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4 毫秒
1.
针对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字母词风波,通过分析比较双方观点,指出了风波的出现是以下3组矛盾激化的结果:词典学规范主义与描写主义、经济原则与像似原则、汉语纯洁性与语言多元化。作为规范汉字与汉语词语的变体,字母词的存在具有合理性,其部分已进入现代汉语词汇系统,对汉语发展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对鲁迅小说进行叙事学分析是一种可以达到深刻理解其小说创作意图的方法。以小说《风波》为例,通过以文化批评与叙事学研究并举的研究方式,对其进行叙述视角的分析,可以认识到鲁迅小说高超的艺术效果部分源自其在叙事方式与思想立意之间始终的有机统一,从而达到一窥鲁迅小说叙事特色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一、关于“乡土情结”一个奇特的“鲁迅现象”:鲁迅,中国新文学运动的主将,大都市里生活、创作、战斗的文学大师,其小说创作,竟主要描写农村.《故乡》、《风波》、《孔乙己》、《杜戏》、《祝福》、《阿Q正传》、《明天》……它们不仅数量大,而且是鲁迅文学创作的主要成就所在.  相似文献   

4.
<正> 1920年10月,鲁迅在“感慨系之”地“呻吟”出一篇《头发的故事》之后,意犹未尽,紧接着又在同月写了“头发的故事”的“续篇”,那就是《风波》——“辫子的风波”。据周遐寿在《鲁迅小说里的人物》中回忆,曾见民国七年北京大学日刊上所载的《歌谣选》“有一则云:不剃辫子没法混,剃丁辫子怕张顺。这大概是河北乐亭一带的歌谣,记得是李守常君所录寄的”。又说:“入民国来,乡间盛传此谣。张顺殆张勋之讹。”这则民谣鲁迅读过与否无法肯定。但他的认识至少是与这民谣相合的:以江南水乡作背景,写了一则江南无辫农民。怕张顺”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一、何谓"鲁迅风波" 1998年,《北京文学》第10期,发表了由朱文发起并整理的《断裂:一份问卷和五十六份答卷》及韩东的《备忘:有关"断裂"行为的问题回答》。五十六份答卷都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出生的"新生代"作家写的。他们声称:必须从现有的文学秩序上断裂开,  相似文献   

6.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学中,反复出现的模式之一,就是真假角色的矛盾纠葛。《西游记》中的真假猴王,《水浒传》中的真假李逵,《聊斋志异》中的真假阿绣,《杨家将》中的真假宋王,越剧《追鱼》中的真假包公,真假牡丹,《林海雪原》中的真假胡彪……诸如此类的作品甚多。而以“真假××”命名的作品就不少。其实,真假角色的结构模式,也不限于中国文学,如苏联的《真假子爵》,罗马尼亚的《真假太子》,美国的《真假刺客》,叶君健翻译改编的欧洲民间传说和故事《真假皇帝》一书中的《真假皇帝》等。可见,这一模式不是中国文学的“特产”,而是跨文化的世界文学的结构模式之一。近年来,从电视上还可以看到《真假野玫瑰》的连续剧。真假角色的结构模式由古代延续到今天,今后还会出现。同时,我们发现它不仅存在于文学的大传统里,而且也存在于文学的小传统里。因此,对这一模式有必要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最近以来,我国話剧舞台上呈現出一片令人欣喜的繁荣景象。《霓虹灯下的哨兵》《第二个春天》《年青的一代》《千万不要忘記》《丰收之后》等許多优秀的新剧目,在全国各地相繼上演。这些作品尽管內容不同,风格各異,但它們都洋溢  相似文献   

8.
《白乌鸦》将一批孤独的、偶在的个体放逐到涎水沟这样一个“孤岛”上,与世隔绝的涎水沟便成为各色人性集中上演的舞台,它浓缩着历史与人性、个体与社会、政治与人生、原始与进步的纠葛。  相似文献   

