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晚清,随著西洋吕宋票退出中国市场,促成了近代本土江南义赈彩票的创设.而伴随洋商在华彩票公司的纷纷创设以及又先后被取缔,则更加催生了以北洋顺直义赈彩票为典型的各省地方彩票.众多地方彩票的开设,引发了一场对其时中国彩票中心市场--上海彩票市场的纷争.在彩票市场纷争的背后,除却实在利益的考量外,亦有国人在近代转型过程中对近代新生事物认识上的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2.
最早在中国销售的彩票是菲律宾创设的吕宋票。近代国人对吕宋票由置疑至趋之若骛,其间伴随着对吕宋票或禁或弛的主张。最终,吕宋票因其"以济民需"的为善之举契合了传统文化中的道义主张而为国人效仿。近代义赈团体为着"变资助赈"之需而兴设的助赈彩票预示着中国近代彩票完成了由舶来品到本土化的移植。  相似文献   

3.
晚清"义赈"与中国近代早期彩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晚清"义赈"的出现,义赈同人为筹集资金,解应急所需,遂仿效西洋吕宋票实行变资助赈,从而催生出了中国近代本土早期彩票.在此过程中,"义赈"这一新的赈灾机制不仅为晚清本土彩票的产生提供了契机,还由此提供了迥异于传统射彩之法的社会土壤."救荒济难"的赈灾旗号不仅为晚清彩票的合理化提供了道义上的支撑,还使其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因其"迹近赌博"而可能招致的官厅的禁令.  相似文献   

4.
"尚义耻利"、"为善得福"是中国传统义利观的表述,中国近代彩票正是借助"为善"之名的"义赈"而得以产生.对于"义赈彩票",社会民众基于"君子言义"以及"乐善之心"的传统文化而给予普遍的认同,官方也采取不干涉态度;而对于以"逐利"为目的的各色彩票,社会舆论最初大多持禁止态度.然而,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近代转型以及传统价值观念的变化,对近代彩票的弛与禁也呈现出博弈之态.隐藏在这种博弈后面的是传统与近代、社会与经济的双层互动.  相似文献   

5.
晚清本土彩票属于近代转型时期的产物。一方面,它是直接仿效西洋吕宋票而创设;另一方面,晚清彩票的兴起尽管体现了国人的一种逐利行为,但也有传统道义文化的支撑,即晚清彩票假“义赈”名号使其在价值取向上与传统射彩之法区别开来,从而使其在性质上属于近代新生事物。  相似文献   

6.
晚清彩票属于中国近代转型期的新生事物。它直接参照的是近代西洋彩票,而非传统赌博在近代的演变;晚清彩票假"义赈"名号"以济善需",不但成功规避了官府针对赌博的禁令,且在价值取向上划清了与传统赌博的界限,从而使其与传统射彩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7.
晚清彩票发展到20世纪初,已由早期的西洋舶来品、变资助赈演变为敛财、筹款之"新法"。晚清当局对社会控制力的减弱,致使其时彩票层出不穷,愈变愈奇,肆行泛滥。鉴于彩票对个体的影响、实业的阻碍以及社会风尚的败坏,社会媒体舆论也由早期一定程度上的支持转而抨击,呼吁严禁彩票。伴随晚清彩票由萌芽到泛滥的则是媒体舆论或弛或禁的不同声音。就媒体变换的声音而言,取决于其时不同阶段彩票的不同动机、不同功效。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代意义上的彩票借助"助赈"这一资源而产生.中国近代彩票的发行受到时局以及社会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时社会上对彩票弛与禁态度的交织,更是清末社会道德价值现与经济效用博弈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经过十几年来的发展,我国彩票发行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随着彩票业的迅猛发展,我国彩票市场日益暴露出一些问题。特别是管理彩票市场的《彩票法》尚未出台,彩票法律体系至今没有建立,彩票市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混乱,如陕西宝马假彩票案、深圳市彩世塔案,沿海地区的私彩泛滥,特别是2005年体育总局“彩票发行费违规事件”,严重影响我国彩票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笔者试图从彩票市场的法律规制入手,通过借鉴外国彩票市场规范的一些立法经验,探讨对建立我国彩票法律规范的一些构想。  相似文献   

