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十二生肖对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它产生以来,就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然而,十二生肖的起源至今还是一个谜.比如说,古人为什么要用动物来表示人的生肖?古人为什么是用这十二种动物而不是用其它动物来表示人的生肖?这两个问题是解答十二生肖起源之谜首先必须弄清楚的,因为只有弄清楚了这两个问题,那么,回答十二生肖起源于何时和其它相关的问题才会显得容易些.可是,据笔者所知,古今不少学者在面对这两个问题时,或是尽量回避,或是几笔带过,即使偶有涉及,也只是蜻蜒点水似的泛泛而谈,实在难以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
<第二十二条军规>在"黑色幽默"派文学中占有突出的地位,是这一流派的代表作.在人物特征、表现内容、结构情节、语言特征等方面<第二十二条军规>均呈现出独特的写作技巧及构思."第二十二条军规"这个词汇作为"难以逾越的障碍"或"无法摆脱的困境"的代名词而被人广泛地运用.  相似文献   

3.
相传,玉皇大帝给人类配生肖的主意,是文曲星出的。文曲星建议玉帝按照人间十二地支记年法,配上对人类有功的12种动物,从第一名到第十二名进行排列。此建议得到了玉帝的采纳。  相似文献   

4.
《第二十二条军规》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约瑟夫.海勒的代表作,也是"黑色幽默"小说公认的代表。自《第二十二条军规》问世以来,已引起无数批评家从不同的角度对它作出评论。无论这些评论家作出何种评价,这部小说的喜剧性都是毋庸质疑的。本文将从喜剧性重要的反讽特征来分析这部小说,并探讨反讽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中国民乐跨入了由古代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型期.当关闭已久的国门终于被打开时,"摇滚音乐"和"流行音乐"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而中国传统民乐却走进了前所未有的"低谷",怎样才能使民族音乐再现辉煌,古老的传统如何才能叩响现代之门,步入时代的门槛,是现代音乐人所关注的焦点.文章以"女子十二乐坊"为视角,对振兴中国民乐进行了探讨,通过评析中国民乐步入困境的原因,新民乐发展存在的利弊,借鉴"女子十二乐坊"成功的艺术创新和营销策略,从而寻找新民乐的发展对策,意在弘扬民族艺术,振兴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6.
称谓是人们可以用来相互称呼的有关名称,一般可以分成亲属称谓、社会称谓、姓名称谓和指代称谓四种。中西方文化中都有自己独特的称谓体系。中国传统文化"重名分、讲人伦"的封建伦理观念,与西方社会"人为本、名为用"的价值观念,使得中英语言在称谓语体系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通过分析中文亲属称谓语的翻译.阐述形成这种差异的文化根源.具体展示中英两种语言在称谓方面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7.
柳宗元的"柳河东"之称谓与中国姓氏文化的传统有关,"柳柳州"之称谓与出任地方行政长官有关,而没有称之为"柳永州",与其晦暗的政治经历有关.这种一名多种称谓的现象,是由于民族文化心理所致,是中国文学史上一种独特而有趣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汉语社交称谓语"先生"的古今嬗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汉语社交称谓语"先生",在发展中发生了很大变化.指称对象从有德识的长者到普通人,呈现通用、泛化的趋势;与交谈者之间的身份差距以及亲疏程度等相呼应,"先生"这一称谓使用的原则从"等差"演变为"情感"."先生"演变的原因不能从称谓自身中去寻找,而应该到称谓之外的社会和交际的人中间去寻找.其使用形式的多样性为称谓者根据不同的需要而有所选择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9.
十二生肖     
<正>(黑白木刻版画30cm×21cm×12)十二生肖产生于远古动物崇拜、图腾崇拜的氛围之中,人们仅是用动物来借代序数符号与地支相配。而今现代人迷信于本命年,话说逢本命年(自己生肖那年)的人,这年就不怎么走运。而此十二生肖系列版画是结合现代流行元素和创意动漫形象于一体,充满着欢乐与幽默,希望为每一位生肖属相者带去好运和吉祥,随后  相似文献   

10.
现今有学人以"儒"是职业,不是"学";而儒家的学说又从未形成统一的思想系统为理由,质疑"儒学"称谓的合理性.针对这一质疑,本文通过梳理"儒学"概念之提出与沿用的历史.以说明"儒学"称谓之合理性不仅体现在它之约定俗成上,而且体现在它具有确定、稳定、恒常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对"和谐"命题研究的十二方面拓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戚攻 《河北学刊》2005,25(2):5-11
"和谐"命题作为一个历史范畴,既有共性与个性之别,又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并在理论适用上包罗万象。当代中 国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是社会主义制度结构内生性关系、状态与整体功能实现协调、全面发展的动态平衡过程。这一进程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既与当代人类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又与中国转型期已有的历史和现实社会正在发展的过程相联系。  相似文献   

