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回顾了近代中国高等农学预科、专科,本科及研究生教育的课程发展历程及教育工作者对高等农学课程建设的总结与献言,归纳出在引进、融合、创新的过程中高等农学课程的编制主体、内容、组织和结构及评价等方面的特点,探讨了它对当今大学应用性学科课程建设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课程设置是培养硕士研究生的一个重要环节,并直接影响到研究生教育的教学质量。针对研究生课程建设以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课程设置缺乏实践性、课程内容存在滞后性、课程结构缺乏合理性等问题,提出了完善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方法,即应丰富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结构、寻找学科交叉点、提高课程满意度、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以此推动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创建于1972年,197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现有本科生888名,硕士研究生61名。1998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6年被评为自治区品牌专业,同年被列入学校拟建博士点建设规划,2008年被评为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  相似文献   

4.
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结合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实际,针对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高等岩石力学课程特点,通过与"学术型"同门课程建设的对比,探讨该课程的建设,包括教学内容设置、实践教学安排、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等内容。课程建设成果为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其他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湖北民族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已有70余年历史,由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民族民间文学、汉语言与文化传播六个二级学科组成。文艺学是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996年开始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1996年被评为湖北省第二批省级重点学科,2006年再次评为省级重点学科,2008年被评为湖北省首批特色学科;  相似文献   

6.
以河北联合大学外国语言文学专业在校生和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对目前的课程设置,分别从知识结构,实践环节与毕业论文和与目前工作相关度方面进行了调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对外国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7.
以代表我国特殊教育专业发展高水平的4所部属院校和有代表性的4所地方院校特殊教育专业硕士课程计划为参照,分析目前我国特殊教育专业硕士课程设置情况。从中可以看出:第一,8所样本院校特殊教育学院的特殊教育专业硕士课程设置中,有7所院校的学位基础课课程设置与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关于教育硕士专业课程的指导性规定要求相吻合,有3所院校的专业必修课中两门课程的设置与教指委的要求大致吻合,有5所院校课程设置自成体系;第二,有2所样本院校对实践教学课程的设置与教指委要求基本一致,有5所样本院校对实践教学课程的要求自成体系;第三,8所样本院校特殊教育学院的特殊教育专业硕士选修课程设置的学分,均超过教指委规定的6个。由于特殊教育专业的特殊性,各院校的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差别较大,课时分布不均,建议相关部门制定特殊教育专业硕士课程设置的相关标准。新标准要加强本科是特殊教育(教育学类)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文化学科的课程设置建设,加强本科是非教育学类专业的教育学类、心理学类及特殊教育学类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建设。  相似文献   

8.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作为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研究生教育的一种特色的新的培养规格正在向规范化和规模化发展。它的课程建设必须坚持以下基本理念 :1 .关注教育硕士的“教育”学科定位。 2 .关注教育硕士的教育素质培养而不能仅仅局限于“知识”。 3 .关注教育硕士的硕士层次和职业性、实践性的规格特殊性。 4 .尊重中学管理者与教育硕士的意见和建议 ,但不能以此为准则。在此基础上 ,我们必须重视宏观课程设置和微观的课程标准制定及教材编写 :课程标准必须重视体现研究生层次、突破“学问中心”课程理念、制定可操作性或技能性标准。教材编写必须坚持不同于本科生的提高程度  相似文献   