9.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我在香港主编的《新儿童半月刊》被迫停刊。1942年春天,我们杂志社的同人和社长曾昭森共四个人,撤退到桂林筹备复刊。到了桂林,我看到救亡戏剧运动蓬勃发展,觉得应该提倡一下演儿童剧,便想把原来刊登在《新儿童半月刊》上我写的两个儿童剧本拿来上演。一个是《中国小主人》,写的是一个地下游击队的儿子的故事;另一个是《国庆日的礼物》,是写两个爱国的小孩子的。那时我是个二十岁出头的青年,桂林对我一切都是陌生的。要上演儿童剧,除了心头一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世纪世界性文化冲突的聚光镜──试论《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文化意义丁东不论是西方古代的《十日谈》,还是中国古代的《金瓶梅》,围绕它们的禁与放而引起的风波,都是当代人怎样对待历史文化遗产的问题。更能反映20世纪风云激荡的,还是20世纪本身的官司。在性...  相似文献   

11.
王尔德的悲剧《莎乐美》在中国上演后 ,引发过梁实秋与田汉之间的一场论争。论争的主要焦点 ,是如何看待《莎乐美》所携带的极端个人主义的道德观。梁实秋不仅意在批评王乐德与剧本 ,更是要通过批评进而“清算”所谓的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浪漫主义”。如果说 ,田汉代表着陈独秀以来新文学中“主流”的声音 ,梁实秋则代表的是新文学中“非主流”的声音。梁实秋的某些说法及对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有倾向性的介绍 ,是对《莎乐美》携来的“新道德”的一种质疑 ;同时 ,也是对中国“摹仿”者的一种提醒———一种以“非友善”面貌进行的有益的提醒  相似文献   

12.
<正>1976年1月,中篇小说《机电局长的一天》在"复刊"后的《人民文学》刊发,尽管围绕着这篇小说的"政治博弈"错综复杂、风波迭起,但小说对国家工业现代化的想象,以及霍大道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使其成为"改革文学"的先声。1979年《人民文学》第7期发表的《乔厂长上任记》以及随后出现的《维持会长》、《开拓者》等小说,不仅把蒋子龙推上了"改革文学之父"的位置,使其成为新时期文学中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而且成为国家现代化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些小说中,可以探索到以城市为书写对象的改革文学  相似文献   

13.
一、伪托名人评校本的出现在中国戏剧史上,就流传之广、影响之大、评价之高、刻本之多、上演之盛而言,没有任何一部作品能够与《西厢记》相媲美。明中叶以后,伴随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戏曲小说创作的兴盛,出现了刊刻、演出和研究《西厢记》的热潮。据统计,从万历初年至明末,六七十年之间,《西厢记》就出了六十多种不同的版本,许多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小说家、戏剧家、文艺批评家都参加了《西厢记》的校勘、注释和批评,对《西厢记》的广泛流传和深入研究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欧阳修所作范《碑》尹《志》被拒之因发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阳修所作《范文正公神道碑》和《尹师鲁墓志铭》虽先后遭到墓主家属等的排拒,却体现出欧氏维护"信史"的写作原则。在此文字风波的背后,蕴涵着政治的或文学的更深层的内涵,关涉北宋党争和古文发展史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5.
《大江在这拐了一个弯儿》(发表于《剧作家》1994年4期,以下简称《江》剧)是剧作家杨宝琛的一部力作,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改名为《大江弯弯》上演后;曾引起一定反响.杨宝琛同志对北大荒的生活有着丰厚的积累,他经过对生活的冷峻思考和深刻分析,通过他笔下的人物述说了左倾路线给人们留下的磨难,透过人物的不幸遭遇评说了中华民族那段令人痛心的历史,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意.作家所站的高度是令人欣喜的,所提出的问题是引人深思的.  相似文献   

