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妇女张健民为拯救身患尿毒症的哥哥,瞒着丈夫和女儿,通过活体器官移植手术,将自己的左肾捐给了哥哥,挽救了哥哥的生命。然而,就在张键民和哥哥一家对医院感恩不尽时,张健民的丈夫和女儿却以自身知情权受侵犯为由,将做此活体肾移植手术的医院诉上法庭。  相似文献   

2.
黾子 《新天地》2012,(4):33
自从儿女成家后,我就和老伴过上两人世界。前年老伴去世后,我形单影只,住在一套150平米的房子里,显得冷清孤单。许多人劝我叫大女儿一家搬过来同住,说我有心脏病独居太危险。我也曾动心,但仔细想想,弊远大于利:我是个自我意识较强的老人,需要静谧的生活环境,爱练练书法,听听音乐,又喜欢旅游交友。若与女儿一家三口住在一起,三代人共同生活,作息时间、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等等相距甚远,天天  相似文献   

3.
咨询信箱     
如何办理赴新探亲旅游签证 编辑同志: 您好! 我的哥哥一家在新加坡定居,我打算在明年初赴新旅游,对办理出国签证的手续还不太了解,希望予以指点。  相似文献   

4.
游四明公园     
晚饭时分,一轮皎洁的月牙儿静静呈现在浩瀚的天空中……我随爸爸、妈妈还有哥哥一家去余姚游览风景迷人的四明公园!看,门口有一块圆滑的假石,石  相似文献   

5.
继母的账本     
一她对亲生母亲并没有印象,母亲离开家的那年,她还太小,两岁,是没有记忆的年龄。与父亲一起生活到5岁,便有了继母和一个大她3岁的哥哥。继母开了一家水果店,同父亲的感情似乎很好。那时,父亲在一  相似文献   

6.
一次惨重的车祸,葬送了两个鲜活的生命和一个幸福的家庭;一个善意的谎言,保温了老父晚年的幸福。飞来横祸女儿女婿双双丧生吉林省吉林市贾家姐妹兄弟六个,排行老六的小妹贾琼家庭条件最好,自从1991年母亲去世后,七旬老父亲就一直跟小女儿贾琼一家住在一起。1999年10月,一家人去郊游。老父亲身体不太好,由二姐在小妹家陪护。贾琼跟着大哥、二哥等  相似文献   

7.
秋风 《百姓生活》2012,(2):11-12
对分数看得很重的母亲,为学习成绩斥骂儿子成家常便饭李洁今年40岁,是郑州市一家食品企业中层干部。她出生于干部家庭,哥哥、姐姐都是名牌大学毕业,李洁当年高考发挥不理想,仅上了所专科学校。大学毕业后,李洁到了目前这家效益一般的企业工作。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我大哥独身一人,10年前被政府批准为“五保户”并住进村办敬老院。当时,他留下3间房屋由我一家居住。前不久,我哥哥患病去世,村委会办理完丧葬事宜后,就通知我  相似文献   

9.
周玉文 《老友》2011,(8):31-31
编辑同志:我家兄弟二人。我哥哥于1979年考进大学,毕业后进入省城一家大型国企,任工程师。而我一直在农村老家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居住在父母所有的5间房屋内。1988年。母亲因病去世;1990年初,父亲也在一次意外事故中丧生。父亲死亡后,我一家三口一直居住在父母所有的5间房屋内。  相似文献   

10.
珍惜当下     
我的父母来自安徽的一个小村庄。他们很早就来上海打拼,并生下了哥哥和我两兄妹。从我记事起,一家四口就挤在一个不到十平方米的阁楼里——这也是我们家所租店铺的阁楼。阁楼虽小,但有家的气息,我们也不觉得苦。童年时,我和哥哥一起在店铺和阁楼里玩耍,闯了祸一起接受父母的批评,有好吃的一起分享,日子过得比较欢乐。但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相似文献   

11.
明知妹妹赚来的钱不干净,哥哥还是决定和妹妹合伙做肮脏生意今年47岁的何居友出生在四川省遂宁市一个农民家庭。他小学毕业不久就外出打工,结婚生子后仍一心向往城市生活,整天在外漂荡。没过几年,他就与妻子离婚,一个人跑到绵阳市区开了一家小餐馆。  相似文献   

