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度正以理学名世,乃朱熹门徒,是南宋时期巴渝的儒家正统文人。其诗文留存不少,但多应制酬答之类。诗文里常渗透着理学思想和忧国忧民之感,偶有乐观旷达的情怀。"以文为诗"、"好用故实"的南宋主流诗风对其诗歌影响颇深。  相似文献   

2.
敖陶孙是南宋中后期颇有特色的诗人,在当时诗坛具有一定地位。针对敖氏的"庆元诗祸"是南宋中后期很有影响的历史事件,但文献对此事的记载却互有龃龉,通过考辨、梳理,还原了"诗祸"的起因、经过及结果,其生平梗概也得以进一步明晰。敖诗表现出强烈的批判意识,情感真挚而浓烈。敖氏对江西诗学有着自觉的追求,其诗呈现出鲜明的"江西"风味,通过敖陶孙可管窥江西诗学在南宋中后期诗坛的境遇及影响。  相似文献   

3.
南宋都城临安商业十分发达,远远胜过唐代的长安、北宋的东京。其在中国、在世界的城市发展史上,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临安社会生活的现代化程度,被认为是"9—13世纪发生在中国的商业革命、城市革命的颇具代表性的一个范例"。本文试图通过南宋临安的花卉消费和市场供应,进一步印证这一论点。  相似文献   

4.
李建军 《兰州学刊》2011,(5):118-121
南宋文章家中,陈亮可谓"气至锐而文至雄",其人"才太高","气太锐",在士气不振的南宋士林真乃空谷足音,不愧为"人中之龙";锐气铸雄文,陈亮的"太锐"之"气"发于文章,奏疏政论气势磅礴,传序史论气象雄奇,赠序题跋气韵生动,表启书记气局壮阔,墓志祭文气度不凡,在靡弱不雄的南宋文坛真乃黄钟大吕,不愧为"文中之虎"。同时,陈亮"情至豪而文至刚",豪情灌注于文,文笔劲健,文风豪迈,呈现出一种刚健之美;但其豪情有时过头,雄豪滑向了粗豪,刚健有余而柔婉不足,雄放有余而蕴藉不足,多阳刚有余的雄文,少刚柔并济的美文。  相似文献   

5.
略论南宋时期江南市镇的社会形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南宋时期 ,江南地区市镇的发展在全国颇具典型性和代表性。本文着重就此期江南市镇的基本类型与特点、人口规模与结构、社区布局与管理、社会生活与风气等方面作了较系统的考察和分析 ,认为许多江南市镇不仅工商业十分发达 ,而且在社会形态上也日益呈现出城市化的特点。这在古代江南社会、尤其是农村社会的发展史上 ,无疑有着相当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南宋临安的工商业,在中国和世界的城市发展史上,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法国著名汉学家贾克·谢和耐(Prof Jacques Ger—net)更是在其所著的一本主要阐述南宋都城临安社会生活历史的著作中认为:“在蒙人人侵前夕,中同文明在许多方面正达灿烂的巅峰”;  相似文献   

7.
从姓名内涵看中西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姓名不应简单地被看做是一种区别于他人的符号,它同时也代表一种包含心理、社会、历史及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内容的"综合文化"。中英不同的姓名体系能使我们更清楚地观察中西不同的社会文化和生活取向,并从姓名的发展中可以透视出社会的变化和进步。  相似文献   

8.
王建民 《江淮论坛》2011,(5):20-24,85
网络社会的来临,意味着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深刻变革。在比较的意义上,可以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网络社会中获取信息的典型方式概括为"道听途说"、"你说我听"和"你演我看",以及"转载搜索"。三者的时空依赖性依次降低,时空的虚化程度渐次增加。在网络社会中,信息的"脱域机制"造成个体时间感与空间感的虚化、个体与社会的疏离以及社会认同难度的增加。现实的生活世界是社会团结与社会认同的真正来源,因此,建构一个意义丰富的生活世界,是塑造社会认同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申言夫 《理论界》2013,(1):50-52
艾滋病污名的形成对乡村艾滋病人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病人心理状况、个人形象、生活策略与社会地位都发生了变化,其真实身份与虚拟身份之间产生巨大差异。乡村艾滋病人采取隐瞒、封闭、伪造三大"去污名化"的行动策略,对自身的社会身份进行了"矫饰"。这种"装"的策略没能实现乡村艾滋病人回归主流社会,只能作为他们反抗主流社会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2500年前我国大思想家孔子创立了以"仁爱孝悌"为内核的伦理文化思想,对我国社会生活秩序做出了深层设计。沿着历史发展进程我们对"孝"文化进行考察,发现传统"孝"文化曾经历了农业社会的被强化及异化,工业社会的被弱化及丢失,以及在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对"孝"文化产生了前所未有冲击的过程。"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是民族大家庭的凝聚剂,我们必须继承弘扬、自觉坚守,同时应根据时代需要,不断创新充实"孝"文化内涵,探索以"孝"文化建设引领我们做好老龄工作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1.
祝家君 《阴山学刊》2010,23(3):76-81
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是由一种符号演变而来的。这些符号的初形初义是性生活的记号。这些性生活符号早在甲骨文数符前就已出现,所有珠算码、苏州码或楷体数字远在其后,都是沿着10个性生活符号的路子走出来的。缺憾的是10个性生活符号后来可能因为实用价值不高而被漠视闲置,也可能是数符的取代,加上社会制度的限制而失落了。如今将这些散落的刻符系列地组合起来,方才唤起尘封的记忆,也倒可以看到母系社会生活的一斑。  相似文献   

