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旅美散记     
1997年我曾到女儿上学的康乃尔大学所在地——美国纽约州因斯卡市,居住了将近一年,将一些见闻和感想随手记下,献给读者朋友。 走马纽约,踏上国际领土 来到美国的第二天,我们就去了纽约。纽约是美国第一大城市,我们对纽约的第一印象便是进了楼海。但见高楼大厦林立,楼高都在四五十层以上,真是遮天蔽日。其次是车多,川流不息,目  相似文献   

2.
山竹 《社区》2008,(30):61-61
单位派我到美国纽约学习一段时间,我住的地方面对一个规模不算小的坟场。像不少西方国家那样,纽约大型的坟场都在郊外,唯独小型坟场却在闹市中。作为纽约的第一个教堂,它位于闻名世上的百老汇大道,直指赫赫有名的华尔街,教堂外两侧都有墓地。千万别说有墓地对着的街就不吉利,华尔街可是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宣誓就职之处,也是美国金融界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3.
博客心情     
《21世纪》2009,(2):36-37
我在美国的报警经历 说到911三个数字,中国人自然会联想到恐怖事件,脑海中浮现出纽约世贸中心被飞机撞毁的情形。但是,如果和美国人提起911,他们首先想到的是“紧急救助电话号码”——类似于咱们中国的110报警电话。我猜想,恐怖分子之所以选择在9月11日这一天重创美国,是否有意让美国911安全应急系统难堪?  相似文献   

4.
出走与回家     
林怀民 《可乐》2011,(8):44-45
1969年9月,我初到美国读书。在旧金山机场看到通往全球的航班表:纽约、伦敦、巴黎、东京、阿姆斯特丹、莫斯科、斯德哥尔摩……  相似文献   

5.
谢芳 《社区》2002,(10):59-62
美国地域辽阔,居民住房情况大不一样。大城与小城镇不一样,城里与郊外也很不相同。1997年到1999年,我在纽约市曼哈顿区居住了三年,自己搬过一次家,也去过许多朋友家。本文从我所见所闻谈一谈纽约人的住房现状与时尚,并从文化的角度探讨一下中美住房文化的相同点。  相似文献   

6.
一年夏天,我到纽约出差。一个周末,美国同事科斯蒂带着我和她11岁的儿子丹尼尔,去纽约郊外的佐治湖度假。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了40分钟后,我们上了一条乡间公路。确切地说那是一个大坝,有两米多高,路边围着约一米高的绿  相似文献   

7.
谢芳 《社区》2001,(3):64-67
我在美国纽约市曼哈顿区居住过三年,其间只搬过一次家,使我有机会感受丰富多彩的美国社区文化。在美国社区文化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社区居民热心为社区服务的精神。不论我曾经居住过的纽约市上西区(Upper West Side,隶属曼哈顿第七社区),还是我搬家以后居住的茉莉小丘社区(Murry Hill,隶属曼哈顿第六社区),社区的居民都尽自己的能力为社区服务。  相似文献   

8.
星志 《百姓生活》2013,(1):65-67
2012年中秋、国庆两节,我利用公休和年假随旅行团去美国旅游了14天,自西向东游览了美国的夏威夷、洛杉矶、旧金山、圣地亚哥、拉斯维加斯、华盛顿、费城、纽约等城市,虽然时间短暂,但所见所闻令我收获颇多。  相似文献   

9.
正前不久我去美国纽约旅游,吃了几天西餐后胃实在受不了,导游王先生便提出带我去吃火锅。"冷天吃火锅当然是很爽的事情,可在美国也能吃到火锅吗?"我好奇地问道。"火锅对美国人来说并不陌生,‘小肥羊’、‘卢记’早就在美国开了店。现在纽约的火锅店多得很,你可以吃到美式火锅。"王先生笑着说。王先生开车带着我在繁华的纽约大街上七拐八绕,终于在一家气派的  相似文献   

10.
杨叙 《社区》2005,(10):31-31
今年,又一轮争办奥运会的热潮在一些世界知名都市中掀起。此番争办2012年奥运会举办权的城市包括巴黎、莫斯科、马德里、伦敦和纽约,而我正好在这个时候来到纽约。纽约市民和其他美国人一样,具有鲜明的纳税人意识,对于城市和社区里发生的大小事务,他们都会投上自己的一票,责无旁贷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在申奥的过程中,最明显的就数旷日持久的西区体育场之争了。关于究竟能否在曼哈顿西区建设一座体育场以备举办奥运之用,纽约人分成了两大派力量,针尖对麦芒,迄今分不出个高低。我刚到纽约,就被媒体上连篇累牍的辩论吵得晕头转向。支持的…  相似文献   