12.
冯猛 《今日南国》2006,(9):36-37
弟弟因遭遇情感创伤离家出走,8年来不与家人联系。当他得知哥哥生命垂危时,心中冰封已久的亲情突然复苏了,他鼓足勇气,毅然辞去待遇丰厚的工作回到老家,为哥哥捐肾!他的所为不仅挽救了哥哥的生命,而且也挽救了自己,让他的生活有了新的开始……弟弟离家出走哥哥苦寻无果这对亲密的兄弟,哥哥叫张远华,弟弟叫张远清,重庆  相似文献   

13.
《可乐》2007,(1)
小妹我现在的工作环境不错,可就是工资低。熟人给我介绍了另一家公司,职位我不是太喜欢,尤其听说老板很好色!唯一吸引我的就是那儿的薪水了,比现在的要高不少。我很矛盾,天天都在跳与不跳中挣扎。路过的各位哥哥姐姐帮我出个主意好不?小妹在此谢过了!  相似文献   

14.
一场大火 塑料编织厂几乎被毁 昆源塑料编织厂是一家由私人投资的工厂,厂房是用租来的旧仓库进行改造的,由3个车间组成.60名工人多半来自四川、贵州、湖北等地. 今年24岁的姚彬是四川宜宾县人.2009年10月,在哥哥的介绍下,姚彬带着妻子,从四川老家来到宾阳黎塘,夫妻俩成为了昆源塑料编织厂的工人.之所以千里迢迢来到这家厂,姚彬说,是因为哥哥、表哥等人都在那里打工,亲人老乡在一起,能相互有个照应.  相似文献   

15.
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家庭结构也随之出现了相应的变化。从总的趋势来说,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家庭规模的小型化,尤其是在现代都市中,传统意义上的大家庭将日趋减少。 最近,上海市团委研究室通过所属信息调研网络对上海市职业青年婚恋及家庭生活状况进行抽样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青年成家后不想与长辈住在一起。为什么现在的青年不喜欢与长辈住在一起呢?研究者们认为,出现这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麻城市张家畈镇黄市坳村有一位远近闻名的养殖大王青年农民余记祥,他和哥哥一起创造了大别山贫困山村的一个奇迹。因家境贫穷,他15岁就放下书包离开了家乡,去南方一家鞋厂打工,不到半年,因年龄太小,被辞退,没办法,只得回家寻找致富路。开商店不景气,种药材被供种单位以回收产  相似文献   

17.
兄妹俩     
有一对兄妹,哥哥长得非常漂亮,妹妹长得很丑。兄妹俩都爱照镜子,哥哥照镜子的时候想:"我这么漂亮,别人都喜欢多看我几眼,我为此而高兴。"妹妹照镜子的时候想:"我怎么这么难看呢?如果有哥哥一半儿漂亮就好了。" 哥哥总是嘲笑妹妹的丑陋,妹妹总是嫉妒哥哥的美貌。一天,妹妹对父亲说:"爸爸,哥哥总在脸上涂脂粉,真  相似文献   

18.
我自小就是哥哥的"跟屁虫"。哥哥每次考试拿了第一,而我就像自己拿了第一那样高兴。见人就说":我哥哥可厉害了,考试总是第一。"那种喜悦是没有人能  相似文献   

19.
周莲珊 《新少年》2009,(1):62-63
我3岁就失去了父亲和母亲,只好与我5岁的哑巴哥哥相依为命。因为小,又不懂事儿,常常整天哭个没完。哥哥为了哄我,常常趴在地上给我当马骑……我的童年是在哥哥背上玩儿过去的!小时候,哥哥的背是我的摇篮,也是我的家园……我的哑巴哥哥为了我能有书读,他历尽了艰辛,磨难……  相似文献   

20.
小波 《社区》2009,(32):27-27
我3岁那年,父母在一次沉船事故中不幸丧生。哥哥与我相依为命。日子虽然过得艰辛,却因了哥哥的关爱,我度过了快乐的童年。没想到,12岁那年,一场矿难又夺走了我唯一的亲人,哥哥也撇下了我。那时候,嫂子刚刚嫁到我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