12.
甲乙丙丁是谁说个子丑寅卯--解读天干地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祝家君 《阴山学刊》2006,19(3):5-16
商民族根据"玄鸟生商"的传说,用一种特殊符号记载他们祖先契十月孕育的过程,这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后来人们称之为"天干".继而商民又用刻符记述了从子契到王亥,这一上古时期的社会风貌、风土人情、生产生活情况,这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后来人们称之为"地支".天干地支是整个商民族、商部落起始的历史载体.干支刻符既是商部落的史前史,也是汉字字符的根,为汉文字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该文回顾了"十一五"时期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浙江外贸取得的成就,数据表明浙江外贸大省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在全球经济复苏的大背景下,笔者认为"十二五"时期在面临多种困难和挑战之下应加快转型升级,这样浙江外贸仍然处于战略机遇期,最后提出未来五年浙江外贸的发展目标及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何爱国 《河北学刊》2005,25(5):60-67
儒家现代化的过程既充满了反抗,也在不断地调适、整合和重建。从儒家现代化的整个历史进程来看,儒家的调适和重建方式主要有:“西学中源”、“中体西用”、以“中学”释“西学”或以“西学”释“中学”、“中西会通”、“接续主义”、“全盘西化”或“充分世界化”、“本位文化”、“中国本位”或“民族本位”、“西体中用”、“合题”、“化西”、“创造性转化”等十二种。在“现代化共识”形成(1919-1935)以前,儒家现代化的总体架构是“体用论”(“中体西用”);尔后是“创化论”(“创造性转化”)。儒家现代化的过程是不断反思自身传统、吸收异域文化并体现“时代精神”的过程。经过重建后的中国现代性文化,将是一种接续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整合异域现代文化精华、体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语境的新架构。  相似文献   

15.
"女子十二乐坊"是图像时代的视觉狂欢,是消费社会中的时尚符号,同时也是全球化时代民族神话的反讽.  相似文献   

16.
在超文本网络中,读者可以选择不同的阅读路径,探索别样的故事类型。《十二蓝》是超文本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共包括269个链接、96个辞片,8个文本人ffl。小说立体网状结构,处处流淌的意识流,水、死亡、色彩等意象的隐喻之意,角色关系的流转变换等,使得作品犹如一座电子迷宫,在迷宫中探索潜藏的故事,这是与印刷文学迥然有别的文本旅行。通过对《十二蓝》的细读,有助于读者应对超文本时代的阅读革命。  相似文献   

17.
《琼州学院学报》2016,(4):94-99
《左传》好以非雅文化族群的标签来定义楚人,但事实上的楚人却在努力做到文韬武略。像《左传·宣公十二年》中呈现的楚庄王,就是一位允文允武的君主。其文质彬彬表现在善于赋诗明理、礼崩乐坏时期不坠周礼、外交中谦卑有礼等;而尚武刚强则表现在开疆扩土军事行为、视死如归的武士精神以及善于用兵的谋略上。楚庄王此等文治武功,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楚人的精神风貌,这种传统也影响了楚人特有的外刚内柔的品质的塑造。  相似文献   

18.
陈建华 《东岳论丛》2019,40(4):76-89
李渔把代表其小说创作高峰的《十二楼》称为"空中楼阁",不光体现他对园林设计的嗜好,也凝聚着他的文学以虚构为核心的主张。小说中亭台楼阁成为规训身体和道德的空间装置,而李渔采用反讽和戏仿的解构策略,在政治与美学的协商中表达了对自由爱情的同情,重申了晚明的浪漫精神。另一方面对园亭楼居的描绘渗透着当时兴盛的园林美学的符码,表现了李渔的天人合一的理想、人与自然的奇妙观赏,也给小说结构和风格带来美学上的突破。"空中楼阁"犹如各种文学与文化力量交涉、对冲或融合的势力场域,映现出明末清初急剧变动的时代精神,而李渔沿着"文人小说"的进路,以其多元开放的理论和实践使小说成为一种既能负载与更新文学传统、又能展示其独立身份的最富活力与时代性的文学样式。  相似文献   

19.
蔡曙山 《学术界》2007,(3):7-17
约翰.塞尔是认知科学最早参与者和创建人之一,在言语行为理论、语言哲学、心智哲学、人工智能等众多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这篇对话中,塞尔教授就言语行为理论和语言哲学、言语行为理论和心智哲学、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政治学和社会哲学、人工智能和“中文房间论证”以及与认知科学相关的其他重大理论问题表达了他的深刻思想和真知灼见。塞尔教授还对清华大学目前正在开展的认知科学研究提出了有益的建议,也表达了他对中国人民的友谊和对中国学术的期望。  相似文献   

20.
《法经》和《十二铜表法》分别被认为是中华法系和罗马法系的起源和基础。两者产生于大致相 同的年代,都具有古代法律文化的一般性特征。又因各自背景、渊源不同,在立法倾向、对待和法关系的 态度及蕴含的法治精神上存在着明显差异。通过对两者的比较可以发现,中国法律文化和西方法律文 化,早在《法经》和《十二铜表法》时代就已经埋下分歧的种子,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