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两年,从地域文化和民间文化角度评论文学创作渐成热点,不少评论家以他们对民族文化和民间文化的衷爱及其人生体验,写出了属于跨世纪理论的汉学文评.这是文学评论从西方文化话语到本民族文化话语的可喜转变,它显示了中国文学理论界在借鉴融合了西方文化理论之后,向着文论民族化、现代化的深度开掘.当我读到赵德利的<回归民间--20世纪中国小说的民间文化阐述>以后,更坚定了这种认识和信念.  相似文献   

2.
赛珍珠在创作中国题材小说的同时,长期阅读西方小说,同时博览中国作品,特别是小说,最后走上了研究、宣传和翻译中国小说的道路,发表多篇中国小说论,包括诺奖受奖演说《中国小说》。她的研究跨越中西文化,将中国小说置于中国文化语境之中进行历史考察,同时带有自然而强烈的比较意识和对话性,并倡导、也体现出一个跨文化对话者所应具备的他者智慧。研究赛珍珠所做的中国小说研究的特征以及其中存在的局限,对于当下的赛珍珠研究、中西小说比较以及跨文化对话的深入展开,对于国际比较文学第三阶段的理论与实践均具有较大的学术价值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幻象与真相--论赛珍珠小说《同胞》中的中国形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美国作家赛珍珠在中国度过了30多年的时间,其双语背景、双焦透视、跨文化的独特经历给她带来意想不到的优势,那就是,她能摆脱任何一种文化传统的束缚,以相对超然的心态,运用两套参照系去观察社会,将东西方文化互补融合的理想贯串到创作中.<同胞>中主人公的边际文化人身份、经历与情感体验和赛珍珠本人最为接近.在这篇小说中赛珍珠采用主体性写作策略和言说方式,从中国人的视角去阐释美国和中国.她是中国之美的发现者和捍卫者.同时,她对中国社会现实与民族性格又进行了直言不讳的批评,既不重复那些歪曲中国本来面目的套话,也不刻意制造美化中国的神话.在当今多元文化时代,赛珍珠其人其作给了我们丰富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赛珍珠的中国小说系列专论之一。全文追溯了中国小说的发生和发展历程,并为中国小说作了有力的辩护。文章对于我们认识赛珍珠的中国小说观和她本人的文艺观,颇有价值,故译出,以供赛珍珠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赛珍珠以写中国题材的小说而闻名于世,她的第一部小说《东风·西风》主要描写了两代人的三种婚姻家庭观念.赛珍珠希望通过塑造书中的人物,从婚姻家庭这个角度切入,来体现她对异质文化所作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赛珍珠的文学创作深受中国小说影响。赛珍珠在《中国早期小说源流》、《东方、西方及其小说》和诺贝尔领奖词《中国小说》中对中国小说进行了详细分析,她创作的小说《大地》一书具体体现了作家对中国小说的诠释和理解。《大地》具有很多中国小说的特点:对中国农民生活全景式的描写、情节众多而无高潮、兼具浪漫与现实主义,无单一视角,通过行动和语言塑造生动人物形象,写作既娱乐大众又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温和的批判等。这些特征正显示了赛珍珠对中国小说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无形中的有形——赛珍珠论中国小说的形式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赛珍珠在1932年2月所作的两场报告中,通过比较中西方小说的异同,试图证明在西方人眼里缺乏形式的中国小说其实具有独特的、和西方小说截然不同的艺术形式,并且试图从中国文化里挖掘这种形式的"渊源"。赛珍珠对中国小说形式的讨论反映出她对中国传统文化"形式"的态度,是她对中国知识分子思想和心态的理解和思考,对20世纪上半叶中国知识界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定位、对中国文化何去何从这个严肃的问题进行的思考。尽管赛珍珠的主张并不一定具有典型性,她本人对中国文化的看法也有简单化理想化之嫌,但是今天重读赛珍珠的这两篇讲话无疑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自己的文化。  相似文献   

8.
赛珍珠小说与30年代中国乡土小说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赛珍珠牢牢把握住了几千年农业文明和封建文化整合而成的中国人的传统生存状态 ,其小说把“恋土”意识作为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取向和心理结构 ,将普通中国人展示在西方人面前。同是以农村和土地为题材 ,赛珍珠的小说与 30年代的中国乡土小说在创作角度、思想内涵、美学风格方面存在着许多差异。本文通过比较研究旨在为解读赛珍珠小说和 30年代中国乡土小说提供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9.
赛珍珠主要是一位作家,但她也称得上是一位作家型学者,至少是中国小说研究者。不过,赛珍珠的中国小说研究并非如多数研究者所认为的那样始于《中国小说》(1938)这一受奖演说。事实上,早在20世纪30年代早期,她就有系列专论发表,《东方、西方及其小说》即其一。在这篇原也属演讲稿的文章中,赛珍珠从发展途径、结构和形式、意义和目的等方面,就中英小说之异作了初步的跨文化比较研究。本文在全面认识赛珍珠的中国小说观的基础上,对赛文的观点作出详细的介绍,并对其局限性、其在当下语境中的价值进行客观的考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关于赛珍珠非小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姚君伟认为新时期以来,中国学者已经在赛珍珠非小说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成绩,从而促成了赛珍珠研究"从小说到非小说"的转向.但是,我们亟须加强对其非小说的研究,因为赛珍珠的这类作品非常丰富,而且它们更直接地体现了她毕生所倡导的异质文化差异共存和互相尊敬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