12.
李森林 《云梦学刊》2011,32(2):140-142
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语境对会话含意的错误推导有三种模式:(1)A→B型:发话人的意思为A,受话人推导出的会话含意为B;(2)A→B、C、D……:发话人的意思为A,受话人推导出会话含意为B、C、D等一项或多项含意;(3)A→0型:发话人的意思为A,受话人由于没有相关的文化语境,推导不出其会话含意。如果要避免出现错误推导,就得:(1)投入文化语境;(2)把握语言语境(上下文);(3)沟通心理空间。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生存环境的变化,庄子的生命哲学日益被人们所重视。超越人生的困境、获得生命的逍遥,成为庄子生命智慧的核心。当面临着生死的自然之困、时势的社会之困和名利的精神之困时,庄子提出要“贵生”、“顺生”和“达生”,珍重生命、顺应生命之自然、达到生命的顺达和通畅,这对于现代人的如何生存、实现惬意生活有着重要的启益作用。  相似文献   

14.
胡世文  徐朝红 《云梦学刊》2007,28(2):144-148
上古汉语“介”有名词和量词两种用法。《史记》“一介之使”是“一个普通的使臣”的意思,“介”为量词,有“微小”的内涵。作“宾方传话人”、“副使”解的名词“介”是与古代聘问制度相关的语词,其内涵随着这种制度的发展变化而变化。量词“介”可能来源于名词“介”。  相似文献   

15.
胡云晚 《云梦学刊》2007,28(4):139-142
介词“把1”、“乞1”、“把乞1”的语法功能主要是构成给予句式,这些句式的句法特征、句式来源和语言地位各不相同;三者在句式中的不同表现预示着它们语言地位和发展趋势的不同:“把1”和“乞1”的竞争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句式优势决定了“把1”的竞争优势;“把乞1”词形受“把1”和“乞1”的类化,暂时没有被排斥的危险。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国际生产经营,对外直接投资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近10年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快速增长,我国逐渐发展到大规模对外直接投资阶段,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愈发重要。FDI的发展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但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不一样。本文选取数据较全的18个国家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FDI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OFDI、IFDI和NOI与人均GDP都正相关,IFDI与汇率负相关,但OFDI和NOI与汇率的关系不显著。OFDI、IFDI和NOI与制造业平均小时工资都正相关。OFDI、IFDI和NOI与制度都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钟嵘《诗品》品陶,谓其为“隐逸诗人之宗”,这一定位在六朝并未得到确认,对其评价,多为“隐士”与“田园诗人”.这和陶渊明的特殊隐逸形态有关.陶渊明辞官归耕,不入莲社,与佛道关系疏离,少在征辟之列等,表现得“不合时宜”,与传统隐士行径相悖.这种对隐逸潮流的抗拒,实际上正是他“真隐”的表现.陶渊明开辟了一条将隐逸生活艺术化的道路,他将隐逸诗创作与田园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诗中少“隐”多“逸”,是一种心境旷放、隐逸生活诗意化的表述.陶渊明引领了隐逸诗形式上的重大变革,将其转变为具有丰富内涵的表达,建构了独特的隐逸精神空间,提升了隐逸诗的影响,为中国隐逸诗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李小平 《云梦学刊》2010,31(4):135-137
在古汉语中,表示"吞咽食物、饮料"义,秦汉由"食"和"饭"等词承担。"食"和"饭"兼有名词和动词二种语法功能,先秦至汉魏六朝"食"的动词用法超过了名词,元代以后随着"吃"出现频率的增加,在通俗文献中"食"、"饭"主要用作名词。"吃"和"喫"是两个词,"吃"表"口吃"义,"喫"表"吞咽食物、饮料"义,魏晋出现混用,后归于一字。从晚唐五代起,"吃"在白话文中开始取代"食"和"饭"的这一用法。  相似文献   

19.
改善政府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是创新政府社会管理的主要内容。老龄化背景下,居家养老服务逐渐成为我国地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但目前仍处在部分地方政府的政策试点和探索时期。多中心治理理论作为一种多元主体互动的善治理论,在对改善和创新当前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方面具有极大的理论解释力。购买行为内部化、购买程序随意化、购买力度小、社会组织发育不成熟等问题是当前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从购买者(政府)、承接者(服务机构)、使用者(老年人及其家庭)三个主体角度入手分析,将为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及其供给机制的完善提供一个合理性视角。  相似文献   

20.
《周易》是中国文化的原典,其经、传中包含了很多经济伦理方面的思想:随顺天时、利义相和、诚实信用、利用有度和公平分配等,这些思想是生态和谐、社会和谐等理念的雏形,对人类中心主义、消费主义等所产生的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的解决具有意义。合理认识这些思想的价值,不仅有利于加深对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的研究,而且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也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