕赵体育文化.如何传承和保护传统体育文化,以进一步推动地方经济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已成为广大体育工作者急需研究的课题.作为中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河北传统体育具有鲜明的文化内涵与健身特性.把传统体育项目推广到高校并融入到体育教学当中不仅可以传承和保护悠久的传统体育文化,而且可以使大学生得到身心的锻炼和思想的熏陶,同时为营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次将燕赵旅游文化的汉译英作为分析素材,将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与燕赵旅游文化的汉译英实践相结合,以探讨燕赵旅游文化汉译英翻译的有效途径,促进燕赵文化的对外交流。  相似文献   

10.
正以"慷慨悲歌"为精神标识的燕赵文化,千百年来传承赓续,绵绵不绝,不仅深深影响了燕赵大地人文风貌和历史进程,而且与整个中华文化相涵化,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推进,燕赵文化作为软实力,对河北省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作用更加凸显;发掘、研究和弘扬燕赵文化成为时代的呼唤和广大河北人民的共识。为了更深切地认识燕赵文化,准确解读和把握燕赵文化的本质特征,河北省《燕赵文库》编辑出版  相似文献   

11.
[主持人语]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其含义就是要打破过去视传统文化为零散的、被后人随意选择的各种观念的大杂烩的做法,而将其提升为一种整体的、可传承的思想文化体系.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可以把传统的燕赵文化划分为儒家文化、佛教文化和红色文化三个不同的传承体系.本组讨论旨在对这三种文化的特色、内容、影响等进行概括定性,梳理出其各自的脉络和走向,使之以完整的文化传承体系的方式呈现于世.研究、总结河北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从方法和目的上讲都是要将混沌的历史和文化清晰化、明朗化,通过勾勒历史的逻辑和线条,以昭示未来的方向.从学术的角度我们认为,通过优秀文化传承体系这一新的研究视角,能够对以往的有关河北文化的研究成果作一个很好的概括与提升,使以往的研究凝聚成为真正的思想文化研究成果中的网上纽结,使以往的经验型研究上升为理论性研究,从而进一步提升河北文化的思想和文化价值.从实践的角度我们认为,河北优秀文化传承体系的研究将有助于河北精神家园的建设,进而推动河北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主持人语]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其含义就是要打破过去视传统文化为零散的、被后人随意选择的各种观念的大杂烩的做法,而将其提升为一种整体的、可传承的思想文化体系.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可以把传统的燕赵文化划分为儒家文化、佛教文化和红色文化三个不同的传承体系.本组讨论旨在对这三种文化的特色、内容、影响等进行概括定性,梳理出其各自的脉络和走向,使之以完整的文化传承体系的方式呈现于世.研究、总结河北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从方法和目的上讲都是要将混沌的历史和文化清晰化、明朗化,通过勾勒历史的逻辑和线条,以昭示未来的方向.从学术的角度我们认为,通过优秀文化传承体系这一新的研究视角,能够对以往的有关河北文化的研究成果作一个很好的概括与提升,使以往的研究凝聚成为真正的思想文化研究成果中的网上纽结,使以往的经验型研究上升为理论性研究,从而进一步提升河北文化的思想和文化价值.从实践的角度我们认为,河北优秀文化传承体系的研究将有助于河北精神家园的建设,进而推动河北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主持人语]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其含义就是要打破过去视传统文化为零散的、被后人随意选择的各种观念的大杂烩的做法,而将其提升为一种整体的、可传承的思想文化体系.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可以把传统的燕赵文化划分为儒家文化、佛教文化和红色文化三个不同的传承体系.本组讨论旨在对这三种文化的特色、内容、影响等进行概括定性,梳理出其各自的脉络和走向,使之以完整的文化传承体系的方式呈现于世.研究、总结河北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从方法和目的上讲都是要将混沌的历史和文化清晰化、明朗化,通过勾勒历史的逻辑和线条,以昭示未来的方向.从学术的角度我们认为,通过优秀文化传承体系这一新的研究视角,能够对以往的有关河北文化的研究成果作一个很好的概括与提升,使以往的研究凝聚成为真正的思想文化研究成果中的网上纽结,使以往的经验型研究上升为理论性研究,从而进一步提升河北文化的思想和文化价值.从实践的角度我们认为,河北优秀文化传承体系的研究将有助于河北精神家园的建设,进而推动河北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代文坛中,,河北小说仍能坚持浓郁的政治情结,以人民话语为主导的政治话语,是难能可贵 的。究其原因,有燕赵慷慨悲歌的文化精神影响和受地缘文化影响。  相似文献   

15.
近现代燕赵文化的个性特征及缺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览了近现代燕赵文化发展变化的脉络及其丰富多姿的内容,从社会心理的角度分析了近现代燕赵文化的个性特征和缺陷,并剖析了近现代燕赵文化变迁的原因,揭示了其在燕赵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6.
陈娟 《南方论刊》2010,(3):96-96
燕赵文化是以古代战国时期燕赵两国来划分区域及命名的一种地方文化。陈旭霞指出“燕赵文化主要是指以河北地域为依据,渊源于历史上人与自然及其由有人们之间相互关系而形成的特定的社会结构体系,即河北大地上形成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的总称”。  相似文献   

17.
燕赵文化精神的现代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金明 《河北学刊》2007,27(4):232-234
燕赵文化是中国富有特色的地域文化之一,求贤若渴、礼贤下士,慷慨悲歌、义无反顾,与时俱进、锐意改革是其基本内涵。燕赵文化精神现代传承的总的原则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但精华与糟粕的分辨,弃取行为的选择,须以对燕赵文化精神内涵的深入挖掘为基础进行理性分析与价值评判,而这仍将是一个有待穷尽的复杂课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是对燕赵近现代历史地理基本走势的分析。著者认为,在燕赵文化的历史演变中分析其得失,在燕赵地理的客观脉络中把握她的时代走向,是建设燕赵现代文化的一个理论基础。愿这篇小文,能对研究该问题的同行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9.
《社会科学论坛》2014,(3):F0002-F0002
经河北省社科联批准,“燕赵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基地”于2010年12月成立于河北师范大学。基地以建设文化强省、打造燕赵文化品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宗旨,重点围绕燕赵地区物质与非物质遗产保护研究等领域开展科研和咨询服务,积极解决燕赵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盛唐河北诗人群与"燕赵文化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成武  赵林涛  李新 《河北学刊》2006,26(4):208-213
盛唐时期以高适为代表的一大批河北地区的诗坛骄子,他们的优秀创作充分体现出“燕赵文化精神”,即慷慨赴国的献身精神、舍生取义的任侠豪气、顽强抗争的不屈意志。为唐诗的繁荣注入了刚健而饱满的思想内蕴,并震撼和感召了其他地域的诗人,产生了广泛的共鸣,成为“盛唐气象”不可或缺的精神内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