16.
《东岳论丛》2018,(4):142-149
金兆燕《旗亭记》创意为其幕主卢见曾所提供,又有卢见曾抢夺"署名权"并进行改编的系列风波,这件事实际关系着乾隆时期幕府文人的生存境况与入幕动机,后人对此保持着一定的关注。通过梳理《旗亭记》作者金兆燕的就幕经历,可观察当时文人通过文学作品与文学活动向幕府集中的现象;从卢见曾与金兆燕对改编《旗亭记》的不同态度入手,可审视幕府创作性质的变化。在此前提下,以《旗亭记》的盛行与金兆燕的人生选择为切入点,论证乾隆时期扬州文学的职业化,探析职业化幕友文学与自生的文人文学之间存在创作基础上的根本矛盾。金兆燕与《旗亭记》创作上的矛盾性,正是文人追求与幕僚身份的矛盾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鲁迅先生因自己的经历和体会,对中国人头发的遭遇极其敏感且终生关注。当鲁迅还是孩子的时候,辫子最初向他“提醒了满汉的界限”;在青年时代,他因剪去了辫子而受到“社会的责罚”;一直到临终前的两天,他还写文章表示对辫子“仍然要憎恨,愤怒”。③因此,辫子成了鲁迅一生中写得较多的东西。在小说创作中,鲁迅写辫子最集中的作品是《风波》(1920年8月)、《头发的故事》(1920年9月)和《阿Q正传》(1921年12月至1922年2月)。这三篇小说创作的时间相近,而且均以辛亥革命前后作为时代背景。在内容上它们又互有联系,有些人物甚至彼此出现。如《风波》中的七斤在《阿Q正传》里被提到,《头发的故事》中的N先生也像《阿Q正传》里的钱大少爷那样,被人称作“假洋鬼子”,并且也棒打了笑骂他们的人们,等等。所以,可以说,这三个短篇小说构成了鲁迅的“辫子三部曲”。  相似文献   

18.
吴兆骞是清初著名诗人 ,被大诗人吴梅村誉为“江左三凤凰”中的一凤 ,是有名的江南才子 ,也是黑龙江 ,乃至东北一位历史文化名人。在他 54年的生命史上 ,有 2 3年在流放的重冰积雪戍地宁古塔地区度过的。一生中风波起伏 ,富有传奇色彩。因此对其研究 ,历来为海内学术界所瞩目 ,发表论文颇多 ,但专著却从未见面世。可喜的是李兴盛同志潜心治学 ,用志不纷 ,直道而行 ,不事旁鹜 ,积多年之功 ,主编撰成《诗人吴兆骞系列》(含《江南才子塞北名人吴兆骞传》、《江南才子塞北名人吴兆骞年谱》、《江南才子骞北名人吴兆骞资料汇编》 ,简称《系列》) …  相似文献   

19.
中央文献研究室前副主任金冲反先生撰写的《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一书,2009年8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这部114万字的四卷本著作.从1894年的甲午战争中国惨败写起,历经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大大小小的社会运动、政治风波,一直写到2000年。此前,金冲及曾主编过《毛泽东传》《周恩来传》《刘少奇传》《朱德传》等作品。在本书的写作中,他参阅了大量的珍贵资料,在许多重大事件、人物评价上,都有一定的突破。最近,新京报记者张弘采访了他,  相似文献   

20.
郭沫若的五幕史剧《棠棣之花》的创作过程比较复杂,它虽然完形于一九三七年,改定于一九四一年,但它的草创期却近在二十年代。概括起来说,它是在二十年代初草创的《棠棣之花》(仅发表了两幕)及一九二五年所作的两幕剧《聂荌》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九三七年,作者从日本回到上海,着手对《棠棣之花》进行一个通盘的整理,“加了一个行刺的第三幕,把以前割弃了的两幕恢复,就这样便使《聂荌》扩大”①而成为了如今的五幕剧《棠棣之花》的雏形。一九四一年《棠》剧上演之前,郭沫若又对它进行了一次重要修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