10.
由财政部颁发的《彩票发行与销售管理暂行规定》最近出台。 《暂行规定》对彩票市场规范管理有不少新的规定,其中对彩票作了新的定义:“彩票是国家为支持社会公益事业而特许专门机构垄断发行,供人们自愿选择和购买,并事前公布规则,取得中奖权利的有价凭证。”  相似文献   

11.
我国彩票业的发展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学术》2007,(2)
彩票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的行业,虽然与国外的彩票大国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但却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前景。要发展中国的彩票业,应当从拓宽彩票发行市场、改善彩票发行网络和进行彩票品种创新等角度入手。同时,彩票业的发展应当朝着市场化、法制化和多元化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12.
我国彩票业的法律规制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发行彩票向社会募集资金 ,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社会公益、福利事业共同采用的方式。大多数国家 ,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 ,都通过彩票立法将彩票业纳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籍此 ,本文结合西方国家管制彩票业的法律举措 ,对我国彩票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评介 ,指出在彩票的发行、销售、资金使用、开发、监督等方面出现的问题 ,对实现我国彩票业的规范化发展提出相应的法律措施。  相似文献   

13.
晚清,在沿海沿江通埠之地兴办彩票的影响下,四川也兴起了彩票业。在筹集新政所需款项以及杜绝川银外流的名义下,四川当局奏请朝廷允准,开办"四川彩票总公司",并制订了完善的《四川彩票章程》,从而使得其时四川彩票业向着制度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中国彩票业发展如火如荼,巨额利益的诱惑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其中。据此通过对彩票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的分析,对目前彩票业发展提出若干对策,并对其前景作出展望。 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我国国家彩票发行管理体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以这些问题所表现出的两个基本特征为主线,对我国彩票发行管理机构设置、彩票品种设计和发行方式创新、彩票公益金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结合目前国际上几个彩票运营较为发达国家的经验,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16.
彩票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营销创新安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彩票发行应当而且也能够成为一个新的产业。彩票发行权的高度统一和市场营销竞争是设定市场结构和运行方式的重要内容 ,同时也需要必要的制度、技术安排  相似文献   

17.
民国北京政府义赈奖券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义赈奖券是中央政府有史以来为筹集灾区赈款而在全国范围内发行的一种彩票。但不知囿于何种原因,以往人们在谈及奖券的历史时,很少甚至没有提到过义赈奖券。作为一种国家性行为,义赈奖券受到如此冷遇是不足取的。基于此,本文在占有相当材料的基础上拟对其进行初步探讨。冀通过对其发行过程的整体梳理和分析,力图揭示深层次的社会现象及修正传统的些许看法。  相似文献   

18.
《江西社会科学》2015,(12):5-10
凯伯格发现的彩票悖论在逻辑学、科学哲学和形式知识论等领域掀起了广泛热烈且持久的讨论。考察具有代表性的解悖方案可以揭示这些方案共同的基本前提:彩票悖论是信念视角下的合理相信或接受悖论。但通过细致分析不难发现,信念视角下的"彩票悖论"实质不是悖论,使其成为悖论的方式之一是从作为言语行动的断言视角重新审视彩票案例,因而利用断言的知道原则就可以成功地消解作为断言悖论的彩票悖论。  相似文献   

19.
彩票是国家为支持社会公益事业而特许专门机构垄断发行,供人们自愿选择和购买,并按照事前公布的规则取得中奖权利的有价凭证。本文介绍彩票发行的历史以及彩票发行过程中的利与弊,最后重点论述彩票的发行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20.
世界商业赛马现状与中国开放赛马彩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的商业赛马和赛马彩票指的是同一事物,只是观察的角度不同:前者是从赛事的角度观察,后者是从彩票的角度观察.商业赛马是经政府批准的、与彩票相结合的赛马活动;赛马彩票是以赛马赛事作为竞猜对象,并将赛马结果作为其唯一开奖依据的体育彩票.我国推出骞马彩票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