11.
美国纽约歌手兼演员约瑟琳·马丁内斯9岁时,父亲被当街射杀。多年来,她苦苦寻找凶手。今年2月,她把多年来在网上搜集到的凶手信息交给纽约市警察局。警方根据这些线索,将逍遥法外27年的嫌犯抓获。  相似文献   

12.
1991年,我去美国时,正好35岁。不漂亮,但勇敢。 此前,我曾与一个有妻室的男人义无反顾地相恋了8年。研究生毕业时,我没有服从分配,把户口往袋里一装,去北京的私人公司打工。赴美手续办齐后,我怀揣着100美元,无所畏惧地拎着比自己还大的两只箱子上了飞机。 到了纽约,替我拎行李的美国警察说我勇敢得不可思议。我笑笑,没说话。一个经历过父亲被批倒批臭,母亲精神失  相似文献   

13.
昔年的唇枪舌箭,如今已是尘封往事,让我们抖落其上的历史尘埃,走进那一代华人的心灵世界。一次征文比赛,引起了一场思想观念上的辩论1936年纽约的一个妇女社交俱乐部─-金鹰俱乐部发起了一次全美范围的征文比赛,题目是《我的未来在中国还是在美国》。这个比赛无意中掀起了一场文字战,涉及到了全美各地的华人社区。第一名获得者是罗伯特·邓,他在文章中回答道,"我的未来在美国。"第二名获得者凯叶·洪,却表达了相反的论点,他认为他的未来在中国。随着这些文章在《华人文摘》上发表,读者来信纷纷从全国各地涌来。邓希望在美国找未…  相似文献   

14.
余平 《社区》2008,(30):55-56
前段时间我利用年休假到纽约旅游了一趟。在肯尼迪国际机场下了飞机,我乘坐大巴进入纽约市区。在一家酒店安顿好后,我到旅游问讯处拿了一张免费的纽约地铁图,又在便利店花17美元买了张"捷运卡"。有了这张卡,在7天时间内我可以不限次数地乘坐纽约的地铁,非常方便。  相似文献   

15.
笔者在纽约生活多年,加之从事物业管理,所以对美国城市社区生活中,居民如何看待物业服务有些体会。通过浏览国内的报纸(在纽约可以订到),得知物业纠纷成了国内新建社区中的主要矛盾,所以想谈谈纽约人如何处理物业费的问题。对于交物业管理费,我觉得美国人有三个概念很清楚:一是  相似文献   

16.
于丹 《可乐》2008,(5):43-43
1845年,从德国移民美国的兄弟俩,来到纽约谋生。兄弟俩商量如何才能够活下去。哥哥有一技之长,做的泡菜非常好。弟弟年纪小,什么都不会。哥哥说:"我们外乡人在纽约这个都市太难生存了,我想去加利福尼亚,可以种菜,继续做泡菜。"弟弟想,反正我也没有手艺,索性留在纽约,白天打工,晚上求学。他学习的是地质学和冶金学。  相似文献   

17.
内战前纽约城经历了从建立到初具规模的城市发展,纽约市民的娱乐也经历了从以荷兰人为楷模到向英国伦敦学习,再到散发自身魅力的过程。纽约的城市文化和娱乐消费从荷兰式样的简朴,发展到英国式的时尚,随着时代的发展,纽约的娱乐文化也越来越本土化,越来越具有美国特色,甚至是纽约特色。  相似文献   

18.
年轻而又充满活力的美国经常在我往时的梦中浮现,1969年人类首次登上月球的壮举,纽约曼哈顿耸入云端的群楼和以电子计算机网络先进技术驱动的信息时代,美国都领先地显示了我们星球人类的力量和骄傲。就在世纪之交的圣诞和新年那美好时刻,我访问了洛杉矶、拉斯维加斯、夏洛特、辛辛那提、纽约、宾歹法尼亚、亚特兰大和罗利。美丽富强的美国的每一处都有一幅或恬静,或壮丽,或秀美的迷人景色,令人难忘。  相似文献   

19.
《社区》2008,(20)
前段时间我利用年休假到纽约旅游了一趟。在肯尼迪国际机场下了飞机,我乘坐大巴进入纽约市区。在一家酒店安顿好后,我到旅游问讯处拿了一张免费的纽约地铁图,又在便利店花17美元买了张"捷运卡"。有了这张卡,在7天时间内我可以不限次数地乘坐纽约的地铁,非常方便。  相似文献   

20.
谁是纽约客     
刘墉  刘轩 《可乐》2010,(2):79-79
11年前,当我结束丹维尔美术馆的工作,打算到组约来教书时,每个听说的朋友都瞪大眼睛说:“天哪!你怎么能离开这么闲静的维吉尼亚州,到那个强盗出没、杀人不眨眼的纽约去?纽约的人冷酷到即使你心脏病突发倒在地上,大家都只是绕道过去,没有人理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