9.
结合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通开课改革和建设的实践,总结出课程建设需要与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相吻合、与硕士研究生的需求基本一致、与硕士研究生学科通开课课程教学现状相适应、管理规范、克服教学退化等经验,提出规范审批制度、打造精品课程、采取灵活多样的获得学分方式、加强对硕士研究生选学学科通开课的指导和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科学优化的课程设置体系是保证研究生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引导和激发其科研创新能力的关键途径。美国的研究生教育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于不断更新和完善的课程教学及课程设置结构。因此,在深入地探析美国研究生课程设置特点的基础上,针对目前中国研究生教育在课程设置方面所存在的普遍不足,提出了中国大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体系建设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西北民族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设的第一所民族高等院校。学校在“立足西北,服务民族”的办学宗旨下,培养了一大批少数民族人才。西北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蒙古)语言文学专业和汉语言(蒙汉翻译)专业开设了《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汉语为母语的学生学习这门课程都有一定难度,蒙古语为母语的学生学习起来难度更大。教师在为蒙古语授课学生讲授《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环节中,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摸索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古文基础及文学作品的分析、鉴赏、审美、感知力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探讨《大学语文》课程与教材的定位问题,应超越一般中文学者原有的思维定势,直接着眼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互渗互动,直接着眼于人文科学系统中各门具体学科之间的互渗互动,直接着眼于21世纪中国高等学校非中文专业学生的实际需要。在有限的课时内,与其为非中文专业学生讲授中文专业的语言文字知识或语言文学知识,还不如为他们讲授汉语言文化的基本知识,拓展他们的汉语言文化的学术眼光;对于这门公共课程及其教材,与其定名为《大学语文》,还不如名之日:《汉语言文化读本》。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素养是师范院校中文专业人才培养的综合素养,也是人才培养目标的高度浓缩。"课程整合、平台贯通、操作一体化"培养模式,则是针对当下中文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及素养形成规律提出的具体方案。要使这个方案落实到教学中,既需要教师改变课程观念、确定语文课程素养的培养目标,又要通过教学评价进行引导。而这一方案一旦成为教学中的共识,将大大提高师范院校中文专业的人才培养效率和水平。  相似文献   

14.
探讨何谓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应先辨析民族、少数民族,以及中国当代文学等概念。从语言文字论、生活题材论、作家出身论三方面探讨此问题都有道理,但难免有片面之嫌。本文把问题大体确定为: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具有少数民族族属的作者创作的文学,特别是这类作者或者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或者以少数民族生活内容为题材创作的文学。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堂的建构性学习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构主义是新课改重要的理论依据,也为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武器。以此理论为指导,通过创设情境,改变知识呈现方式;以学生的主动建构为重点,改变认知过程;以完善知识结构为核心,改变训练机制;以加强实践体验为基础,培养语文素养等教学方式与过程的改革,可以实现语文的建构性学习,从而能够有效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6.
文学类课程在高师中文专业课程设置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以师范性为原则,突出文学性特点,构建以《文学概论》为核心,以《古代文学》为基础,以《现当代文学》为重点,以《外国文学》为难点,以相关选修课为辅助"的课程模式,正是为了提高文学类课程实施实效,实现与其地位相应价值的举措,是中小学语文教学大力倡导文学教育对高师办学的要求。落实这一举措,要求教师改变单一的学科课程及实施观念,打通文学课之间的联系,并能够对课程体系进行整体把握和灵活驾驭。  相似文献   

17.
对《语文课程标准》的检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语文课程标准》存在不少值得检讨之处。语文课程性质的核心应调整为交际性,语文课程的核心要求应当是指导学生在真实的前提下独特地理解和灵活地运用祖国语言,语文课程应当重视语文知识教学。除此之外,《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些细节也应当加以修正。  相似文献   

18.
为"转型时期的中国文学"正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从中国文学的发展实际出发并结合语言符号理论对"中国现代文学"及相关称谓进行了论析,认为它们的"能指"所表示的共现复合不具有惟一确定性和不可再现性,无法明示该时期中国文学之特质,宜用"转型时期的中国文学"来指称该时期中国文学.该指称同时蕴含着一种理论模式和一种历史视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建设以及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编纂皆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在20世纪80年代的显学地位,已逐渐衰落和边缘化,文学史叙述和作品选读之间形成了难以调和的矛盾。对于专业和学科建设而言,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价值定位、文学共性和个性构建的悖论、政治意识形态中的文学构建等认识问题难以回避。在现当代文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还须处理好中学和大学的作品选读差异、选修课和基础专业课的作品选读差异等问题。现当代文学教学中的作品选读,既是文学史意义上的选择,也是文学个性的呈现。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白城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方案的调整实例,充分论证了在"发展的教育"这一科学的理念指导下,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应该采取的措施,具体体现在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